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8《步履不停》,一部折射家庭痛与爱的电影


豆瓣8.8《步履不停》,一部折射家庭痛与爱的电影

一、电影《步履不停》

现代化的城市和节奏,让更多的人步履不停地走下去,忘记了回头,甚至来不及思考人生的意义。

在现如今的电影市场中,科幻、喜剧、那些匪夷所思的故事和绚丽的特效,占据了电影市场的主要份额。但依旧有一股清流,文艺到仿佛电影和生活只是隔着一层薄薄的膜。

日本导演是枝裕和,受到很多文艺片爱好者的追捧,他喜欢运用大量的固定镜头,和朴实无华的风格,用带有人文主义色彩的画面,给观众讲述一个又一个动人心扉的故事。《如父如子》、《小偷家族》,还有这次要介绍的电影《步履不停》。

虽然电影《步履不停》没有像《小偷家族》一样获得了金棕榈奖,上映后的票房也不尽人意。但这一点都没有影响这部电影,在影迷们心中的地位,甚至很多影迷认为,是枝裕和借助这部影片,影射出了一个家庭内潜在的痛与爱。

豆瓣8.8《步履不停》,一部折射家庭痛与爱的电影

电影《步履不停》,它既不拿社会问题来吸引眼球,也没有半点刺激或猎奇的内容,只一部家庭剧。次子良多娶了一个带着孩子的女人,一家三口在大哥纯平的忌日里赶回家中,与父母和姐姐一家相聚。在接近24小时的故事中,只有一家人的嬉笑玩耍,和日常琐碎。却无不反映着,这世上亿万家庭存在的诟病,和剪不断的亲情。而是枝裕和的高明之处,正是在于他能把这看似平凡的题材拍得有滋有味、引人入胜。

《日本时报》评价这部电影,“可能夏日漫漫的气息太过宁静,加上缺少激起观众好奇心的情节点,影片意在冲击戛纳结果未能如愿。第二遍观看时我深陷其中,这样的家庭剧不会真正结束。”

亲情,这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关系。是枝裕和用电影的方式,来帮我们梳理这亲情中隐藏的痛与爱。让我们明白我们是如何获得爱,又该如何给予我们的爱。

豆瓣8.8《步履不停》,一部折射家庭痛与爱的电影

二、影片中主要家庭成员的现状与秘密

1、父亲恭平

父亲恭平,是一个退休的医生,他由于母亲的过早离世,而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在乡村他曾经建立一家横山医院,事业上的成功,让他获得了很多相邻的尊重。

不幸的是,一心想让儿子承袭自己事业的恭平,失去因为救助他人而离世的长子纯平。而次子良多,因为不满父亲的偏袒和哥哥的优秀,早已经另选职业,现在居住在大城市,不愿回家接受父亲的安排。

一家之主的父亲,带着自己的威严和遗憾,过着无聊又失望的退休生活。他宁愿在自己的工作室内发呆,也不愿意与妻子和孩子在一起欢乐。

豆瓣8.8《步履不停》,一部折射家庭痛与爱的电影

因为不善言辞,父亲在家中被边缘化,即使是他辛辛苦苦为这个家挣钱,但所有的人都会说这是“奶奶的家”,照合影也只让他站边上,而不把他放在正位,这让他内心十分不满。

更无助的是,父亲恭平看着自己曾经的患者被送上急救车,而自己却束手无措。那种失望之情,徘徊在他心中久久不能散去。

很多老人不怕衰老或者死亡,但一定会怕自己失去了所在的能力和价值。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说,“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量去衡量的。”

原来是这个家的顶梁柱,一下子变成了最需要照顾的对象。这家庭位置上的变化,人生价值的降低,让很多老人感受到孤独和不安,这也正是父亲恭平不可言说的痛。


豆瓣8.8《步履不停》,一部折射家庭痛与爱的电影

2、母亲敏子

母亲敏子,是这个家的核心人物。相对于父亲的冷漠,母亲敏子的热情让更多人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在日本那个男主外,女主内的环境下,敏子就是普通的一个家庭主妇。

