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行軍打仗取勝靠的是謀略還是兵多將廣?

冷月鉤沉


主要是靠謀略,成功的例子就是*官渡之戰*。曹操以兩萬多的軍隊,出奇制勝,打敗了袁紹的十萬大軍。成為中國歷史上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靠謀略取勝的典型的戰例。

公元200年,曹操的大軍和袁紹的大軍相持於官渡(河南中牟東北)。曹軍糧食越來越少,士兵們也疲憊不堪,馬上就要堅持不下去了。

袁紹的謀士許攸,向袁紹獻計。讓袁紹派出一股精銳的騎兵,繞過官渡,偷襲許都,袁紹並沒有採納他的建議。

許攸在袁紹這裡沒有得到重用,想起曹操和他有交情,就趁夜裡投奔曹操去了。

曹操在大營裡上床正想入睡,聽說許攸來了,興奮的光著腳跑出來迎接許攸。他馬上高興的對許攸說:*您來的太好了,我的大事可成*。

許攸說:*我知道你很難,特地來幫助你。現在袁紹有一萬多車糧食、軍械,全都在烏巢放著。那裡的守將是淳于瓊,他那裡防備很鬆。您只要帶一支騎兵去襲擊,把袁紹的糧食都燒光,三天之內,袁紹就會不戰自敗。*

曹操得到這個可靠的情報後,立刻佈署好官渡大營的防守,自己親率五千騎兵,連夜向烏巢出發。曹軍都打著袁紹的旗號,對沿路遇到袁軍的崗哨說,他們是去增援烏巢的。

曹軍順利地到了烏巢,趁袁紹的守軍正疑惑時,衝了進去放了大火,把一萬多車糧食,燒的一乾二淨。烏巢的守將淳于瓊是匆忙迎戰,被曹軍殺了。

正在官渡的袁紹的軍隊聽說烏巢的糧草被燒光,都驚慌失措。袁紹部下的兩員大將張郃、高覽也帶兵投降了曹操。曹軍是乘勢猛攻,袁軍是潰不成軍。袁紹和他的兒子袁譚是狼奔豕突的向北方逃跑了,身邊只剩下近千人的士兵。

經過這場大戰,袁紹的主力大軍損兵折將,是傷了原氣。袁紹也在兩年後病死了。後來,曹操又率大軍征戰了七年的時間,消滅了袁紹兒子的殘兵敗將,統一了北方。


隱者康司馬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古代打仗主要還是客觀實力的對比。

西方研究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古代戰爭,結論是:九成的戰爭勝利者,是實力佔優勢一方。

而剩下的一成,大部分也是雙方實力雖有差距,但差距並不大。

如果雙方具有很大的實力差距,弱的一方即便謀略再多,也是沒用的。

大家記得《拳霸2》裡面,男主同那個大力士摔跤手的對打嗎?

男人先後打中那個身高2米的大力士不知道多少次,但後方因為力量和抗擊打能力佔有絕對優勢,根本沒有受傷。

反而一次摔跤,就把男主打的幾乎站不起來。

就是這個意思了。

我們以諸葛亮的蜀國為例。

可以說,諸葛亮是非常優秀的軍事家和政治家,是中國歷史上最出色 總參謀長。

然而,諸葛亮歷次北伐全部失敗了。

為啥?

因為蜀國的力量同曹魏差距很大,靠諸葛亮的謀略再厲害也無法彌補。

當時曹魏的人口約五六百萬,可以出動約50萬軍隊。

而蜀國人口只有90多萬,所以最多隻能出動七八萬軍隊。

由於雙方軍隊有這麼大的數量差距,如果沒有東吳的牽制(人口二百多萬),蜀國早就亡國了。

即便如此,蜀國每次出動七八萬軍隊,而曹魏可以出動20萬大軍對付。雙方士兵戰鬥力差不多,實力等於是3:1。

這種情況下,諸葛亮想要獲得決定性勝利,就必須等待曹魏將領犯錯。

而曹魏的將領也是身經百戰的,不容易犯大錯。

所以,諸葛亮想要獲勝基本不可能,任你再有謀略也是白搭。

在絕對力量面前,任何技巧都是沒用的。


薩沙


兩者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兵多將廣確實佔據有力因素,但不是決定性因素。歷史上以少勝多的案例數不勝數。

