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红薯和土豆不能成为国人的主食?

食物有话说


红薯和土豆之所以不能够成为国人的主食,和国人的生活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人们对土豆吃法的认识,就是停留在煎炒烹炸作为蔬菜使用,例如家常尖椒炒土豆丝、大盘鸡、土豆炖肉等菜品都是土豆做主菜或者配菜。红薯虽然科学宣传营养丰富美味可口,但是国人对红薯的吃法多数还是烤红薯、红薯粥等形式。

麻烦您在阅读前点击右上角蓝色字体“关注”,海棠每天为您提供最实用的三农知识,让我们一起讨论三农问题,助力三农发展。

国人南北饮食的风格差异很大,南方人喜欢吃米饭,水稻是主食,北方主要是面粉,面食是主要餐饮形式。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是把土豆作为菜品搭配主食。看国外餐饮土豆参与很丰富,做成土豆泥,做成土豆派,或者直接炸成薯条,很多土豆吃法是直接当做主食来食用的。联合国说土豆正在成为人们的第五大主食,一点儿不为过。

我们对红薯的食用,炒菜是不行的,家里老人炒过红薯条,不好吃,发甜。饭店里的名菜拔丝山药的食材其实不是红薯,是麻山药。但是红薯真的救过国人的命,远的年代不说,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人们没吃的,但是红薯却大丰收,家里老人说那时候红薯一个就几斤重但是不好吃,不好吃也要吃,不吃就要被饿死,红薯救了不知道多少人。

再有一个原因,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饮食上可供选择的方案多了,很多时令蔬菜一年四季不限量供应。但是在一些偏远的地区,特别是山区,交通不发达的地方,或者土豆的适宜产地,例如坝上地区,人们还是把土豆作为主要食物,冬天的时候弄大骨头炖锅土豆吃好几天。物质贫乏是一个原因,生活习惯是更重要的原因。


海棠小醉


为什么红薯和土豆,不能成为国人的主食?


国人是因为习惯了大米白面为主食,说实话,大米白面作为主食,确实是比红薯土豆要好吃的多了。

其实红薯和土豆的产量都是非常高的,特别是红薯。红薯栽种容易,产量很高,红薯的适应性很强,各地均可种植。

红薯是完全可以作为主食的!小时候我们当地的农村,主食就是红薯。

我生长在平原农村,小时候的60、70年代,那时候还是生产队的时候,我们当地都是自红薯为主食的,一直到了80年以后,由于包产分地以后,小麦的产量提高了,人们才开始以小麦,也就是白面为主食了。

我们那儿不种水稻,不产大米,小麦的产量也很低,特别是在生产队的时候,小麦的产量每亩能有200多斤就很不错了。我们农村都是大面积的种植红薯,因为红薯是我们一年四季的粮食,也就是主食,当然以红薯为主食并不是吃鲜红薯,而是把红薯切成片晒干,我们叫做红薯片子,打成面粉来食用的。

红薯的种类有多种,红薯的吃法也是有很多种的!

红薯分春红薯和麦茬红薯,那时的红薯都是白芯红薯,春红薯多是用于晒红薯片和打红薯粉为主,麦茬红薯是挖地窖储存以备冬季春季食用。

红薯干面蒸出来的馒头又黑又硬,是非常的不好吃的,要是红薯面做面条,必须要放一点黄豆面进去才能把面条擀的成型,不然的话是擀不成面条的。现在偶尔能吃一次红薯面馍馍和红薯面条,是真是感觉又香又好吃,其实以前每天吃的时候,不知道要把你吃成什么样子,要把你吃到恶心想吐!

每年中秋前后,红薯就可以,红薯可以吃的时候,首先就开始以鲜红薯为为主了,鲜红色的吃法就不多说了,大家都知道。红薯还可以收成红薯丝,当菜吃,可以炒吃,也可以蒸吃,还可以放一点面粉做窝窝头吃,红薯叶也可以吃。我们当地当时就流传一种俗语,叫做“红薯菜、红薯馍馍、离开红薯不能活”。

红薯片面粉是当时我们当地的主食,但它确实没有小麦面粉和大米好吃啊!


那时候我们当地没有大米,白面稀少,只能以红薯为主,家家都是这样。吃一次白馍馍,是那么的兴奋,那么的高兴,只有家里来了客人,还有到了过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做点白面馍馍吃。说实话,红薯面馍馍和小麦面馒头真的是没法比的,它让你能够吃到想吐,吃到恶心,吃到反胃,但在那时没米少面,只能以红薯为主了。

自从分地到户,小麦丰产以后,人们的小麦都吃不完了,谁都不会再以红薯做主食了!

