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共濟抗疫情,同濟師生戰猶酣

校園戰“疫”| 同舟共濟抗疫情,同濟師生戰猶酣

武漢危急!湖北危急!2020年春節之際,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嚴峻形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充分發揮醫科特色優勢,迅速緊急行動起來,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展現出校院組織大愛仁心敢於擔責的“同濟擔當”,校園防控以人為本守土盡責的“同濟榜樣”,專家學者各展所長各盡其能的“同濟智囊”,附屬醫院中流砥柱救死扶傷的“同濟力量”,師生員工眾志成城迎難而上的“同濟形象”。

校園戰“疫”| 同舟共濟抗疫情,同濟師生戰猶酣

校園戰“疫”| 同舟共濟抗疫情,同濟師生戰猶酣

校院組織:

大愛仁心、敢於擔責的“同濟擔當”

——領導掛帥,確保組織落實。面對疫情形勢,同濟醫學院反應迅速,根據學校要求,當即成立了醫學院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工作領導小組及專項工作組,負責統一領導、指揮、部署同濟校區疫情防控工作。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同濟醫學院黨委書記、院長陳建國擔任領導小組組長;醫學院相關院領導擔任副組長;成員單位由醫學院相關部門和醫學院各院系黨政領導組成。領導小組下設綜合、醫療救助、物質保障與捐贈、宣傳、後勤保障、校園安全、學生保障、社區保障、密切接觸者隔離九個專項工作組。各二級單位成立了本單位防控應急工作小組。

——敢於擔當,快速凝聚共識。關鍵時刻大家很快形成共識,我們應該肩負起三重責任:守土有責,要做好自己校園的防控工作,而且要做成樣板校園和示範點;我們有華中最好的附屬醫院,應當成為關鍵時刻衝鋒在前的突擊隊;我們有華中最強的醫學學科,要為領導決策和服務廣大群眾貢獻我們的智慧,成為省市抗擊疫情的智囊團。

——制訂方案,建立工作機制。醫學院迅速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構建“四早”(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防疫工作機制,建立了院二級防疫信息報送網絡和防疫值班值守制度。建立“一日一通報”制度,專項組在每天下午16:30前,通報情況,解決問題,強化落實。

——研究部署,明確工作要求。領導小組多次通過網絡、電話、微信方式召開校區疫情防控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校區疫情防控工作,做到嚴防死守、科學防治、統一協調、有序施策、全力以赴。2月7日,醫學院召開疫情防控工作視頻會議,堅決執行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實省市要求及學校精神,成立了NCP密切接觸隔離小組,制定集中隔離工作方案並明確了任務分工。

——迎難而上,發揮組織優勢。各級黨組織發揮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最大限度地發揮黨組織作用,校區各職能部門、各院系、各黨支部紛紛迅速響應、行動起來,自覺投身於防控第一線,紮實有序開展校區各項防控工作,聯防聯控,將各項防控措施落實、落細。

校園防控:

以人為本、守土盡責的“同濟榜樣”

——封閉校園,加強人員管理。疫情爆發初始,醫學院最早開始關閉同濟校區的公共區域,撤回醫院實習的學生,取消醫學生寒假社會實踐項目,1月21號取消臨床學生提前返校實習的決定。著力開展對師生員工出行情況的全面摸排,並做好各類人員的數據統計、上報工作。校園安全組嚴防死守,對校園進行嚴密監控。1月31日起,同濟校區對2、4號門進行封閉,1號門實行人員車輛管理,進入人員車輛憑工作證、校園卡進入並測溫;對醫學院密切接觸者人員進行管控值班。在學生區,實施入宿、離宿手續辦理,加強了相關信息的登記和報送。學工、研工部門對疫情地區生源、身處疫情地的學生、14天內有過疫情地區居住史/旅行史或接觸史的學生、留校學生等各類學生(包括留學生)人員進行統計,關心瞭解其健康狀況;對於在醫院實習而感染的醫學生進行及時救治。

校園戰“疫”| 同舟共濟抗疫情,同濟師生戰猶酣

——堅守一線,服務師生員工。社區保障組在各項防護措施都尚未到位的情況下,全力做到了校區居民宣傳、排查、管控、觀察、隔離、關愛“六個到位”,牢固築起了同濟校區疫情防控的每一道防線。醫療救助組承擔著校區教職工公共衛生職責並保障師生員工基本的醫療;同時積極支援礄口區指定隔離點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以及參與醫學院捐贈物資的接收、標準鑑別,對入出庫進行登記等工作。學生保障組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力做好各項學生服務保障,與學生同舟共濟,用心呵護學生健康。後勤保障組做好留校學生、職工醫院醫護人員及隔離人員中晚餐供應及配送服務工作;與同濟物業一起,加強校園環境衛生治理,重點做好校園公共區域消毒殺菌工作;安排車隊承擔防疫物資運輸、部分留學生離境去往機場以及職工醫院醫護人員上下班的接送的工作。

