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期上班,你的钱包还能撑几个月?平时有没有储蓄和理财的习惯?

韩家六少


实话实说,我的钱包撑不了多久了。

我大学毕业很久了,毕业就考试进了单位,大概是前年个人原因辞国企稳定的工作,后来又去了其他的单位。中途也创过业,有段时间压力太大人就垮了。然后就成了无业游民。但是那段时间,父母是不知情的。

生活天天都是费用,就一直靠做兼职给甲方写写文案兼职做做策划,就是计件的,还兼职跑销售拿点提成,那段时间差点就做了微商[微笑]。

还能饱腹,保险只能自己交。

再后来,身体的确扛不住了,家里人就要求我回家了,我觉得回家这个事说起来还是有点丢人,豪情万丈的我曾经多么意气风发恨不能说“混不好就不回来了……”。

结果自己打了自己的脸。

我的父母也是奇人……

老母亲刚刚退休了,就说,你给我滚回来,我说滚回来我也得想想上班的事啊,不能不努力啊,我母亲说你都这个熊样了,上班个屁努力个6啊!我方的不行。

我说我没工作以后没对象啊,我娘说就你这样大概也不会有对象[微笑]

虽然回家了,我还是呆不住,就跑去国外旅行了小半年,去的大多都是一切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非洲啊东南亚啊……

只有18底的时候,我爹妈突发奇想,说要去太平洋上跨年(老年人的创意真的层出不穷。)于是我们一家三口就在18年的年底,去了太平洋的一个特别小的小岛汉密尔顿。

结果大堡礁那里海浪特别大,天天都下雨,有一天我爹闹着要出海说要赢浪写个诗,就跟着船去了太平洋的一个特别特别小的一个海上平台,我也佩服工作人员,浪这么大我感觉我就要gg了,他们还乐观的很。

结果我们三儿抱在风浪里一个劲的吐……

差点我就没背过气去……

我妈妈专门去小岛上唯一一个超市给我和我爹买菜做了一碗面,就算是过了新年……

回来的时候,我就开始了回归学生生活,重新考证书重新念硕士。父母真的支持了不少,他们也不是什么有钱人,也是工作一辈子靠退休工资的,我就想着赶紧稳定下来。

和父母一起住至少三餐不用愁,水电费不用交,只要不买什么新衣服包包口红,不出去消费日子还是过的挺好的。

就是心里实在有愧。

除了努力的读书重新找工作别无他法。

我现在从事心理行业,工作也慢慢的多起来,

但还是个念书苦哈哈,现在一直就是半工半读的状态,因为从大学毕业到前面我都是开启的是拼命模式,除了房租三餐其余的钱都存了起来。所以自己还是有存款。

我定期要去北京学习,生活费和住宿费就是一比巨大的开销,虽然已经能省钱就省了,

去年从北京回家以后,基本就见了底。

现在也没办法继续做面对面的心理咨询,所以除了自己的网课定期要更新以外,没有什么其他的事情,就和大家一样都在家和父母一起闭关着。

我个人是有储蓄和理财的习惯的。

也分享你吧:

【1】做不到开源就要做到截流。

在经济条件不好的情况下,无论如何,减少基本的支出是最好的选择,健身房舍不得去就自己下载个悦跑圈自己去体育馆跑步。买个锅,能不叫外卖自己做,或者能不出去吃就在家里吃。把所有的衣物都按季节整理出来,只要穿的下就没有必要买新的。

疫情闭关,反正也是闲着,我自己就学会了编织钩针,然后自己给自己缝一些钱包手袋或者织围巾手套,反正也是一个技能,虽然不够好看但是自己做的还算是独特。家里的一些小摆件也是自己做的,废物利用做一些插花也比买的省钱。

