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實用性韜略奇書《反經》卷九·地形、水火、五間篇賞析


一本實用性韜略奇書《反經》卷九·地形、水火、五間篇賞析


  孫子曰:“三曰地利。地利者,遠近、險易、廣狹、生死也。故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不用鄉導,不能得地利。故用兵:有散地、有輕地、有爭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汜地、有圍地、有死地(九地之名)。

  諸侯自戰其地,為散地(戰其境內之地,士卒意不專,有自潰之心也。故《經》曰:“散地,吾將一其志也”)。

  入人之地而不深者,為輕地(入人之地未深,士卒意尚未專,而輕走也。故《經》曰:“輕地,吾將使之屬也”)。

  我得則利,彼得亦利者,為爭地(可以少勝眾、弱勝強,謂山水厄口、有險固之利,兩敵所爭。故《經》曰:“爭地,吾將趣其後也”)。

  我可以往,彼可以來,為交地(道上相交錯,平地有數道,往來交通,無可絕也,故《經》曰:“交地,吾將固其結也”)。

  諸侯之地三屬(我與敵相對,而旁有他國也。),先至而得天下之眾者,為衢地(先至其地,可交結諸侯之眾為助也。故《經》曰:“衢地,我將謹其守也”)。

  入人難返之地深,背城邑多者,為重地(遠去己城廓,深入敵地,專心意,故謂之重地。故《經》曰:“重地,吾將繼其食也”)。

  行出林、險阻、沮澤,凡難行之道者,為汜地(汜,浸洳之地。故《經》曰:“汜地,吾將進其途也)。

  所由入者隘,所以歸者迂,彼寡可以擊吾眾者,為圍地(所欲從入厄險,欲歸道遠也,持久則糧乏,故敵可以少擊吾眾者。故《經》曰:“圍地,吾將塞其闕也”)。

  疾戰則存,不疾則亡者,為死地(前有高山,後有大水,進則不得,退復有礙,又糧乏絕,故為死地。在死地者,當及士卒尚飽,強志殊死,故可以俱死。故《經》曰:“死地,吾將示之以不活也”)。

  是故,散地則無戰(士卒顧家,不可以戰。),輕地則無止(入敵地淺,士意尚未堅,不可以遇敵,自當堅其心也。),爭地則無攻(三道攻,當先主地利也,先得其地者,不可攻也。),交地則無絕(相及屬也。交地者,俱可進退,不以兵絕也。),衢地則合交(佐諸侯也,當交結於諸侯。),重地則掠(蓄糧食也。入深,士卒堅固,則可掠取財物。),汜地則行(不可止也),圍地則謀(擊其謀也。則當權謀奇譎,可以免難。),死地則戰(殊死戰也。未戰先勵之曰:“無慮愚戇,用軍不明,乃隨圍厄之地,益士大夫之憂也,皆將之罪也。今日之事,在此一舉。若不用力,身當膏野草,為蟲獸食,妻子無所求索;克則身榮,賞祿在焉,可不勉哉。)。”

  又有六地:有通,有掛,有支,有隘,有險,有遠(六地名也)。我可以往,彼可以來,曰通(謂俱在平陵,往來通利也。)。居通地,先處其高陽,利糧道,以戰則利(寧致人,無致於人。已先處高地,分為屯守于歸來之路,不使敵絕已糧道也。)。

  可以往,難以反,曰掛(掛,相掛牽也。)。掛形曰:敵無備,出而勝之;敵有備,出而不勝,難以反,不利(敵無備而出攻之,勝可也;有備,不得勝之,則難還反也。)。

  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久也。俱不便久相持也。)。支形曰:敵雖利我,我無出,引而去也,令敵半出而擊之,利(利我者,佯揹我去,無出逐,待其引而擊之,可敗也。)。

  隘形曰:我先居之,必盈之而待敵(盈,滿也。以兵陣滿院形名,使敵不得進退。);若敵先居之,盈而勿從也,不盈而從之(隘形者,兩山之間通谷也。敵怒,勢不饒我也。居之,必前齊厄口陣,而守之以奇也。敵即先居此地齊口陣,勿從也。即半隘陣者,從而與敵,其此利也。)。

