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19800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14800名是护士,且90%以上为女性》?

Cherishmily


1、首先,向这几万冲在最前线的医护人员致敬!他们是勇敢的战士,是最前线职业的逆行者,这才叫真正的不怕死,不怕苦,而不是空喊口号之徒。

在这里一并向一二个月来奋战在抗疫一二线的全国医护人员,防疫人员,解放军官兵,武警官兵,警察干警,公务员及志愿者,以钟南山、李兰娟为代表的有关科学家,广大的国内外捐赠者等等致敬。

2、这个数字小了。但是比例是合乎职业标准的,一般一个医生标配二到三个护士。况且,护士中历来都是女性占绝大多数。在护理方面,还是女性更合适。

当然,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了。护理一些病人需要重体力,应该随时尽力调整。其实,少数女护士的力气不亚于男性。

3、什么是政治素质?这次抗疫冲在一线的就是政治素质,十七年前抗非典冲在一线的就是政治素质,日常工作中不畏险难苦累的人就是政治素质的体现。而那些只会喊口号,表决心,表忠心,而遇事避重就轻,避危就安的人,就是典型的口是心非,就是典型的政治素质差的体现。

希望我们在日常用人时,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不要被假话空话大话所迷惑。

4、这些医护战士真正的践行了医者仁心的诺言和几千年留下来的光荣传统。

全国人民已经看在了眼里,希望能记在心里,在日常中能够善待我们的医护人员,多多理解我们的医护人员。真正的融洽医护关系。

5、我们这次的动员能力也确实让世界各国看在眼里,服在心里。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的高度赞扬和肯定,他在希望世界各国借鉴和学习。

可是,许多同胞需要多多了解古今中外。我国几千历史上对待瘟疫,动员全国医护力量是一个传统,只是做的好坏有别而已。世界大多数国家和民族都有这个传统的。

比如前几年战非洲埃博拉,就是全球动员,只是我国医护人员做的特别优秀而已。


鱼磊卫静


我是一个小医生的科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这个数据其实应该需要更新了,目前已经有超过3w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且还在持续增多。

为什么护士居多呢。

很多人都以为医院里医生要比护士多,其实这是错误的。


医院里标准配比就是1个医生2个护士,当然现实中没有达到这个比例,因为护士缺口比医生缺口还大。

武汉支援就更是如此,特别是轻症患者,一个医生可以管几十个病人。

对于轻症患者医生查房,开医嘱可能就结束了。

但是护士不行,护士需要打针、送药、换盐水等等,可以说护士干了的比医生辛苦的多。

重症也是如此,我们医院ICU晚上需要有近20个护士值班,只需要2个医生。

护士中女性占绝大多数。

护士都是女的这个印象好像已经刻在了人民的脑海里,可护士更需要男的。

男性有较多优势,特别是在体力方面。

然而学护理专业的男性是国宝一样的存在,一般一个班可能就一个男性。

这次很多医院其实都挑了男护士去支援了,因为他们体力更好。

大家可以试下戴着N95去运动,真的非常费力,更不用说还穿着防护服。

所有的医务人员都付出了许多。

女护士撑起了武汉90的天空。

女护士真的撑起了武汉医疗救援的一片天,没有她们在一线奋战就没有我们的岁月静好。

希望这次疫情过后,大家都尊重护士这个职业,他们真的被忽视了。

临床上护士受的委屈其实比我们医生还要多得多。

希望大家以后都对他们道一声谢谢。

最后呼吁一下,看到朋友圈很多人在转发,武汉的护士需要卫生巾跟安心裤,很缺很缺,大家有的话希望想想办法。

她们在月经期还在坚持工作,没有卫生的措施,很容易感染的,真心希望大家有渠道的多帮帮她们。

特别是安心裤,谢谢大家。


一个小医生的科普


真正应该夸奖的是中国的制度,中国绝大部分国营企业是半军事化管理,从历次的灾难上就可以看出这种制度的优越性,如果指望私企,中国早乱了,每次大灾难都有些奸商发国难财,但绝不会是国企,看看这次就知道,公立医院1万2千家,私营1万8千多家,你见过私营医院这次出了几个人几分物资?反而曝出莆田系勾结某会抢夺协和物资,这就是区别!


檀香木913


这是各个地方的任务指标。以县来说,一个县要出三名医护人员。不光是女护士居多,而且是年青女护士多。她们能舍生忘死支援武汉,了不起。但是她们不能是牺牲品。很多医院划出的条件是四十岁以下的医护人员去支援五号,一道年龄的分水岭就成功的避开了很多人,有领导,主任,院长等等。只能让那些小护士去。


兰捕头2


我不是医护人员,我的观点是:第一,这个病目前没有很好的特效药,第二,病情都一样那就是一种病(冠状病毒)。所以只需要护理,医生虽然也可以,但是用处不大,护士完全可以。第三,谁去谁不去,不是护士说了算,她做不了主。第四,护士都是年轻人,思想单纯,觉悟更高一些。


天下高歌


这种病的特点就是肺部依靠呼吸机,度过身体与病毒的作战期。病程比较长。一般护工没有专业的护理和防护知识,这种时候也请不到吧?又不允许家属陪护。20岁左右的小姑娘给病人服侍大小便、喂饭,气切病人还要破壁机料理,随时吸痰,搬运尸体都是医生护士上,没人干,早期家属可以接触的时候,连家属都在逃避。三分靠治疗,七分靠护理。非常不简单。所以各地才放出了甚至入编这样的大招。期望给医护人员更多的理解和尊重。


段老师25


这种情况是没办法的事,毕竟男护士太少了,而普通男性不懂得防疫护理技能,去了疫情前线不是添乱吗?

如果想改变这一状况,国家应该出台政策,鼓励一部分男性从事护理工作,允许男护士的存在。要不然,以后遇到这样的疫情,还是女性上,因为医疗护理行业的性别比例太不合理了。

当然,允许男护士存在,一方面要对他们就行规范化的管理和培训,另一方面也要改变人们的固有观念,不要有太多性别职业歧视,毕竟有些工作不一定非要女性做。

当前,我们能做的就是给奋战在疫情前线的医护人员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另外,就是祝愿她们平安健康凯旋!


沐智健康生活


我认为这18000名医务人员能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让人敬佩!平静的时候你看不出谁到底有多忠诚,关键时刻见真心。尤其让人感动的是这次参加武汉第一线的女医护人员,他们英姿飒爽,让人感动,如今时期的女人已经不是过去的女人啦。


蒋受东


首先应该感谢我国广大护理工作者的无私付出,她们平时收入微薄,但是在此国难当头之时,她们依然义无反顾,挺身而出,致敬最美逆行者!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男性医务工作者的畏缩不前!90%为女性是由于我国医院客观人员结果造成的!当前,护理人员中,99%为女性,内科医生中女性也占据了三分之二以上,男性医务工作者大部分都集中于外科!而此次抗疫战役,主力力量是呼吸内科,感染内科,重症医学科,所以不难理解,为何本次抗疫战队90%都为女性了!

再次致敬我国战役一线医务工作者!


有温度的胸外科医生


这是很正常的呀,虽然近几年开始有了男护士,但是很少见,护士女性占绝大多数。而正常的医护比都在1:2以上,也就是说,支援的医护人员,护士占70%左右,这些基本都是女性,剩下的30%医生,因为援助的是基本是内科医生,一般内科女医生稍多,外科男医生占绝大部分,综合来说支援的医护,女性占85-9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