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华永道:目前没有国家针对货物贸易采取限制措施,出口企业需克服恐慌的心理

前段时间,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中国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PHEIC”)。这一决定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以及部分人的恐慌情绪。

对此,普华永道中国在《普华永道:PHEIC的影响及应对建议》一文中指出,WHO公布的“临时建议”中没有直接针对货物贸易采取的任何限制措施,而且世卫组织极力避免“临时建议”对国际贸易和人员流动造成过度干扰。其中,对于拒绝人员和货物入出境或延误入出境超过24小时的缔约国必须及时向世卫组织报备的举措,更是有利于保护中国和中国出口企业的合法权益。

普华永道网络成员上海信栢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潘怡安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事实上,从以往的实践来看,极少有国家因为疫情而对进口货物采取“禁止入境”的极端措施。

潘怡安建议,出口企业需要克服恐慌的心理,先冷静分析PHEIC对企业本身带来的影响,并根据合同权利和其他相关法律权利与合同相对方有理有据进行讨论协商,必要时可以进行法律救济。“从目前公布的资料显示,我们认为PHEIC的影响是有限的,” 潘怡安补充道。

《21世纪》:PHEIC的认定,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有哪些影响?

潘怡安:总体来讲,具体的影响有哪些、多深入目前来做评判为时尚早。根据我们所掌握的官方信息来看,目前没有没有发现哪个国家出台针对货物的措施,大部分还是对出行工具上的成员进行检疫和隔离。大多说看来,还是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

从实际的运行的角度来说,对中国企业还是有影响的。最直接的影响是很多国际的货运航线,尤其是空运的国际航线都停航了。因为船只和飞机入港时需要进行人员的检疫措施,那么在效率上会打折扣,这对于中国企业履行国际贸易合同的能力会带来一些影响。

《21世纪》:哪些行业将受最大的冲击?

潘怡安:初步看来,航空运输受影响相对会比海运更大。海运的时间需要2到3周,可能到港时已经过了隔离期或者离结束隔离期不远了。航空运输频率高、速度快,到港时可能还在隔离期内,因此对航空运输影响比较大。对于依托航空运输的行业来说,短期内会有一定影响,如跨境电子商务、中国制造的高科技产品。

《21世纪》:你刚刚提到了运输业的影响,那么这次会不会是外资企业加速供应链转移的一个契机?

潘怡安:在中美贸易战开始的大背景里,供应链转移其实正在发生。疫情应该不会改变已经发生的趋势。但是至于是否会加速转移,目前还不好判断,因为疫情是相对短期的事件,而且WHO目前对PHEIC的认定只有三个月的时间。

供应链转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诸多因素造成。不仅受贸易战影响,还有经济因素、人力成本、整个供应链在区域内合理布局等考量因素在内,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长期的、复杂的事件。单说短期内的疫情会不会调整这个过程,目前还不太好判断。

《21世纪》:中国企业应该如何处理当前的局面?

潘怡安:我们的建议有几个方面。目前外面传言较多。以中国这样的经济规模的国家被认为PHEIC是史无前例的事件。因此,各个国家会各种连锁反应,这是难免的。因为这是一个新鲜事物、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我们发现很多中国企业会有恐慌的心理,对会遭遇什么限制和困难感到迷茫。这个心理需要克服,冷静理解PHEIC会对企业本身带来的影响。从目前公布的资料显示,我们认为PHEIC的影响是有限的。首先,中国企业要冷静分析PHEIC法律意义上的影响。

其次,从实际角度来说,需要做一个整个供应链结构梳理,看看哪些企业供应链受到比较大的影响,如哪些空运航线无法使用、哪些港口入境有限制。每个国家情况不一样,所以要根据具体的供应链结构和路线进行梳理和分析,找出目前最大的困难和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再寻找解决方案。有些问题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但是可能还有更大的问题需要通过运营的角度和供应链布局的角度去评判。内部梳理、设想解决方案是第一个需要面对的准备工作。

第三,由于疫情的原因,中国不少工厂无法按时复工,所以肯定会造成国际贸易合同上不能按时履约的事件发生,跨国合同纠纷是难免的。中国企业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在国际贸易合同当中找到有利于维护我们自身权益的法律条款。然后根据合同条款、结合相关法规,提前做好准备,来应对可能发生的跨国合同纠纷。

《21世纪》:WHO曾5次宣布PHEIC,对中国有哪些参考意义?

潘怡安:其实,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大家会很自然地想到历史上有没有这样的先例。但是,如果看前五次宣布PHEIC涉及到的国家,绝大多数拉丁美洲或非洲的小规模的经济体,当中没有像中国这样规模涉及到全世界供应链深远影响的国家的情况。从之前各个国家的情况来看,至少从我们了解到的信息,没有看到因为WHO宣布PHEIC,而对来自这个国家的货物采取禁令,甚至很少有对货物进口采取一些不合理或严重阻碍货物通行的措施。大量的措施还是针对人员的。

《21世纪》:这次疫情与SARS期间相比,对全球的影响哪个更大?

潘怡安:SARS时期,WHO还没有PHEIC没有这一套制度。当时,中国在全球供应链当中的位置与今天不可同日而语。这也就是为什么此次PHEIC的宣布如此备受关注。全球几乎每个国家都与中国有贸易关系,在供应链上对中国有依赖性。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次的影响更深远一些。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