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願意購買大額存單?看到大額存單的利息在4%左右,和普通理財產品差不多?

手掌47402958


因為大額存單利率高呀,而且還安全。個人認為大額存單是可以和國債媲美的產品。

首先說安全性,國債以國家信用為基礎,而大額存單是銀行的存款類產品,保本保息,也受存款保險制度保障,幾乎是沒有風險的,除非銀行破產,如果你選擇國有銀行,破產的風險也基本為零了。

其次,流動性,大額存單可以提前支取,只不過利息會有一定損失,很有可能比定期存款的收益還低,所以建議購買前確定自己資金的期限,儘量不提前支取。

最後,收益性,國債分記賬式國債和儲蓄式國債,大額存單利率是高於可流通轉讓的記賬式國債的,儲蓄式國債雖然利率高,但不能轉讓。

國債一般不容易買到,大額存單幾乎每家銀行都有,容易購買,只是起購金額高了點,一般最低20萬。此外,國債利率水平稍微高點的期限都比較長,比如5年期儲蓄式國債。國債和國有銀行的大額存單安全性差不多,在這種情況下,其實大額存單是優於國債的。比如3年期記賬式國債利率還沒2年期大額存單高。

再說理財產品,雖然利率高,但是有風險存在,資管新規出來後,剛性兌付被打破,理財產品是存在本金損失的可能的,雖然概率很小,但在購買時也足以影響投資選擇了。

大額存單不管是在安全性、收益性、流動性上都是很不錯的,對於較大資金量是個不錯的選擇,你想一下是投大量資金買那些有本金損失風險的理財產品更好,還是買保本保息且利率高的大額存單更讓人放心呢


子衿財經


最近,大額存單傳出兩則不太好的消息,一是有關部門叫停靠檔計息,大額存單的流動性能和收益性能被削弱;二是大額存單的買入門檻進一步抬高,起存金額變成30萬元,但是各家銀行大額存單的銷售依舊火爆,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01 利率水平較高,與其他理財產品收益不相上下

3年期大額存單利率能夠超過4.1%,對於一款銀行存款類產品,如此收益還是很高的,遠遠超過貨幣型基金的年化收益。

最近這段時間,在連番經歷降準和降息之後,銀行理財收益普遍下調,就連以往收益較高的城商行,最近發佈的保本型理財產品中,年化收益超過4.5%的也不多見。

相形之下,大額存單的整體收益與其他理財產品差距不大。

除此之外,市場對於未來利率水平的預估,是向下走的,提前購買3年期的大額存單,能夠鎖定當前相對較高的利率水平,有助於鎖定長期收益。

02 基本相同的收益水平下,大額存單的風險明顯低於其他理財產品

在收益水平相當的情況之下,大額存單的安全性能極為突出,這是很多投資人選擇購買大額存單的最主要原因。

大額存單基本屬於無風險收益產品,作為銀行存款,它受到銀行保險制度的保護,投資人在50萬限額之內,無條件兌付,對於保守型投資人,大額存單是非常好的投資工具。

反觀其他理財產品,保本型理財的發行已經逐漸被叫停,未來市場上保本型的理財產品會越來越少,理財產品的風險會相應抬高,未來,投資人需要為自己的投資負責,自負盈虧。

相比之下,大額存單的安全性能突出很多,有關部門也有意將大額存單作為保本型理財產品的替代,而其他理財產品會逐漸變成非保本浮動型產品,二者之間以風險為標,出現劃分。

03 雖然靠檔計息被叫停,大額存單的流動性、靈活性依舊優於其他理財產品

前兩天,有關部門為了控制銀行經營成本,防控潛在的經營風險,提升銀行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的能力,叫停了靠檔計息,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額存單的流動性和收益性。

然而,大額存單在靈活性上仍有優勢。

大額存單可通過銀行自有渠道辦理提前支取和贖回,可以質押貸款,並且有的銀行還支持大額存單在個人客戶之間的轉讓。購買大額存單之後,如果遇到突發的資金需求,可以比較靈活的拿到資金。

