读博是否主要看导师或者其课题组能不能发sci?我申请英国利兹的博士发现导师6年只发了一篇sci?

珍懿xbLY4160


评价体系不同,中国现在是文章打天下,所以人人想当头,因为可以有数据资源。


y皓月当空


六年只发一篇确实有点儿少,但需要考虑一下这几个问题:

首先,国内之外的学校一般不讲sci,只看impact factor,也就是影响因子,而且不同领域期刊的影响因子相差很大,热门领域的好期刊动不动影响因子就十几,而传统领域顶级期刊可能只有3~4。所以要看那篇文章发在哪儿了。

第二,看院系专业排名和教授的title,也就是职称,是assistant professor(助理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副教授)还是full professor(正教授)。跟牛教授一般来讲会好一些,站得高,看得远,容易找对方向,而且人脉广毕业后出路好。有时候跟助理教授也不错,因为助理教授有评tenure(终身教职)的压力,所以一般科研上会比较努力,出成果多一些也很有帮助。同事也要看教授人是不是对学生比较好,关心学生为学生着想。

最后,不论怎么说,六年发一篇确实产量低,除非这篇文章真的分量很重,怎么判断呢?看是不是发在本领域顶级期刊,目前被引用的次数怎么样。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安小美的美国奶爸


现在国内找工作:普通高校3篇二区以上SCI起,211、985高校5篇二区以上SCI起,科研机构2篇SCI起,中科院的不仅要SCI而且是高级别的,数量是越多越好,最好关系硬!不要SCI拿什么考核你?基金数量和级别?横向项目?还是科研专利?更不靠谱!不唯SCI不是不要SCI,只是考核机制多元化而已。


地科院赵如意


都读博了,肯定看导师水平怎么样,按照你说的,导师没什么文章,那你去了顶多有个文凭,很难有高水平科研成果,读博最主要还是看导师学术水平,如果你只想有一纸文凭,那无所谓,论文少的导师可能还好毕业。但是,你想找大牛做导师,一来可能辛苦一点,毕业要求相对较高,压力大,可能毕业也会有压力。二来你要发的文章可能档次要求会更高。所以看你怎么想了。另外,大牛可能资源更多,人脉更多,机会也多。


好奇心的汪星人


对于国内学生去国外读博士肯定要优先考虑学校的排名,导师的名气及课题组学术产出。因为国内评价你的主要指标将来就是你发表的学术论文,这点跟国外还是有区别。

在英国,确实不是特别注重论文的发表,剑桥大学的博士毕业都不要求发表论文。但六年只代表一个文章确实有点少,这种情况下,你去了也很难很快发表高水平论文。这种老板可能比较偏向转化类课题。个人建议:有选择的情况下最好不要去这类课题组。


科学Insights


其实读博最主要是选导师。

关于这个SCI呢, 国外并不怎么讲SCI, 关键是要看发表的论文主要是在什么领域,导师带领team做的项目。

越是到博士, 科研方向越是重要。

选择导师的时候,建议你可以看看教授是属于什么职称的。一般来说,教授越牛,你可以得到的资源越多,你可以获得的机会也会越多,这就好比是选择工作时,会有很多人说:一定要选对平台,平台很重要。的确,读博士,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 选择好导师很重要。


留学李玲芬老师


这是因为评价标准不同,对学术水平的评价很复杂。由于我国很多高校缺乏科研基金和科研设备,所以发论文成了唯一的标准。说白白了,还是缺钱。我国研发费用已经到世界第二,但是人均的研发费用还是很少的。比如说我们的博士生的人均科研经费少的是很可怜的,除非你在重点大学上博士,否则你没有经费做实验,你只有靠瞎猜胡编做论文。


韩乐乐2019


现在全国高等院校学位授予包括科研考核,对于scI已经不再做要求,高校对于sci的奖励已在停止,所以不必纠结Sci了。


老马旧性


你要没论文 劝你别回来 回来就是死路一条 现在去各大高校 第一就是看你有多少论文 你再牛逼的学校 没有好论文人家也不要你


冰释凝眸


国内高校是为了发文章而发文章,没意思,没什么成就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