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的美式冲锋枪有何特别之处?

xhide


阎锡山,也就是山西晋系军阀在抗日战争期间确实仿制过美国的汤姆逊冲锋枪,并且数量是比较大的,加起来总共有40000支左右。型号也比较多样,有仿制汤姆逊M1921型的,也有仿制汤姆逊M1928型的,也有些加入了自己的改进,比较常见的有加长枪管,改变护木形状等,可以通过机匣上的“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和“太原兵工厂”铭文进行辨认。晋造汤姆逊的改进还是比较小的,相比之下川造汤姆逊更有意思。

晋造仿M1921汤姆逊冲锋枪

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谣言是阎锡山造的汤姆逊冲锋枪和盒子炮采用专用口径,为11.25毫米,这样一来如果有人买了阎锡山的冲锋枪,就必须连着子弹一起买。但是实际上这个说法是错误的,所谓的“11.25毫米枪弹”就是美国的.45 ACP或者叫11.43mm手枪弹,并不存在专用枪弹的说法,至少目前发现的所有晋造汤姆逊和盒子炮都没有11.25毫米这个口径。

加长了枪管的晋造汤姆逊冲锋枪

在当年的文件上确实有11.25毫米这个说法,这是因为枪械的口径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大多数用阴线直径表示,也有人用名义口径表示,也有一小部分人用阳线直径表示。11.25毫米就是汤姆逊冲锋枪的阳线直径,所有有些不明所以的人看到11.25这个数字之后就以为是新口径,还编出了一段故事,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这支汤姆逊冲锋枪的机匣上可以看到“太原兵工厂”的铭文

以上是我的回答,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是轻兵器爱好者,热爱轻武器与战术文化,期待与你一起走进狂野的轻武器世界!


轻兵器爱好者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在民国时期,地方军阀中只有阎锡山大量制造过冲锋枪,晋造汤普森冲锋枪。

阎锡山的冲锋枪相比美国汤普森冲锋枪,有着一些有趣的改进。

第一,枪管较长。

阎锡山认为,山西的防御作战都是山地战。

山地战中,敌我双方往往相距较远,人无法迅速不行行军赶到。

所以,轻机枪比冲锋枪似乎更有作用。

但轻机枪的射程太远,在很多战斗中没有必要,威力过剩了。

而且轻机枪太重,不适合强调轻装的山地作战。

所以,阎锡山将汤普森冲锋枪的枪管改长,目的是提高射程,以合适山地作战。

第二,可以安装两脚架。

阎锡山认为,冲锋枪在山地战中,往往成为火力的支柱,比轻机枪更实用。

然而,冲锋枪最大问题是持续射击的精度较差,经常扫射几十发才能中一枪。

所以,阎锡山为部分冲锋枪安装轻机枪的两脚架,目的是大大提高射击的精度和稳定性。

第三,没有使用弹鼓。

这主要是中国人的臂力较弱,使用汤普森的大弹鼓严重影响托枪射击的稳定性。

所以,晋造冲锋枪都采用直弹匣设计。

不过,一些晋造冲锋枪干脆改用弹链供弹,形同轻机枪。

这又是阎锡山的奇思妙想了。

阎锡山的冲锋枪制造了不少,经常四处送人,八路军也装备了一批。

这些冲锋枪是近战的利器,当时连侵华日军都缺乏冲锋枪。

可惜,阎锡山的冲锋枪口径是比较大的,所以子弹供应困难,限制了枪械发挥作用。


萨沙


说起阎锡山的汤姆逊冲锋枪咱们得从美国颁布禁酒令开始说起。1920年1月17日美国颁布禁酒法令,凡是制造,售卖,和运输酒精饮品,都属于违法行为,但是自己在家喝酒却没事。于是催生了大量的黑帮分子。开始私自贩卖酒精饮品,其中芝加哥最为猖獗,黑帮分子手里拿着了就是这种火力强劲的汤姆逊冲锋枪,由于开枪时,其声音像打字机。因此又被称为芝加哥打字机。


虽然汤姆逊冲锋枪性能优异,但是却并没有打动当时的美国军方,当时美军的那些高层老古董们认为这把枪这么优秀,肯定不靠谱。当时奥托公司的幕后老板约翰·汤普森将军气的差点没过去喽,甚至公司也濒临破产。没办法,奥托公司只能把市场推向海外和民间,让奥托公司以外的是,没想到这把枪美国军方看不上,但是在民间和海外市场却火爆异常。其中就包括中国。

出于对这种速射武器的喜爱,四川,广东和山西,先后进行汤姆逊冲锋枪进行仿制,其中仿制数量最多,质量最好,同时对于中国的抗日战争做出贡献最大的是山西的晋绥军(《亮剑》中楚云飞的部队)也就是被称为“山西王”阎锡山的部队。



山西的太原兵工厂还对这款冲锋枪进行了一系列的本土化改进使得,更加适合中国军队。例如山西大多山地地形,但是汤姆逊的有效距离只有150米,而在山地作战,一般在200~300米之间,因此特意将枪管加长到395毫米,使其有效射程大大增加,达到了250米。但是问题随之而来,加长了枪管,那枪的整体重量必然加大,于是太原兵工厂又将汤姆逊冲锋枪原来的100发弹鼓,改为20~50发的弹夹使其减重。子弹也改为晋造11.43口径的冲锋枪子弹。


