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多久才能看见胎心?


孕早期宝妈们最关心的,或者是最心心念的估计应该是胎心了吧。有些人盼到了,有些人呢,怎么也盼不到,最后以胎停告终。

胎心是判断胎儿是否存活的主要依据,所以孕期检查胎儿是否存在胎心十分重要,但是胎心是宝宝发育到一定程度才出现的,也就是讲太早做B超或许胎心还没出现,此时宝妈则会出现焦虑心态,尤其是有过胎停史的宝妈。对于月经规则的宝妈,也就是周期大概在30天左右,建议停经7-8周做B超(腹超),此时一般情况下胎儿已经出现心搏了。

至于那些连胎心也没出现的胎停,其实是宝宝染色体严重异常,这类宝宝会自然淘汰掉,遵循优胜劣汰的规则,所以宝妈们也不用特别的难过,继续加油就行。

总结,对于月经周期在30天左右的宝妈,怀孕7-8周可以在腹超下看见胎心。祝好孕。


好孕来来来


一般在怀孕45-60天b超可以看见胎心。但是我却是在怀孕72天才看见胎心的。在等待的过程中都想放弃了,但是医生的话鼓励了我,她说:“一个人一个样,一个孩子一个样,没有什么症状,就再等等,孩子都不急,你急什么。”我月经过7天,用早孕试纸没有验出来是怀孕了。等到月经过10天才验出来怀孕的。验出来当天我就去了医院做b超。结果什么也看不见。怀孕40天,什么都看不见。只能看见子宫内膜增厚。当时自己怀疑是宫外孕。



医生让我回家等半个月再去检查。忐忑不安的度过半个月,去医院做b超能看一个小小的见孕囊,但是还看不见胎心和胎芽。然后医生又让我等半个月。半个月以后再去,胎芽和胎心都能看见了。真是感谢医生!! 后来问医生为什么我得宝宝看到胎心的日子这么晚呢,按照发育标准,72天的胎儿都长多大了,我的宝宝才刚能看见胎心胎芽。

医生说:个人月经周期不一样,有早有晚,而且受孕日期也有早有晚。同一个孕周的孕妈妈,受孕早的那个都能看见胎心了,受孕晚的那个可能才刚能看见孕囊。所以,只要你没有腹痛,见红,的症状,检查时b超数据在增长,那么留不要急着给宝宝判死xing。也许傲娇的小宝贝就是与众不同呢?小懒虫就是发育的晚呢? 所以,如果在标准时间内(45-60天),没有看见胎心,那么请不要着急,只要无腹痛见红的症状,数据再增长,那么请安心等待。(或者可以验血看hcg值翻倍怎么样。正常的怀孕,hcg隔天会翻一倍。)孕妈妈们,我们要相信宝宝,一定会健康平安的到来的!

文海捞梦话育儿:已出版作品《走过花开的石林》;一孩之妈,专注育儿话题。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感谢您的阅读、点赞与转发,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探讨,感恩遇见!


文海话育儿


怀孕多久才会有胎心?如果您的月经周期特别规律,是30天的话,理论上一般42天也就是6周就有可能会看到胎心,但也有部分的孕妈妈需要在7周到8周。

我朋友第一次做妈妈,用试纸测了双杠后,就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宝宝是不是发育健康。因为这个宝宝是她期待已久的了。那时候估计也就30多天,到了医院,医生给照了B超,说只看到了孕囊。到了6周,她又去医院做了B超,但是没看到胎心胎芽,这把我朋友给愁的,后来到了8周多,她又去了医院,这回好了,孕囊,胎心胎芽都可以看见了,这下她也放心了,可就确定这个是否健康怀孕,她就做了三次B超。


如果孕6周时做B超没有胎芽胎心的话,化验血孕酮值及HCG值看情况,如果是超过了8周,B超还不见胎芽和胎心的那么就要考虑胎儿不良妊娠。

小羽妈是国高级育婴师,有十年的母婴护理经验,学前教育专业,多网络平台撰稿。关注妈妈健康和宝宝成长,同时也是二胎妈妈,育儿路上我们在一起!感谢您的阅读和关注!


