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戀,再婚相差14歲,放棄國外高薪回國獲評院士卻把飽受爭議

對於國內無數學術、科研工作者而言都希望有朝一日能夠獲評院士,因為院士不僅是有相關福利待遇各方面的提升更多是外界對自己的高度認可。然而院士的評選並不簡單,能夠獲評院士之人,都是在自己所在領域內做出突出貢獻的人,而且都是優中選優,難度不是一般的大。所以對於院士而言,我們都是十分敬佩。

師生戀,再婚相差14歲,放棄國外高薪回國獲評院士卻把飽受爭議

而當下卻有一位院士深處爭議漩渦,而爭議的重點不在於對他學術能力的質疑,而是對他個人生活的非議。他就是武漢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舒紅兵。

勵志求學經歷

舒紅兵院士的求學之路也相當勵志。1983年才恢復高考沒幾年,他便憑藉著出色的成績考入了蘭州大生物學系動物學專業。當時高考的難度以及錄取比例比現在不知道大多少,所以那時候的大學生的價值遠超過現在的大學生。知道考上大學的不易,到了大學後他更加勤奮刻苦,最終以優異的成績順利從蘭州大學畢業。

師生戀,再婚相差14歲,放棄國外高薪回國獲評院士卻把飽受爭議

本科畢業後,他並不滿足於現狀,懷揣著對自己更高的要求與夢想,他選擇讀研,於1987年順利考上了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細胞生物學研究室研究生,為了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他對自己的要求很嚴格,頻繁出入實驗室、圖書館,珍惜在校學習的每一分,每一秒。有付出才有收穫,好在最後他的付出也得到了對應的回報。

碩士研究生畢業後,他又憑藉著出色的成績於1992年被美國Emory大學細胞及發育生物學專業錄取。這是一所業內排名相當靠前的大學,學校實力毋庸置疑。再這樣一所一流高校求學對舒紅兵幫助很大,讓他提升很多。

師生戀,再婚相差14歲,放棄國外高薪回國獲評院士卻把飽受爭議

1995年博士畢業後,他選擇加入美國Tularik公司David Goeddel實驗室成為一名博士後,將所有經歷都投入到學術科研當中。1997年,他選擇離開David Goeddel實驗室以資深科學家的身份加入美國Magainin製藥公司,待遇優厚。

放棄企業高薪選擇學術道路

然而傾心於學術的他,最終還是沒有選擇在企業長期任職下去,1998年,他加入了美國猶太醫學研究中心及科羅拉多大學健康科學中心免疫學系,成為助理教授,後於2003年成為副教授。不過在2000年時,他已經選擇回國,加入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後來在北京大學任職這幾年時間裡,獲評長江學者。2005年,他選擇離開北大加入武漢大學,擔任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至今已是武漢大學副校長職務。

師生戀,再婚相差14歲,放棄國外高薪回國獲評院士卻把飽受爭議

個人生活惹爭議

然而他的爭議也是從北大的經歷開始。2000年舒紅兵加入北大,2004年選擇離開。而他的妻子武漢病毒所所長王延軼也正是2000年入學北大,2004年從北大畢業。夫妻二人在同一個學院。在校期間二人擦出了怎麼樣的火花,誰追求的誰我們不得而知,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王延軼畢業後,二人便迅速成婚,而舒紅兵之前是已婚,後來選擇離婚再結的婚,夫妻二人相差14歲。

師生戀,再婚相差14歲,放棄國外高薪回國獲評院士卻把飽受爭議

為了將來更好的發展,王延軼選擇前往舒紅兵曾經任職的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攻讀醫學院免疫學系免疫學碩士。於2006年碩士畢業,而2005年舒紅兵已是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教授。王延軼碩士畢業後,便沒有選擇繼續在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攻讀博士,而是轉而回到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攻讀微生物學在職博士。

師生戀,再婚相差14歲,放棄國外高薪回國獲評院士卻把飽受爭議

隨後舒紅兵於2011年當選中科院院士,而王延軼於2012年離開武漢大學加入中科院武漢病毒所,隨後便是光速晉升。

這些種種事蹟成了他飽受爭議的原因,讓人捉摸不透。不管怎樣,還是希望他們夫妻二人能在自己擔任的崗位上做出更多利國利民的突出貢獻吧。

對於這段經歷,大家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