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关羽,张飞,诸葛亮跟袁绍能统一天下吗?

li星星之火1973


如果关羽、张飞、诸葛亮跟了袁绍,能统一天下吗?



袁绍比较另类,对江山、皇帝似乎不感兴趣,袁绍喜爱的是儿子。这只要对比一下,袁绍、曹操、刘备的作为,就可以看出来。比如,袁绍由最初的渤海太守,使了点手腕,很早就夺占冀州、幽州、青州、并州,然后就住手停了下来,为啥?因为袁绍有三个儿子,还有一个随在身边的外甥,袁绍姊妹情深,对这外甥视同儿子,得给安顿个位置。于是,袁谭出领青州,袁熙出领幽州,最青睐的老三留在冀州,和自己一并守护家业,外甥高干出领并州。



袁绍给儿子、外甥的,都是军政职务,比如青州牧、并州牧等……。这与曹操、刘备大不相同。曹操儿子太多,只说两长子曹丕、曹植,曹丕是王太子,曹植是临淄侯、陈思王;刘备给刘禅的是太子、刘理是梁王、刘永是永王,这些都是爵位,不是军职、也非行政职务。再比如,田丰劝袁绍乘曹操领兵在外,出兵袭击许都,袁绍说,这筹划很好,只是自己快要死了,那有这心情?田丰大惊失色,以为袁绍身体出了大毛病,袁绍却解释说,是最钟爱的小儿子,危在旦夕……把儿子的病,比喻成自己去死,可见袁绍爱儿子有多深?



反观刘备 : 在曹军追来的危急时刻,刘备丢下儿子、老婆,自己先跑到安全地方;赵云舍身忘死,救出阿斗,双手抱给刘备,刘备却扔在地下,还斥责说 : “为尔这小子,几乎损吾一员大将”!把七进七出,血染征袍的赵云,感动得热泪盈眶,立马跪于面前,双手抱拳 : “云肝脑涂地,万死无以报答主公矣”!而曹操则更超刘备,宛城之战时,张绣突然造反,曹操措手不及,逃跑中马被射死,儿子把自己的马让给曹操,曹操也不客气,直接就撒了鸭子,导致儿子死于乱军之中。这也罢了,事后,曹操竞大言不惭地说: “吾折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引得围在身边的文武,一齐感叹不已。



以上这些,并非《三国演义》编排故事,罗先生故意渲染,而是历史记载 : 《三国志.蜀书.赵云传》【先主为曹公所追於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备走奔绍,获其妻、子……】《三国志.魏书.董二袁刘传》【 出长子谭为青州,沮授谏绍:“必为祸始。”绍不听,曰:“孤欲令诸儿各据一州也。”[四]又以中子熙为幽州,甥高干为并州 】瞧瞧,没瞎说吧?



袁绍本身,并不缺猛将和高手谋士。猛将比如颜良、文丑、张郃、高览、韩猛、蒋奇、淳于琼等,谋士比如审配、田丰、沮授、逢纪、郭图、许攸等等。这些人,几乎都给袁绍提过建议,袁绍却专门听那些馊主意、或者被内耗迷住双眼,打击、拒绝良言忠语,多次迫使人才或自杀、或离开,如田丰、沮授、张郃、高览等,那任谁也没有什么办法。



综上所述,按照袁绍的为人和作派,首先,关羽、张飞、诸葛亮不会跟袁绍;第二,即使勉强跟袁绍干一段,也会主动离开,不会一直跟袁绍干下去;第三,这种人才加入、又不断流失,只会愈演愈烈,因为这和“千金买马骨”一样,具有扩散、宣传、美化或恶名作用,爱惜、重视人才,人才会越聚越多;反之,只能勉强混混日子,退出舞台,坐等历史淘汰,更不用说啥统一三国了。


流誉后


引言:

关羽、张飞、诸葛亮跟随袁绍能否统一天下,那要看袁绍是否给他们三人放权。

袁绍为人遇事犹豫不决,好谋无断。如果不放权给诸葛亮等人,那么一切还会按照历史的走线去发展,并不会改变什么。


袁绍遇事犹疑

袁绍出身贵族家门显赫,手里能有这么多的底盘和部队大半的原因是沾了家族的光。在东汉末年袁绍并非默默无闻的小军阀,袁绍的势力曾是最强的,但是这样的一直强大力量被袁绍的优柔寡断。

