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雷:農村疫情防控的“守門員”


賀雷:農村疫情防控的“守門員”

交通管制點上處理突發情況

賀雷:農村疫情防控的“守門員”

執勤點上做人員登記

賀雷:農村疫情防控的“守門員”

張貼疫情防控宣傳告示

賀雷:農村疫情防控的“守門員”

雷哥的疫情防控宣傳車

“您過來測一下體溫,然後登記一下再進去”2月17日中午12點,在金子壩村龍洞組交通管制點上,賀雷正在招呼村民有序進出。

賀雷,在村裡大家都叫他“雷哥”,今年39歲,是由金子壩村聘請的網格員,從事網格員工作3年了。現在主要負責農村片區4個小組707戶的疫情防控工作。

面對自己身體與疫情防控,他選擇後者。

1月17日早上,他發現痰中帶血,想到這種情況已出現了3次,他去了恩施市中心醫院就診。來到醫院檢查,主治醫生希望他轉院到湖北民族大學附屬醫院做一次核磁檢測,見到情況不對的他選擇住院檢查。

1月23日,疫情在恩施的形勢變得嚴峻,防控工作開始大範圍啟動。

1月24日,農曆大年三十,在瞭解到疫情嚴重,在醫院住院的他再也待不住了,來不及等診斷結果出來,他就匆匆出院了。診斷結果都是委託哥哥賀義去拿回來的。

“見到自己是鼻咽癌,哪有什麼不怕,自己也不是有多大覺悟,疫情關乎這麼多人,工作肯定要去搞”面對自己的身體和疫情防控,他選擇了後者。

害怕遠在湖南的妻子石麗梅擔心和阻止他開展疫情婦防控工作,他說自己是腫瘤,沒有多大問題。

做疫情防控宣傳,他的小摩托跑爛了。

金子壩村地處州城新區,大小社區16個,村裡僅有的2臺宣傳車僅夠這些社區做宣傳。而由賀雷負責的農村片區只能靠他自己想辦法。

剛開始,他靠著雙腿拖著音響到處進行宣傳,但這樣的速度明顯太慢。

後面他借了一輛麵包車,“麵包車還是不行,音響放到車裡面,聲音太小了”他講到。

對於愛動腦筋的他,打上了自家電動摩托車的主意,於是他將電動車車蓬拆了,將音響放在腳踏板上,一輛簡易的移動疫情防控宣傳車就做好了。

電動車每次只能跑10公里,轉完他負責的所有組,他就要回家充電,他家兩臺電動車就這樣輪換的為疫情宣傳出著力。

“我這兩臺車真的是為疫情防控出了力,摩托已經換了2次軸承,整個車蓄電性能都跑的不行了”賀雷對記者講他宣傳車的功勞。

一個口罩用了10天,他毫不吝嗇的將自己新口罩給了村民。

隨著疫情擴散的消息在恩施傳開,口罩、酒精等防護物資被搶購一空。幸運的他也買到了50個一次性口罩。為了節省口罩,他每天都儘量一個口罩多用幾分鐘,讓全家人待在家少用或者不用口罩。

到2月1日,他的口罩已經只剩下34個了,按每天2個只有他一個人用算,也只能用17天。

“我們組裡的村民反映王昌倫、付自華他們經常不戴口罩出門,我就把我的口罩給他們幾個給了8個”聽到村民沒有口罩,他把自己的口罩給了村民。這樣,按照上述算法,賀雷的口罩就僅能用13天。

有村民看見賀雷很長一段時間出門都戴著N95口罩,心裡便有些不平衡“到底是領導了哈,出門都是戴這麼高級的口罩”。

沒有人知道這個口罩他已經用了10天了,是村委會發給他僅有的一個,每次用完他都洗了蒸好烘乾後再用。而他要不是別人“救濟”,他早就沒有口罩了。

真心為民,他用行動將村民凝聚到一起抗疫情

2月7日,位於龍洞組的交通管制點在他的努力下,終於建制完成,龍洞組又多了一道疫情防控屏障。

加上州市下沉的2名幹部,他們這個交通管制點已經有37人負責執勤工作。

其實,這個交通管制點從建起,也有很多不理解的村民,侯凡(化名)就是其中一個。“剛建交通管制點那幾天,他硬是要想各種理由出去:出去賣折葉根、出去給孫子買蘋果、出去買把面、、、”賀雷講到他,只把頭搖。

為了解決村民正常的日常需求,他讓超市的收購車開到交通管制點來收購,定時在星期五、星期六、星期天給村民出去購買物資。

“現在大家都比較積極,於樹軍把他的麵包車貢獻出來搞宣傳、拉物資,好多人捐款捐物”講起目前的防控形勢,賀雷非常有底氣。

村民於樹建說“武漢有雷神山,我們村有‘雷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