对于丈夫恭平的强横,敏子像一团柔软的棉花糖,她必须用细软的心灵来抚慰这个内心失望的丈夫。而对于丈夫多年前的出轨行为,她未曾言说,却保留着那张丈夫曾经唱给情妇的古老唱片,在一个人之时,拿出来哼唱,算是对丈夫的一种隐喻的不满。

对于孩子,母亲敏子与父亲也有着不同的情怀,长子纯平的离世,在父亲恭平眼中,是失去了一个继承他家业的人,但对于母亲来说,是失去了自己一手养大,还没有过多体会人生的儿子。

豆瓣8.8《步履不停》,一部折射家庭痛与爱的电影

母亲对于长子纯平的感情,十五年的时光只会让这个思念,变得更加醇厚和浓郁。甚至当她看到从墓地一直跟回家的黄蝴蝶,自认为那是纯平的化身,身体颤抖地想去拥抱。

长子的离世、丈夫的出轨都给了她沉痛的打击,她用悄无声息的方式,来祭奠她失去的爱。她为这个家付出了一生的心血,没有换来丈夫的忠贞、儿女的理解和爱护。这种凄凉是日本很多家庭主妇的最沉重的境遇。

豆瓣8.8《步履不停》,一部折射家庭痛与爱的电影

3、次子良多

已经四十岁的良多现如今失业在家,在大哥的忌日时,他不得不遵从父母的命令,带着妻儿前往吊唁。但他内心是不愿在长大的家多待一分钟的。母亲的唠叨,父亲的鄙夷都让他唯恐避之不及。

在父亲眼中,他是一个没用的儿子,所以为了父亲能够瞧得起他,他撒谎把自己的工作说得很高尚。为了躲避母亲的唠叨,他借口抽烟去了厨房,留在妻子独自应对母亲的话语。

在良多的内心,这个原生家庭给他带来太多的伤害,所以他逃避,甚至总是慢半拍去想事情。他以为只要他钻进一个保护罩内,就可以避免外界的纷纷扰扰,但并未如他所愿。

豆瓣8.8《步履不停》,一部折射家庭痛与爱的电影

只有在影片最后,他像母亲所说的那样,当上了真正的父亲,有了自己的女儿,他才明白曾经父母的期盼和那份隐蔽的爱。也留有“子欲养而亲不待”,这种无论付出多少代价都无法弥补的遗憾。

“双亲会老,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会死多半也是无可奈何的。但是,没能与他们的衰老或死亡发生一点联系这件事,对我来说如鲠在喉。”

曾经他步履不停地往前走,来不及回头好好看看父母。现在即使明白其中道理,为之晚矣。

三、浅析《步履不停》中现实主义意义

豆瓣8.8《步履不停》,一部折射家庭痛与爱的电影

1、空巢老人的独守与儿女的展翅

当父母千叮咛万嘱咐,将良多一家送上车后,父亲恭平和母亲良多在探讨,儿子下一次回家的时间应该是新年。而镜头一转,良多在公交车上与妻子谈话,他认为一年回家一次就好,新年就无须回去了。老人的期盼和儿女的不屑,形成了多么讽刺的对比画面。

这一情节,也印证千万家庭都存在这样的令人唏嘘的状况。父母总是盼望着儿女能够多回来几次,毕竟自己曾经含辛茹苦地将子女拉扯成人。

而子女却不喜欢父母给予的牵绊,他们要的是自由和飞翔,在钢筋水泥的大城市中,寻找自己的人生价值。回家看望父母,就变为需要完成的任务。

中国有句老话,“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只有自己当上了真正的父母,才能够对“父亲”与“母亲”这两个词有所体会。良多在影片的最后,叹息他未曾陪父亲看一场球赛,也没有让母亲坐上自己的汽车。

导演是枝裕和在写这部电影时,父母刚刚过世,这部影片最后的遗憾,不止是写给影片中的人物良多的,更是是枝裕和写给自己的。同时也是为了提醒所有的儿女,不要被那些显现的痛,蒙蔽双眼,忘记父母的爱。