官渡之战是袁绍的没落之战,袁绍以曹操五倍的兵力对曹操围而不攻。还两次被曹操袭击了粮草,导致军心不稳以至大败而归。若是袁绍能果断的出击,那曹操必然失败。曹操在官渡之战最低谷期的时候兵力不足万人,这样的兵力曹操都能果断出击,袁绍有十万大军还那么犹豫。


关羽、张飞、诸葛亮跟随袁绍

袁绍虽然在当时强盛之极,手下谋士武将也不比任何势力差。但是袁绍固话的老思想让袁绍不懂得唯才是用,袁绍把权利牢牢的抓在自己的手里,很少放权给手下的能人。

关羽追随袁绍,袁绍若是放权,关羽绝对可以为袁绍独当一面。历史对关羽的记载足矣说明一切。

而诸葛亮还需要搭伙张飞,这个两个人搭伙也是不容小觑的。诸葛亮、张飞二人合力的效果会强于关羽,当然一些都需要袁绍放权给他们。


总结:袁绍的性格铸就了他不能成就霸业,给他再好的谋士和武将,袁绍不会用也是浪费。


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探讨、学习历史。


青梅煮酒品三国


如果关羽、张飞、诸葛亮跟袁绍能统一天下吗?答案是不能的。先来看看袁绍为人怎么样!

袁绍这个人虽不是很愚蠢但也算不上太聪明,愚蠢的人是做不到割据一方的霸主的。聪明的人更不会杀了田丰逼走许攸不重用张郃。《厚黑学》里曾讲到曹操、刘备、孙权皆是黑心之人故能形成三国鼎立之势谁也奈何不了谁。曹操煮酒论英雄对刘备极其看重,完全没有把袁绍放在眼里!可见袁绍比起刘备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袁绍手下有四大谋士田丰、许攸、审配、沮授个个都是一等的谋士,许攸曾献计让袁绍分兵一方面对付曹操,一方面攻打许昌救出皇帝。(当时袁绍的兵马可比曹操多好几倍)可袁绍不听他的话非要硬刚曹操,导致许攸离他而去,袁绍官渡之战大败!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这四个谋士放在袁绍眼皮底下他都不会用,把诸葛亮给他他就会用了吗?很显然他依然不会用!

袁绍手下的大将有颜良、文丑、张郃、高览、淳于琼。这五个人跟关羽张飞比是差了点,关羽的武力是不是吹出来的还待考证,张飞的武力那可是实打实的厉害!跟吕布交战数次打的天昏地暗不分胜负。张郃有勇有谋却不被重用,张飞关羽有勇有谋在蜀国被重用,到了袁绍那一样会不被重用。

所以即使关羽、张飞、诸葛亮跟了袁绍,也只有被活活气死的份,更别谈统一天下了!






凌风录


袁绍,顶着四世三公的头衔,给人一种家大业大的感觉。但是经过演义的表述,似乎”名不负实“。那么到底历史上袁绍有没有能力带领队伍夺取天下呢?诸葛亮等人的加盟究击有没有那么大的助力呢?

个人认为不管诸葛亮等人是否跟随,袁绍都没有一统天下的能力。

袁绍,我读《三国演义》时就是感觉此人完全不堪一击嘛。后来才发现,被演义套路了。袁绍年少好游侠,曹植著名的《白马篇》里面就有关于游侠的描写。当然当时的游侠不是指古惑仔这类人,不要搞混了。

(图片源自吾爱诗经网,侵删)

根据《三国志 魏书》里面记载,袁绍有“姿貌威荣,能折下士,士多附之,太祖少与交焉”。同为东汉顶级官宦家族,曹操的父亲曹嵩官至太尉,袁绍和曹操在同一个圈子里面,玩的很好,这个不难理解。在《世说新语》里面记载了几篇两人少年交往的故事,在这里就不展开介绍了。以后会专门谈一下他们少年时期的趣事。

袁绍并不是嫡子,相信这点很多人都很清楚。他的弟弟袁术就经常拿这件事与他“抬杠叫板”。

这很明显,弟弟看到哥哥身边聚集很多牛人,自己当然不爽了。而且袁术曾经大言不惭的说过天命归于袁家,他认为袁家是黄帝后裔,咱祖上也曾经阔过好吧。现在汉失其鹿,我们袁家当然要取而代之。当然他在后来也这样干了,只不过大家都觉得这样不太好,袁术很快就玩完了。自然后世也不承认他这个皇帝。

在《三国志 魏书 武帝纪》记载:初,绍与公(曹操)起兵,绍问公曰:"若事不辑,则方面何所可据?“公曰:”足下意为何如 ?“绍曰:”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秋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济乎?”

