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蝗援巴”,把蝗虫消灭在巴基斯坦境内。这个可以吗?

其介如石2


这个问题,当然不可以。

毕竟“抗X援X”系列的名头太震撼,其巨大的威慑力容易令蝗虫不战而逃。

而且,就算真的打起来,蝗虫也还是要“落蝗而逃”,这不是因为蝗虫不能战,相反是因为他们太能战了,都把当地能吃的都吃完了,所以必须要以游击战的方式横扫印度。

而之所以无法达到让蝗群“有来无回”的目标,根本原因在于:

巴基斯坦不仅穷,而且国土形状尴尬。

虽然巴基斯坦的国土面积超过了88万平方公里,在世界233个国家和地区中并不算小,但因为英国殖民者的人为划分,巴基斯坦国土自东北向西南延伸,在东西方向上的纵深只有几百公里。

而对于平均每天活动8小时,移动距离超过150公里的蝗群而言,这样的纵深不用一个星期便可轻松跨越,根本就难以组织有效的防御,更难以将其彻底消灭在国土之上。

再加上巴基斯坦社会经济发展条件总体落后,应对蝗灾能力不足,所以本次25年一遇的东非蝗灾能够横扫巴基斯坦并入侵印度,实在不足为奇。

那么面对深陷蝗灾中的“小铁”,我们应该怎么援助,才能帮助巴基斯坦将蝗群消灭在国土之上甚至拒蝗群于国门之外呢?

静夜史认为当前最要紧的不是应对本次蝗灾,因为本次蝗灾在扫荡了巴基斯坦之后,已经开始流向印度,令痛不欲生的印度不得不拉下老脸向巴基斯坦求和。

而这批超过3600亿只的蝗群即便再厉害,因为其寿命只有3~6个月,所以他们大概率会全部进入印度并横穿南亚次大陆最终在中南半岛消亡,巴基斯坦最应该防范的,是后续的蝗群。

因为沙漠蝗虫虽然寿命只有几个月,但平均每年却能繁殖2~5代,这意味着他们从非洲出发时,已经在当地完成产卵。待到四月山花浪漫时,新一批蝗群将再度在非洲形成并向南亚次大陆方向移动。

一般而言,沙漠蝗虫适宜生存在地表植被覆盖率小于50%的环境,并在湿度为10%~20%的土壤中产卵。因为从红海西岸的东非,到阿拉伯半岛、伊朗南部以及南亚次大陆西北基本都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地表盛行热带沙漠气候,这为东非蝗群的一路向东提供了优越的环境。

虽然南亚次大陆大部分区域属热带季风气候,但由于此时正值冬季,也就是干季,其环境也有利于蝗虫的生存,所以东非蝗群才能横穿巴基斯坦进入印度。

而一旦夏季也就是雨季到来,印度中东部地区将不适合蝗群生存,因此蝗群除向北部的中亚移动甚至进入新疆,更有可能聚集在较为干旱的印巴南部边境。

而因为蝗虫数量每增加一代,其数量将增长10~16倍,因此巴基斯坦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沙漠蝗群飞跃的最大高度为海拔2000米,而自古以来巴基斯坦西部就没有超过这个高度的山脉或高原,这使得巴基斯坦根本就挡不住自西向东的入侵者,包括沙漠蝗虫。

