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教育和美国家庭教育的优劣差异有哪些?

江湖游侠34507472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承担着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职责,因此家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家庭教育是整个社会教育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家庭教育模式,有着各自不同的鲜明特征。

一、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1. 家庭教育内容方面。其一, 由于历史发展的不同, 美国和中国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思维模式。美国文化强调个人的价值, 个人所做的只代表自己。父母的声誉与孩子的成就无关, 同时他们也不会为孩子的错误负责。在中国, 父母则期望自己的孩子在人群中脱颖而出。中国有句古话, “养不教, 父之过”, 个人形象甚至可以代表整个家庭。其二, 美国家庭非常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见。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我国的父母在家庭中占据着绝对权威地位。例如《弟子规》提到:“父母呼, 应勿缓;父母命, 行勿懒;父母教, 须敬听;父母责, 须顺承。”

  2. 家庭教育目标方面。美国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 倡导独立与探索精神的国家, 培养具有处理各种情境能力的人才是美国家庭教育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 美国父母会为孩子安排一些任务, 要求他们自己完成, 要求他们独立。例如, 当他们还是婴儿时要独自睡觉, 他们长大后要打扫房间或外出打工。如果他们想要什么, 必须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参与来获取。调查显示, 54%的青少年没有父母给的零花钱, 68%的青少年通过兼职赚钱。中国家庭教育的目标是将孩子培养成具有光明未来的人才。基于这样的期望, 大多数中国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 毕业后能有稳定的工作。中国父母坚持一个准则, 只要孩子努力学习, 就会全力支持孩子, 他们认为从事兼职工作会占用学习时间, 或者对女孩来说不安全, 这使许多孩子失去了从小适应社会的能力。

  3. 家庭教育方式方面。家庭教育方式是落实教育内容的具体措施和手段, 而其与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密切相关。美国文化注重关注孩子的内心, 父母往往会作为朋友倾听孩子的想法 (重视其心理健康) , 鼓励孩子追求梦想和挑战自我。在学业教育之外, 父母会常带孩子参与社会实践, 培养其观察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行动力等。在大部分中国父母心中, 他们认为听话的孩子是好孩子, 孩子的很多事情都是根据父母或父母的意愿完成的, 父母有时会按成人的价值观评价和教育孩子。

二、受到的启示

  1. 转变家庭教育目的。家庭教育的目的是变“人才”教育为“ 社会人”教育,把孩子培养成“ 社会人”教育更符合孩子的自由成长。鼓励孩子自由发展,展示个性;鼓励孩子通过努力获取财富;给予孩子充分选择的权利。

  2. 丰富家庭教育内容。中国家庭教育内容以文化知识为主,在中国社会中文化知识固然重要,但社会实践和生存能力是孩子未来发展的关键能力。丰富家庭教育内容首先,家庭教育内容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丰富关于实践和生存能力培养的内容。 其次,在注重文化知识的基础之上积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发展。 最后,转变提及性教育为耻的观念,把孩子心理发展相关知识纳入家庭教育内容,引导孩子正确处理成长期的心理问题。

  3. 拓宽家庭教育方法拓宽家庭教育方法,在以父母为主导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基础之上积极融入民主型家庭教育方法,首先,民主与劝服相结合,既尊重孩子权利,民主教育,认真倾听孩子的意见,不以地位压迫孩子服从父母的意见,又不放纵孩子,给予适当的建议。其次,紧密联系生活实践,家庭教育方法贴近孩子生活。 最后,不管采用何种家庭教育方法,允许孩子犯错,不抹杀孩子的创造力。

家庭教育在孩子一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中国家庭中的父母应该借鉴美国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 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长空间, 将孩子培养成社会真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别青烟放弃


在中国,我们传统教育方法遵循慈严相济、以身作则的原则,注重优良家风对孩子的陶冶;在日本,“儿童第一,教育第一”已经是社会的普遍认识,家庭教育更加关注的是礼仪与挫折教育;而在美国,更强调的是营造独立开放的家庭环境,培养孩子的创新与批判能力。


教育不分国界,就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美国一家媒体曾就美国家庭教育与中国家庭教育做对比,可能对于提倡中西融合的当下教育背景有所启示。


