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不知道要寫什麼的時候,才是你繼續寫作的理由

當你不知道要寫什麼的時候,才是你繼續寫作的理由


01


其實今天晚上我也不知道該寫點什麼好,每次坐在書房的電腦前,我都很發愁。


我打開有道雲筆記,發現在“棄稿”文件夾裡面已經有219篇筆記了。有的只寫了一個標題,有的寫了一兩段話,有的甚至已經完成大半篇幅,但是最終都被我扔到了“垃圾桶”裡面。


要麼是題目不合適,要麼是想出了題目,但是寫不來,要麼是後來長時間擱置,忘了當初的靈感半途而廢……


為什麼一定要近乎強迫性地讓自己寫一點什麼東西呢?

這個既不是工作,也沒有人要求。


為什麼要寫呢?

在我想偷懶的時候,我常常都這樣反問自己。


因為我是一個意志力不強的人,很多事情也容易虎頭蛇尾,但好像對於寫作而言,自從前幾年開始寫點文字以後,慢慢地竟然堅持下來了。


就像餘秋雨以前在《行者無疆》裡面寫到的一樣:囚禁是叛逃的理由,但走得遠了,這個理由便漸漸退去,前一段路便成了後一段路的理由。


也許正是因為以前的寫作慣性,才導致現在的我依然在堅持碼字。


02


被誤解是表達者的宿命。


之前看到這句話,覺得挺有意思,好像是一個人說多了或者寫多了,總會留下破綻和漏洞,被人攻擊。


以前在網上寫一點自己的心得和感想,有很多人贊同,但也有少數人抬槓,剛開始我還想著和他們去辯論,但後來就逐漸放棄了。因為每個人實際工作的背景都不一樣,對很多事情的理解和認知也不一樣,千萬不要想著去說服網友,這可能是世界上最難的事情之一。


你只管表達,就讓誤解者誤解去吧。

因為你想說的話,並不是寫給誤解者的。


遇到不同的意見,要反思對方說的有沒有道理,對自己有沒有幫助。要承認自己的不足和缺陷,當別人指出自己的問題時,要感恩,即使對方的態度和措詞並不友善,但只要你能從中吸取教訓和經驗,就足夠了。


當別人的意見或者討論是錯誤的,你可以直接忽略,沒有必要去糾纏,《歡樂頌》裡說:“常與同好爭高下,不與傻瓜論短長。


我們需要把目光放在支持你的那些人身上,他們的鼓勵與支持,讓我們繼續堅持自己的努力。

對於那些懷疑你,打擊你的人,要在心裡向他們豎起盾牌。

千萬不要想著,努力把他們轉化為支持自己的人,你只需要做好你自己的本分就行。


就像我每次,注意是每次,更新公眾號的時候,總會掉粉,但這並不是我放棄更新的理由。


只要你做的事情,對別人的成長有幫助,對自己也有助益,那就值得去做。

就像在教學中一樣,不是聽課的人收穫最多,獲益最多的反而是講師。


這裡的文字是寫給你們的,但更多的是寫給我自己的。


03


去年我在得到APP花了99元做了個職業優勢測評,其中一項得分特別高,那就是“成就他人的願望”,超過了測評庫50萬人中的95%,換句話說,就是我總喜歡幫助別人取得成功。


剛開始我還在想這個測評到底準不準,後來轉念一想,我確實從內心裡是希望把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別人,希望他們少走我當年走過的彎路,甚至願意主動給同事們買書,希望他們最快速度地取得進步,能夠早日獨當一面。


我想,這種樂於分享的做法可能也驗證了“成就他人願望”的屬性。當然,這個測評也顯示了有些指標我是很低的,這是自己的劣勢,就不說了。


我常和一些小夥伴說,你一定要多總結自己在工作和生活當中的經驗,把它寫出來,分享給更多的人,這樣不僅能積累自己的經驗值,也能夠在不斷分享當中升級自己的做法,享受幫助別人的成就感。


千萬不要想著把自己的一點心得始終悟在自己手裡,在這個時代最不缺的就是經驗和方法。


最缺的是什麼呢?我認為最缺的就是“結硬寨,打呆仗”的執著。


以上湊夠1000字了吧,我數了下,夠了,就寫到這裡,晚安。^_^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