反觀其他理財產品,很多理財產品買入之後無法提前贖回。資金買入後,產品即進入封閉期,只有到期之後才能贖回,哪怕期間你遇到突發狀況,需要支取現金。

我就犯過類似錯誤,一時手滑在支付寶上購買了一款銀行理財,沒有注意到封閉期限,買到了一年期的產品,資金的流動性馬上受到限制。

除此之外,大額存單的利息支付方式也很靈活,可以期滿統一結息,也可以按月付息,對於投資人來說,如果你的資金富餘,可以選擇前者,如果你需要依靠利息收入過生活,按月付息的方式,也能利用利息收入支付部分日常開支。

在我看來,選擇理財產品要兼顧安全性、流動性和收益性。

大額存單的安全性能突出,50萬限額內剛兌;靈活性和流動性雖受政策影響,但依舊優於其他理財產品;在理財收益普遍下降的背景下,依舊能有不錯的收益表現,整體來看,大額存單依舊是優質的理財選擇。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普通人,願意選擇購買大額存單的理由。

以上是我的一點看法,希望對你有幫助,也歡迎在留言區一起探討。


我是正好,專注小白理財的80後巨蟹男,請關注@正好的理財筆記,和我一起慢慢變富。碼字很辛苦,新手求祝福,請您點個贊!

正好的理財筆記


大額存單的優勢在於安全性能更高,可提前支取、靈活性強,的確會受到很多老年人、謹慎型投資者的關注。不過,大額存單的劣勢也很明顯,一是投資門檻高,20萬元起存;二是利率太低,並不是短期投資的最佳選擇!

為什麼願意購買大額存單

  1. 大額存單屬於銀行一般性存款,會受到《存款保險條例》保障,只要本息不超過50萬元,足可確保100%安全。相比於,現在不保本、不承諾收益的銀行理財產品而言,大額存單很是安全可靠,收益也比較穩定。對於厭惡風險的投資者來說,大額存單不失為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2. 大額存單可提前支取、靠檔計息。這一點,是大額存單相比於銀行普通存款的最大優勢所在。要知道現如今很多中小銀行三年定期存款利率也能達到4.125%,但流動性太差,提前支取只能按活期計息,非常的不划算!

大額存單PK銀行理財產品

據相關數據顯示,截止到2018年12月31日,銀行理財市場存續的理財產品共有109178款,總規模為32萬億元。而同期個人住戶存款餘額為71.6萬億,其中銀行大額存單規模是否能超過30萬億(佔比約42%),恐怕可能性並不大!

大額存單,雖然優點很多,但其劣勢也很明顯,尤其是對短期投資來說

  1. 一年期限以內的投資,大額存單的收益太低。雖說,三年期大額存單支持提前支取、靠檔計息,但其一年期利率只有2%左右,相比於理財產品動輒4%收益而言,並沒有任何優勢可言!

  2. 銀行理財產品期限眾多,最短7天、最長可達3年,覆蓋的範圍很廣,可適應不同人群的需求。


  3. 大額存單的確是很安全,但中低風險理財產品,出現資金虧損的可能性也很低。

  4. 理財產品的投資門檻更低,一般只需5萬元;而大額存單需20萬元起投,並不適合普通投資者!

綜上所述,大額存單相比於定期理財產品,優勢並不明顯,尤其是對於短期投資而言;更何況,大額存單的投資門檻太高,普通投資者很難參與,因此參與度並不是很高!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財經問題就請點擊關注【財經者思】,記得多多點贊哦!!!