倾听梦想

孩子们的志向与父母对他们未来的设计相左时,多鼓励子女的梦想,无论在父母看来这类梦想何等奇特,因为这同样需要足够的勇气。何况,孩子的梦想往往是他们成功的起步。


提供机会

能力需要靠训练来增强,需要有机会去磨练。因此,父母大多都让子女参加运动队、研学营、课外活动小组和其他社区组织,使孩子从小就获得待人处世的经验。


充分鼓励

孩子微不足道的成功都是值得父母称赞的,这不意味着用虚假的话哄骗孩子,也不是说父母永远不能批评孩子,批评应该跟赞扬结合在一起。


多问“假如”

“可能性思维”是生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那种对一个难题认真研究并向别人演示如何解决它的孩子会问:“假如我这样做了,会怎么样?”父母应当鼓励孩子多做这样的思考,这样孩子从小考虑问题就会想到前因后果,也就会少走一些弯路。


勇于表现

鼓励孩子在幼儿园或学校多发言,在别人面前毫无羞怯地表现自己是一个最重要的技能。美国人是不提倡“谦虚”的,能干的事就要敢说我行,遇到竞争对手就要敢于拼搏!


增强自信

要鼓励子女多想成功而少想失败,多想如何扫清障碍的办法而少想败退,增强孩子的自信。自信会成功的人,就会紧紧盯住成功的目标去给力,这也就大大增强了成功的可能性。


允许探险

孩子乐于钦佩和追随那些愿意冒险和能应付挑战的人。可是我们的家长,就怕孩子磕着、碰着、摔着,如此谨慎入微,难得孩子有冒险精神。实际上,生存在当今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里,没有冒险精神是难以成功的。


学会“3R

Respect(尊重)、Resourcefulness(机智)、Responsibility(责任心)被认为是父母必须在孩子身上开发的三种基本特性,成功的桂冠总会落在这种人头上。他们努力照习惯去理解和容忍,他们屡次在挫折面前另辟蹊径,他们勇敢面对自己行动产生的后果。


面具读心理


中国教育与美国教育的差异

一、为谁而学:

美国教育告诉学生学习是自己的事,让学生自己去想,想学什么东西,因而学生一般学得主动、灵活、高兴。

中国的教育总是要事先给学生做出细致繁琐的各种规定,该学什么,学多少,什么时候学,该怎么学等等。

二、育人目标:

美国不太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极其看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中国教育特别重视所谓的“双基”,重在练“基本功”,不重视对学生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课堂:

中国的教育善于给孩子一个总结,把学生教到无问题就好;

美国的教育善于给孩子一个启发,把学生教到能不断提出新问题。

四、考试制度:

美国的考试经常是开卷,孩子们一周内交卷即可。

中国的考试则如临大敌,单人单桌,主监副监严防紧守。


伊水缘


差异还是有很多的,每个国家国情不一样

1.学校的教学 国内基本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只抓基础教学,美国关注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2.学习上 我们的教育善于教孩子做总结,把孩子教到无问题最好,美国的教育善于激发孩子提出各种问题,善于发现问题。

3.课外生活 中国一般不太允许小孩参加真正的社会活动。但在美国小学生一旦走进校门就开始真正参与社会活动了。美国的课外活动是学生自发参与,经费也是大家共同出资、共同寻求赞助。


京城帅客


你好!很高兴能回答你这个问题。

我个人总结了两点:

中国家庭教育是圈养。美国家庭教育是散养。

圈养只是一味的帮孩子做这做那,要求孩子这样那样。让孩子失去了自我选择的能力,没有了独立性。

散养也不是盲目任由孩子自由发展,而是给予正确指导。引导孩子做一些事情,锻炼了孩子的独立性和社交能力。

我的回答就这么多,希望能帮到你。


皮都人的点点滴滴


中国以传统教育为主,美国崇尚自由式教育

一句半句说不出来。

但是教育的根本还是以底层逻辑为主:优良的品格才是教育的本质。


一位爸爸的修行


我是家长,美国的教育也没有体会。只能只言片语中感受中,国情文化制度的不同。没有可比性。因为目标和结果都不一样。不管在哪个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对于人品的重视。这会在很多年之后才会显现出它的威力。让世界格局。就能看出来谁的教育更好了。


红木顾慧玲


中国家庭教育通常过度保护,孩子依赖性强一些。

美国家庭教育通常过度放任,孩子创造性强一些。



和平之洲


文化背景差异,不同国情,不同文化,不同培养环境,不同培养目标,怎好说优劣。对比需要前提统一,标准统一,不在一个时空里,不同的发展方向,符合本土国情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不能让孩子在自己家的土地上很好的活着的教育一定是坏的教育。当然,爹妈有钱将来把孩子送给国外的不在内。


大路说教育AAAAA


中国知道 美国不知道 没法别 教育不分国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