  險形曰:我先居之,必居高陽以待敵(居高陽之地,以待敵人。敵人從其下陰來,擊之,勝也。);若敵先居,則引而去之,勿從也(地險,先不可致於人也。)。

  夫遠形,鉤勢,難以挑戰,而不利(挑,近敵也。遠形,去國遠也。地鉤等,無獨便利,先挑之戰,不利。)。

  凡此六者,地之道也。皆將之至任,不可不察。

  故曰:深草蓊穢者,所以遁逃也;深谷阻險者,所以止御車騎也;隘塞山林者,所以少擊眾也(眾少可以夜擊敵也);沛澤杳冥者,所以匿其形也。

  丈五之溝,漸車之水(漸,浸也。音子廉反。),山林石徑,涇川丘阜(涇川,常流之川。),草木所在,此步兵之地,車騎二不當一。

  丘陵漫衍相屬(漫衍,猶聯延也;屬,續也,音之慾反。),平原廣野,此車騎之地,步兵十不當一。

  平原相遠(遠,離也。),仰高臨下,此弓弩之地,短兵十不當一。兩陣相近,平地淺草,可前可後,此長戟之地,劍楯三不當一。

  雚葦竹簫(簫,蒿也。),草木蒙籠,林葉茂接,此矛鋌之地,長戟二不當一。

  曲道相伏,險扼相簿,此劍楯之地,弓弩三不當一。

  故曰:“地形者,兵之助。”又曰:“用兵之道,地利為寶。”趙奢趨山,秦師所以覆敗;韓信背水,漢兵由是克勝。此用地利之略也。


解釋翻譯

  孫武說:“第三要看地利。所謂地利,是指路程的遠近,地勢的險易,地域的寬廣和狹窄以及是否有利於攻守進退等。不知山林的險阻、沼澤的形勢,不能行軍。不用嚮導,不能獲得地利。

  用兵有散地、輕地、爭地、交地、衢地、重地、汜地、圍地、死地之分。

  諸侯在自己的領地上與敵作戰,這樣的地區叫“散地”[在自己境內作戰,士卒心意不專一,會生自我潰敗之心。因此《經》上說:“在散地作戰,要使士卒的心意專一”]。進入敵境不深的地區,叫“輕地”[進入敵人之境不深的地區,士卒的心意還沒有專一,因而容易逃跑。《經》上說:“在輕地,我要使各部互相連接”]。我先佔領對我有利,敵先佔領對敵有利的地區,叫“爭地”[ 在能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地域裡,可以把守山水的隘口,據險固守,所以敵我雙方都要爭奪。《經》上說:“對於爭地,要迅速趕在敵軍前面佔領它”]。我軍可以去,敵軍可以來的地區,叫“交地”[交地的道路相交錯,平地上有數條路可以往來,交通便利。《經》上說:“對於交地,要固守其要道”]。敵我雙方和其它諸侯國接壤的三角地區,先到就可以結交諸侯並取得援助的,叫“衢地”[先到者可以結交諸侯,得到它們的援助。《經》上說:“對於衢地,要小心謹慎地防守”]。深入道險難返的地區,背後又有許多城鎮,這種地形叫“重地”[遠離自己的城郭,深入敵境,士卒會心意專一地作戰,所以稱之為“重地”。《經》上說:“在重地,要不斷地為士卒提供給養”]。山林、險阻、沼澤等道路難行的地區,叫“汜地”[《經》]上說:“到了汜地,要迅速穿過它”]。進入時的道路狹隘,退出時的道路迂遠,敵人以少數兵力能擊敗我眾多兵力的地區,叫“圍地”[ 繼續前進太險惡,返回歸路又遙遠,拖延久了會缺糧。所以敵軍能以少勝多。《經》上說:

  “在圍地,一定要堵塞隘口”]。迅速奮戰則能生存,否則就會被消滅的地區,叫“死地”[前有高山,後有大水,前進不能,後退又有障礙,加上糧草缺乏,所以稱之為“死地”。[ 在死地作戰,趁士卒體力還好,要鼓舞士氣,以便與敵人決一死戰,可與敵人同歸於盡。《經》上說:“在死地作戰,要有必死的決心”]。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在“散地”不宜作戰[因士卒顧戀家鄉],在“輕地”不可停留[進入敵境不深,士氣不高,不要輕易開戰,首先要注意堅定士卒的鬥志],遇“爭地”不可強攻[ 進攻就要先得地利,如果敵人已先佔領,就不要強攻] 。在“交地”則各部要互相連接,防止被敵人切斷[在“交地”,敵我雙方都可以進退,不能讓各部失去聯絡],在“衡地”則應結交鄰國[ 求得鄰國的援助],在“重地”則應奪取物質,就地補給[蓄積糧食,深入敵境,士卒意志堅決,可奪取財物],在“汜地”就要迅速通過[不可停止],在“圍地”就要巧設奇謀[攻擊敵軍要用奇謀,這樣可以避免災難],在“死地”就要迅猛奮戰,死中求生[要決一死戰,在戰前先要這樣激勵士卒:“愚莽又缺乏考慮,用兵不明智,因此才進入到了這危險之地,加重了軍官們的憂慮,這都是我做將領的過錯。今日生死存亡,在此一舉。若不用力作戰,我們就會拋屍野外,為蟲獸所食,家中的妻子兒女也因此失去依靠。戰鬥打勝了,不僅自身榮耀,賞獎俸祿均可得到。諸位一定要努力向前!”]。

  地理形勢又可分六種:有“通”、“掛”、“支”、“隘”、“險”、“遠”等。凡是我可以去,敵人可以來的,叫做“通”[指都處在平原、丘陵地帶,交通便利]。處在“通”地,要搶先佔據地勢高而向陽的地方,並保持糧道暢通,這樣與敵交戰就有利[ 寧可引誘敵人來就我,而不要我去就敵人。

