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出逗趣上聯:面對面吃麵 和尚巧對下聯 才女羞得走開

才女出逗趣上聯:面對面吃麵 和尚巧對下聯 才女羞得走開

蘇軾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他是北宋時期有名的詩人、書法家、畫家。因在文學上有很高的是中國歷史上一顆璀璨的明星,在政事上也有一定的貢獻。他是一個全面發展的千古能人,不管在哪個領域都可以看見他的身影,所以民間廣泛流傳他的故事。

他有一個好朋友名叫佛印,佛印在金山寺修行,蘇軾常去一來而去便認識成為友人,歷史上記錄了兩人之間很多有趣的故事,同時也看出兩人有著深厚的友誼,蘇軾和他最有趣的故事就是對對聯,俗稱對子。

才女出逗趣上聯:面對面吃麵 和尚巧對下聯 才女羞得走開

對聯文化發展到今日,從後蜀末代皇帝孟昶算起大概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孟昶在新年之際寫出了歷史上第一對聯語,在此之前對聯的名字叫做“桃符”,桃符的形勢比對聯簡單,兩塊相同大小的桃樹木板上面分別寫有茶神和鬱壘掛在大門兩邊,講究一點的會在上面刻畫精美的圖案,大臣百姓逐漸效仿國君在桃符上聯語,慢慢桃符上只有聯語而取消了茶神和鬱壘,演變到宋朝的時候聯語成功取代掉了桃符的位置,沒到春節百姓開始用紅色的紙張寫對聯張貼在大門兩邊,對聯的講究也頗多。

才女出逗趣上聯:面對面吃麵 和尚巧對下聯 才女羞得走開

歷史上喜歡對聯的皇帝有不少,如明朝朱元璋、清朝乾隆帝等,不少名人也對對聯情有獨鍾,如鄭板橋、紀曉嵐、蘇軾等人,蘇軾和才女蘇小妹之間的對聯絕大多數趣味性很強,連拌嘴都離不開對聯,蘇小妹長相的特點就是額頭豐滿突出,在老一輩看來是福氣相,天庭飽滿。蘇軾嘲笑小妹額頭凸出隨口唸出上聯“未出庭前三五步,額頭先到畫堂前”,意思是說小妹從門外進來堂前離門檻還有三步的距離,額頭卻可以貼到廳堂中央掛的堂畫了,這裡運用了誇張的手法。

才女出逗趣上聯:面對面吃麵 和尚巧對下聯 才女羞得走開

小妹被自己老哥嘲笑也不是一兩天了,自己也不甘示弱,看著蘇軾說“原想覓嘴觸不到,忽聽毛裡有聲傳”,然後哈哈大笑起來,因為蘇軾留的鬍子太長了,不說話我吃東西的時候根本看不到嘴唇在哪,他一張嘴說話,聲音從嘴巴里發出來,更像是從鬍鬚裡發出的聲音。

蘇軾與佛印相約的時候偶爾小妹也在一旁,這一日兩人相談之時不知不覺到了吃飯的點,小妹便煮了麵條,大家坐在一張四方桌上美滋滋吃起來,剛吃兩口小妹見眼前的情景逗趣出了一個上聯“面對面吃麵”,五個字有三個“面”字,第一個和第二個“面”指的是人臉,而“面對面”三個字指的是對坐著,臉對著臉。第三個“面”字的意思是食物麵條,不得不說中國漢字的博大精深。

才女出逗趣上聯:面對面吃麵 和尚巧對下聯 才女羞得走開

小妹不愧是書香門第,總是能把眼前的情景巧妙的組成聯語。佛印馬上對出下聯“心連心貼心”,佛印是僧人並沒有其他想法,但是對生活在封建社會中的女子總歸會害羞起來,小妹聽完羞澀不作聲,不動聲色的走開。答案不止一個,不知廣大網友有沒有想到更巧妙的下聯。坐在桌上吃麵的蘇軾自然也不示弱,說出下聯“人與人論人”,這一場景想必大家都見過,真是印證了那句話,藝術來源於生活。小編想到一個下聯不知可否,當然相比前面兩個下聯肯定要遜色一些,那就是“鏡中鏡觀鏡”。如果你有更好的下聯請留言一起討論,來、盡情發揮一下才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