項羽:鉅鹿之戰。在公元前207年,項羽通過率領五萬左右的兵力大敗數十萬的秦軍,消滅了秦軍的主力,讓曾經輝煌的的秦朝慢慢走向沒落。在這場戰役中,項羽破釜沉舟的典故廣為流傳,而他在各諸侯軍望而卻步時,主動帶頭猛攻秦軍的氣勢也是讓人們十分震撼,彰顯了他作為領導者雄霸一方的氣魄和足智多謀的勇氣。

曹超:官渡之戰。它是東漢末年比較知名的戰役之一,在200年時,曹操軍與袁紹軍展開了決戰。當時曹操的兵力在三萬左右,面對比自己多了三倍兵力的袁紹軍隊,曹操並沒有膽怯。他首先奇襲袁軍在烏巢的糧倉,讓袁紹得後援失去了保障;之後通過振奮士氣,繼續擊潰了袁軍主力,最終成為了這場戰爭的贏家。而這也奠定了他統一中國北方的基礎,為之後他一展宏圖提供了保障。

孫權,劉備:赤壁之戰。在208年時,孫權、劉備聯軍在長江赤壁大破曹操大軍。當時孫劉的兵力僅在五萬左右,而曹操卻出動了二十多萬的兵力。雖然雙方的實力如此懸殊,但由於赤壁的獨特地理環境,孫劉聯軍最終以火攻的方式奇襲曹軍,獲得了戰爭的勝利。而這場戰爭,也幫助孫、劉各自拿回了荊州的部分領土。

還有很多經典以少勝多案例,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以上這些兵多慘敗的一方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缺少謀略,或者是中了敵方謀略的算計。

而謀略在行軍打仗是非常關鍵因素,中國古代打仗最忌諱就是莽夫帶兵打仗,你讓一個莽夫去帶兵打仗,毋庸置疑戰勝的幾率幾乎為零,因為莽夫只會打仗,而不會任何的策略,中國古代講究的是策略打仗,在我國春秋戰國的時候,當時的軍事戰略系統就已經很完善了,所以很多人都會研究兵法,他們知道用智慧打仗才是真正的贏家,所以古代的時候謀士很吃香,因為可在戰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就像諸如孫臏孫武這樣的軍事天才,別看他們不是武將,但是就是能夠命令武將,左右武將的決定,這就是軍事家,因為古代人知道軍事家謀略的重要性,所以都非常的尊敬。

不得不承認兵多將廣在行軍打仗中佔據有利條件,但是毫無謀略莽夫行為是一定不會取勝。在我國有一句話說的非常對,那就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意思就是什麼事都要安排好,如果什麼都策劃好了也失敗了,那就是上天註定的。如果你沒有策劃好失敗了,那就是你自身的原因。所謂行軍打仗取勝靠的是天時、地利、人和而能把這一切整合起來的靠的就是謀略。








帶你走進中國歷史長河


都知道,世界上各個國家都是有著自己國家相應發展歷史,在一眾國家歷史發展的進程中,其中都是存在著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戰爭,在人類歷史演變裡,戰爭一直都是永恆不變的話題,然而通過一眾的史料、或是如今相關的影視劇中,同樣是古代歷史中的戰爭,西方國家看重的大都是雙方真正的實力,說句不好聽的就是蠻力對拼的硬碰硬。

然而縱觀我國古代歷史中的戰爭,字春秋戰國開始,一眾的戰事大都依靠的是雙方將帥之間謀略的對拼,也並不是沒有硬碰硬的勢力對抗,只不過更多的依靠謀略的對抗,根據謀略而來更是出現了一眾留名青史的將帥謀士,這一點,無論是在戰國爭霸的過程總,還是後續的三國亂世之中,異常的清楚不過。

事實上,關於這一點在相應的兵法中,則是有著清楚的解釋,在兵聖孫武著寫的《孫子兵法》中“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敵則能分之”意思是,如果比較雙方的兵力,己方兵力是對手的十倍,那麼直接大軍將對方圍困殲滅即可,己方兵力是對手的五倍正面進攻即可,己方兵力是對手的兩倍有一戰之力,如果雙方兵力持平,那麼則是需要將對手分散逐一殲滅。

這就說明了一個問題,在古代戰事中,兵力相差無幾的情況下,自然是需要依靠謀略才能戰爭敵人,如果兵力超過對手,也是可以通過謀略儘可能的減少己方的傷亡代價,在我國曆史上,直接運用實力碾壓對手的例子也是大有存在,秦國滅楚王翦帶領60萬秦軍出動,面對六十萬的秦軍,楚國有再多的謀略也是無濟於事。