  既已佔據高地,就要分兵把守在返回的道路,不要讓敵切斷我軍的糧道]。凡是易進難返的地方叫“掛”,在“掛形”地區,敵軍如無防備,就要出擊戰勝它;如果敵人有防備,我出擊不能取勝,又難以撤回,這就於我不利]。凡是我出擊不利,敵出擊也不利的地方,叫作“支”[“支”,是持久的意思,敵我雙方都不便長久相持的地方] 。在“支形”地區,敵人雖然以利誘我, 也不要出擊,最好是帶領部隊假裝離去,誘敵出動一半時,我突然發起進攻,這樣有利[對我軍有利。如果敵軍佯裝揹我而去,不要出兵,要等敵軍引兵離開時,再攻擊它,就可以取勝]。在稱作“隘形”的這種狹窄的山谷地帶,我若先敵佔據,就要用重兵堵塞隘口,等待敵人來攻[用重兵堵塞險要地形,使敵人不能進退]。如果敵軍己先我佔據隘口,並以重兵據守,那就不要進攻;如敵軍沒有重兵把守,就要迅速攻佔。[“ 隘形”是指兩山中間的通道。佔據這一地形的敵軍如果發怒,表示不會放過我軍。佔據了它,一定要陳兵谷口,以奇謀鎮守。敵軍如果佔據了谷口列陣以待,就不要進攻。如果敵軍只佔領了一半,可以攻擊,以便與敵軍共享這一有利地形]。在“險形”地區,如我先敵佔領,要佔據地勢高而向陽的地方待擊敵人[佔據高而向陽的地形待敵來攻,敵軍如從下面的背陰處來,攻擊它可以取勝]。如果敵人已先佔領,那就主動撤退,不要進攻[險要地帶,一定不能被敵人先控制]。在“遠形”地區,雙方勢均力敵,不宜挑戰,勉強作戰,於我不利[“遠形”,離本國較遠。勢均力敵,便沒有便宜可佔。先挑戰,於我軍不利]。以上是關於利用地形的原則,領會運用是將帥的重要一課,不可不認真研究。姜太公說,有讓部隊緊靠茂密的野草地段的,這是為了遁逃做準備;有佔據溪水深谷險要處的,這是為了阻擋敵軍的戰車騎兵;有把隊伍派往隘口要塞山林中的,這是為了以少擊多[人數少可以乘夜色攻擊敵軍];有把隊伍送到雜草叢生的湖泊河澤及幽暗處的,這是為了隱蔽自己的行動。

  有丈五寬的壕溝,浸漫戰車的河水,山林,石徑,有常流水的河川以及草木生長的地方,適合用步兵作戰,在這類地段,一個步兵可敵二輛戰車或騎兵。丘陵綿延相連,平原曠野,這是適於戰車、騎兵作戰的地方,在這種地方,十個步兵抵擋不了一個騎兵。居高臨下,遠離平原,適於弓彎手作戰,在這種地方,十個使用短兵器的抵擋不了一個弓箭手。兩軍陣地接近,平原淺草處,可前攻可後撒的地方,適於使用長戟作戰,在這種地方,一個使戟的可敵三個使劍盾的。蘆葦竹蒿叢生,草木蔥籠,林莽相接,森林茂盛之處,適於使用長矛作戰,在這種地方,二個使長戟的抵擋不了一個使長矛的。到處是曲折的道路,險要的隘口,這是適於劍盾作戰的地方。所以說,用兵的原則,最重要的是善於利用地形的輔助作用。當年秦兵圍困趙國的閼與,趙奢去救援,先佔據了北山,秦軍後至,攻山不得,趙奢乘機反攻,大敗秦軍。

  韓信背水列陣,漢軍前臨大敵,後無退路,都拼死作戰,結果戰勝了趙軍。

  這就是善於利用地形作戰的典型例證。


  《經》曰:“以水佐攻者強,以火佐攻者明。”是知水火者,兵之助也。

  故火攻有五:一曰火人(敵旁近草,因風燒之。),二曰火積(燒其積蓄),三曰火輜(燒其緇重),四曰火庫(當使間人之敵營,燒其兵庫。),五曰火燧(燧,墮也。以火墮敵人營中也。火頭之法,以鐵盈火,著箭頭,強弩射敵之營中,燒絕糧道也。)。

  行火必有因(因奸人也),煙火素具。發火有時,起火有日。時者,天之燥也;日者,宿在箕、壁、參、軫也,凡此四宿者,風起之日也。

  (蕭世誠雲:“春丙丁、夏戊己、秋壬癸、冬甲乙,此日有疾風猛雨也。居勘太乙,中有飛鳥十精,如風雨期,五子元運式,各候其時,可用火。”故曰:“以火佐攻者明。”

