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无反光板相机越来越火,单反是不是要逐渐被无反取代了?

小k印像


无反取代单反毫无疑问,至于常说的什么镜头群。什么电子取景器,随着技术进步那都不是问题,其实很多人忽视了无反绝对优于单反的所见即所得的取景测光结果,说实话我用无反从来就没测过光,完全按照我想要的光影来调整












你说的现在,我认为甚至可以放宽时间期限,不会被取代。你看看数码相机取代胶卷相机是因为什么?那是因为一个技术层面上质的提升,从胶卷到cmos,是划时代的革新。反观无反相机和单反相机,二者有什么样的改变呢?下面来稍微详细的分析下。

无反和单反相机有什么区别?

无反相机即无反光板相机,也称半透镜相机。它是介于单反和卡片机之间的一种相机,诞生于2010年6月。无反和单反相机在很多方面有较大的区别。

1、体积和重量

这是能最直接感受出来的区别。微单,顾名思义,微型“单反”(其实严格来讲不能叫单反)相机。相比于单反相机,微单体积更小,重量更轻。

2、结构和价格

微单相机没有反光镜和棱镜的反光组件,结构更简单。由于结构上的区别,相同性能的微单比单反价格要更低。

3、外观

微单相机造型比较丰富,除了传统单反相机的造型外,还有很多比较文艺复古的造型深受摄影爱好者的喜爱。

4、性能

通常来讲,单反相机的性能比微单要强。微单一般满足日常生活拍摄需求,单反则可以满足准专业、专业的拍摄需求。

5、取景

由于微单没有反光组件,所以不同于单反的光学取景,微单一般是采用电子取景的方式。

无反相机优化了什么问题?

目前无反相机和单反相机相比优势并不大,优化解决的问题也很有限。

1、体积重量

由于没有反光镜,无反相机可以做到更小的体积和重量,这对于很多摄影爱好者来说是非常友好的。

2、机身防抖

很多无反相机做到了机身防抖,这相对于单反来说会是一个优势,但是单反相机一般都是靠镜头防抖。

3、眼部追焦

很多无反相机可以进行眼部追焦,能够确保在拍摄人像的时候最重要的双眼处于合焦状态。

无反相机有什么劣势?

1、续航

无反相机由于使用的是电子取景器,比较耗电。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无反相机的续航能力一般要比单反低。

2、操控

虽然操控上,无反相机和单反相机的差距越来越小,但是电子取景还是没法和单反相机的光学取景相比。

3、镜头群

在镜头方面,无反相机的镜头群和单反相比,差距较大。虽然,各家也都在极力扩充自己品牌无反系统的镜头,但为了便携性考虑,还是无法补充完整单反所拥有的镜头群体。

4、定位

单反相机的定位是专业,很多以摄影为职业的人是需要单反来满足拍摄需求的,甚至还会充当一点专业背书的作用。

在无反相机在刚上市的一段时间内,很多专业需求的摄影人不太感冒,虽然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选购无反相机,但始终还只是作为工作之余的拍摄,或者作为备用机。这几年,无反相机发展的势头很猛,但要知道是因为摄影越来越平民化了,它只是在普通摄影爱好者市场领域挤压了单反的空间,并没有取代单反的趋势。


我是JV视界,专注于摄影


JV视界


目前看来是这样的。无反相机的技术现在更新迭代越来越快,进步巨大,在照片的画质各指标都在接近和超过同档次的单反相机。而单反相机的技术更新越来越慢。假以时日,相机市场肯定是无反相机占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另外,对消费者来说,无反相机有以下优点。单反无法实现的功能:


1、实时预览,所见即所得,拍摄之前看到照片结果

单反虽然有LV模式,但缺少EVF并不实用,何况单反永远无法把LV模式变成开机默认模式,总要手动抬起反光板才能进入LV模式,非常不便。而无反只要一开机就是LV模式,效率极高。


2、对焦系统的优势。

片上对焦更加精准,不会跑焦。


3、全屏覆盖的对焦范围

不再局限于单反范围的对焦。


4、识别拍摄对象,人脸检测,人眼对焦

这个方便性不言而喻。就算是打鸟,只要鸟在屏幕里,无论在中间还是在角落,对焦系统都可以智能选定焦点,跟住鸟。


5、先构图,后对焦

单反用户常用的方式是先对焦再构图,使用中心对焦点对上焦,然后平移构图,这种方式效率很低,而且极易在平移过程中造成焦点偏移。而无反相机可以实现先构图再对焦,甚至只需构图,相机自动判定焦点。尤其拍人像时,无反这种方式效率极高。