学着自己做饭,我自己租房子的时候就买了个电饭锅做焖饭,什么东西调个酱油加点菜按一下就一锅子端了还能吃很久。

生活必须品可以趁着打折多购买一些,卫生纸啊米面粮油啊,这些都是跟家里人学的。

节约一点。这很重要。

【2】养成定期储蓄的和收支表的习惯。

我从大学开始打工做兼职开始基本每个月都要存个500或1000在银行卡的定期上,虽然利息很低但总比没有的好,工作以后这个习惯也在坚持。

支 付 宝,上可以定期有一个工资管理,就可以每个月定期存在余额 宝里,利息也比较高,只要你没有必要的花费就不要取出来。

每一个月或者一个季度做一个收支表,我基本都是电子支付,所有流水就很好查找,细化到多少块,这样可以客观的分析自己是不是收支平衡,哪些项目费用消耗比较大,哪些可以减少。而且心理就不会过度焦虑了,因为了解自己真实的收入支出状况。

这个方法是我母亲教我的。

算账要清楚,可以省出一点点。

【3】做些稳健型的投资。

我是一个投资方面对风险比较厌恶的人,主要是自己“子弹”有限,怕是亏的会比得到多,所以我一般会选择购买一些稳健的资金做半年以前的投资。

股票我大学的时候尝试过,跑的快挣了点小钱还存了学费和生活费,但现在没有那个精力去做波段了,所以也就不敢去碰运气。

如果是条件好的朋友,又不敢尝试高风险的投资,比较懒的去操作,可以尝试购买银行的一些大额定期存单,每个月的利息收入比较高而且还本付息风险也比较小,条件好的一个月可以大概多初一千元的收入。但一定要看好产品确定价值。

像我这种懒人,又资金不足的,理财方面我选择就比较少,我基本坚持就是购买基金,持有一年左右,根据情况赎回,小额基金购买可以尝试 支付 宝的理财板块,选择比较稳健的企业。先不要着急一下子给很多钱投进去。可以每个周买个十块的 定投 。

然后根据波动再低价多入手。

这种利息不高,但是也有,比存银行要高一些了,可不能盲目投资。投资不是赌博,要尊重市场规律。

————————————

以上就是我全部的分享。








熊猫君刘女士


北漂一枚,传统媒体工作者,已经开始远程办公,但平时有良好的储蓄理财习惯,所以面对突如其来的延期上班,我早已做好了完全的准备!

单身,不抽烟、不喝酒、不玩游戏,无不良嗜好、且没有花费太多的爱好,信用卡、花呗、京东无任何欠款。

目前的可流动资金还有1W,在家里不要掏房租,在北京的房租也到2020年5月才到期,不知道疫情什么时候结束,如果一直就这样持续下去,按照目前每月1000的日常开支,理论上可以支撑我生活10个月。

当然,作为一个风险意识比较高的人,我时常在我的招商银行“朝朝盈”中有1.5W的紧急备用金,以防被公司突然裁员、应对大病的风险。

再不动用紧急备用金的情况下,我还能活10个月,如果5月疫情结束后,我重新去北京租房,在不工作的情况下,每月自己缴社保、紧衣缩食,每月开销超过6k,那就不得不动用备用资金,理论来说,我可以支撑6个月,但前提是在这期间,我身体健康,无任何病症、无同学朋友结婚随份子钱、无人借钱,不找女朋友、基金不再定投、不买可转债……

我有积蓄,但投资了基金、股票、可转债,这些是长期投资,目前有盈利、有亏损,但我的计划是2022年左右再卖……

终上所述,如果今天停止工作,回家只顾看书追剧,看电影,理论情况下,最多能生存10个月……

不知道我的方案还有优化的余地不,欢迎高手献计!谢谢!