  何以言之?昔揚[王延]與桂陽賊相會,[王延]以皮作大排囊,以石灰內囊中,置車上,作火燧,繫馬尾,因從上風,鼓排囊吹灰,群賊眯目,因燒馬尾,奔突賊陣,眾賊奔潰,此用火之勢也。殷浩北伐,長史江逌取數百雞,以長繩連之,腳皆系火。一時驅放,群雞飛散羌營,營皆燃,因擊之,姚襄退走,此用火之勢。李陵在大澤草中,虜從上風縱火,陵從下風縱火,以此火解火勢也。吾聞敵燒門,恐火滅門開,當更積薪助火,使火勢不滅,亦解火之法也)。

  太公曰:“強弩長兵,所以逾水戰。”孫子曰:“水可以絕。”謂灌城也。又曰:“絕水,必遠水(引敵使渡也)。客絕水而來,迎之於水內,令敵半渡而擊之,利。欲戰,無附於水而迎客也,謂處水上之軍。”故曰:“以水佐攻者強。”

  何以言之?昔韓信定臨淄、走齊王田廣,楚使龍且來救齊。齊王廣、龍且並並,與信合戰(人或說龍且曰:“漢兵遠鬥窮戰,其鋒不可當,齊楚自居其地戰,兵易敗散。不如深壁,令齊王使其信臣,招所亡城,城聞其王在,楚來救,必反漢。漢兵二千里客居,齊城皆反之,其勢無所得食,可無戰而降也。”龍且曰:“吾平生知韓信為人,易與耳。且夫不戰而降之,吾何功?”遂戰,敗。吾聞:“古之所謂善戰者勝,易勝者敗。善者之勝也,無知名,無勇功。故其戰勝不武,不武者,其所錯勝,勝已敗者也。”龍且不用客之計,欲求赫赫之功,昧矣。)。夾濰(音唯)水陣,韓信乃夜令人為萬餘囊,盛沙壅水上流,引軍半渡,擊龍且,佯不勝,還走。龍且果喜曰:“固知信怯也。”乘追信渡水,信使決壅囊,水大至。龍且軍太半不得渡,即急擊之,殺龍且。龍且水軍東散走。此反半渡之勢。

  (吾聞兵法:絕水,必遠水。令敵半渡而擊之,利。韓信半渡,軍佯入害地,令龍且擊之,然後決壅水。此所謂:“雜於利而務可伸,雜於害而患可解也。”皆反兵而用兵法。微哉!微哉!)

  盧綰佐彭越攻,下樑地十餘城。項羽聞之,謂其大司馬曹咎曰:“謹守城皋,即漢挑戰,慎勿與戰。”漢果挑楚軍,楚軍不出,使人辱之(孫子曰:“廉潔,可辱也。”)大司馬怒,渡汜水(音凡)。卒半渡,漢擊,大破之。此欲戰無附於水勢也。

  故知水火之變,可以制勝,其來久矣。秦人毒涇上流,晉軍多死;荊王燒楚積聚,項氏以擒;曹公決泗於下邳,呂布就戮;黃蓋火攻於赤壁,魏祖奔衄。此將之至任,蓋軍中尤急者矣,不可不察。


解釋翻譯

  《經》上說:“用水來輔助進攻,威勢強大。用水來輔助進攻,效果顯著。”因此說,水與火,是用兵強有力的輔助。

  火攻有五種:一是焚燒敵軍人馬[ 敵軍處在深草之側,借風焚燒他們],二是焚燒敵軍的糧草積聚[ 焚燒敵軍的儲備],三是焚燒敵軍的輜重,四是焚燒敵軍的倉庫[ 派遣密探,潛入敵營,焚燒其兵庫],五是焚燒敵軍的補給線[ 把火墮喪敵營中的方法是用鐵器裝滿火,綁在箭頭上,用強弓將其射入敵營中,燒絕敵軍的糧草]。

  實施火攻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如通過內應],發火器材必須平日裡準備好。發火還要選擇有利的時候,起火要選準有利的日期。所謂有利的時候,指的是天氣乾燥。所謂有利的日期,指月亮運行到“箕”、“壁”、“翼”、“軫”四個星宿的位置,凡是月亮運行到這四個星宿位置時,就是起風的日子。

  [肖世誠說:“春季的丙丁、夏季的戊已、秋季的壬癸,冬季的甲乙,這些日子一般都會有疾風驟雨。”所以說:用火來輔佐進攻,效果顯著。

  為什麼這樣說呢?當年楊■與桂陽的叛賊相遇,楊■用皮革製成大風囊,把石灰放在裡邊,並把風囊放在車上。又製成火燧,系綰在馬尾上,憑藉著上風,鼓動風囊,吹出石灰,石灰迷了叛賊的眼睛後,再點燃系綰在馬尾上的火燧,讓馬群向敵陣奔去,眾叛賊因此奔跳潰散,這就是用火攻的威勢。殷浩北伐時,長史江迫拿來數百隻雞,用長繩將雞連綰起來,雞腳上都系綁著火,同時把它們放出,群雞飛散到了羌營之中,羌營到處燃燒,再借機攻擊敵人,姚襄被擊退逃走,這也是用火攻的威勢。李陵率兵在大澤中,匈奴兵在上風頭縱火,李陵則在下風頭也燃起了火。這是以火解火的方法。