现在物质生活条件丰富,红薯只是作为辅食和配菜来食用,土豆更是作为菜类的菜品来食用的,人们虽然说,偶尔吃一次红薯非常好吃,但真正的红薯干面做成的馍作为主食来吃,真是能让你恶心至极了!

在那种年复一年靠红薯为主食的日子里,人们是怎么样的一种艰苦心酸,是怎么样一种痛苦心情,现在想想到还觉得心里难受的,那也是很无奈的事情啊!


不觉已老58


看到这个问题兴奋了一下,因为我最喜欢吃的就是红薯和土豆了,小时候家里很穷,最常吃的就是红薯和土豆,吃着他们一点都不会感觉饿,非常有饱腹感,而且还感觉很享受。吃饭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拿起一个红薯往嘴里塞,因为当时家里人多,米饭没有多少,所以在家里的时候,一边吃红薯一边夹点青菜吃,然后再塞米饭吃,这样一来二去,就会吃得很满足,说实话,红薯吃起来真的很香。

再就是土豆,我们老家的土豆一般都是炒着吃,但是不是切丝,而是切成片块来与瘦肉炒着吃,简直好不美味。

它们算是我们农村的主粮食,有了它们,我们都不担心会挨饿,它们之所以没有成为国人的主食,是因为土豆酸性特别大,量多了还会导致中毒情况,而红薯便是含糖量很高,那些高血压的人根本就吃不得。特别是对于老人来说,因为老人怕三高,而红薯里面的物质就是特别容易导致三高。加油就是红薯里面的纤维素有很多,对于有胃病的来说更是碰不得,因为红薯它作为一粗粮,是很难消化掉的。

而且啊,像小麦这样的粮食对人体一点伤害都没有,根本不用担心吃多了会怎么样,它能让身体补充多种能量,有这么好的主食在支撑着,根本就不需要费尽心思去培养红薯和土豆作为国人主粮食,毕竟这些对身体不好的人来说是不适合拿来做主粮的。

所以呢,偶尔吃可以,但是千万不要长期吃哦,因为想要注重营养均衡,就不能少了米饭的衬托!它带给我们的营养可谓是千资百态。

关注小丸子,关注公众号“呱呱”,为你全方位解析大健康!


小丸子大健康


一,红薯也曾辉煌过

在过去的19世纪,红薯产量相对较高,也容易种植和管理,被大量种植,曾在70-90年代,这个代的人基本上一天三顿饭都是红薯窝窝头已是常事。

二,好吃难消化

红薯土豆不比米面制品,特别是红薯,早上和中午可以吃,下午吃多了很难消化,特别是儿童,稍微吃多了还容易积食。

三,粗粮限制发展

红薯毕竟是粗粮,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时代,细粮已经荣登了宝座,粗粮就好比一道菜,吃之甚少,这也是红薯不能成为主粮的一个原因。

四,土豆

土豆是很不错的美食,现如今从配菜到小吃可谓是一应俱全,土豆淀粉已成为很多家庭主妇的必备品,真可谓用途之广。

综述

时代的发展,粗粮时代已经过去,细粮已经成为了主流。





蔡家坡西岐风韵擀面皮


今天正好跟朋友谈到了这个问题,其实原因是很复杂的,口味,观念,传统,烹调都有关系。

先说一点,营养上没啥问题,比对红薯土豆和米饭面粉的营养就会发现,半斤八两,主要提供的是淀粉,基础的碳水化合物。土豆里面的营养甚至更丰富。但是为啥不被接纳成主食呢?