校園戰“疫”| 同舟共濟抗疫情,同濟師生戰猶酣

校園戰“疫”| 同舟共濟抗疫情,同濟師生戰猶酣

校園戰“疫”| 同舟共濟抗疫情,同濟師生戰猶酣

——統籌協調,做好信息工作。特殊時期,綜合組發揮了中樞作用。他們積極與大學相關部門及醫學院單位保持密切聯繫,及時傳達各項決策部署,及時摸清醫學院“四類人員”情況,及時統計醫學院師生員工健康狀況,及時報送醫學院相關防控信息等。宣傳組加班加點做好抗擊疫情政策主張的傳播者、疫情防控工作的記錄者、疫情戰場正能量的推動者,截止目前,共收集醫科新聞素材146份,協助並撰稿外宣稿件43份,內宣稿件34份。

專家學者:

各展所長、各盡其能的“同濟智囊”

——建言獻策,貢獻“同濟智慧”。醫學院發揮學科優勢,組織專家學者運用各自的專業知識,為打贏這場戰“疫”貢獻智慧。作為擁有雙一流建設學科的公共衛生學院主動向省、市學校遞交請戰書,建言獻策,在疫情分析、病人救治評估、防控決策、消毒指導、社區防控策略等方面提供支持;第一臨床學院的學生們也在發生疫情後就如何開展冠狀病毒肺炎科普展開討論,經過反覆修改,一篇集專業、人文於一體的科普文——《科學麵對新型肺炎,返鄉人員也是家人》出爐;在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火神山醫院信息化建設等等方面,同濟師生髮揮著醫學專業所長,貢獻了“同濟智慧”。

校園戰“疫”| 同舟共濟抗疫情,同濟師生戰猶酣

——科普抗疫,發出“同濟聲音”。基礎醫學院李巖、吳雄文、公共衛生學院徐順清、何美安、藥學院李華、醫藥衛生管理學院馮佔春、姚嵐、樂虹、賈紅英等學科專家都積極就如何科學地面對疫情更好地進行自我防護在媒體上發出“同濟聲音”。

——精心組織,做好堅強後盾。學校和醫學院組織各附屬醫院,堅持以愛心奉獻社會,以仁術服務人民,匯聚成了磅礴的同濟力量。醫學院誓要築起醫護人員和人民群眾健康的防線,發動含三所直屬醫院的接受愛心捐贈的公告,來自四面八方的物資捐贈蜂擁而至,醫學院攻堅克難,第一時間將社會愛心人士捐贈的物資送往附屬醫院等一線。2月2日,校長李元元、副校長陳建國來到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協和醫院西院、梨園醫院,看望慰問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送去醫院急需的部分物資,深入瞭解面臨的實際情況,著力解決他們的困難和問題,做好他們的堅強後盾。

校園戰“疫”| 同舟共濟抗疫情,同濟師生戰猶酣

校園戰“疫”| 同舟共濟抗疫情,同濟師生戰猶酣

師生員工:

挺身而出、迎難而上的“同濟形象”

——挺身而出,盡顯人性光輝。同濟師生急國家之所急,憂群眾之所憂,置個人安危與度外,把風險留給自己,把安全留給別人。同濟海內外校友心繫母校,面對危難,他們與同濟心手相連,積極籌資,組織捐贈,“同濟人”與母校共克時艱。在附屬醫院醫療物資告急的緊急關頭,很多師生也心急如焚,隨即開啟了朋友圈物資捐贈公告傳播的愛心使者,動員朋友、同學及個人捐錢捐物支援前線;還有的不斷給我們的一線醫務人員鼓勁加油,送去人文關懷。

校園戰“疫”| 同舟共濟抗疫情,同濟師生戰猶酣

醫學院與醫院無圍牆阻隔,病毒傳播風險更大,保衛人員每天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堅守崗位,對校園進出人員進行嚴密管控,守好校園疫情抗擊的第一道防線。同濟物業師傅每天一絲不苟,及時對校園進行保潔、消毒殺菌不留死角。2月6日,抗擊新冠肺炎進入關鍵時刻,學校成立了抗擊疫情黨員突擊隊,醫學院廣大教師黨員踴躍報名,首批主動報名達65人。2月8日,為了將密切接觸者安排到集中隔離點進行隔離,短短一天時間內,來自各單位各部門的51名黨員組成團隊,其中不乏院系黨政主要負責人和部門負責人,成為勇敢的逆行者,主動承擔集中隔離點現場24小時值班重任,為被隔離人員做好各項服務。截至當日24時,首批密切接觸者完成入住。又一次展現出同濟醫學院師生的“同濟形象”。

校園戰“疫”| 同舟共濟抗疫情,同濟師生戰猶酣

疫情急,奔騰急,萬馬戰猶酣!同濟醫學院,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