6、可以实现更高的快门速度

单反1/8000秒快门,而无反可以1/32000,使用大光圈,强光下拍摄成为可能。


7、极高的连拍速度

目前,无反的连拍速度已经超越单反,索尼的顶级全画幅机,可达20张每秒。


8、静音拍摄

这个还是有用的。无反的静音快门是完完全全一点声音也没有。


9、无黑屏连拍

索尼A9上的无黑屏连拍,体验一下还是很神奇,连续追踪拍摄目标,不会被黑屏打断。单反由于反光板和机械快门的存在,连拍时取景永远是间断的,不能实现无反那样连续取景。


10、全局快门

这个是未来的功能,机械快门永远无法实现全局快门,电子快门现在已经可以实现。


11、五轴防抖、像素位移

单反能实现吗?理论上好像可以,但我没见过。带机身防抖的全是无反,好处自然是大大的。


12、视频拍摄上的便利性

显然无反比单反更适合拍摄视频,而且可以用EVF拍摄视频。


13、短法兰距的优势

法兰距绝对是越短越好,短法兰距的无反,可以转接大量镜头,还可以把广角镜头做的更轻巧。而单反永远无法实现短法兰距。


14、重量和体积更小

这个不多说了。


中国好书画


你好,未来谁都不好说,也不建议为了未来而超前投资,没有这个必要的了。我们现在购买数码相机,根据现在的情况来就是了,不用考虑5年后10年后的情况的了。


佳能单反,主要的问题是摄像落伍了,其他方面,也没啥落伍不落伍的了


关于这个单反和无反的话题,我谈谈我的具体看法:


一、10年后,可能,没有多少人会不安心使用手机拍照呢

现在很多人,虽然经常用手机拍照,但是骨子里内心里面,并不安心于使用手机拍照。

但是,再过一些年,这些不安心使用手机拍照的人,恐怕都会变成安安心心使用手机拍照的人了。


二、单反也好,无反也好,其实说白了,机身真的很重要吗?

在你经常使用手机拍照之后,你会发现,其实单反无反的机身真的不重要。


单反无反,之所以无法被手机给彻底打死,不是因为单反无反的机身,而是因为单反无反的镜头。


镜头,镜头,才是单反无反,无法被手机彻底打死的最关键所在。

说实话,如果你的单反无反,只有一个18-55mm或者24-105mm套机镜头,你觉得真的有啥意思呢?除了成像质量稍微好一点,有什么实际意义了?你未必经常打印高精度的大照片吗?


三、单反也好,无反也好,最主要的,还是看镜头了


大家都吐槽佳能全画幅无反微单相机的机身太差了。

但是,因为佳能放出来了很多牛头,牛的不得了的镜头,所以,很多人宁愿忍受佳能微单机身的渣渣性能啊。


这充分说明,镜头才是最有实际意义的了。


四、目前来说,单反的镜头依然更丰富,性价比更高

对于大多数拍摄来说,其实单反和无反没有区别,都可以拍出好照片。

但是区别在于价格。


明明可以用一套3万块钱的单反搞定的事情,却非要用5万块钱一套的微单来搞定?


五、有一种刚需,最好用微单,这就是摄像

佳能单反的摄像性能全面落后了,没有办法啊。

当然,佳能微单的摄像性能也好不到哪儿去。


严格来说,这个摄像的先进或者落后,与单反或者无反是没有直接关系的。

主要的问题是,是佳能的单反和微单,摄像都不行。


现在,就是索尼和松下的微单,摄像最厉害。

如果你现在以摄像为主,那也只能索尼和松下为优先了。


当然,也许某年某月,佳能的单反和微单,摄像性能也可以重回巅峰,这是以后的事情了。


综上所述,没有必要刻意考虑单反还是微单呢。更加你的用途和预算,合理选择就是了,不要考虑10年以后的事情了,考虑3-5年就够了。再说了,你购买任何机身,都是要用3-5年的了,不可能每年都换新机身的了,除非你是真的土豪大款。


光线摄影学院


索尼无反全画幅,在微单相机,比尼康,佳能,小型相机这方面是他的强项,索尼和松下在摄像机,录影录像是他的强项。佳能和尼康在单反相机,机身以及镜头,这两个品牌,是国际公认的一流品牌。在微单相机,索尼走在前面,近来佳能,尼康也在生产微单相机,未来的相机发展是全画幅,中画幅,全景画幅,(360)度拍摄。未来十年内,手机心片的科技发展,在拍照,摄影功能的提升,可以说是超小型的微单相机,这只是时间问题,今后只有少数人还在玩单反,欢迎大家来吐槽。





蒙古包16


我已从单反转用无反了,并且是全幅机转成4/3机了,不用不知道,用了才知道什么叫好。









用户98381639742


不会的











王生银


短时间应该还不会,首先光学取景器取景不费电、相机随时待机,高速反应等优势目前evf电子取景器取代不了的。还有一个电池续航时间的问题,微单、无反普遍一块电池三百张左右的水平,专业单反五百张起步甚至一块电池拍上千张照片都可以。另外相机发热、握持手感不好、操控性等小问题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冷枫晓月


在2019年这个时间节点再来谈无反能不能取代单反已经没有什么必要了,尼康和佳能都已经开始做无反相机了,无反就是以后的发展趋势。

但是有一点要说明,无反目前还是在一些方面无法取代单反相机,但是无反革掉单反的命只是时间问题,有可能是五年,有可能是十年。

那么我们就来说说无反,无反相机就是去掉反光板的单反相机,单独的测光和对焦模块集成到cmos上罢了,取景由光学取景器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所见即所得电子取景器。

对于目前来说无反好还是单反好这个纯粹是看你需要,单反不能完全压过无反,无反也不能完全取代单反。



sorin索林


就是喜欢单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