正向很多人說的那樣,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任何的謀略都是徒勞無功的,而之所以會造成中西方在軍事上的差距,其中的誤解就在於,我國曆史上有很多都是依靠謀略進而完成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加之各種兵法兵書的出現,使得我國看起來在歷史更加的側重謀略,事實對於謀略或是實力,我國曆史上都是十分重視的。


走路都帶風ll


《孫子兵法》有言:“兵者,詭道也”。

舉幾個典型的以少勝多的案例。

官渡之戰。199年六月,袁紹率十萬大軍南下,直取許昌,曹操則領兵二萬以主力在官渡一帶守住要塞迎戰,此後兩軍相峙於官渡,袁軍兵力佔優,而曹操缺兵少糧,只可速戰不可久峙。曹操親自率軍奇襲烏巢,將袁軍糧草燒盡,袁軍無糧,軍心渙散,曹軍以少勝多,擊潰袁軍。

赤壁之戰,是指東漢末年,孫權、劉備聯軍於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長江赤壁一帶大破曹操大軍的戰役。這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之一,赤壁之戰,曹軍23萬,孫劉聯盟5萬,這本是一場毫無懸念的曹軍勝仗,最後曹軍卻敗北而歸。

鉅鹿之戰,項羽為了報秦軍殺叔父項梁之仇,率軍數萬主動出擊。破釜沉舟,讓士兵僅帶三天糧食,士兵的士氣達到了頂峰狀態。通過分割、孤立敵軍,最後大敗秦軍。項羽兵數萬,秦兵四十萬。

古代以少勝多的戰役還有好多,所以行軍打仗取勝靠的是將帥的謀略而不是兵多將廣。


視覺盛宴要你好看


應該是謀略與實力並重,其中謀略是取勝的必要條件,實力是取勝的前提、基礎和保證。

大家可能有注意到這樣一種情況,那就是在中國歷史上,經常能夠看到一些以少勝多的戰爭,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是能夠說出幾個的,比如赤壁、官渡或者鉅鹿等等,能夠做到憑藉著弱勢的兵力,最終戰勝強大的敵人,這裡面自然要用到謀略了,而且我們的兵法上很多都是研究謀略的使用。

  我們通過古代的這些戰爭,明顯能夠看到古代的這些武將都是會在戰爭中使用謀略的,很多時候還開創了很多不同的戰法,別的不說就說一個趙括的事情,在人們看來紙上談兵是要不得的,畢竟沒有實踐很難有大作為,但是這裡也不是否定謀略的作用,趙括這個人曾經幫助他的父親利用向城中投糧的方式成功讓他們內部亂了起來,最後百姓殺死守將投降了趙軍,而諸葛亮手下的馬謖也是能夠提出攻心為上的策略。可見這些謀略都是印在了武將的骨子裡,以少勝多的戰爭出現謀略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其實講究謀略,不僅僅是想要透過這樣的方式去彌補軍事上的不足,而是想要通過這樣的方式去減少傷亡,畢竟如果能夠在戰勝敵人的前提下,才能夠將自己的損失降到最小,才是一個真正划算的事情了。而憑藉少數的兵力戰勝敵人的戰鬥,畢竟不是經常出現,要不然也就不會被人們銘記了。

世界各地的軍事思想都是實力第一,在絕對的實力面前,有時候謀略也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比如王翦攻打楚國,可是足足出動了秦國60萬大軍,這種不就是利用自身的實力碾壓對手嗎?當然這裡面還是用到了謀略的,這個也算是中國人的一個特點了。而像蒙恬擊敗匈奴,朱元璋的北伐不都是利用實力上的優勢去擊潰對手嗎? 

