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人類的信仰系列之五―――不同的地域信仰不同!

淺談人類的信仰系列之五―――不同的地域信仰不同!

中國用道德來約束自己,西方用信仰來約束自己!

我們的“道德”,最主要的就是以老子的“道德經”、孔子的“仁義道德”等等優秀燦爛文化為基礎。道德很大程度上的是來約束自己,也是用來約束他人的。

東方文化就像中醫一樣,把人看作一個整體,強調整體系統協調,講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就強調個體為整體利益作出犧牲。

廣大的中國勞動人民更多的是相信佛教,佛家講究慈悲為懷,所以人與人之間也互相更加關愛,大道至簡,道法自然。

在社會治理當中,道德的作用也更加顯著。我們祖先本身已有的要保證人們整體的道德水準。

淺談人類的信仰系列之五―――不同的地域信仰不同!

文化不同,信仰就不同,道路也相同,一個優等的民族一定有自己的信仰。

比如古人:

不為良相,便為良醫的人生理想,古代俠士的殺富濟貧,也是追求整體協調互助和佛家慈悲為懷的體現。

這也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以來能夠生生不息的一個重要原因。

如果一個民族放棄了自己的原有的信仰,或者沒有信仰,那一定會變成劣等民族,就很容易被其他的更優等的民族取而代之。

一個優秀的民族要永久立足於世界民族之林,必須要有自己的信仰!

必須要不斷學習自己民族的歷史和文化,當然也要學習其他民族優秀的歷史和文化。

吸其精華,剔起糟粕!推陳出新,才會越來越優秀,才會在這個星球上越來越強大!

淺談人類的信仰系列之五―――不同的地域信仰不同!

西方文化是建立在基督教信仰的基礎上,所以他們認為,人是有原罪的,人心是黑暗的。

人最黑暗的東西在哪裡呢?

最黑暗的東西在人的心中,每個人的心靈中都有非常骯髒的一面。

西方文化把這個剖露出來,展示出來,批判它、控制它。

西方的教堂有懺悔室,進了教堂之後,就把心靈的東西向神述說。

把醜陋和骯髒的東西向神訴說了,他就輕鬆了,他的心靈得到了淨化。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有趣的情景:

人們總是愁眉苦臉地進去,神情輕鬆地出來。久而久之,他就變成了一個健康的人,心態和心靈特別健全的人。

人是有慾望的,但人必須剋制自己的慾望,必須自己(而不是別人)剋制自己的慾望。中國人不練習剋制自己,不善於自己進行心靈拷問。

並且,鞭笞和拷問自己是痛苦的,只有心中永遠有信仰,有對永恆的神的信仰,才能如此。

淺談人類的信仰系列之五―――不同的地域信仰不同!

西方的教堂,那裡的神是以一種血淋淋的、受苦受難的形象出現的,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聖母不是流血、就是流淚。

所以人們經過信仰、靈魂的洗滌,就可以用柔軟的一面用來對人,整個社會也才能變成一個互愛的、溫暖的、文明的世界!

基督教的價值觀讓信仰用來約束自己!

沒有信仰,就沒有精神上的力量,有些人所缺少的,正是這種來自信仰的力量。

如果我們一個人心中沒有信仰、道德沒有底線,那我們永遠只能在文明的圍牆外徘徊:有錢人越來越富,底層的勞動者越來越窮,這剪刀的兩頭會走得越來越開。

實際上,信仰是人類精神的一種超然狀態。它超越了人的有限生命,超越了現實生活和物質世界的意義範疇,它使人在精神上實現了向無限的跨越,信仰使人無畏。

至此我們看到,無知產生恐懼,恐懼產生崇拜,崇拜產生信仰,這是人類精神世界的進步階梯,是人類理性思維能力的不斷昇華,同時也是人類自我精神解放,“認識自己”的必由之路。

淺談人類的信仰系列之五―――不同的地域信仰不同!

此文為第五篇,歡迎提出意見和建議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