痴情小木子


一个月工资收入10000元,公积金3846元,房租收入3500元,加上其他收入5000元,医保收入500元。扣除5700元房贷,2900元生活费。剩下的就存下来买理财➕基金定投。我是会计,喜欢记账。基本上月存一万差不多,还有年终奖。一年我和我媳妇能攒25万以上。如果要吃老本不上班,估计也就只能维持15年左右。如果房子一直出租20年也可能。花销一般,赚得也一般。因为在北京。


国宝超级大熊猫


本人不抽烟不喝酒很少应酬,每月工资一发固定投入理财,如果延期上班按照一年花4万,身上的存款至少支撑五年以上没问题。

另外虽然没有上班但是我还有理财收益,另外也开展了一个副业收入,勉强加起来一个月在1500左右,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坐吃山空的远忧。

01.工作之余理财不能少,为自己提前打造被动收入来源。

刚工作时工资收入少,我主要把心思花在工作能力提升上,每月工资一发就固定存一半工资在银行一年定期,长久积累下来一年就有十二张存单,第二年再取出来和当月工资放一起享受复利。

等累积十几万后就可以把存单都转为三年定期,这样收益更高。如此你就是自己的老板,相当于每个月就能为自己加工资(银行利息收入)。

另外,现在支付宝理财十分方便,现在工资也水涨船高,已经转到支付宝理财,但是银行定期没有动它,因为银行存款是当做应急资金储备。

现在工资一发全部转入余额宝,再通过余额宝定投基金,购买定期理财,买保险。截止目前一个月收益在800左右。

02.努力开展副业,让给收入再上一道保险。

工作收入经过一段时间就会到达一个瓶颈,这时你如果有精力可以在业余时间发展一个与主业不冲突的副业。

我利用我的理财经验在今日头条上进行财经问答,通过不懈努力终于悟空问答给我开通了收益,每天抽时间答答题就有几十块的进账。

总之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要趁年轻还有精力赚钱的时候,懂得延迟享受把钱节约下来用来理财不断积累财富,并通过开源为理财源源不断的注入活水,总有一天你会享受努力带来的幸福成果。


小方聊投资理财


另外,很多外出务工的朋友,特别是农村,基本都是挣了一年的钱,回来除了一个春节花掉的,其它剩下的不多,如果没有平时危机意识,那么等疫情过去,孩子开学的钱都不够了。有些朋友房贷,车贷,真的是很可怕。

不同年龄有不同年龄段的生活方式,我认识很多年轻一点的朋友,平时生活就不富裕,还要过着比较时尚的生活 ,信用卡,网贷一堆 ,对于现在的行式,没有工资。没有存款,以后的日子可想而知。我家呢,年龄稍大一点,由于最近几年家庭开销比较大,也是没有什么存款,所以如果几个月的话,恐怕等到复工的时候,钱包里也是所剩无几了。

通过这次事件,让我更深的意识到,在平时的生活中,还是要学会 适当的理财,也要有一定的储蓄,才会有特殊情况的时候不至于手忙脚乱。


毛毛姐生活录


我的钱包只能支持一个月的开支[捂脸][捂脸]。现在一个月房贷一个月九千多,车贷一个月3666.7。公司办公室房租一个月6000,店铺房子一个月一万(这个月少了两千)现金外债三十万。所以现在非常的痛苦。平常的理财还是很不错的。但是这次疫情给我一个很重要的教训。现金流很重要,现金流是王道[捂脸][捂脸]


深漂小刘带你看深圳


你这个问题不仅是你所担心的,应该是全中国人都在担心的事情,我还好点,没有什么负担,也没有外债,至于工资我是在个体老板工作,直到今天2019年12月份还未开工资,我真是生气,但是每天需要吃喝,还有老婆孩子,临近春节又赶上疫情,外面的菜比平时都贵好多,现在确实有点发愁了,至于投资理财方面确实有,但是钱都没回来,坚持吧朋友,国难当头,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自己解决!