银花育儿


妈妈们回忆一下,自己第一次听见宝宝胎心的时候是不是特别激动,一方面是终于确认宝宝在肚子里生根发芽了,另一方面觉得自己真的要做妈妈了,很幸福。



我第一次听到胎心是在孕8周的时候,当时不知道怀了双胞胎,医生看了很久,还让旁边做记录的医生过来看是不是两个,我当时心都要跳到嗓子眼了,问是两个吗?医生没答我,把我领到主任那屋又重做一次,那个主任超有经验吧,上来看一下就说听见了吗,砰砰砰,我当时不知道听见的是机器嗡嗡声还是真的胎心😂,之后医生还调侃一下,说听听另一个吧别偏心。

正常来说6-8周基本都能听到胎心了,但如果例假不规律等也可能会晚,但通常选择8周这个时间基本上没问题,如果去早了没看到胎芽没听到胎心的话不免会非常担心。



我是一个混迹育儿圈10年终于得以自己施展拳脚的双胞胎宝妈,是朋友圈中的辅食达人,育儿小百科,爱生活爱分享,正能量爆棚的我期待与您一起同行,在育儿育己的路上共同学习成长哈。记得帮我点赞关注哦哈,谢谢!


帅帅育儿


导读:怀孕多久有胎心?长胎芽时孕妇有感觉吗?
正常情况下,孕妇怀孕到第6-12周前这段时间,孕妇也并不能感觉到胚胎什么时候形成出胎芽的。
今天有一位孕妇朋友急匆匆地来找我,我看到她满脸又是高兴,又是担心的样子,还以为她出了什么事情,一进门,二话不说,急忙忙地拉我进房间后,神神秘秘的问我,“你之前怀孕时,什么时候有胎心的,在第几周?长胎芽时有感觉吗?”我这才知道这位就不怀孕的朋友,现在居然怀孕了。
我告诉她,胚胎长胎芽了,我们是没办法感受到的,从某月某日(末次月经第一天的日期)起计算,差不多到第7周才检查出胎心胎芽的。我正犹豫要不要告诉她,之前医生对我说过,每月月经不准时报到的女人,在怀孕后,在怀孕第8或9周,甚至更晚,才可以检查到胎心和胎芽,忽然看见她脸色惨白地问我,“到今天,我已怀孕有52天了,有胎芽没胎心,是不是要流产啊?”
“当然不是。”又给她科普了一下,胚胎形成出胎心的时间跟受精卵着床的时间有关,有些女人因为每月月经不准时,会引发后面一连串的反应,比如排卵时间不同,与精子结合成受精卵后,受精卵着床的时间会推迟,那么胎心的形成时间也会推后,所以有些孕妇需要等待更长一点的时间,到医院做B超,才能看见胎心和胚芽。听完我的科普,她好像松了一口气,脸色看起来也比刚才好多了,她说她之前每月来月经也是不准时。
重点提示:胚胎发育出胎心胎芽和受精卵着床的时间有直接关系。
今日话题:孕早期,你是在怀孕到第几天才看见胎心的呢?长胎芽时,你有感觉吗?

梦想妈妈


怀孕几周可以看到胎心?

一般六周就可以了,我是八周才第一次产检,当时胎儿已经很大了。所以一直到生产的产检都很顺利。胎儿太小的时候还有可能假性胎停。我有同学就经历过,检查没有胎心了,过几天又有了,万幸。



全能好妈咪


怀孕多久有胎心,长胎芽时孕妇有感觉吗?

怀孕5周的时候就有原始的心脏搏动了,心率每分钟可以达到70次。

怀孕6周时,胚胎像松子仁那么大,脑、呼吸系统、肝脏开始发育,血液循环系统、四肢都已经出现雏形,身体蜷缩成一个“C”字,医学上称这时的胚胎为“胎芽!”。





长胎芽时孕妇有感觉吗?

孕早期是有一些早孕反应,胚胎一直在蓬勃发展,但是自己并不知道哪一天会长成胎芽的样子。早孕反应在前3个月都是差不多的,我们来具体看一下。

1、停经

这时距离月经来的日期已经过了2周,确定月经不会再来了,这是非常明显的孕期感觉。

2、尿频

怀孕之后,子宫会有所增大,会推挤着膀胱上移,膀胱受到刺激就会引起尿频了。去厕所忽然去得很勤,很多朋友误以为得了尿路炎症。


3、嗅觉敏感

嗅觉变得非常敏感,以前能闻的油烟味、咖啡味、酒味、烧烤味、汽油味,忽然闻到就感到恶心,即使很轻微的变化也能敏锐地捕捉到。

4、口味变化

原来爱吃的食物忽然不爱吃了,比如爱喝酸奶、爱吃青菜或者某种水果,看都不想看,甚至想都不敢想。只能吃一些清淡的食物,认为干净安全的食物,或者带点酸味的食物。这是因为孕激素的升高,导致胃酸分泌过少,吃饭没味道了。