  我聽說還有假如敵軍用火焚燒城門時,如果擔心火滅了敵軍會把城門攻破,那就要在已有的火上添柴,加助火勢,使火不滅,這也是消除火勢的一種方法。]

  姜太公說:“弓弩強勁,是長武器,可以用於水戰。”孫武說:“可以讓河水絕堤,用來淹灌敵城。”又說:“橫渡江河,要在離河流稍遠的地方駐紮,這樣可以有進退回旋的餘地[ 也可以引誘敵軍渡河]。如果敵軍渡河來攻,不要在水中迎擊,而要乘它部分已渡、部分未渡時予以攻擊,這樣比較有利。如果要與已渡河的敵軍交戰,那就不要靠近江河迎擊它。這是水戰的原則。”所以說,用水來輔助進攻,威勢強大。

  為什麼這樣說呢?當年韓信平定臨淄,齊王田廣敗走,楚派龍且前來營救。齊王田廣、龍且把軍隊合在一起與韓信作戰[有人勸說龍且:“漢軍遠離家鄉入侵齊地,來勢兇猛,難以抵擋。齊、楚在自己的地域上作戰,士兵容易敗散。不如深掘溝、高壘牆,防守敵人,然後讓齊上派出自己的親信,招撫被敵人佔領的齊城。齊城的人聽說齊王來救援,一定會反抗漢軍。漢軍從二千里外來此地,齊城的人都起來反抗漢軍,漢軍就不會得到一點糧食,到那時不用作戰就能使漢軍投降。”龍且說:“我瞭解韓信的為人,容易對付。

  況且不交戰而使韓信投降,我有什麼功勞可言?”於是開戰,龍且大敗。我聽古人說,善於奪取勝利凍難,然而如果把勝利看得很容易就要失敗。所以善戰者,取得了勝利,既不求揚名,也不眩耀勇武功勞。龍且不用門客的計謀,想獲赫赫戰功,實在是糊塗啊!]龍且與韓信在濰水兩岸列陣,韓信在夜裡命令士兵制成萬餘條口袋,盛放上沙子堵在了濰水上游。讓軍隊部分渡河,攻擊龍且,佯裝不能取勝,撤退逃跑。龍且果然高興他說:“我早就知道韓信膽怯了。”丁是橫渡濰水迫擊韓信。韓信讓人移開盛沙的口袋,一時間河水洶湧而來。龍且的軍隊大半不能上岸,韓信立刻出擊,殺掉了龍且。龍且濰水東面的軍隊四散逃走。這正是反用“半渡之勢”的生動戰例。

  [我聽兵法上說:橫渡江河,要在離河流稍遠的地方駐紮,以便有迴旋的餘地。讓敵人渡河又未完全渡過的時候攻擊它,這樣有利。韓信的軍隊半渡河,佯裝進入了災害之地,誘引龍且攻擊,然後把堵截的河水放開。這正是:在有利情況下考慮到不利的方面,事情就能順利;在不利情況下考慮到有利的方面,禍就可以解除。這都是違反常規使用兵法,奇妙啊!]

  盧綰輔佐彭越進攻,拿下樑地十餘座城。項羽聽說後對大司馬曹咎說:“小心地把守城皋,就是漢軍來挑戰,也千萬不要和它交戰。”漢軍果然來挑戰,楚軍堅守不出。漢軍便叫人羞辱曹咎[孫子說:廉潔之人,可用羞辱的方法激怒他],曹咎大怒,便率軍渡汜水。士兵正在渡河,漢軍發起攻擊,楚軍大敗。這就是準備迎戰時不要靠近河小的道理。

  所以瞭解水、火的變化,可以出奇制勝,由來已久了。秦人在涇水上流投毒,晉軍多有死者;荊王焚燒楚的糧草,項氏所以被擒;曹操在下邳決開了泗水,呂布因此被殺;黃蓋在赤壁採用火攻,曹操被迫逃竄。懂得利用水、火輔助作戰,是將軍的重要職責,懂得在作戰中靈活巧妙地運用,尤其重要。


《周禮》曰:“巡國傳諜者,反間也。”呂望雲:“間,構飛言,聚為一卒。”是知用間之道,非一日也。(凡有白氣群行,徘徊結陣來者,為他國人來欲圖,人不可應,視其所往,隨而擊之,可得也。或有黑氣臨我軍上,如車輪行,敵人深入,謀亂吾國臣。或有黑氣遊行,中含五色,臨我軍上,敵必謀合諸侯而伐吾國,諸侯反謀軍,軍自敗。或有黑氣如幢,出於營中,上黑下黃,敵欲來求戰。無誠實,言信相反,九日內必覺,備之,吉。或日月陰沉,無光不雨,或十日晝夜不見日月,名曰“蒙”,臣謀主。故曰:久陰不雨,臣謀主也。)