口味上毕竟是有别于面粉和大米,如果用大家习惯的处理主食蒸煮的方法处理,并不会的到米饭面条等我口感。虽然粉质的口感也挺特别,但总吃就会觉得单调。

传统观念上不接纳,因为土豆和红薯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辅食和救荒的,并不是一个编制内的主食。换句话说,穷的时候才把这东西当主食吃,有条件了当然是小麦和水稻了。这种认识是潜意识的。就好像跟南方朋友说吃饭,那就是吃米饭,跟北方朋友说主食,那多半就是馒头面条。土豆和红薯当主食与饥馑年代捆绑也是一个尴尬的事儿。

国外烹调土豆通常会配合大量油脂。但是按中国传统蒸煮法,大量吃土豆和红薯容易引起胃酸过多,反酸呕吐,带来不适症状。


这些都是困扰土豆主粮化的问题。


植物人史军


其实红薯和土豆曾经是农村的主粮,但后来却未成为主粮。红薯和土豆在昕瑞生态当地农村都有种植,红薯在八九十年代的功劳很大,是当地农村的主粮。90年代时,红薯还是当地农村的主粮之一。那时我们当地也种植水稻,但那时产量很低,亩产只有三四百斤,交完公粮,家里剩下的粮食很少,红薯就派上了用场。早上吃红薯粥、中午晚上有蒸红薯、烤红薯,还把红薯做成了红薯干、红薯粉丝等。那时的红薯是主食,米饭要省着点吃,一般留着过年过节吃。但现在红薯和土豆没有代替大米、小麦成为主粮,这是为什么呢?

1、其实红薯的营养价值比大米高,但它却没有成为主粮。

红薯是一种营养齐全而丰富的天然滋补食品,富含蛋白质、脂肪、多糖、磷、钙、钾、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8种氨基酸。据科学家分析,其蛋白质的含量超过大米的7倍;胡萝卜素的含量是胡萝卜的3.5倍;维生素A的含量是马铃薯的100倍;糖、钙和维生素B1、维生素B2的含量皆高出大米和面粉。

红薯不但营养丰富,还具有促进肠道蠕动,健脾消食,养颜美容,还具有减肥和抗癌的等功效,合理、适量的红薯,可以作为食补佳品。但是长期食用红薯,容易出现烧心、吐酸水、肚胀等不良反应。红薯属于凉性食物,对于体质寒的人,营养不良、身体虚弱的人不宜大量食用,容易引起肠胃不适。而大部分女性属于体质寒的人,老人小孩体质较弱,大病初愈的人也忌食红薯。红薯作为辅食,作为零食,偶尔吃吃并无大碍,但要作为主粮,每天食用,很多人都不宜长期食用。

昕瑞生态当地农村,在90年代每年秋冬季节,每天都吃红薯。那时水稻产量低,家里的大米不多,一般留着过年吃,红薯成了当地农村的第二大主粮。那时父母每天都做红薯粥,也会做米饭。但父母一般都把米饭留给孩子吃,他们主要以红薯充饥,孩子吃饱了,再吃剩下的米饭。那一代的父母肠胃普遍不好,很多人都有胃病。

红薯中的气化酶,长期大量食用,容易出现吐酸水等肠胃不适的症状。听农村老人说,那时物质缺乏时,宁愿吃谷糠、树皮,也不愿意顿顿吃红薯。后来种植水稻后,大米饭、稀饭、红薯、南瓜粥,都是几种食物搭配着吃,不会顿顿吃红薯,肠胃受不了。

2、土豆会不会成为主粮

其实土豆是我国的第四大粮食作物,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但土豆常作为蔬菜食用,土豆也常作为零食食用,薯条、薯片等。2015年,土豆(马铃薯)启动主粮化战略,把土豆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但目前在南方,主要以大米为主食,土豆在南方成为主粮还任重道远。土豆含有微量的生物碱,食用过量会出现轻微中毒现象。孕妇经常食用土豆,容易使胎儿畸形。新鲜的土豆含有微量的龙葵素(生物碱),龙葵素含量达0.005%-0.01%,但对人体并无大碍。但发芽的土豆龙葵素含量大增,达到0.3%-0.5%,摄入0.2-0.5克龙葵素会引起中毒反应。如果能解决土豆龙葵素的问题,使其含量降低,土豆能成为主食。

结语: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食物的多样性,对谁成为主粮并不太兴趣。现在大米都慢慢淡化,大米的消费量也在下降。昕瑞生态认为,红薯和土豆,很难成为主食,红薯和土豆可以成为很好的零食,但不是主粮。你认为呢?


昕瑞生态


您好,我是澜馋食记,美食领域青云计划获得者,我来回答您的问题。

首先声明一点,不要拿外国人都吃土豆来当挡箭牌,这种说法是根本就是无知。除了毛子以及北方寒冷地带的北德,北欧地区,还有多少是吃土豆的?大多数西方国家还是主要以小麦为粮食作物的好不好?