5、肚子痉挛

肚子会有点痛,但不是很痛,有点打弯似的痉挛。这是因为子宫增大,圆韧带受到牵拉导致的,为正常现象。


6、恶心

还有很多妈妈会感到恶心,尤其在早上最后严重。这是因为早上血糖比较低造成的,还因为孕激素水平身高和嗅觉的影响。

7、体温升高

怀孕之后,体温会增加1度左右,会感觉到有点热,千万不要以为是感冒了,注意不要当作感冒治疗。

8、疲劳嗜睡

感觉很疲倦,没有精神,想睡觉。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没有太多精力,睡觉才最舒服。

9、乳房胀痛

乳房会感觉胀痛,并且乳晕颜色加深、范围加大。孕早期已经在为后期的哺乳做准备了。


10、容易饿

虽然吃不饭,但是又会感觉饿。因为胚胎的发育也是需要消耗能量的,平时带点小零食,饿了就吃一些,防止饿得发慌。

这10个感觉基本都会在孕早期出现,涵盖了长胎芽、胎心的时段。你在6周左右长胎芽的时候有感觉吗?一起交流吧!

新晋二胎宝妈,曾经叱咤职场的Career Hero,青云计划获奖者,获多平台原创邀约。家有凝宝被派遣赴美文化交流。与万千妈妈分享育儿经验,关注我,获取更多育儿知识。

凝妈悟语


一般是六七周左右吧。

怀孕天数从末次月经来潮之日开始计算,有些宝宝的胎心出现的比较晚,可能到70天以后出现,最早的B超也不要提前到55天。

胎芽胎心是指在受精卵发育过程中,最初两周称为孕卵。以后各种器官逐渐形成,在孕 8 周以前,称为胚胎(或胎芽);妊娠三至妊娠第一个月四周称为胎芽期。



胚胎的发育,30-40天形成的是胎囊,40-50天形成的起胎芽,50-60天形成的是胎心。所以一般做B超应在60天左右的时候做,这时候就能够看到胎囊、胎芽、胎心是否正常。

其实宝宝的胎心搏动就是宝宝的心跳反应,一般的情况下,孩子在发育成熟之后就会出现心跳的反应,如果超过两个月还没有胎心的话,这种情况就是危险的。

小宝宝在成长过程中,母亲一定要去定期的进行产检,避免宝宝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一些麻烦,会使宝宝成长发育受到一定的阻碍。一般情况下,前3个月是非常重要的时期,母亲一定要好好保护胎儿。

在怀孕期间,产检是必须的,一旦发现异常情况早些检查比较好。造成胚胎发育异常的常见原因,有遗传、感染、免疫、接触放射性物质或有毒的化学制剂、孕妇禁忌的药物、高温、过度受刺激等等。有的是胚胎自身有缺陷或者在发育过程中受不良因素影响停止了发育,而应该查找病因。建议进行优生四项、抗精子抗体、抗心磷脂抗体、抗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精子质量、卵子发育等情况,都是需要检查的内容。

平时生活饮食上应该减少刺激性食物,忌油腻,忌腥荤,平时注意避免劳累,多食蔬菜水果,积极补充维生素C,远离电脑手机等,好的习惯有利于宝宝成长哦。

最后,祝宝宝健康成长~


须臾旧梦


所谓“胎心”,就是胎儿的心跳,同我们一样胎儿也有自己的心跳,并且胎儿的心脏是整个身体发育中最早有功能的器官,通过“听胎心”,可观察胎儿心率的变化及其与胎动以及孕妈妈子宫收缩的关系,能够检测出胎儿在妈妈腹中发育的具体情况。

但是,胎儿的“胎心”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听到,一般来说最早的也得到6-7周或8周,才能检测出来。通常来说,12周之后,做孕检的时候,医生往往都会用多普勒胎心仪等听一听宝宝的胎心是否正常。

但是,在妊娠初期至于多久才能听到胎心,并不能一概而论,有好几种原因都有可能导致胎心出现较迟,比如:母体的脂肪过厚,胎儿的位置关系,其他种种干扰因素等情况,这样即使用极精密的仪器,在早期也往往无法听到胎儿心音。一般来说,胚胎的发育规律是:30—40天形成的是胎囊,40—50天形成的是胎芽,50—60天形成胎心,因此,只有在8周之后,才能够看到胎囊、胎芽、胎心是否正常。