故間有五間:有因間,有內間,有反間,有生間,有死間。五間俱起,莫知其道。因間者,因其鄉人而用之者也(言敵鄉邑之人,知敵表裡虛實,可使伺候聽察,通辭致言。故曰:因之用,賞祿為先也。)。

內間者,因其官人而用之者也(因其在官失職者,若刑誅之子孫與受罰之家也。因其有隙,就而用之。)。

反間者,因敵間而用之者也(曹公曰:“敵使間來視我,我知之。因厚賂重許,反使為我間,故曰反間。”蕭世誠曰:“言敵使人來候我,我佯不知而示以虛事,前卻期會,使歸相語,故曰反間也。)。

生間者,反報者也(擇己有賢才智謀,能自開通於敵之親貴,察其動靜,知其事計所為,已知其實,還報,故曰生間也。)。

死者間,為誑事於外,令吾間知之,而待於敵間者也。(作詐誑之事於外,佯漏洩之。使吾間知之。吾間至敵中,為敵所得,必以誑事輸敵,敵從而備之,吾所行不然也,間則死矣。又,一雲:敵間來在營,間我誑事而持歸,然皆非吾所圖也。二間皆不能知幽隱,故曰死間。蕭世誠雲:“所獲敵人及己軍士有重罪系者,故為免,相敕勿洩,佯不秘密,令拘者竊聞之。因緩之,使亡,亡必歸敵,以所聞告之,敵必信焉,往必不間。故曰死間者也。)

昔漢西域都護班超,初為將兵長史,悉發諸國步騎二萬五千擊莎車,莎車求救龜茲。龜茲王遣左將軍發溫宿、姑墨、尉頭,合五萬人助之。超召曲及於闐疏勒王議曰:“兵少不敵,計莫如各解散去。于闐從此東,長史亦從此西歸。夜半聞鼓聲便發。”眾皆以為然。乃陰緩擒得生口,生口歸,以超言告龜茲。龜茲聞之,喜,使左將軍將萬騎於西界遮超,溫宿王將八千騎於東界遮于闐王。人定後,超密令諸司馬,勒兵勵士。至雞鳴,馳赴莎車軍營,掩覆之,胡皆驚走,斬首五千級,莎車遂降。

又,耿弇討張步,步聞之,乃使其大將費邑軍歷下,又分兵屯祝阿,別於太山鍾城列營數十以待弇(昔劉備東下與孫權交戰,魏文帝聞劉備樹柵連營七百餘里,謂群臣曰:“備不曉兵權,豈有七百里營可以拒敵者乎?包原隰險阻而為軍者,為敵所擒,此兵忌也。”後七日,權破備書到。今張步列營數十,緩急不能相救。又一軍潰,則眾心難固。此黥布所以走荊王也。步非計也,敗其宜也。)。弇渡河,先擊祝阿,拔之,故開圍一角,令其眾得奔鍾城。鍾城人聞祝阿已潰,大懼,遂空壁亡去(孫子曰:“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耿弇開祝阿之圍,令其眾奔鍾城,以震怖之,亦奪氣、奪心計也。妙矣夫。)。

費邑分遣其弟敢守巨裡,弇進兵,先脅巨裡,多伐樹木,揚言填塞坑塹。數日有降者,言邑聞弇欲攻巨裡,謀來救之。弇乃嚴令軍中趣治攻具,後三日當悉攻巨裡。陰緩生口,令得亡歸,歸者以弇期告邑。邑至果自將來救之,弇喜謂諸將曰:“吾所修攻具者,欲誘致邑耳。今來,適吾所求也。”即分三千人守巨裡,自引精兵止崗阪,乘高合戰,大破之,臨陣斬邑(或問孫子曰:“敵眾而整,將來,待之若何?”曰:“先奪其所愛,則聽矣。”又曰:“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弇揚言攻巨裡也,亦奪其所愛,令自致之計也。)。此用因間之勢也。

晉時,益州牧羅尚遣隗伯攻李雄於郫城,迭有勝負。雄乃募武都人樸泰,鞭之見血,使譎羅尚,欲為內應,以火為期。尚信之,悉出精兵,遣隗伯等率領從泰。李雄先使李驤於道設伏,泰以長梯倚城而舉火,伯軍見火起,皆爭緣梯。泰又以繩汲上尚軍百餘人,皆斬之。雄因放兵,內外擊之,大破尚軍。此用內間之勢也。

鄭武公欲伐胡,先以其子妻胡。因問群臣曰:“我欲用兵,誰可伐者?”大夫關期思曰:“胡可伐。”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國。子言伐之,何也?”胡君聞之,以鄭為親己而不備鄭。鄭襲胡,取之(漢使酈生說齊王田廣,廣罷兵,與酈生縱酒。漢將韓信因其無備,襲齊,破之。田廣烹酈生,酈生偶成韓信死間。唐李靖伐匈奴,以唐儉先和親,而己以兵乘其不備,破之。此李靖以唐儉為死間也。)。此用死間之勢也。