在这样的情况下,抗蝗援巴不仅要对症下药,更要防患于未然。

而在静夜史看来,我们的援助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1、建立高效防控体系

从我们建国30年来灭蝗战争得胜利经验来看,建立一套高效的防控体系至关重要。

当年的我们得益于苏联的慷慨援助,今天的我们也可以如法炮制,甚至可以利用邻国的地利优势进行联防联控,将巴基斯坦纳入我们的农业卫星监测范围。

针对蝗群基本来自西部的情况,可在国土西部以及容易爆发蝗灾的沿海地区建立观测站,并根据沙漠蝗虫的繁殖特征进行杀虫卵等对症下药的操作,将预防做在前面。

2、增强技术灭蝗力量

面对遮天蔽日的蝗群,仅靠人民群众的捕打明显是不够的,药械尤其是飞机灭蝗就至关重要。

而事实上巴基斯坦方面也是这样做的,但农业飞机不仅不足,还坠毁了一架。

所以作为最高效的灭蝗方式,当前的我们最要紧的是进行农药和农业飞机等技术支持,毕竟这是和大规模蝗群直接对抗的武器,也直接决定灭蝗战役的成败。

3、注重生物灭蝗方式

虽然我们有空运3万只浙江鸭子到新疆灭蝗的经典战例,但巴基斯坦作为东非蝗群的正面,其铺天盖地的阵势就是30万只鸭子一起上都无法“留住”它们。

所以,生物治蝗应主要体现在植物方面,比如改善巴基斯坦植被,大量种植大豆、果树以及苜蓿等蝗虫不吃的植被。

同时,为了尽可能减少甚至杜绝蝗虫产卵,应进行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提高蝗灾易发区的植被覆盖率。不过从巴基斯坦水源受印度影响甚至被挟制的尴尬局面,植树造林能否成功不得而知。

概括起来,巴基斯坦作为蝗灾易发区,不仅容易受到东非蝗灾等外来蝗群影响,更容易被本地的蝗灾折磨,所以巴基斯坦的灭蝗战争应该标本兼治、预防为主,短期与长远相结合。

而对于这个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虽然巴基斯坦有沙特等金主的一掷千金,但在技术条件力不从心,因此我们需要提供的,是包含农业飞机、农药在内的技术支持。

当然,巴基斯坦灭蝗的成功,还需要邻国印度的支持,包括水库建设方面。不过从蝗灾来袭才临时抱佛脚地低三下四的求和操作来看,这个国家似乎并不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所以巴基斯坦灭蝗于巴基斯坦乃至拒蝗于国门之外的目标,依然任重而道远。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蝗群一旦起飞、迁徙,就很难消灭了,只能任其自然死亡。

派鸡鸭鸟兽去吃,也不靠谱,蝗虫体内有毒,味道难吃,难得吃吃还好,多一点鸡鸭未必肯吃。

沙蝗聚集成群演化之后,会挥发苯乙腈,鸟闻了就不爱吃,鸡鸭也未必爱吃。而如果鸡鸭非要吃,继续攻击,蝗虫会迅速把苯乙腈变成氢氰酸,这样不仅难闻,还有毒,鸡鸭吃了会难受。

蝗虫的生命比较短暂,一般也就3个多月,沙漠热带地区的蝗虫一年可以繁殖4代,扣掉成长和繁殖以及等死的时间,每一代蝗虫泛滥成灾的时间也就1个多月。

这段时间里,每只蝗虫每天的食量相当于自己体重的1-3倍,它们往往花上几个小时啃食完一片区域后再密密麻麻地飞向下一个目标地,1个多月的时间,它们就从非洲一路奔袭到了西亚、南亚,堪比当年的亚历山大远征。

民众初期遇到它们的反应:惊恐、大喊大叫、开枪射击、放火喷烟、捕捉,当然没啥效果,民众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蝗虫飞来、啃食完自己的庄稼,然后飞走,留下一地鸡毛和心理的绝望……

政府介入之后,就往往出动飞机进行药物喷洒,但面对几千亿蝗虫的规模,实在是杯水车薪,难以抑制。

根据各方信息来看:印度已经宣布“消灭”了蝗灾,巴基斯坦也初步控制住了蝗灾,不过个人觉得这主要还是这批沙蝗已经进入了产卵期,它们已经在印巴之间的塔尔沙漠等地开始产卵了(西亚地区的蝗灾也是),产卵之后,它们的活性大幅下降,不管雄虫还是雌虫,都会陆续死亡。

估计再过半个多月,这波蝗灾应该也差不多就缓解了,蝗虫的数量会大大减少,大多数都会陆续死去。

根据印巴之间目前的交流情况来看,他们已经在紧密合作,为五六月份有可能的更大规模的蝗灾做准备。

当前这一批蝗虫对巴基斯坦造成的灾难已经形成,也就那样了,现在要做的是未雨绸缪,预防下一阶段的蝗灾。

在100多年前的美国西部,曾经出现过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蝗灾,数量预计高达12.5万亿只,密密麻麻遮天蔽日,给美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折算今天的美元高达1100亿美元)