另外,其实在中国,红薯和土豆在两个阶段里还真做过主食。

第一阶段,明亡后一直到乾隆朝。



因为小冰河期和和战乱不休。人口锐减。而红薯和土豆这种产量大要求低的粮食作物救活了无数的人。在这个阶段,气候冷到岭南地区也只能种一季稻,土豆和红薯自然在全国范围内成为当仁不让的主食。

第二阶段,辛亥革命开始,到新中国建立再到三年自然灾害。



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新中国建立又百废待兴。土里刨食的人们只能靠红薯和土豆活力。在平级缺水的土地上也能茂盛成长的红薯和土豆,在这一阶段成为全国特别是西北地区当仁不让的主食。而且直到现在,红薯和土豆也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

但是在全国范围内,除了西北地区,其他地方都没有把土豆和红薯当成主粮的习惯,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决定的。

第一,储存年限决定了土豆和红薯做不了主食。



  • 中国最早的主食作物,是粟,也就是小米。我国先民为何把它当成主食呢?就因为它含水量极少,极耐储存。古书上记载,汉元帝在位的时候还在吃汉文帝时收仓的小米,这已经有百来年了。隋文帝时新建的几个粮仓,到了唐太宗李世民时期还能吃。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勤俭持家的性格,也就决定了储存时间长的粮食更容易得到青睐。

  • 小米可以储藏几十年,小麦可以储藏十余年,最差的大米还能储藏5~6年。但是土豆和红薯呢?含水量大,热量低。饱食不能果腹,放又放不住。一般的土豆和红薯如果不进地窖,十几二十天,要么干瘪,要么就腐烂生芽招虫了。储藏条件不佳,造就了在我国土豆和红薯不能成为大范围主食的原因。
  • 所以在历史中土豆和红薯做主食的年代,都是大家极端饥饿的时候。那时候但凡有一点粮食都会被马上吃光保命。所以这一类的作物只能作为饥荒粮,救济粮。只要生活开始好转,粮食有所富裕,它们就会被毫不留情的抛弃了。

第二,食用口感和食后副作用。



  • 无论是小米小麦和大米,他本身是无味的。中国人的饮食口味习惯决定了有味道的粮食作物都不会得到青睐。
  • 比如玉米,红薯。本身就是甜丝丝的,吃的多了自然厌烦。再加上土豆红薯,玉米这一系列一系列的粗粮,口感很粗糙,纤维多,吃起来不顺畅,除非没有替代,否则谁也不愿意多吃的。
  • 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是,土豆红薯不看饿,还会导致使用后的一些副作用,比如放屁。在我国古代,大豆曾经也做过一段时间的主食。后来之所以把它从主食名单中剔除出去,就是因为会导致腹胀放屁。
  • 而土豆和红薯,不光会导致腹胀放屁,所携带的龙葵素,则是一种剧毒作物。如果主食都带有风险的话,那么谁还会愿意多吃它呢?

(吃薯条减肥?想什么呢?)

其实减肥人士完全可以拿红薯和土豆来作为替代主粮。它水分大,纤维多,热量低是非常好的减肥食品。当然吃的时候必须水煮或蒸熟,如果吃油炸的,那你还不如正常吃饭吧。


本回答到此就告一段落了。笔者长期更新美食文化深度文章,现在关注我,可以使您成为餐桌上的灵魂人物。


澜馋食记


为什么红薯和土豆不能成为国人的主食?三个原因:


第一个,主粮不缺了。

这是个最主要的原因。因为自从红薯土豆引进种植,每在饥荒岁月,都天使一般的存在,不知救了多少黎民百姓。所以,我们应对红薯土豆感恩。几百年来,屡次灾荒假如没有红薯土豆续命渡人,恐怕你我都没机会来到这个世界。

不过一旦有了粮食,人们还是以大米白面为主要食物,薯类就成副食了。

第二个,饮食习惯。

中国是农耕文化,水稻种植有万年的历史,习惯了主粮。土豆在明朝才引进我国,随后红薯,到清朝才普遍种植。土豆还好说,适应北方气候,种植地区比较大。红薯怕冷,北方种不成,都在淮河以南地区,最多到黄河流域种植。所以,尽管产量很高,也很好种植,但是不习惯当主粮吃。

第三个,深加工产品。

红薯粉,土豆粉,酒精,红薯土豆的深加工产品市场很好。既然不习惯当饭吃,这样也挺好。红薯粉条都卖到10多元一斤,土豆粉用途更广,市场更看好。如此一来,就没必要再强调做主食,这些加工产品能满足市场就不错了。


国家已经启动了主粮战略,把土豆列为第四大主粮,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土豆的营养均衡,便于长期保存,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相信在特殊情况下,必定发挥主粮作用。


普济


红薯和土豆,如今也成为老百姓喜爱的薯类食物,尤其是到了冬天,烤红薯是特别受欢迎。而土豆则更是可以变换成不同的花样,比如土豆丝、土豆条、土豆片或土豆块来满足我们的要求。红薯和土豆既然这么好吃,为何一直却不能成为中国人的主食?


