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永遠不能忘

和新型冠狀病毒鬥爭的這些天裡,全國各地,無數人都在為戰勝病毒努力。


從戰鬥在抗疫前線的白衣天使,到加班加點運輸物資、宣傳防疫的工作人員以及志願者、社區的工作人員、一線民警、物業人員、社區安保、快遞人員等等,每一個人都在盡己所能的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01


醫院是重點的核心戰場,白衣天使們正在夜以繼日的與時間賽跑,控制疫情,降低危害。


41歲的山東護師程燕到武漢的第二天,連值7個小時夜班,因不適應防護服身體不適,血壓心率波動,兩次想嘔吐。


她說,物資緊缺,為不汙染防護服,硬生生的嚥了下去,並表示很內疚,因身體不適,乾的工作比別人少了。


這些人永遠不能忘


02


除了醫院,社區也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線,也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最有效的防線。把社區這道防線守住,就能有效切斷疫情擴散蔓延的渠道。


近日,有一位網友拍攝到了一個非常感人的畫面:一位戴著口罩、雙手縮進袖口的大爺堅守在小區門口的疫情檢查站,儘管寒天沒有人出入,天上還飄著鵝毛大雪。


這些人永遠不能忘


網友紛紛含淚留言:“平凡的崗位彰顯了偉大”。


03


何輝 ,54歲,一個普通的志願者。2月3日下午,因為感染新冠病毒去世了。


他的家人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說,除夕前幾天,武漢徵集志願者車隊。何輝得到消息,立刻決定加入,“我有一份力量就要出一份力量。”


這些人永遠不能忘


本次疫情中,去世的新冠病毒感染者有許多,何輝也許只是其中很普通的一個。但他又非常不普通,因為他本可以待在家裡避過這次感染。


可是,如果所有人都待在家裡,誰接醫護人員上下班?誰送病人去醫院?誰來保證基本的城市需求?總得有人站出來,說:讓我來!而那些勇敢站出來又做出了犧牲的人,不該被我們忘記。


04


鄭州市公安局柳林分局民警孫東方,因為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最近每天都要在一線跑進跑出。擔心消毒不徹底感染家人,他已經十多天過家門而不入。


這些人永遠不能忘


為了家人的安全,回家吃飯時,孫東方讓愛人用繩子把做好的飯放下樓,吃完再把餐具收好拉上去。
匆匆吃完,他微笑著給窗口的兒子敬禮告別,兒子舉起小手向爸爸回禮。


這些人永遠不能忘


孩子,真羨慕你,有一個英雄爸爸。


05


正在隔離中的城市,絕大部分餐館都關了門。


武漢90後餐飲店老闆娘邱貝文決定:“24小時為一線醫護人員送餐”。兩葷一素,定價15元,一份盒飯也送。


這些人永遠不能忘


以當下的物價,店主是在做賠本生意,別人問她為什麼這麼做?她撓著頭說:“我想做這個事兒。”


這些人永遠不能忘


06


25歲的外賣小哥小孟,今年是他到北京送外賣的第5年,車胎前幾天突然開始漏氣,但是修車的地方到現在也不營業,只好跟朋友借了個打氣筒,每送完一單,都要給車胎打氣。


這些人永遠不能忘


他說:“我相信疫情很快就會過去,大家少聽那些謠言,注意消毒,記得戴口罩,不管怎麼樣,我依然會一直為大家送貨!”


這些人永遠不能忘


他也許覺得自己是平凡的,但是在我們眼裡,這一刻,他光彩奪目。


07


你知道嗎?在我們被“隔離”在家的日子裡,守護城市環境衛生的腳步並沒有停下來!


正是他們披星戴月的守護,“每天準時給城市洗個澡”,才讓市民有了了乾淨、整潔、安全的城市環境,才讓防控工作能夠更加順利地進行。


這些人永遠不能忘


他們正是最早和最晚見證每個城市的人,致敬我們的“城市美容師”——最美的環衛工人!


這樣平凡的抗疫戰士還有很多。正是有了他們在防疫一線的崗位上夜以繼日的奮鬥,我們的生命安全才得以被守護。


他們或許是醫務工作者,是志願者,是一線民警,但當他們脫下厚厚的防護服,摘下口罩和防護鏡,他們更是肉身凡胎的普通人,是父母疼愛的子女,是丈夫或妻子,是父親或母親……他們,是抗疫道路上最值得我們去守護的人。


這些人永遠不能忘


抗擊疫情不應只有他們孤單奮鬥的身影,我們更應該手拉手,心連心用愛心守護他們,讓他們不因保衛公共健康而犧牲個人健康,不因保護大家而辜負小家,不因選擇為愛逆行而陷入生活逆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