財經者思


願意購買大額存單的人分兩種,一種是極度風險厭惡型,這種人拒絕任何風險,所以選擇大額存單,大額存單也是存款是絕對保本保息的,一般起頭是20萬,分三年期和五年期,利率從4%到5.5%不等,利率給的比較高的一般都是中小銀行,這些銀行實力和聲譽都不如國有大行和大的商業銀行,所以通過網上宣傳提高利息來吸引儲戶。那麼存在小銀行資金安全嗎?銀行在經營過程中,根據條例都交的有保險基金,國家規定,如果銀行破產,最高賠付50萬,所以在單個銀行存款不超過50萬是完全可以放心的。


另外一種是不瞭解理財產品的人,現在的理財產品五花八門,風險程度由低到高,而且理財產品現在不承諾保本,有虧本的可能性,買理財產品的時候看到的說明書,往往非常多,讓人一時半會兒難以理解,另外,首次購買的時候還要做風險測試,進行雙錄(錄音錄像)簽署一堆文件,手續比較繁瑣,所以有的人沒有耐心,或者覺得太麻煩,而放棄購買理財產品。

而銀行發售的低理財產品,從收益率來看和大額定期存單差不了多少,而存款是保本保息的,低風險產品的年化收益率雖然基本都能達到,但是是預期的年化收益率不是保證一定能做到,雖然有時候預期年化率比同期存款會稍微高一點,但是有的人為了絕對的保證收益,所以會選擇存款,而不是理財產品。



相應的風險較高的理財產品,雖然有可能收益更高,但是不保本也有可能虧損的非常厲害,所以對於保守型的投資者來說,還是銀行存款來的實在,寧可不要超預期收益,也要保證本息的安全。


大海侃股


01

為什麼很多人願意購買大額存單?

這兩年許多銀行都在主推大額存單,由於大額存單的收益率相對較高且安全性極高,很多客戶也很喜歡購買大額存單。

1、收益率

普通定存3年期的收益基本在3% 左右,而大額存單的收益可以達到4%,20萬一年就可以多拿到2000元左右。

2、安全性

大額存單也屬於銀行儲蓄,受《存款保險條例》保護,50萬以內基本是零風險。

我們理財追求的無非就是在資金安全的情況下,儘可能的選擇收益高的產品,而大額存單剛好就滿足我們的需求。

02

看到大額存單的利息在4%左右,和普通理財產品差不多?

雖然大額存單和理財產品都出自銀行,但兩者還是有明顯的區別:

1、起購點

銀行理財一般5萬起就可以購買,而大額存單的起購點比較高,至少需要20萬起才能購買

2、安全性

大額存單本身是存款產品,非常安全。根據銀行保險存款條例,一旦銀行倒閉,對於本息在50萬以內的資金全額賠付,資金不會有任何損失。

2018年4月27日,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管局聯合發佈《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從此,銀行理財打破剛性兌付,不再保本收益,本金有可能出現虧損。

3、收益率

大額存單的收益率在4%左右,有些銀行可以達到4.18%;銀行理財的收益基本是在4%~5%,隨風險等級的不同,收益會有略微的波動。

4、靈活性

銀行理財在沒有到期前是不允許提前贖回的,而大額存單在封閉期內可以提前贖回。

·


九九讀財


大額存單的利率

目前在國有六大行以及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裡,大額存單最高的利率基本都在4.2%以內,極少可以看到超過4.2%的利率,而且能夠達到4.2%的一般都是三年期的大額存單方有可能,這個利率比不少銀行的理財產品利率來得低(銀行理財產品現在的收益率普遍再4%-5%之間),而且銀行理財產品的期限都是一年期的。既然大額存單的收益率比不上理財產品,期限還長於理財產品,起購點更是遠遠高於理財產品(大額存單最低20萬元起,理財產品目前最低1萬元起),那麼為什麼還是很多人願意購買大額存單呢?