这段话是两人起兵讨伐董卓后的对话,可见袁绍对当前形势还是有见地的,把河北当成自己的根据地来争天下。那么他到底有什么资本来争夺呢?

《后汉书》里面荀谌和韩馥有一段对话,将两人比较,借用在此。

一、宽仁容众,天下所附

袁绍知道自己并非嫡子的劣势,所以特别重视名声的培养。袁家的名声加持,加上确实他当时交际能力很强,所以身边自然有大批的追随者。像颜良、文丑两位河北名将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还有很多能力出众的谋士为其出谋划策,如沮授、田丰等人。但是也为其后期的失败埋下了不小的隐患。

二、临危吐决,智勇迈人

袁绍少年为游侠,游侠之风,不必多说。其少年除了豪门贵族的身份,与豪杰之士相处甚密。豪侠之士相处,最大的信任就是生死相托付。袁绍能够赢得游侠之士的认可,必然有其侠肝义胆之处。

《后汉书·袁绍传》说:“中常侍赵忠言于省内曰:‘袁本初坐作声价,好养死士,不知此儿终欲何作!’叔父太傅(袁)隗闻而呼绍,以忠言责之,绍终不改。”

三、世布恩德,天下受其惠

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广布天下。各种关系庞杂加错下,汝南袁家绝对是当时的顶级豪门。袁绍顶着这金子招牌,自然很多人买他的面子。袁绍引怒董卓出走洛阳,落脚河北。为什么董卓后来还给他弄了个渤海郡守呢?无外乎就是看重他袁家的影响力。当然后来他能拉起队伍,更是与此紧密相关。雄踞四州,风头无两。

就是这样一个人,有着雄厚的资本,为什么很多人以为他夺取不了天下呢?


个人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他好谋寡断的缺点,导致了几个致命的事件发生。

一、没有理清内部派系的斗争

袁绍的河北集团确实兵多将广,但是如果“剪不断,那就理还乱了。”从他占据冀州后,攻略河北,集团的势力在不断庞大,但是手下人也一直有各种的小动作。根据史书记载,属于冀州集团的郭图等人对颍川集团的张郃、许攸、沮授等人进行各种攻击。以至于后来发生了官渡之战的生死对决时,许攸这位重要人物的出走。曹操当时大喜过望,许攸也不负众望,提出了烧毁袁军辎重粮草的建议,变被动为主动,化解了曹军缺粮的局面,破局而出。袁绍在大战后生病而死,袁家也分崩离析。

二、没有及时听从沮授、田丰的建议

沮授确实能力很强,袁绍取得冀州后,曾问鼎天下之计。而后来袁绍确实基本上安装这个步骤来的,也取得了北方四州的巨大成果。只不过到后来不断膨胀了,不臣之心也越来明显,进贡给皇帝的物品也越来越少。

《三国志 魏书 袁绍传》记载 ,从事沮授沮说绍曰:“将军弱冠登朝,则播名海内;值废立之际,则忠义奋发;单骑出奔,则董卓怀怖;济河而北,则勃海稽首。振一郡之卒,撮冀州之众,威震河朔,名重天下。虽黄巾猾乱,黑山跋扈,举军东向,则青州可定;还讨黑山,则张燕可灭;回众北首,则公孙必丧;震胁戎狄,则匈奴必从。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拥百万之众,迎大驾於西京,复宗庙於洛邑,号令天下,以讨未复,以此争锋,谁能敌之?比及数年,此功不难。”绍喜曰:“此吾心也。”

官渡之战爆发,袁绍没有听从沮授打持久战的建议,反而受了轻信了郭图的谗言,速战速决。这是第一步错棋,到此还可以挽回。分了沮授的兵权后,又没有用田丰的计策,响应刘备的进攻去攻打曹操的老巢许都,无疑增加了战争的成本。最后更是被曹操偷袭乌巢成功,一举定了胜负。现在看来,个人认为依照袁绍的实力,听从沮授、田丰的建议还是能够取胜的,当然这里就不做探讨了。