不过,没几年,美国的蝗虫忽然消失的无影无踪。

后来经过生物学家长年研究,发现这是因为西部的淘金热,导致美国西部人口大量聚集,人们拿着各种工具到处寻找金子,但也有很多很多的农民赶来到处开垦土地,种植农作物来养活这些淘金者……

结果,蝗虫们的产卵地被这波人群给彻底破坏了。

要彻底消灭一个区域内的蝗虫,只能在虫卵时期预防,等到蝗虫形成规模了,再抑制也难了,但是相对于天文数字般的蝗虫产卵数量以及广袤的产卵地,这个其实很难做到。

而且,印巴这次蝗灾,本身即是外来的蝗灾,他们只是被动应战,接下来他们还需要面对旷日持久的斗争。

我们能帮巴基斯坦的,还是结合我们多年的防治蝗虫的经验,对蝗虫进行早期的预防控制,蝗群在初期聚集时还是可控的,就像星星之火,看到一处就扑灭一处,尽可能地抑制,只是非洲国家根本没有能力进行扑杀,只能任由这波蝗灾越聚越大,越聚越多,最后一发不可收拾,形成大规模蝗灾,那就基本上无计可施了。


云中史记


这个当然可以了!我们和巴铁的友谊是铁打的,只要是巴基斯坦需要,我们就可以把我们的治理蝗虫的经验拿到巴基斯坦境内去,而且帮助巴基斯坦也是人道主义救援。

我们和巴基斯坦关系非常好

我们跟巴基斯坦关系一直很铁。在我们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巴基斯坦在我们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在第一时间无偿向中国捐赠了30万只口罩、6500套防护服和8000副医用手套,可谓是患难见真情。

而现在巴基斯坦现在遭遇了蝗灾,而且现在巴基斯坦已经宣布进入了紧急状态,动用了数百架飞机进行喷洒农药和驱赶,而其中1架飞机在作业时不幸在拉希姆亚尔汗坠毁。现在巴基斯坦可以说真的是面临这一个危机,因此,我们现在当然是要对巴基斯坦进行一些援助了。

杀灭蝗虫的办法

杀灭蝗虫的办法有很多,我们可以在多个方面援助巴基斯坦。首先,我们可以援助巴基斯坦杀灭蝗虫的药物。想杀灭蝗虫,首先就是可以采取灭蝗虫的药物,可以采用高效低毒的药品采用飞机播撒的方法尽可能的杀死蝗虫。


还有就是采取天敌法,我们在2000年的时候曾经采用鸭子法杀灭蝗虫,取得了很好的经验,这些经验也可以用于帮助杀灭巴基斯坦蝗虫,也就是说可以向巴基斯坦援助一些鸭子过去帮着杀灭蝗虫。也可以采用招引粉红掠鸟等方法去帮助巴基斯坦杀死蝗虫。

不过最关键的还是要对遭灾地区加强管控,消灭适宜蝗虫生存的环境,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消灭蝗虫。

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对巴基斯坦进行援助,可以向巴基斯坦援助我们的杀灭蝗虫的好办法,甚至可以向巴基斯坦援助一些鸭子大军去帮忙杀灭蝗虫。


睿思天下


2020年是个多灾多难的年份,刚开年1月3日,美国为了报复驻伊拉克大使馆遭袭事件,"老大"冷不丁的出了个"馊主意",动用无人机把"死对手"伊朗的三号革命卫队最高指挥官给"暗算"了。

苏莱曼尼的死将整个中东局势推向了随时爆发世界大战的危险边缘。过了5天,伊朗的15枚自制导弹越境把美军两基地给炸了,致使高贵的103个美军成了脑震荡。面对伊朗的强横,一向称王称霸的美国却出奇的"吞"下了被报复的后果。

春节前夕,我国武汉新冠肺炎来势凶猛,让国人过了一个"足不出门"的年,体验到了"居家"睡觉就是最好的爱国滋味。

在这场新冠肺炎疫情没有结束之际,我们的邻国4000亿只蝗虫席卷印巴两国,印度斯邦受灾尤其严重,更值担心的是这些蝗虫一路向东,逼近阿萨姆邦。这些蝗虫基本上将印度北部以及巴基斯坦南部的产粮区农作物席卷一空,根据联合国相关组织官员表示,未来印度南部和巴基斯坦北部地区很有可能出现大规模饥荒。