大額存單相比理財的優勢

1、安全性

大額存單屬於儲蓄存款中的一種產品,為剛性兌付產品,保本保息,到期銀行必須無條件支付存款本息,安全性極高,僅次於國債。理財產品雖然是低風險產品,但是低風險仍然是存在風險,它是不承諾存款本息,到期存在收益不保證,甚至是本金虧損的可能。

2、流動性

大額存單具有靠檔計息的功能,無論任何時刻,只要你有資金的需求,都可以提前支取,而且其支取的利率是按照支取時最靠近的檔期計算定期利率的,比如你存的是3年期的,在滿一年的時候臨時需要資金,支取是按照一年期的定期計算利息的,不像以往的定期,一旦提前支取,只能按照活期計息。

理財呢?目前商業銀行的理財產品一般都是封閉式理財產品(也只有封閉式的才可能達到4%以上),封閉式理財產品未到期之前是不允許提前支取的,無論你多麼著急,就算全部利息都不要了,也無法提前支取,必須到期才可以贖回滿,所以封閉式理財產品的流動性是極差的。

3、可轉讓

大額存單相較於其他產品,還有一點是其他產品所無法比擬的,那就是可轉讓,大額存單是隨時可以把存單整張直接轉讓換名的,這轉換的過程中不損失任何的利息,因此在嫁娶或者支付債務、貨款等方面,使用大額存單具有一定的優勢。

總結

任何事物,其火爆必然有其道理,大額存單之所以可以熱賣,與其本身所具有的功能以及其性質密不可分,雖然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不低,但是理財產品也有其缺陷所在,所以人們熱衷於購買大額存單也就不足為奇了。


鯉行者


2019年10月3年期大額存單的平均利率為4.143%,5年期為4.506%;11月份3年期平均利率為4.135%,5年期為4.489%,從下圖中可見,只有3、5年期的利率才在4%以上。而常規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率也就是4%左右。單從收益率角度來說,兩者的確相差不大。

但是,為什麼大家更願意買大額存單而不選擇理財產品呢?

首先,其根本原因在於兩者的安全性不一樣。大額存單屬於普通存款,受《存款保險條例》保護,最高可以獲得50萬元償付;而理財產品現在打破了剛兌,投資者需要自擔風險、自負盈虧,同樣的投資並不能保證盈利,甚至有可能虧損本金。

其次,兩者的流動性不一樣。大額存單既能質押貸款,還能按月付息、提前支取,使得實際收益率更高。雖然監管要求大額存單提前支取不再靠檔計息而是按活期利率計息,但是流動性不受影響,可以隨時支取;而理財產品一般不到期不能贖回,要用錢的時候就只能乾瞪眼。

再次,兩者的客戶對象經濟基礎不一樣。大額存單最低要求是20萬元人民幣起步,能有這個閒置資金的一般經濟基礎比較好,相對以求穩的中老年人群為主;而理財產品現在往往1萬元就可以投資,門檻很低,更多是經濟條件較為一般的中青年群體比較偏愛。

綜上分析,大額存單安全性更好、流動性更強、收益率比理財產品也不差,而且在降息預期下,長期的大額存單可以更好的鎖定利率,保障收益。


獨孤求白先森


觀點:個人認為大額存單更多人願意購買主要還是觀念問題,認為存入銀行更加靠譜,其次理財產品不保本且收益率不穩定,還有就是理財市場的各種騙局讓大家不敢嘗試也拒絕瞭解,所以更多人還是喜歡購買大額存單。

首先,很多朋友都只相信存入銀行才是最安全的,其他的不敢嘗試

大額存單是銀行為了吸引擁有大額現金的客戶而給出更高的利率,實質上還是一種銀行存款。由於銀行發展的歷史比較悠久且它們的信用擔保可靠,因此銀行的用戶量不可謂不大,而且銀行沒有出現過儲戶的資金不見或者損失的情況,所以人們一度對於銀行是很信任的。與此相比的理財產品則是發展歷史短,各種狀況頻出,很多人對其始終保持懷疑,因此人們更願意購買大額存單。