诸葛孔明的才华,世人皆知。那么他和关张的加盟能不能扭转呢?我个人认为很难。

刘邦关于汉初三杰的评价: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刘邦的能力,自不用说。他作为一代雄主,尚且能够知人善任,那么袁绍连手下的沮授、田丰这样忠心耿耿的谋士的话都听不进去,往往听信一些挑拨离间的小人之言。我个人觉得即使诸葛亮之才也无力回天了。

更何况刘备与诸葛亮可是古代君臣的典范,刘关张三人桃园结义,情比金坚。孟子云: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没有君主的鼎力支持,决策混乱,仅凭臣子的力挽狂澜这样的事情仿佛梦境幻操作。

引用陈寿的评价:袁绍、刘表,咸有威容、器观,知名当世。表跨蹈汉南,绍鹰扬河朔,然皆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废嫡立庶,舍礼崇爱,至于后嗣颠蹙,社稷倾覆,非不幸也。昔项羽背范增之谋,以丧其王业;绍之杀田丰,乃甚於羽远矣。

项羽有范增这样的谋士都不能用其才,导致被刘邦消灭,袁绍杀了田丰,更是不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刚愎自用。即使有诸葛亮等人的辅佐,又能发挥多少作用呢?


烟华落雪


我认为不能。如果按《三国演义》来说。各个势力做比较,前期的袁绍,确实实力雄厚。可成功并不能是几个人所决定的。袁绍集团的企业文化,着实是踏入一统大业上的最大绊脚石。荀令君荀彧曾表示,三国一统,得势是最大的因素,成功不仅仅要依靠能人巧将的不断开拓疆土,加强政治建设,更重要的,是统治者的管理文化以及形势的判断。袁绍虽河北一霸,可做事不够坚决,老旧思想更是蔓延整个集团内部。且用人只随自己本心,不太关照谋臣大将的真实实力,导致大量集团干部心灰意冷,拖延集团发展进度。且袁绍本人贪心自大,致使了最后的失败,曹操的进而崛起。三国时代与现在不同,统治者唯我独尊,这不是几个强者就能左右一代统治者思想的,就算真的关羽,张飞加入,虽然能提升袁绍军队的实力,可是再无敌的神将,也会被没有作为的君主活活拖死,或许会比颜良文丑下场好着,但结局依旧一定。终归被崛起的曹氏集团或歼灭,或俘虏。而诸葛亮的加入,并不会像在刘氏集团里说话不用遮掩,领导者唯命是从,老旧派的袁氏集团,要的是尊重自我,所以诸葛亮的计划,也会在此变成建议,没有了功效,且袁绍集团内部谋士众多,诸葛亮也不能一下子争锋夺利,所以其对袁氏集团的军事政治贡献,微乎其微。不能改变衰落,甚至覆灭的结果,只能拖延时间或许。所以无论是谁,都不能左右历史的进程。连锁反应,第一步,往往都是最后一步。






战地记者KZA111


有能力的下属必须要跟对领导才能发挥才干,做出一番事业。关羽、张飞和诸葛亮,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和袁绍极其不兼容的地方,如果袁绍作为主公,他们三人自身的才能得不到发挥,更不用说统一天下。

关羽:出身草根,对士族傲慢

关羽出身于草根,深知民间疾苦,这就让关羽对于底层百姓和士卒态度比较友善,而对上层的士大夫和贵族们则相当不友好。无论是正史还是演义,关羽的脾气傲慢是出了名的,除了大哥刘备谁也不服。

而袁家是当时最强大的士族门阀,袁绍称得上是士族阶层的代言人,况且袁绍极其重视自己的面子,对于手下胸襟不够宽广,是容不下关羽这么傲气的下属的。

推测:关羽如果跟着袁绍,可能如同鞠义一般,会有杀身之祸。

张飞:敬重士族,但出身不够

张飞家是河北涿郡的大户豪强,历史上的张飞并不像演义中那么莽撞,反而在书法和绘画上颇有一定的实力。正因为是富户出身,张飞对于士大夫阶层比较尊重,这一点应该能让张飞在袁绍手下安心做事。

可惜袁绍用人太过看重门第出身,他手下的文臣武将想要得到重用,要么出身高门大族,要么是海内名士。张飞出身虽然不算平民,但是和世家大族相比还差得很远。

推测:张飞如果跟着袁绍,可能凭借勇武获得一定的职位,但得不到重用,无法独领一军。

诸葛亮:要求专用,难以实现

且不讨论诸葛亮匡扶汉室的政治立场是否与袁绍一致,单说诸葛亮的个人抱负。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追求的是不仅仅是重用,而且是托付国家大事的专用。这一点在袁绍帐下几乎不可能实现,文有田丰、沮授、审配、逢纪,武有颜良、文丑等,阵容鼎盛,加上袁绍“外宽内忌”,猜疑心比较重,就算麾下只有诸葛亮一人,也不会放心地向诸葛亮托付国家大事。