而且我們的兵書上講究的就是謀略,比如孫武說過如果有十倍的兵力就包圍敵人,五倍的實力就要進攻敵人,如果要是勢均力敵的話,就要採用分而擊之的辦法,才能夠做到各個擊破了,可見實力才是硬道理,就算是兵力不足的情況下,也是要讓自身的實力在局部實現優勢兵力的情況了。

更不要說最佳的方式是破解對方的謀略,有點像高手見招拆招的情,最終讓大家都回到實力的層面上,其次的辦法就是斷絕他的外部支援,這樣是敵人處於孤立的狀態,而直接發動戰爭也是有著區別的,攻城是不到萬不得已,不會輕易使用的方式,可見中國古人不但重視實力,更加註重謀略,這也就給人們一種錯覺,彷彿我們古代的戰爭都是以少勝多的,這也就是謀略經常被人們熟記的原因了。




山隅之石87158466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決定戰爭成敗的因素很多,不是單純的靠謀略和兵多將廣就能取得勝利的,有謀略和兵多將廣,只是說明你比對方有優勢而已,有優勢的,不一定就能取得最後的勝利的。

咱先說說大家耳熟能詳的趙括同志的遭遇。其父乃趙國名將,趙括談起兵法來,天馬行空,目空一切。廉頗擁20萬大軍與秦軍對壘於長平,廉頗使用堅壁清野的戰術,眼看秦軍的糧草快多了,范雎用反間計讓趙王以趙括代替了廉頗,趙括又帶來了20萬大軍,共40萬大軍,可謂是兵多將廣啊。趙括本沒有實戰經驗,照搬兵書,中了白起的埋伏,40萬大軍全軍覆沒。可以看出,你有兵多將廣沒有謀略也是打不了勝仗的。

再比如說苻堅,在位期間,勵精圖治,攻佔蜀地,統一北方,有勇有謀。為了統一南方,親率百萬大軍,“投鞭斷江”,進攻東晉,史稱“淝水之戰”。“淝水之戰”成了歷史上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可嘆苻堅有勇有謀,縱有雄兵百萬,也難逃全軍覆沒的命運。

這就是戰爭,兩軍對壘,哪怕一個小小的細節都能改變戰局,一定成敗。所以行軍打仗是多個方面的集大成者,在一錘定音之前,萬般皆有可能,這就是戰爭的魅力。


胡家小胡


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從來都不是兵多將廣的一方就一定能夠勝利的。要知道,從古至今,以少勝多的戰例比比皆是。這其中,以少勝多的最著名的將領就是戰神白起。說白了,只要具備敵軍三分之一的兵力,白起就敢對敵人發起進攻並取得勝利。再說說別的以少勝多的例子。比如,東晉和西秦的肥水之戰。赤壁之戰。鉅鹿之戰(也是破釜沉舟的語源)項羽劉邦的徐州之戰。還有我們耳熟能詳的諸葛亮的一系列的戰爭。差不多都是以少勝多的戰爭。這麼說吧。只要是以少勝多的戰爭。那就需要用戰略決策和奇謀妙計的謀略來補充了。兵將實力不如對方,還要取勝,那就只能靠陰謀詭計了。孫子兵法曰,兵者,詭道也。所謂的詭,說的高雅一點是謀,謀略。說通俗了,詭,就是詭計。陰謀詭計也。謝謝。


風雨中的梅雲


........古代戰爭,最重要的,乃是謀略為先,其次軍力,再次兵法。

........冷兵器時代,接觸式戰爭是主要的戰爭形式。戰爭的勝利是靠摧毀對方戰力、消滅對方軍隊、佔領對方國土為主要標誌的。

........達到這三個目標中的任何一個,都可以看作是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所以,首先謀劃好戰爭的目的和目標,通過操縱和推動國家間的局勢演變,用非戰爭手段就直接達到戰爭目的,就是“上兵伐謀”,是最高明的戰爭藝術。

........三國時期,魏國利用蜀吳之間關於荊州統治權之爭,籌謀運作,使得蜀吳反目,發動夷陵之戰,二狗相爭滿身血,同時被重度削弱,然後魏晉才能迅速吞併二國。這實在是伐謀之經典。

........其次,就是依靠強大的軍事實力,直接碾壓對方,攻城掠地,佔領其國土,擊滅其統治。這就是接觸式戰爭了。

........故云“上兵伐謀”,謀即戰略謀劃之意。



侯秋生


這裡要有個前提,當雙方的兵力旗鼓相當時,謀略是致勝的重要法寶,誰的戰略戰術運用得好誰就能在戰場上贏得主動,並最終鎖定勝局。但是當雙方的兵力對比嚴重失衡時,多數情況下靠的是實力的大比拼,雖然歷史上也不乏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經典戰例,但那畢竟不是戰爭的常態,而是一種非常態,獲勝的一方也是心存餘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