其次,產品類型差異導致大多數人願意購買大額存單

大額存單一般是20萬起步,高門檻的同時也代表了他比一般的存款收益要高一些,而且大額存單給了客戶固定的利率,客戶對於收益多少也有底線。但是普通理財產品就不一樣了,特別是資管新規出了新的政策之後,理財產品不再保本,大家更加不敢相信普通理財產品了,就算是相信如果大家有20萬的話,也不敢把這20萬全部放入理財產品當中。因此選擇大額存單的人在於多數。

最後理財市場混亂,曾經出現過各種金融詐騙

所以我國理財市場起步比較晚、發展緩慢,各種規則法規也制定不完善,因此,出現了很多漏洞,讓很多不法分子通過發佈理財產品騙取大家的資金。而且很多人都遇到過類似的金融詐騙騙局,也不在該相信市場上的理財產品了,認為還是存在銀行更加安全。

碼字不易,可以給作者一個大大的點贊嗎😍😍如果您覺得回答對您有用,歡迎轉發關注收藏哦⊙∀⊙!


百元理財


大額存單最重要的就是安全性和流動性。

什麼是大額存單

大額存單說實在的就是高起點版的定期。需要20萬起的,購買起點也有30萬和100萬的產品。

因為是存款,所以是保本的。同時有存款保險的保護,所以不會太擔心這個情況本金安全情況。

現在收益率如何?

現在20萬以上的大額存單的話,收益率能夠達到4.18%的。當然還有部分的小型銀行能夠達到4.25%。

回顧現在的銀行理財的收益率的話,現在一年期理財的收益率在4.1%,同時不保本。

所以的話,大額存單是受到非常多人去關注的。

大額存單需要用怎麼辦?

可以進行提前取回的,不過會靠檔計息的。

大額存單提前支取規則:大額存單可通過手機銀行、網上銀行、全行任意網點進行提前支取,即時到賬 部分提前支取: 留存金額須大於或等於該期大額存單的起點金額,留存資金仍以大額存單形式存在; 全額提前支取: 支取後大額存單賬戶自動關戶。 溫馨提示 1. 提前支取資金只能劃入本卡活期賬戶。 2. 提前支取無次數限制。 3. 異地辦理不收取手續費。


利息是這樣計算的:按照靠檔計息,即,將存期拆解為3個月、6個月、1年、2年、3年和零散天的組合,先靠檔長的存期,再靠檔短的存期。(舉例:客戶購買了一個2年期的大額存單,在16個月的時辦理提前支取。提前支取部分的利息等於,提前支取金額按1年存期、開戶日1年期整存整取掛牌利率計算的利息+提前支取金額按3個月存期、開戶日3個月整存整取掛牌利率計算的利息+提前支取金額按30天、支取日活期掛牌利率計算的利息。)


立馬財經


什麼是大額存單?

從本質上講,大額存單也是一種存款,最明顯的一個特點是起存額度比較高。一般來講,至少要20萬元以上才能購買,有的銀行是30萬,而某些大型商業銀行甚至有800萬起存的,當然了,既然身價抬得這麼高,利率也當然對得起。所以題主也說了,很多銀行的大額存單利率都是超過4%的,這個收益直接超過了很多銀行的理財。

大額存單為什麼受歡迎?

1.收益率高

這個是投資者最容易感受到的,一般情況下3年期的大額存單都可以達到4%左右的收益。尤其是臨近春節,以三年期大額存單為例,2020年1月份建行的大額存單收益4.125%, 交通銀行30萬起得是4.08%,很多城市商業銀行的有4.2625%,這就超過了穩健型理財的收益率了。

2.安全性高

我們知道存款是享受存款保險制度保障的,50萬以內的是國家來進行保障賠付,而50萬以外,也有商業銀行進行極高的信用安全保障,所以風險性上極小要遠遠低於銀行理財。

3.資管新規後選擇變少

2018年4月《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頒佈後。銀行理財市場面臨著比較大的變局,首先是保本保息的理財不允許再發行,其次,淨值型理財產品也不能再按照預期收益率進行剛性兌付,最後投資期限普遍被拉長,目前發售的理財平均時長超過半年。收益率降了,靈活性又不好了,大批的理財客戶轉化到大額存單上來。

4.對於利率下行的預期

大額存單的時間一般都比較長,通常是3年期。現在市場上普遍預測利率會下行,作為固收類產品,大額存單的利率是存的時候約定好的,假如存的時候是4.2625%,那即便一年後掛牌利率降了,存款人也不受影響。在利率下行的背景下,買大額存單相當於提前鎖定三年的收益。

<strong>

大額存款怎麼選?