豆瓣8.8《步履不停》,一部折射家庭痛与爱的电影

2、善于表达,有效沟通,才能发现事情的真相。

父亲恭平的沉默,一直到最后,都没有明白子女为何把他这个辛苦养家之人,看得这么轻。反过来母亲敏子的不停唠叨,却能得到更多的关爱。

父亲恭平这种自欺欺人的心理,叫做“自以为”。他自以为自己为这个家所做的努力,可以直接转化成子女对自己的恩情,却忽略了语言的力量。

如果,父亲恭平像对待孩子小敦那样,坐下来慈爱地交谈,或许父子之间的那点隔膜,就会渐渐消减。但固执的父亲并没有,他还沉浸在自己所设的那套思想观念中。

反而,当良多不明白母亲为何总是让纯平被救的孩子来家中吊唁,他以为这是在折磨那个孩子。他把他的不解告诉了母亲。母亲的一番话,让他顿悟母亲的良苦用心。

豆瓣8.8《步履不停》,一部折射家庭痛与爱的电影

“对做父母的来说都一样。没有人可以恨的话,就只能自己承受痛苦了。就算我们让那孩子一年痛苦个一次,也不至于会遭天谴吧......”

母亲看着那个被救的孩子,不能出息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她想通过这种方式,让男孩能够反省一些,从而走上正途,也不枉费自己优秀的儿子牺牲掉性命。

相比被救下来的孩子,一年只痛苦一次。母亲的痛是时时刻刻的,要比他人多出若干倍。

良多将内心的困惑表达出来,获得了答案。父亲没有放下他高高在上的位置,不愿表达自己的爱与不解,才会带着悔恨离开人世。

很多家庭矛盾,都是因为没有有效的沟通导致的。如果所有的人可以敞开心扉去面对家庭中的矛盾,想必爱早已经消融其中的误会。有困惑就交流解决,爱他也要说出口,不要用沉默来迷失亲情。

豆瓣8.8《步履不停》,一部折射家庭痛与爱的电影

3、人是不会真的走的,死去的人,还是会以某种方式继续存在。

《步履不停》电影里,由香里和儿子小敦,叹气已经死去的丈夫。她说“人是不会真的走的。死去的人,还是会以某种方式继续存在。”

死去的人,只是肉体离开了人世间,但他在曾经活着的岁月里,给家人和朋友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与精神。

读懂母亲话语的小敦在漆黑的夜里,对着夏日的蝉鸣,自言自语到,“在我长大后,我想成为一名像爸爸一样的钢琴调音师。如果那不可能,我就想做一名医生。”

等到若干年后,父母的离世,也让良多发现,自己身上有着和父亲一样的固执,和母亲一样的细腻。父母的一些习惯和语言,也被良多承袭过去。

作家臧克家写道,“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那些死去的人,将自己的精神用爱传递给人世间。而他们的形象将永远留在家人和朋友的心中。

豆瓣8.8《步履不停》,一部折射家庭痛与爱的电影

4、我们总在失望和希望中前行

良多在若干年后想起家庭中曾经的种种往事,

“在这段不断失去的日子中,如果说我还得到过一点什么,应该就是:人生总是有那么一点来不及——这么一种近似于认命的教训吧。”

人生总是有失望所在,就像父亲恭平没有等到自己的接班人,而母亲敏子也没有坐上儿子的汽车。女儿千奈美没有如愿得到父母的房子,儿子良多在多年后才明白父母的苦衷。

可是失望再多,也无法抑制希望的诞生。恍然大悟的良多,会将自己的爱给予儿女,然后会像父母一样,将这种期盼放在子女身上。等到良多老后,也许和曾经的父母一样,对子女的冷漠有所失望。

我们人生就是在失望和期望中不断前行。在这种交叉的情感中,找到真实的自己,体会家庭给予我们的爱和痛。

豆瓣8.8《步履不停》,一部折射家庭痛与爱的电影

歌曲《一荤一素》是歌手毛不易,为纪念离世的母亲而写的。

“太年轻的人 他总是不满足

固执地不愿停下 远行的脚步

望着高高的天走了长长的路

忘了回头看 她有没有哭”

不管是良多,还是毛不易,我们都一样,只有在父母不在之后,才恍然大悟,自己忘记了回头去看,父母早已经年迈的脸庞,还有他们对自己源源不断的爱。

看完这部电影,我给远在家乡的母亲打了电话。沉默了很久之后,哭腔地说“妈,我想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