1942年,发生在河南省的饥荒就是蝗虫肆虐所致。何况印巴交界地区本来就是经济不发达地区,仅凭当地自我调节能力抗击蝗虫灾害显然不可能。我国历史上有战胜蝗灾的保贵经验,肯定会出手帮助邻国战胜灾情,不过,中华民族历来是扶危济困的优秀民族,并不是抱有把蝗虫挡在国界之外的狭隘考虑。因为,印巴蝗虫根本就无法飞抵我国境内,原因如下:

一,正在印巴肆虐的是沙漠蝗虫,发端于东非,飞越红海进入中东和南亚。我国与印巴有天山、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脉天然屏障,沙漠蝗群迁飞进入我国可能性很小。

二,蝗虫生存的最低气温是14度,飞越我国三大山脉能冻死它。

三,蝗虫的飞行能力强,但它们是借风向飞行日均100_150公里。可必须要吃饱喝足,1平方公里规模的蝗虫一天的进食量相当于3.5万人一天的食量,穿越中印巴边境抵达我国能饿死它。

总之,适宜沙漠蝗虫生存发育的自然条件,目前都不适宜中巴印边境地区我国一方。大可不必担心我国再次遭遇蝗灾。


何由之


想要消灭很难,毕竟太多了。但是想要这场蝗灾过去并不是特别困难,正如前段时间所说,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蝗灾也是的,终究都会过去。

如何才能消灭巴基斯坦地区的蝗虫呢?

想要消灭蝗灾,最好的办法就是趁着蝗虫还处于虫卵期或者是若虫期。对于虫卵期,可谓是一杀一大片,一抓一个准。问题却出在虫卵不好找。对于若虫期的蝗虫来说,尚且不具备飞行能力,相对好抓。

然而,如今在巴基斯坦地区肆虐的蝗虫,基本上都是从东非地区一路飞过来的,早就到了成虫期,也到了产卵期。对于这个时期的蝗虫来说,处理方式有难有易。

一只成年的蝗虫,一天可以飞行100~150公里之间,这就造成捕捉蝗虫困难。另外一边,成虫期的蝗虫也很快就到产卵期。雄性蝗虫会在交配之后死去,雌性蝗虫会在产卵之后死去。

而蝗虫普遍寿命在两三个月之间,从东非地区跋山涉水来到印巴地区,基本上成为了秋后的蚂蚱,也蹦达不了多久了。不出意外的话,这次蝗灾将会在不久后结束。

从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来,消灭成虫期蝗虫困难。实际上也确实如此,目前常见方法其实是药械。但是也会造成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还有没有其他好的办法?

希望巴基斯坦赶紧养殖鸡和鸭!