帅哥来了


平时有储蓄和理财的习惯。

其实说实话,虽然这段时间在家,但是还真没花太多钱。我不知道大家跟我是不是一样。

以前,出去吃一顿饭,跟朋友唱个歌,逛个街,娱乐一下,随随便便就几百花出去了。

而在家这一段时间,那里也没去,没地方花钱。

因为也没有啥活动,所以,每天吃的也很少,三顿放让我自己减少到了两顿刚刚好。

我们家3个人,国年这段期间放假到现在,可能就花了1000左右,就是买吃的了。

这其中还有大约三分之一是买了些零食的。

所以,如果以这个花费。。。真的能挺挺长时间的。


莫吝金钱


经过这次疫情,看到很多朋友圈和网上都在讨论一个相关的问题:这个时候体现出国企、事业单位的“铁饭碗”的优越性了。

对于一些依靠外出打工、自己创业的私营业主等吃“活食”的收入群体来说,隔离这一个多月真的是没有任何收入,完全就是坐吃山空的状态了。

看看周边亲戚朋友的现状,无非有以下几种:

一、私企打工的。

状态:无限焦急。

不上班就没有工资,从年前放假到二月底复工,接近两个月的时间没有工资收入,再加上过年期间花费了不少的积蓄,真的是焦急而又无奈。

二、规模稍大一点的企业。

状态:略感焦急,但未到焦虑的状态。

朋友就在合肥一家公司做策划,平时一个月工资加绩效七八千,疫情停工这一个月工资3000左右,有基本工资没有绩效。

对于满足日常生活开销是没有问题的,疫情三月份大概率结束,少领的几千块工资就当这些天休假了。

三、公务员、事业编制、银行类企业。

尤其是对我们这些银行工作人员来说,能在家多歇一天就是赚的,平时觉都不够睡,工作压力也大,被客户从早到晚的电话、微信烦死,这些天真的是像猪一样在家吃了睡、醒了玩,去年一年不怎么玩游戏的我,这半个月天天玩游戏到半夜,不玩游戏睡不着啊。反正工资照常开,不玩白不玩。


财经札记


疫情发生,延期上班,当然很多企业也是一样延期发放工资,甚至发放最低标准的工资,小编身边有好多企业朋友都是这样,今天还看到新潮传媒开工第一天就决定辞退500人,很多员工想都没有想到上班第一天就被辞退了,小编没有去考证这是否真实,也无需考证,因为这样的事情很正常,企业维持不下去肯定是先辞退大部分员工维持企业正常运转的。

还有很多个体户门店因为疫情原因不能开门营业,也相续倒闭,这也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我们也一样疫情过后,所有的企业和个体户都能够有突破性的好转。

回到主题,钱包能花多久,这不是取决于你的工资收入,小编也不想大谈理财的相关知识,因为小编觉得大部分人的理财知识和能力都是属于很初级的阶段,如果是高级的理财阶段,那他完全没必要担心这一个月疫情会给他带来影响,因为他们都做了很完善的理财规划,哪怕他们没有收入一年,两年,甚至五年,他们的理财规划和产品完全能满足他们的开支费用。

所以,大部分网友都是靠每个月工资生活的,只要暂停发一个月工资,他们的房贷,车贷,甚至信用卡周转起来都很困难,所以在个全国疫情的特殊时期大家都不容易,国家不容易,城市不容易,银行不容易,医院不容易,社区不容易,小区不容易,居民也不容易,大家一起努力,熬过去,战胜病毒,一切都会好起来。

那么小编想问问,延迟上班一个月,或许更久,没存款的人怎么办?没发工资信用卡还不上,房贷还不上,车贷还不上,怎么办?首先明确的一点是要想尽一切办法把这些乱还了,以免影响征信,第二积极很银行沟通,说你情况,在这个特殊阶段银行也是可以延期额度。

那这样就过去了吗?

万一以后也有特殊情况发生怎么办?以后没工作了怎么办?

你的收入主体是什么?

大多数人的主体收入都是自己本身,只有自己在不断的工作,不断的努力工作才能不断有收入,当然你这个主体必须在不断成长,不断创新,不断超越别人,不然随时都有可能被另一个主体取代。

你必须拥有一个系统代替你去创造收入,让你拥有可持续收入,释放自己,享受生活,幸福家庭。

希望大家可以看懂后面这段话,好好理解,好好规划自己的人生和创造一个能够帮自己赚钱的系统,这样在任何时候都可以高枕无忧。

谢谢各位网友,希望大家给予支持,关注我,以后有机会大家一起讨论,交流,学习,谢谢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