忻口战役中陈长捷带领晋绥军61军,就曾利用汤姆逊冲锋枪给予了日军重大伤亡,日军往往端着刺刀冲上来,晋绥军不管三七二十一上去就是一梭子,凭借汤姆逊每分钟1000发的射速,瞬间就可以形成巨大的弹雨,此时日军往往只能抱头鼠窜。没办法,甚至骂中国军队没有武士道精神,借用李团长说的话,什么狗*武士道,老子打的就是武士道。


军武小咖


冲锋枪,发射的是手枪弹,采用20发以上的弹匣或弹鼓供弹,尽管射程比较近、精度也不高,但却能连发射击,火力特别凶猛,是近程防御战以及冲锋陷阵的有力兵器。

上世纪二十年代初,50发/100发弹鼓供弹的汤姆森冲锋枪,尽管不为发明国美国军队所采用,却被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一眼就看到了其存在的价值,遂采购了数十把,装备自己的卫队。

1922年6月6日,陈炯明发动兵变,炮轰总统府和粤秀楼,孙中山和夫人在配备数十支汤姆森冲锋枪的卫队护卫下,以强大的火力强行厮开了反叛士兵的包围,掩护孙中山和夫人登上永丰舰,顺利撤出广州抵达上海。

阎锡山见识了冲锋枪的强大火力,以及在战场上的应用前景,于是,1926年底,山西机械局为此设置了专门生产冲锋枪的兵工厂,开始批量生产仿M-1921汤姆森冲锋枪,年产冲锋枪近1万支,史称山西造冲锋枪,简称晋造冲锋枪,亦称冲锋机关枪。

晋造冲锋枪,在美式M-1921汤普森冲锋枪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进,性能非常出色,轻便灵巧,火力极为凶猛,是一款非常出色的国产轻兵器。

原枪口径11.43毫米,发射科尔特手枪弹,空枪重5公斤,枪长0.85米,其中枪管长0.27米,但晋造冲锋枪为了满足步兵火力的需求,特地将枪管加长至0.395米,差不多是一般冲锋枪枪管长度的两倍,所以有效射程远超美式汤姆森原枪,是晋造冲锋枪最具特点之处。

其次,晋造冲锋枪有两种类型,即前方有小握把型,以及无小握把型,两把枪械皆采用20发直弹匣供弹,必要时也可以采用50发弹鼓供弹。

此外,晋造冲锋枪对外称口径为11.25毫米,让外界以为与原枪11.43毫米口径不一致,实际上两者的弹药是可以通用的。

晋造冲锋枪普及到了每个晋军步兵班,每班至少配发了二把,比汤姆森冲锋枪的原产国足足早了十几年装备,为晋军创造了较好的战果。在涿州之战、忻口之战等战役中,晋造冲锋枪给对手以极大的杀伤,所以晋绥军的战斗力,绝对不输于中央军,这从抗战山西战场就可以看出来了。


晋造冲锋枪,成为晋绥军的标配,阎锡山的冲锋枪不仅自己用,也外销给其他军阀,为此赚了不少银两,抗战时还曾支援过八路军和游击队,为此八路军驻太原办事处的警卫排全都换上了晋造汤姆逊冲锋枪。

因此,现在的网民能够在网上搜索到头扎白头巾的山西农民,手里竟然拿着一把大名鼎鼎的汤姆森冲锋枪,以为是穿越了,实际上却是历史事实。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


国平军史


冲锋枪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使用9mm的帕拉贝鲁姆手枪弹。美国的汤姆森上校发明了美国的冲锋枪,但是随着战争的结束,美军没有采购此冲锋枪,而是被美国黑帮大量使用,被称为“芝加哥打字机”。

阎锡山引进了汤姆森M1921A1,并在太原兵工厂仿制。阎锡山仿制的汤姆森称为晋造汤姆森,因为它的口径不同于美国原版的11.43毫米口径的汤姆森。除此之外,美国的使用弹鼓,晋造的为弹匣。

电视剧《亮剑》中日本特工队使用的是美军的M3冲锋枪,口径同样为11.43毫米,外号“注油枪”。该枪属于穿越,因为该枪1943年才发明,在1945年之前的中国是没有该枪的。

小说《亮剑》中,日本山本特工队使用的是MP38,这枪是德国的。因为山本一木毕业于德国慕尼黑学校,加之日本与德国同属轴心国国家,山本特工队使用德国的冲锋枪是有可能的。

至于李云龙能一眼认出美国造的冲锋枪,那就是个BUG了。


历史军魂


其他几位大咖介绍得已经相当详细了。补充一点,阎老西的晋造汤姆森有些型号加装了两脚架当轻机枪用,做步兵支援武器,相应的图找不到。

另外值得提一句的是,阎老西还是比较有想法的人,出于弹药通用的考虑,晋造的驳壳枪也是使用同规格的.45ACP弹,俗称大眼儿盒子炮。




芮尔典骑士


晋造汤姆逊,质量差,只能点射,打几百发就废了,八路军精锐部队曾吃了大亏,后来就下放给民兵用了


邓粤


就是枪管钢不行,打两弹匣管子就红


太级星


口径不同,弹壳大小不同。如同你去农村马路捡几一个月大粪,也能分出那个是牛粑粑,哪个是羊豆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