没有!面对成虫期的蝗虫来说,基本上没有特别好的办法。有人提出建议,为什么不用鸭子或者鸡来消灭蝗虫呢?其实,这种方法不是不可以,只是不适合如今在印巴地区的蝗虫。

对于鸡灭蝗虫来说,一只优秀的成年鸡,一天能吃下70多只蝗虫。一般情况下,用来治理蝗虫的都是精选的60~150天左右的鸡,而且还要配备专门的训练。

从60天开始,就要把鸡群散养在受灾区,好让鸡群适应环境。75天左右,就要训练鸡群。90天左右,就要真正地投入到重灾区。

一般情况下,留给鸡群的时间大概有两个月左右,这两个月时间,也是用鸡群治理蝗虫的关键时间。之后由于种种原因,这些鸡已经不适合治理蝗虫了,需要卖到市场上去。

为什么这么说?正如我上文所说,治理蝗虫有三个时期:虫卵、若虫和成虫。对于虫卵期来说,由于寻找虫卵困难,基本上排除这个阶段。

为何不选在成虫期?一般情况下,发育到了成虫期的虫灾,已经到了一定规模。而随着蝗虫规模的扩大,他们本身会释放一种叫苯乙腈的气体,这种气体很难闻。

当鸡闻到这种气体之后,会造成鸡群食欲下降,进食数量减少。不仅如此,成虫期蝗虫受到攻击,会将苯乙腈转化成氢氰酸,而氢氰酸有毒。

尽管毒性不会特别强,也会造成鸡群出现不适症状。根据以往经验,经历过一轮虫灾治理,会造成10%的损失。所以,用鸡群的方式不适合治理成虫期的蝗虫。

那就只剩下了若虫期,若虫期一般是在孵化后的两星期左右,此时的蝗虫还不会飞,可谓是一抓一个准。再加上刚孵化不久,若虫期的蝗虫体内有大量蛋白质,很适合喂养鸡群。

由于若虫期只有两周左右,所以要抓紧时间,在两周内尽可能多的消灭蝗虫。然而,也正如我上文所说,一只鸡一天只能吃下六七十只蝗虫,食量不是特别大。

经过实验发现,鸭子的食量比鸡要大,一天能吃下100多只蝗虫。相对于鸡来说,即使不经过训练,鸭子的纪律性也更强,比鸡更好管理。

所以到了后来,大多都是采用喂养鸭子的方式消灭若虫期的蝗虫。不过想用喂养鸡鸭的方式消灭巴基斯坦地区的蝗灾,实际上有点杯水车薪了。

首先,飞临到巴基斯坦地区的蝗虫太多了,而且都是成虫期的蝗虫。对于鸡和鸭子这样不会飞的家禽来说,捕捉起来太困难了。好在数量足够大,总有一些飞累了的蝗虫。

然而,这并不是好事。正如上文所说,蝗虫在受到攻击之后会释放有毒气体,也会导致鸡和鸭子身体不适。所以靠鸡鸭消灭如今的蝗虫,实在是杯水车薪。

那是不是意味着鸡和鸭子没有用了?并不是的,截止到2月17号,印度方面宣布,已经消灭了入侵印度的蝗虫。但是印度又警惕说,蝗虫可能在6月份卷土重来。

不过,这个时候再出现的蝗虫,其实就是若虫期的蝗虫,如果印度可以把握机会消灭这些蝗虫,就可以彻底的制止住下次的蝗灾。同样的,这句话放在巴基斯坦身上也合理。

因此,当前巴基斯坦的任务就是养鸡、养鸭子,因为上文也都解释了,60天栏和45天栏的鸭子比较适合治理蝗虫。如果能在这之前养好一批鸭子,到时候正好可以赶上灭蝗期。


史之策


这次进入巴基斯坦和印度蝗虫,叫做沙漠飞蝗,从名字就能看出这种蝗虫比较狠。

它们的习性有几点很让人讨厌,也是很容易成灾的原因。

第一,善于飞翔;

成虫每天可以最高飞行的距离高达150-200公里。

这是它们和一般蚂蚱不太一样的地方,因为他们的翅膀更长,这也算是自然选择的一个例子吧。

毕竟它们长期在干燥甚至干旱的地方生活,如果没有长途飞翔觅食的能力,恐怕这个种群早就灭绝了。

第二,能飞越高山;

木叔看到一个统计资料,说是沙漠飞蝗最高能飞到2000米左右的高原地带。

这也就意味着一般的平原和小山,对它们而言是不在话下的。

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平原多,它们能进入一点也不奇怪。

第三,喜群居。

虽然沙漠飞蝗很多是个体生活,但也有不少沙漠飞蝗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变异,开始群居型生活。

这也就是为啥,这些蝗虫能集体飞越大海和高山觅食的原因。

这是由它们生物性生理性决定的。

要消灭他们就要针对以上几个习性来想办法。

比如善于飞翔和飞越高原,但不可能飞入5000米以上的喜马拉雅山麓吧!