陳平以金縱反間於楚軍,間范增,楚王疑之。此用反間者也。(事具(霸紀)。)

故知:三軍之親莫親於間,賞莫厚於間,事莫密於間。非聖智莫能用間,非密微莫能得間之實。此三軍之要,唯賢將之所留意也。


解釋翻譯

《周禮》說:“《巡國傳》稱:‘所謂諜,就是反間。’”呂望說:“間,就是製造散佈流言飛語,這些人可以組成一支獨立的隊伍。”由此可知,使用間諜,由來己久。

[凡有白氣群行,徘徊凝結如兵陣而來,是敵軍有奸人前來有所圖謀的徵兆,先不要與來人對面,而要盯住他,看他到什麼地方,隨後襲擊他,逮捕他。或者有黑氣降臨我軍上空,如車輪行進,這是敵人深入,企圖亂我國臣的徵兆。或者有黑氣遊動,內含五色,降臨我軍上空,一定是敵人圖謀聯合諸侯征伐我國的徵兆,如果諸候起來反對謀亂之軍,敵軍自然會失敗。或者有黑氣如旗幟,從軍營中飄出,上面呈黑色,下面呈黃色,是敵人要來求戰的徵兆。但敵人卻無誠信,言行相反,在九天裡會被察覺。如能及時防備,就吉利。或者日月陰沉無光,又不下雨,或者十天內晝不見日、夜不見月,這叫作“蒙”,是臣下圖謀主上的徵兆。所以說:久陰不雨,預兆著臣下要圖謀主上。]

所用間諜有五種:有“因間”,有“內間”,有“反間”,有“生間”,有“死間”。五種間諜都使用起來,就能使敵人摸不著頭腦而無所適從。所謂“因間”,是指利用敵國鄉里人做間諜[是說敵國鄉里的人,瞭解敵人的實情,可以讓他伺機探聽觀察,傳遞消息。所以說,使用敵國鄉里的人做間諜,要先給予賞祿]。所謂“內間”,是指收買敵國的官吏做間諜[利用那些失掉官位的人,象受刑人的子孫與受處罰的家庭。借他們和所在國的不和利用他們]。所謂“反間”,是指利用或收買敵方派來的間諜為我效力[曹操說:敵方派來間諜窺探我方,我方已知曉,利用重金重諾,誘使敵方間諜為我方所用,所以稱“反間”。蕭世誠說:敵方派間諜來刺探我方軍情,我方假裝不知道,故意向他提供虛假情況、早已過時的約會,讓他回去告訴主人。因此稱“反間”]。所謂“生間”,是指派往敵方偵察後,能活著回來報告敵情的人[選擇那些賢才、智謀之士,他們能打通敵方的親信顯貴,以此來偵察敵方的動靜,瞭解敵方的軍事謀略、所作所為。已經探清了敵方的動向,活著回來報告,所以稱作“生間”]。所謂“死間”,是指故意散佈虛假情況,讓我方間諜知道而傳給敵方的間諜,敵人上當後往往將其處死。

[ 製造虛假情況,故意洩漏,讓我方的間諜知道。我方的間諜到了敵方, 被敵人俘虜,往往會將他了解的情況告訴敵人,敵人據此防備。但我方的實際行動卻不是這樣,那麼我方的間諜就會被處死。又一種情況是敵方的間諜來,在軍營中,我方故意製造假象讓他回去報告,結果卻不是我方真實的軍事情報。以上兩種間諜都不瞭解事實的真相,所以稱作“死間”。蕭世誠說:將俘獲的敵人及我方犯有重罪的軍士拘留他們,有意讓他們聽到什麼秘密後,又鄭重其事地叮嚀他們萬勿洩露,然後釋放他們,讓他們逃跑。他們跑到敵方,把自己聽到的告訴敵人,敵人一定會相信,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敵人明白之後,就要處死他們。所以稱“死間”。]

當年漢朝西域都護班超,剛剛任將軍長史,將手下的步兵、騎兵二萬五千人都派出去攻打莎車國,莎車向龜茲求救。龜茲王派遣左將軍把溫宿王、姑墨王、尉頭王共五萬人聯合起來幫助莎車。班超召集所屬部隊及於闐疏勒王商議說:“我軍兵少不能與敵人對抗,不如先讓各部解散。于闐王從這裡向東,我從這裡西歸。半夜裡聽到鼓聲出發。”大家都同意這一意見。班超暗中釋放了捉來的俘虜。俘虜回去後把班超的話告訴了龜茲王。龜茲王聽後大喜,派左將軍帶領一萬名騎兵在西面伏擊班超,溫宿王率領八千名騎兵在東面伏擊于闐王。夜深人靜後,班超卻秘密命令各部激勵士兵,準備行動。