目前,比较普遍运用到的听“胎心”仪器,就是多普勒的高灵敏度仪器,它可以在胎儿10周或者12周的时候,就可以较清楚的便听到胎儿像马蹄声一样的心跳。但有的医院也会使用一般的听诊器,而这就需要到孕17-18周的时候,才能追踪到胎儿的心跳声。

通常来说,在妊娠第四个月后,也就是孕中期的时候,如果使用听胎心的听诊器在孕妇的腹部子宫的适当位置,便可以直接听到胎儿心音。到了孕24 周前,胎心大多往往在脐下正中或偏左右,而孕24 周后,胎心又多在胎背所在。并且,到了妊娠的后期,只要俯耳于孕妇的腹部胎背处,便可以清楚地听到胎心在运动了。

一般来说,听宝宝的胎心的时候,孕妇要先排尿,之后仰卧在床上,两腿伸直。由家人或医生用听诊器,轻轻放在腹壁处,仔细聆听,便可以听到宝宝的胎心。通常,“胎心”都是呈“双心音”的状态,第一音和第二音很接近,并且还是有节律有规则的,很像闹钟的“嘀答”声很。一般正常的心音,每分钟会跳动120-160 次,正常情况每日可听一次或数次。每次只要听上1-2分钟就可以。

需要注意的是,在听胎心的时候,如果发现这3种状态,就要当心了:

一、胎宝宝的胎心过快或过慢,

二、胎宝宝的胎心音调较低弱,

三、胎宝宝的胎心节律快慢不规则。

出现上述3种,可能是胎宝宝出现了异常情况,很有可能是宫内缺氧的征兆或其他不良情况。因此,准妈妈应立即前往医院,做详细的检查与措施。


超能博士


怀孕是一件神圣而美妙的的旅程,虽说如此,但路上也会碰到不少烦心事。人们常说“万事开头难”,怀孕何尝不是?孕早期由于胎盘还没形成,胎宝宝还没稳定下来,有很多无法预测的未知。大概孕妈们都知道这个时期变数多,所以孕早期特别谨慎,得知怀孕那一刻起就开始操心什么时候能看见胎心,没看到胎心又担心是不是宫外孕。那么怀孕多久能看见胎心呢,什么时候流产率才会大幅下降?

怀孕多久才会有胎心?

所谓胎心指的就是胎儿的心跳,一般情况下怀孕6周能看见胎心了。这周的小宝宝只有0.2-0.5厘米,跟石榴籽一般大小,神经管即将闭合形成脊椎,通过B超每分钟可以听到小宝宝105次左右的心跳,大脑与神经组织快速发育,形成了口、鼻、外耳、中耳与肺部。如果这周去照B超,没有看见胎心,孕妈不要太过着急,有些人需要7-8周才能看见胎心,此时没胎心有可能是孕周出现偏差或者排卵延迟导致的,过7-10天左右再去复诊。期间要注意有没流血或下腹坠痛迹象, 要及时就诊。

孕6周看见胎心,流产率大降?错!过了这两个分水岭胎儿才算安全

美妈经常遇到一些孕妇说,“怀孕6周的时候,明明看到胎心胎芽了,为什么还会胎停?”其实,怀孕6周即使看见了胎心,胎停的概率还是蛮高的,依然达到16-36%,要是在妊娠第8周确认到胎心,那胎宝宝有95%-99%能够继续妊娠。换句话说就是,怀孕8周左右是胎宝宝第一个要跨越的分水岭。

众所周知,胎盘是负责将母体的养分、血液与氧气输送给胎儿,促进其生长发育。但是孕早期胎盘还没发育完善,由卵黄囊代理它的工作,大概要到怀孕13-15周左右才正式“上岗”。胎盘“上岗”,实现了母体与胎宝宝的物质交换,流产率降至为6-9%,胎儿跨越了第二个分水岭,相对安全了很多。不过话说回来,孕早期(12周前)流产多半是因为胎儿自身的问题(如染色体异常),即使孕妈再小心也无济于事。

美妈很帅,高级育婴师,青云奖获得者,多家平台签约作者。专注于孕产与育儿知识分享,关注我获得更多孕产育儿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