这就是我们专家学者认为,沙漠飞蝗不会侵入我们粮食主产区的原因由来。

而且历史上我们从没有沙漠飞蝗大批成灾的记录。

此外它们喜欢群居,那就动用无人机等设施从空中大范围喷洒农药等,将其大规模种群消灭。

因此,从以上习性出发看这次蝗灾,能得出结论——

它们不会对我们造成威胁,基本就会在印巴地区盘踞一段时间,消灭也肯定会在当地消灭。

至于我们如何援助巴基斯坦,肯定还是以相关的杀虫剂等灭虫手段为基础。全球消灭既成的蝗虫灾害,基本都用这个办法。


木春山谈天下



这个完全可以做得到,鉴于两国间的深厚友谊,中国以前曾经有过灭蝗的经验可以提供参考,只要巴基斯坦兄弟张口,我们能做的援助会尽量提供。

第一,可以提供喷洒农药用的飞机。中国目前暂时没有受到蝗虫袭击,可以把一些农用飞机运过去,顺便满载有针对性的杀虫药剂,中国是个农业大国,筹集杀虫药和农用飞机,还是能够办到的。


第二,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数不清的养殖场遍布全国各地,养鸡场和养鸭场那里都是,这些家禽是蝗虫天敌,可以紧急征用各100万只,通过中巴铁路把这些东西用铁笼子运过去,放在巴基斯坦的重灾区,可以起到任何办法都起不到的作用。目前,巴基斯坦受灾最严重的两个省份信德和旁遮普,一个用飞机喷撒农药,另一个用动物吞食,应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第三,可以调动军队的武器装置,利用“炮弹灭蝗”的方式进行操作。将炮弹中的弹药换成化学药品,利用小口径无后坐力炮,向蝗虫密集的地方发射,毒药经风散布,也不失为一个有效的办法,这个方法要比飞机喷洒简便、容易的多。

第四,中国养殖场众多,每天需要海量饲料供应,可以向巴基斯坦大量收购蝗虫粉末,充当养殖场内的动物饲料,同时鼓舞边境普通中国民众,进入巴基斯坦境内帮助兄弟国家灭蝗,既体现了两国情谊,又增加了收入,何乐而不为?如果有收入,相信不少内地的平民百姓也会远赴巴基斯坦提供助力。
现在中国唯一的困难是冠状肺炎肆虐横行,有些地方封城封路,不便动用全国之力,帮助兄弟国家,不过,这并不妨碍边境省份向巴方提供支援,鉴于两国深厚情谊,只要国家一声令下,肯定有不少热血民众踊跃报名,积极提供方便。帮助巴基斯坦,就是帮助我们自己。


梦里青山1


"抗蝗援巴",把4000亿蝗虫消灭在巴基斯坦境内,该如何实现?

最近一段时间,巴基斯坦的蝗虫灾害,牵动着很多热心网友的心。目前为止,巴基斯坦正在遭遇20年不遇的大蝗灾,巴基斯坦东部农业重镇旁遮普省大片农田受灾严重。数据显示,蝗虫每天能够破坏3.5万人的口粮,预计今年的粮食和棉花收成都会大大减少。

对于巴基斯坦正在发生的蝗灾,联合国相关人员预计,有可能造成1900万人饥饿问题。如果世界各国不能主动介入,有可能会造成更大的灾难。

据估计,入侵巴基斯坦和印度的蝗虫有4000亿只,这些蝗虫大都在当地产卵。如果不采取更大力度的灭杀,等这些蝗虫孵化出来,蝗虫数量有可能扩大6000万倍,到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灾难降临。

对此,联合国粮农组织划拨70万美元专用款,用于实施沙漠蝗防治应急措施。

针对如此严重的问题,有朋友想问了,我们如何"抗蝗援巴",帮助巴基斯坦打赢这场生物入侵之战?

对于巴基斯坦来说,动用空军力量,使用飞机喷射化学药剂,大量灭杀蝗虫。这是效率最高的办法,也是目前巴基斯坦正在使用的主要办法。

与此同时,巴基斯坦粮食安全部长表示,他们支持农民自己扑杀蝗虫,对收集到的蝗虫尸体,予以每公斤20卢比的价格收购,然后用于制作鸡鸭鱼的饲料。

巴基斯坦的卢比大约20元可以兑换1元人民币,就是说,当地蝗虫的收购价相当于每斤0.5元人民币。这样的价格,吸引力却是不大,但聊胜于无。巴基斯坦当地每月工资大约就是500-1000人民币,当地的穷人应该很愿意大量捕杀蝗虫然后把尸体卖给政府。

接下来,巴基斯坦还有可能退出收购蝗虫虫卵和若虫的政策,灭杀这些萌芽状态的蝗虫,可能会受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那么,我们可以用哪些办法支援巴铁呢?