中国人的主食一直是以小麦和大米为主,红薯和土豆一直是难以撼动小麦和大米的主食地位。红薯和土豆往往是在困难时期吃的比较多,那个时候很多人家里吃不上白面馒头,往往是以红薯和玉米窝窝头为主。而土豆则是更多地被做为蔬菜来食用,尤其是在蔬菜比较匮乏的冬季,土豆耐储存也就成为餐桌的主角。


而如今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也开始喜欢上了土豆和红薯。但是在吃红薯和土豆的时候也是存在一些误区,尤其是土豆还是被当做蔬菜来吃。土豆中含有的淀粉比较高,如果是把土豆当做蔬菜来吃,会造成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超标而引起血糖出现问题,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这种做法更是雪上加霜。尤其是土豆的吸油滤率也较高,这样的烹调方式更加不利于身体健康。


红薯和土豆是可以作为主食来食用,但是中国人的传统饮食观念一时也难以更改,很多人不吃馒头或米饭就感觉没有吃饱。其实现在大多数人已经开始在改变自己的饮食观念,土豆和红薯可以代替一部分的主食,这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更有利于控制血糖。如果您喜欢土豆和红薯,就别他们作为蔬菜来说,记得是作为主食来食用。


头发医生王禹


其实理论上来说红薯和土豆完全是可以作为主食的,红薯土豆产量也很大,种植成本也不高,而且能提供丰富碳水化合物,还富含多种营养价值。至于为什么中国人还是每天米饭和面食?其实最大的原因是因为习惯,这么多年都是吃的水稻和小麦粉,甚至从一两万年开始人们大量种植的就是水稻和小麦,所以吃米饭和面食是多年的习惯,甚至有很多朋友还不知道土豆或红薯等食物可以作为主食,大家认为它们就是食材,做成菜肴的食物,和米饭和面食有本质区别。其实很早联合国粮农组织就已经把薯类食物列入了主食行列,所以我们日常吃红薯、土豆代替主食完全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记得在欧洲留学的时候大部分欧美人都不吃米饭,即使有米饭也是很少种类,它们的米饭还不好吃,没有我们这煮得软烂,都是一粒一粒地口感粗糙,甚至觉得没煮熟,也很少有人选择米饭作为主食,一部分人选择小麦粉做成的面食作为主食,另一部分人则就是选择土豆等薯类食物作为主食。英国的国菜“fish and chip”也就能成为饱胀的一餐,其中的炸薯条作为主食,鱼肉为肉菜,有时候会搭配西兰花或其他蔬菜沙拉作为蔬菜。还有“Jacket potato”,一个超级大的烤土豆,中间裂开的部分放上自己喜欢的肉菜和蔬菜,它同样是用土豆作为主食。所以其实并不是土豆或红薯就不能作为主食,而是中国人更喜欢米饭,更习惯吃米饭而已。

虽然我的地里并不好,不过就地理位置看来,北半球的气候难以种植水稻,所以欧美国家更喜欢小麦产品和其他不受气温影响较大的作物,而南方气候更适合水稻的生长,它是一种产量极高的作物,所以是自然选择了我们“更应该”吃米饭。甚至还有外国网友热议说,万年来的基因决定了中国人选择了米饭,爱米饭是DNA就注定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实际上我们平时完全是可以吃土豆或红薯作为主食的,相对精细加工的大米和小麦粉来说它们反而保留更丰富的膳食纤维成分,淀粉的占比更低,对于高血糖、糖尿病患者来说反而是更有利的选择,此外,山药、玉米、南瓜等也可以作为主食。注意主食的摄入无论是什么都不宜过量,推荐每餐100~150g为宜,大概就是2量左右的分量,很多朋友吃一碗还要添两碗饭的最好改掉这个习惯,提高蔬菜、肉类摄入的占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