到了雞鳴時,一齊奔赴莎軍軍營,來勢迅猛,胡兵驚慌奔逃。班超的軍隊斬殺了五千多敵人。於是莎車被迫投降。

同樣的例子還有,耿弇討伐張步,張步聽說之後,使派遣大將費邑住紮在歷下,又分兵屯守,祝阿另在太山鍾城,佈列了幾十個兵營等待耿弇[當初劉備東下和孫權交戰,魏文帝曹丕聽說劉備連營七百里,對自己的大臣說:“劉備不懂得兵法,哪有軍營連成七百里來對抗敵人的?不管地勢高低險阻,統統包裹起來安營扎塞,要為敵人所擒,這是用兵之大忌。”七天之後,劉備果然被孫權擊敗。張步也是這樣,而列軍營幾十個,有了緊急情況之後不能援救。再說,一軍崩潰,眾心就難以穩固,這是黥布所以打敗荊王的原因。張步不懂得兵法,他的失敗是自然的]。耿渡過黃河,先圍攻、打敗了祝阿,然後故意網開一面,讓被圍困的祝阿的士兵能奔逃到鍾城。鍾城的守軍聽說祝阿已經潰敗,非常驚恐,於是集體逃亡[孫子說:“三軍可以挫傷其士氣,將軍可以動搖其決心。”耿故意對祝阿網開一面,讓祝阿的士兵奔逃到鍾城,以此來恐嚇鍾城的守軍,這裡用的也是“奪氣”、“奪心”的計謀。實在是高妙]。費邑派遣自己的弟弟費敢把守巨裡,耿進兵,首先威脅巨裡,並大量砍伐樹木,揚言要填塞坑塹、鋪平道路,進攻巨裡。不多時,有來投降的人,說費邑聽說耿要進攻巨裡,正打算前來救助。耿於是嚴令軍隊趕快準備進攻用的器械,說三天後部隊都要去進攻巨裡。耿同時又把投降者釋放,讓他回去。投降者回去後便將耿進攻巨裡的日期告訴了費邑。到了這天,費邑果然親自帶領著部隊來救助巨裡。耿弇高興地對自己的將領說:“我之所以要讓你們準備攻城的器械,正是引誘費邑來巨裡的。現在他來了,我求之不得的。”隨即分兵三千人把守巨裡,自己卻領著精銳部隊駐紮在高崗、山坡,借高峻的地勢和費邑交佔,使費邑大敗,在陣前斬了費邑[有人問孫子:“面對眾多又陣勢嚴整的敵軍,該怎麼辦呢?”孫子說:“先奪敵人的要害處,敵人自然就由我指揮了。”又說:“善於作戰的,是誘引敵人來就我,而不是被人誘引。”耿弇揚言要進攻巨裡,也是奪其所愛,是誘引費邑前來的計謀]。這是使用“因間”所產生的作用。

晉時,益州牧羅尚派遣隗伯在郫城攻打李雄,彼此都有勝負。李雄於是招募武都人樸泰,用鞭子抽得樸泰鮮血淋漓,然後讓他投奔羅尚,詭稱在羅尚進攻時做內應,以舉火為信號。羅尚相信了樸泰,調動全部精兵讓隗伯等率領跟隨樸泰。李雄先派李驤在道路上埋伏,樸泰登上長梯靠著城牆,舉起火把,隗伯的軍隊看見火把,都爭著攀梯而上。樸泰又用繩子吊上來百餘名羅尚的士兵,都殺掉了。李雄乘機從城內放出兵,內外夾擊,使羅尚慘遭失敗。這是使用“內間”所產生的作用。

鄭武公準備攻伐胡人,先把女兒嫁給胡人首領,然後詢問大臣:“我準備發動戰爭,誰是可以討伐的對象?”大夫關期思說:“胡人可討伐。”鄭武公大怒,說:“胡,是兄弟之國,你卻說可以討伐,是何用意?”於是殺掉了關期思。胡人聽說後,認為鄭國和自己非常友好,因此不去防備鄭國。

鄭國乘機襲擊胡,奪取了胡的地域[漢朝派酈生去勸說齊王田廣罷兵,田廣依從了,並與酈生開懷飲酒。漢將韓信趁其沒有防備,突襲齊,攻破了齊城。

田廣大怒,烹煮了酈生。酈生因偶然的原因成了韓信的“死間”。唐朝李靖討伐匈奴,派唐儉先去和匈奴和親,而李靖乘匈奴沒有防備,大敗匈奴。這是李靖將唐儉做了“死間”]。這是使用“死間”所產生的作用。

陳平用重金在楚軍中大行“反間”計,離間范增,楚王因此懷疑他,范增憤然而去。這是使用“反間”計。

所以軍隊中的親信,沒有比間諜再親信的了,獎賞沒有比間諜更優厚的了,事情沒有比間諜更機密的了。不是才智過人的將帥不能使用間諜,不是用心精細、手段巧妙的將帥不能悟得間諜的寶貴。這是三軍的要害所在,是賢德聖哲所格外留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