推测:诸葛亮如果跟着袁绍,个人才华得不到发挥,极有可能弃袁绍而去。

总结,关羽、张飞、诸葛亮三人无论从个人性格与抱负,还是家世背景,都与袁绍有着极大的不兼容,如果跟着袁绍,袁绍也做不到知人善任,更不用说统一天下。


历史步行街


刘关张,作为三国时蜀国的代表人物,似乎永不分家。但是是刘备成就了关羽张飞,还是关羽张飞成就了刘备,结论是刘备成全了张飞和关羽,如果关羽和张飞跟着袁绍能有这么大的成就吗?不能!

刘备比袁绍能容人,这是成就部下的核心能力。

先说张飞,张飞作战最大的污点就是守卫徐州的时候,把刘备唯一的根据地给弄丢了,这是多么大的罪过。然而,刘备摸摸张飞的脸,说了句:“兄弟别难过,大不了我们重新开始。”换做袁绍方面的人,袁熙不为过吧。袁熙也是袁绍的儿子,虽然不是亲兄弟,但总比刘备张飞的异性兄弟要近一点。袁熙丢了城池之后,袁绍大怒要杀他,不是众将求情,估计性命都不保。你觉得张飞在袁绍根据地丢了乌巢,他会死吗?

即便不会死,以后恐怕也没有机会出场到第一线了,比如张合高览。

再说关羽,关羽的污点也很清楚,就是投降曹操。关羽投降曹操,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找刘备归队。刘备二话不说就收下了,恩宠如初,甚至把荆州这么重要的地方给了关羽防守。换做曹操方面的人,曾经有个叫毕湛的人,投降了曹操的敌人,后来又归顺了曹操,曹操虽然没有杀他,但也没有在继续重用。再有于禁战败投降,夏侯渊战败被杀等等,曹操也是没一句好话。如果关羽在跟着曹操,投降别人后再回来,估计也会丧失原来的地位和评价,参考于禁和夏侯渊就是。

所以说,是刘备这个仁厚的君主成就了关羽和张飞。换做其他君主,只能为将而不是帅


古今历史观文


肯定不能,这是我的答案。回答一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先来了解一下袁绍。

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人,司空袁逢之子。众所周知,袁氏四世三公,对袁绍集团势力形成大有裨益。袁绍曾被推举为关东联军首领讨伐董卓,此后袁绍占据冀、青、并、幽四州,统一河北,势力达到巅峰。200年时官渡之战大败于曹操后,次年病逝,袁绍势力土崩瓦解。

了解袁绍生平后,我们分析袁绍势力失败的原因,我认为袁绍之败主要有四点,首先为未历史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政治和军事上失去了先机;其次不分主次,与公孙瓒纠缠幽州让曹操做大做强;第三官渡之战刚愎自用,不听田丰、许攸谋划,手下谋士不齐心,本来以强大实力耗都耗死曹操;第四袁绍三子一甥争权,袁绍迟迟不变态,让事态发展至不可控制。

下来我们再说给袁绍这三个人,关羽、张飞、诸葛亮。关羽,帅才也,足以镇守一方,胜过袁绍手下所有将领,但致命的弱点是自大。这个弱点放在谁手下最终都得出事,参考鞠义—骄横被杀。再说张飞,猛将也,冲锋陷阵有余,从刘备对其使用上也能看出来,这就是镇守汉中的是魏延而不是张飞,且袁绍帐下猛将如云,参考颜良、文丑—勇而无谋,张郃、高览—遭受排挤;再说诸葛亮吧,大家不要受三国演义的影响,诸葛亮没那么神,其更大的优点是长余内政,且袁绍手下谋士众多,田丰、许攸、逢纪、审配,早期袁绍也是个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雄主,后期日渐骄横,诸葛亮给袁绍估计也就是个搞内政的大臣。

