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定我們的“明明德”和“親民”已臻於“至善”


如何判定我們的“明明德”和“親民”已臻於“至善”與否呢?此中關鍵在於有我還是無我。有我即有自我之義,無我即無自我之義。有我即有限,無我即無限。“我”就是心體、性體之封限。

如何判定我們的“明明德”和“親民”已臻於“至善”

《大學》:在止於至善。

“至善”的含義

“止”即到達、安處、融入、成為之義。“至善”即最高善、終極善、圓滿善之義。

“善”有二義:一義是指心體、性體為(自律)道德理想之源、仁義之本,一切德目、德行、德化、德馨之所由;另一義是情感嘆詞,對一切真善美的由衷讚歎。《孟子》一書中時常出現“善哉,善哉”之嘆,即為此義。後世佛經譯入中華,內中多有“善哉”之褒嘆,其詞正是擷取《孟子》而來。

“至善”一詞具含上述二義。若依第一義,“至善”則是指道德仁義之圓滿極致之境界,也即指心體、性體已然充擴飽滿達至徹底朗現,無有餘蘊,無有隱曲,無有混雜。內與外、主與客、心與物、生生與無生、有為與無為、經驗與先驗、“性之”與“反之”、人與神(或曰凡與聖)等等,皆統攝於心性之中而貫通之,消化之,圓融之,成就之。

此境儒家名曰“(道德之)化境”。不達此境,不名為極,不名為圓,也不名為至。若進至此境,方可名為“至善”。第一義成,“至善”第二義亦隨之而成。進至此圓極之境,方可稱讚為“善哉之至”也。


至善者必至美,至善者必至真

至善者必至美。雖然儒家以德立言,成德為教,但善美者,一體之兩面,至善者必至美。只是儒家將美之一面統攝於、消融於善之中而不甚顯赫,但並不能依此即謂儒家無美之一面。善之與真,亦復如是。至美者,妙樂(心體、性體自發之樂,又名“自得其樂”,因此樂為本有、自得故,不假外求)之至也;至真者,心體、性體自明之智慧(理性或曰性理)之至也;至善者,心體、性體依自律道德而興起生生不已之創造之至也。

故至善者,必得心體、性體自發之無上妙樂(佛家以極樂世界喻之);至善者,必得心體、性體自明之智慧(般若智慧、先驗智慧)而發明生命和存在的至真之理(簡稱“真理”)。

如何判定我們的“明明德”和“親民”已臻於“至善”

只要實現徹底的“無我”

就能達到“至善”的境界

如何判定我們的“明明德”和“親民”已臻於“至善”與否呢?此中關鍵在於有我還是無我。有我即有自我之義,無我即無自我之義。有我即有限,無我即無限。“我”是心體、性體之封限。

若有我,有多少自我,心體、性體就有多少被封限;若無我,心體、性體則無封限。發自無封限的心體、性體之善,就是無限善,無限善就是至善,就是圓滿之善,就是終極之善。

有我(有限)之善,為善之分段,為某一面某一點之善,此善因雜以小我、自我、私念、物慾、封限之善,故名“小善”。小善不能盡善之全體大用,不能盡善之全部蘊涵,不能盡善之無限永恆之體性,不能盡善之生生不息之道德創造。

無封限之心,就是無限心;無封限之性,就是無限性;無封限之善,就是無限善(至善)。

無限即絕對,無限即普遍,無限即超越,無限即永恆。

無限善即絕對善,因此善非相對而在,必為純主體而在,故絕對善即純主體之善,此時全部主體即是善,全善即是主體。無限善就是普遍善,其善非侷限於某處,而是遍在於一切處。無限善就是超越善,此善因無我而無執、無為、自然、自在,超越即解脫,故超越善即為解脫之善——以善(良知、道德)為入路而至解脫。無限善即永恆善,當善臻於無限之境時,即是善臻於永恆之時。永恆在佛家名曰“涅槃”,佛家以覺(真)為入路,達至不生不滅的永恆涅槃;儒家以德(善)為入路,達至不生不滅的永恆涅槃。


文字丨摘自潘麟先生著作《〈大學〉廣義》,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年8月;美國學術出版社, 2019年3月

圖片丨來自網絡



關聯閱讀


更多精選文章、潘麟先生著作有聲書、公益視頻和課程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東方生命研究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