1,空运鸭子过去,用生物办法灭杀蝗虫。

2000年时,我国浙江曾经空运3万多鸭子到新疆,成功阻击了一场蝗灾的发生。鸭子吃蝗虫,相当有秩序,相当敬业。每天天亮出发,开始吃蝗虫,中午喝点水,直到天黑才回去。几天下来,一只鸭子能吃上千只蝗虫,长的那叫一个肥!

2,空运厨师过去,大大激发人们捕捉蝗虫的积极性。

山东的朋友介绍,前几年东营发生蝗灾,很多擅长做蝗虫的厨师到了东营,当地农民捕捉蝗虫卖了很多钱,不少人说,这捉蝗虫可比种地赚的多。蝗虫你啥时候再来啊!我觉得这也可以借鉴一下!

3,低价出口杀虫剂,租借飞机,帮助巴铁建立植保体系。

现代防控蝗灾的方式,主要是飞机播撒农药。有的农药属于化学农药污染严重,后遗症比较多。如今人们开发了专门用于对付蝗虫的生物农药,不会对人类和其他有益动物有任何伤害。目前我国A股市场农业农药股飚红,大概与这个也有关系。

期待巴基斯坦早日摆脱蝗灾,中巴友谊万岁。


历史知事


武汉疫情爆发,巴基斯坦立刻捐献30万只口罩,800套防护服以及6800副护目镜,巴基斯坦援助的物资并不是库存,而是紧急从各个医院征调的,如今巴基斯坦有难,理应帮助,但是按照目前情况,帮助巴基斯坦消灭蝗虫不如直接提供灾后救援。



蝗灾经过漫长的飞行,从非洲的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经过红海、波斯湾进入巴基斯坦境内,巴基斯坦境内的蝗虫超过4000亿只,巴基斯坦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全力以赴消灭蝗灾,受到蝗灾影响,巴基斯坦的粮食产量会大幅度降低。

巴基斯坦各个地区都充满蝗虫,不吃完粮食不走,巴基斯坦民众也捕捉了大量蝗虫食用,但是仍然无法补充粮食减产导致的饥荒,未来一年,巴基斯坦的粮食产量会下降50%左右,甚至更高。

蝗虫一天飞行150公里,吃光3.5万人的粮食,如果想要消灭蝗灾,应该在蝗灾进入巴基斯坦之前就最好准备,现在蝗虫已经覆盖了整个巴基斯坦,粮食被吞噬大半,想在巴基斯坦境内消灭蝗虫已经晚了。


蝗灾导致非洲和南亚国家粮食产量降低,1900万人的粮食安全受到威胁,未来一年国际粮价将会有所上涨,如果肯尼亚不能采取有效措施,4月之后蝗虫数量还会增加500被,祸害30多个国家,所以未来一年,有钱恐怕都买不到粮食。

巴基斯坦最需要的不是钱,因为有钱不一定能够买到粮食,巴基斯坦最急需的是粮食,而且需要粮食的不仅仅只有巴基斯坦,还有非洲等遭受蝗灾的国家。

巴基斯坦能够在我国继续口罩防护服的情况下,紧急从各个医院筹集没有使用口罩防护服,光是这份情谊,如果巴基斯坦遇到困难,就应该提供粮食等救灾物资。


视野新观


中国农业战斗军,排名布阵,各地老乡,齐刷刷支援巴铁!

养殖大户先上,养鸡大户输出半大鸡仔,养鸭大户输出半大鸭仔,养e大户输出半大e仔,养鸟大户输出鸟仔!征集100家,凑够1000万只。

吃光蚂蚱!养肥育肥!

种植大户再上,东北那旮瘩的,新疆兵团的,河南粮仓的,飞机播种,飞机喷药,飞机灌溉!

把巴基斯坦建设成为新的粮仓!出口印度!印巴和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