第一、選銀行

規模越大,營業網點越多,信譽度越好的銀行收益率越低,這是一個普遍使用的原則,簡單的說就是國有銀行≤商業銀行≤民營銀行/村鎮銀行。道理很簡單,皇帝的女兒不愁嫁,知名度在那擺著呢,不差客戶。以國有銀行建行為例,其一年期30萬起的大額存單利率為2.25%,三年期80萬起存的為4.125%。而同期作為城市商業銀行,湖北銀行的20萬起三年期就有4.2625%,差距還是比較明顯的。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僅僅按照收益率的高低來排名,哪個銀行高就存哪個銀行呢?當然沒這麼簡單,上文我們說過了,大額存單是屬於存款,但是也不是說存款就100%安全,在現在的環境下,還是應該控制風險,因為收益率高的銀行一般都是小銀行,有的甚至周邊沒有網點,建議儲戶每個人在每家銀行的存款不要超過50萬,尤其是小銀行。

第二、選產品

每一家銀行的大額存單利率是不一樣的,但是在一家銀行的內部大額存單又分為好多種形式。在產品期限上,大額存單有的會有

1個月9個月和18個月的存期,這種普通存款是沒有的。在利率上選擇上肯定是時間越長,利率越高,但是因為每個人的用錢的安排是不一樣的,所以並不能只追求高收益率,因為萬一提前支取的話可能會按活期計息,這樣的話反而損失更大。在選擇產品的時候,銀行企業的收益率只是一個方面,在很多情況下並不等於我們最終的收益率,以下幾個點我們就要特別注意付利息的方式:傳統的方式是到期一次性付本金和利息,但是也有按月付息,按季付息和按年付息的方式。如果這兩種存款方式標明的利率是一樣的,而付息方式不同,那最終的收益率差別就比較大。

三、選權益

1.存錢取錢是否便捷安全

很多人家附近都會有幾家銀行,存錢,也就是圖個方便,哪個離家近就去哪裡,哪家銀行網點多就去哪家銀行,這也是很多人用腳投票的一個方式。這一點上國有銀行更有優勢,因為他們的網點比較多,很多城市商業銀行都只在一個城市或者一個省有,而民營銀行和村鎮銀行總共只有幾家網點。

2.能否開存款證明和貸款

什麼是存款證明?就是銀行出具一個證明,證明你在這家銀行有相應的資產。常見的應用方式是孩子出國留學,自己出國旅遊或者是做資信還款能力的證明。雖然很多人並不一定用得到,但是萬一用得著的話,想補救就來不及了,我見過類似的情況,存款人因為要開存款證明而被迫把特色存款提前取了,損失了不少利息。另外一個需要注意點叫做存單貸款或者叫轉讓。什麼意思呢?假如這個定期存的是三年期到還差一個月的到期,家裡面有急事,一定要著急用這個錢,提前取的話可能就當活期算利息,要白白損失幾千塊。有的銀行為了增加競爭會有這樣的方案,就是把你這筆定期存款做抵押,先把本金提前給你。等一個月後這筆定期到期,扣除一定的費用利息後,還是按原來的利息付給你。扣除的費用按你離到期還有多長來算,假如你是提前一個月取的,只會收一個月的費用,這樣就比較靈活。在保障利益的同時,也保障了取款人的方便。相關的附加權益可以直接問客戶經理或者是仔細瞭解產品的宣傳手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