总而言之,滚滚历史不会因改变几个人的归属而改变。袁绍不是曹操,御下之术还是差点,以上是我的观点,谢谢。



醉观历史


欢迎来看子正寻道。

导读:袁绍的出身可谓相当优越,源自于东汉末年的官宦世家:汝南袁氏。袁氏家族有“四世三公”的美誉,而且门生故吏遍及天下。因此在东汉末年的群雄逐鹿中,袁绍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强大军阀。理论上说,统一天下的诸侯,非袁绍莫属,此时曹操的力量远不及他。

其实袁绍本人也很有胆略,最初跟随何进反对宦官乱政,后来又与曹操等人,召集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做为乱世的豪杰,袁绍不是一个等闲之辈。只是袁绍的弱点过于明显,优柔寡断,眼光短浅,没有大的谋略,以至于在官渡之战中,遭到了惨败。从此一蹶不振,把一手好牌彻底打得稀烂。

即使袁绍有关羽、张飞以及诸葛亮的辅佐,也很难统一天下。现在详细说明一下。

其一:袁绍优柔寡断,很容易错过难得的机遇。

当初汉献帝落难的时候,曹操千里迢迢赶去接驾,而距离更近的袁绍却无动于衷,白白错失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好机会。谋臣许攸、沮授等人苦苦相劝,袁绍还是处于观望状态。后来曹操带兵去徐州攻打刘备,许昌兵力空虚,袁绍竟然以小儿有病,不忍心离开为借口,又一次错失了打击曹操的好机会。

试想一下,即使诸葛亮去劝袁绍,也未必有用,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关羽、张飞还有诸葛亮等人,也不是天神下凡,面对袁绍这样的主公,多半也是无可奈何的结局。

其二:袁绍很不善于团结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从而被别的诸侯占尽先机。

在董卓祸乱朝纲的时候,袁绍作为讨伐董卓的盟主,与兄弟袁术、曹操一起召集十八路诸侯进攻董卓。本来形势一片大好,由于袁绍与袁术兄弟俩胡乱作为,导致盟军分崩离析,曹操、孙坚等人愤而离开,袁绍失去了号令群雄的绝佳时机。另外袁绍与袁术这对兄弟,也很不友好,互相看不上,以至于出现了兄弟相争,极大地分散了袁氏家族的力量。

正因为袁绍不善于团结他人,才让曹操、孙策等豪杰趁机而起,成了势力强大的一方诸侯。等到袁绍准备消灭曹操、孙策等诸侯时,已经迟了,终于在官渡之战中被曹操打得大败。即使有关羽、张飞和诸葛亮等人,也只不过是增加一些炮灰而已。

总之,袁绍的失败并不是谋臣的无能,而是他自身的原因。另一方面,关羽、张飞和诸葛亮,在刘备手下可以发挥最大的作用,在别的诸侯手下,未必会如此厉害。

就像打王者荣耀一样,带一个太固执,能力又太差的队友,很难取胜。


子正寻道


小编认为,关羽,张飞和诸葛亮,跟着袁绍也不能统一天下。袁绍的失败,与其个人的性格有着很大的关系。因为袁绍本人外宽而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

袁绍出生在东汉名门“汝南袁氏”,其家族有着“四世三公”之称,可谓是权倾天下。袁绍继承家底后,兵多粮广,文有田丰、沮授、审配等,武有颜良、文丑、张郃等。这些文臣武将,个个都是有能力,有本领之人。

自董卓造孽以来,各路诸侯联合讨伐,并推荐袁绍为盟主。联合军的力量比董卓的要强大很多,消灭董卓并非难事。但是袁绍根本不会统领这些人马,导致人心涣散,不思进取,导致联军失败。

特别是“官渡之战”,袁绍尽起冀、幽、并、青四大州之兵,合计十一余万,粮食充足。而曹操只有区区两万兵马,粮食短缺。可以说,袁绍方面占据着巨大的优势。

然而,袁绍不起用良才,不采纳良谋。武将张郃、高览等人,不被重要;田丰、沮授等谋士要么获罪,要么被贬。偏偏用嗜酒如命的淳于琼来守粮食重地乌巢,导致乌巢被烧,粮食损失殆尽。如此一来,搞得人心惶惶,众叛亲离,怎能不败?

就算是关羽、张飞和诸葛亮在袁绍麾下效力,不会用兵,多疑而优柔寡断的他,仍然不会重用关羽和张飞之勇,也不会用诸葛亮之谋。对于有利战机,袁绍只会白白流失。

所以说,关羽、张飞、诸葛亮跟袁绍也不会统一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