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大地的答卷——懷化電大農民大學生戰“疫”群像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通訊員 唐俊燕

疫情突如其來,紛亂了多少歸家的腳步;使命始終牢記,勇敢了多少擔當的初心。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懷化廣播電視大學第一時間向廣大師生髮出倡議,5000多名農民大學生積極響應,迅速奔赴基層防控第一線,構築起抗擊疫情的堅強防線。

他們是農民,也是大學生,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用逆行與擔當,在五溪大地上寫下最美的答卷。

“只有肯想肯做,沒有過不去的坎”

写给大地的答卷——怀化电大农民大学生战“疫”群像

“古沖人,我上臺,各位村民不要猜;說疫情,講防控,大家聽完能防災;少外出、不聚集,人多不在一起待;不趕場、不聚餐,快跟病菌說拜拜。”這是省人大代表、芷江禾梨坳鄉古衝村黨總支書記、懷化電大農民大學生龍四清與村幹部們編寫的疫情防控宣傳快板詞,每天在村裡一遍又一遍地廣播,村民們都已耳熟能詳。

從除夕夜開始,龍四清就投入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一線,帶領駐村工作隊、村支兩委成員拿著小喇叭,提著大音響,走村串寨進行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和人員排查,用心守護這座小山村的平安。

“這個時候,我們黨員幹部不衝在前面,誰衝在前面?”面對返鄉人口多、防控任務重的壓力,龍四清義無反顧。她說,只要肯想肯做,就沒有過不去的坎,也沒有防控不了的疫情。

在疫情防控中,龍四清從小處著手,從農村最關鍵的點著手。通過仔細摸排,古衝村共排查出從武漢及周邊城市的外來人員17人,並及時進行了隔離觀察。對準備辦酒宴的5戶村民進行了勸止,取締了村裡6個集中娛樂點,進一步保障了全村老百姓的健康。

50歲生日那天,他就吃了一碗泡麵

写给大地的答卷——怀化电大农民大学生战“疫”群像

中方縣桐木鎮半界村村支部書記嚮往是懷化電大2019級農民大學生,在這場疫情阻擊戰中,他帶領同村的農民大學生何學明、楊小芳和李復明等3人,始終值守在防疫一線。

連日來,嚮往等人挨家挨戶上門詢數據、講防疫、量體溫、發口罩、守路口、調物資……他們未曾有過一句抱怨,生怕漏掉一戶重點關注對象,出現一處防疫死角。在排查過程中,也會出現個別村民不理解的情況,但他們都一而再、再而三地跟村民解釋。在嚮往等人的嚴防死守下,有著83名返鄉人員的半界村,未出現一起疫情。

誰也不知道,2月2日是嚮往50歲的生日。這一天,他照樣忙碌到天黑才回家,為年幼的孩子煮了飯後,他又奔赴了防疫一線。這一天,他甚至忘記了給自己煮一碗長壽麵,只吃了一碗泡麵就算是過生日了。

這位右手殘疾的基層黨支部書記,這位勇敢擔當的農民大學生,用他的無私與大愛,“疫”不容辭地守護著全村1000多名老百姓的安全。

攜妻齊心抗疫情

写给大地的答卷——怀化电大农民大学生战“疫”群像

五溪大地,從不缺乏溫暖。疫情面前,逆行者一撥又一撥。懷化電大2016級法學專業農民大學生張君就是其中之一。

作為中方縣花橋鎮雙龍溪村文書,自1月25日起,他一戶戶入戶排查統計上報,一張張書寫宣傳標語全村張貼,一份份打印通告公告逐戶發放,一個個行人測量體溫逐一排查,一輛輛車子攔停登記了解去向,一家家村民上門宣傳不要外出聚集……張君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希望村裡不要出現疫情,全村老少都平安。

張君在一線嚴防死守,他的村醫妻子廖金妹,也毫不畏懼也與他一起迎難而上,奔走在疫情防控一線。

1月25日早上,大年初一,雙龍溪村排查到從湖北荊州返回的村民張某某父女三人出現咳嗽、乏力症狀,需上門進行進一步排查。廖金妹二話不說,戴上口罩,和張君一起前往張某某家。他們深知,這是在與時間賽跑,一分鐘都耽誤不得……幸運地是,張某某一家只是感冒,病情被排除。

盡責有我,衝鋒有我

写给大地的答卷——怀化电大农民大学生战“疫”群像

一群人,做著一件事。一群人,肩上有擔當。這群人,他們共同的名字,是懷化電大農民大學生。

鶴城區黃金坳鎮農民大學生丁立長是敗泥衝村村主任。他從接到防疫工作通知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堅守在村裡的疫情防控一線,挨家挨戶進行走訪摸排,開展疫情防控宣傳工作,勸阻紅白喜事擺宴席,村裡處處都有他忙碌的身影。

鶴城區盈口鄉井坪村是鶴城區的“城中村”,村民居住分散,流動人員多。為打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農民大學生曾雲是村黨支部書記,他帶領廣大黨員、民兵及組長,分成不同工作小組逐家逐戶開展全覆蓋、地毯式摸排,累計摸排上萬人次。同時發動一切力量,想方設法購置並向村民發放口罩4000餘個,得到群眾一致好評。

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還有無數的農民大學生衝在“疫”線,他們走遍了村莊的每一個角落,守護著一方群眾的平安。他們用無私奉獻,在農村共書抗“疫”篇章,將責任與擔當寫進了大地,寫進了老百姓的心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