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写美女入选《唐诗三百首》,两句写尽男人无情,男同胞要读读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记忆中,杜甫一直是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适逢安史之乱,杜甫目睹了这场战乱带来的危害,并把这场灾难用诗歌表达出来,他的诗歌因为反应了社会现实,所以被称为“诗史”,而杜甫本人也因为这种忧国忧民的高尚人格被后世尊为“诗圣”。

杜甫很少写才子佳人、风花雪月之类的诗歌,这类诗歌在他的作品中占很小的比例,但杜甫一出手,必定是经典,我们熟悉的"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就是杜甫的手笔,这句诗在影视作品和小说中经常被引用,由此可见它的普及度。


杜甫写美女入选《唐诗三百首》,两句写尽男人无情,男同胞要读读


这首诗名为《佳人》,其实,如果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第一次看到诗名,会很难相信这是杜甫的诗,全诗如下:


佳人

唐代:杜甫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对于这首诗的理解,可以把全诗分为三部分,每部分八句。


杜甫写美女入选《唐诗三百首》,两句写尽男人无情,男同胞要读读


第一部分:“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这部分写佳人家庭的不幸遭遇。

有位举世无双的美人,隐居在空旷的山谷中。她说自己是高门府第的女子,飘零沦落到与草木相依。

首句就非常不俗,写出了佳人举世无双的美貌。绝代有佳人,这让笔者想起了李延年的“北方有佳人”,杜甫写得这位女子应该是像李夫人一样倾国倾城的女子吧。幽居在深谷,<strong>“幽居”一词实在是妙,这么美的一位女子为什么自甘寂寞居住在深山之中呢?原来她是高门府第的女子,因为家道中落才飘零到此地。不仅如此,幽居的环境还可以衬托出女子的孤寂,说明她命运的悲哀、处境的艰苦。

杜甫不愧是杜甫,写任何题材的诗都不忘交代大背景,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丧乱指遭逢安史之乱,过去关中一带遭遇战乱,战火连天,家里的兄弟全被乱军杀戮,昔日的名门望族一朝衰败。父兄子弟即使官高禄厚,又有什么用呢,最终也难逃杀戮,连尸骨都没有人收。


杜甫写美女入选《唐诗三百首》,两句写尽男人无情,男同胞要读读


第二部分: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这几句是佳人在倾诉被丈夫不幸抛弃的悲剧命运。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世俗人情都厌恶衰败的人家,万事就像随风而转的烛火。家族衰败,受尽周围人的冷嘲热讽。这一句深刻体现了杜甫的笔力之深,既对应关中丧乱、家族衰败的悲剧,同时又指向下句“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的悲剧。女子惨遭抛弃,是因为年老色衰吗?丈夫是不是因为女子家族衰败 而生“恶”呢?谁又能抵挡住人情的衰歇,世态的炎凉呢?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那么快,那个薄情寡义的丈夫就抛弃了女子,爱上了貌美如玉的新人,真是一个负心汉哪。所以女子才感慨“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strong>合昏是夜合花,叶子朝开夜合,花香沁人心脾。<strong>鸳鸯是一种水鸟,雌雄成对,日夜形影不离。合欢花尚且知道朝开夜合,鸳鸯鸟成双成对从不独宿。诗人以形象的比喻、同情的笔触写出了女子被抛弃后的痛苦。


杜甫写美女入选《唐诗三百首》,两句写尽男人无情,男同胞要读读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这一句简直是神来之笔,草木有情、鸳鸯成双成对,而人却不得不形单影只。女子不得不痛诉:我那负心薄幸的丈夫啊,你只看见新人欢笑,哪里听得到旧人哭泣?一“新”一“旧”,一“笑”一“哭”形成鲜明对比,这应该是女子最无奈、最凄凉的感慨。这总会让人想起汉乐府中一首《上山采蘼芜》,“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被抛弃的女子到山上采摘蘼芜,下山的时候遇到前夫,女子心想,前夫此时应该很快乐的吧,没想到前夫却说新人不如旧人。

喜新厌旧是男人的本性,男子此时的感慨何尝不是因为新人也已成旧人,所以又想起旧人的好。由男人喜新厌旧的特点来说,女人常说的“男人没一个好东西”似乎也有些道理。


杜甫写美女入选《唐诗三百首》,两句写尽男人无情,男同胞要读读


第三部分: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赞美佳人虽遭不幸,尚能洁身自持的高尚情操。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泉水在山里是清澈的,出了山就浑浊了。让侍女典卖珠宝维持生计,牵把青萝修补茅屋。侍女卖珠再次照应前面的家族衰落,也能够说明佳人此时的生活很艰苦,家族中无人可依靠,丈夫狠心抛弃自己,只能依靠变卖首饰度日。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摘下来的花不愿插在头上,喜欢采折满把的柏枝。天气寒冷,衣衫显得分外单薄,黄昏时分,独自倚在修长的竹子上。结尾这几句使女子的形象得到升华,她不仅仅是一个美貌的女子,她还拥有士大夫的高贵品格。“百”“竹”都是耐寒高洁的,文人雅士往往以此激励自己。杜甫以此比喻佳人,这位命运多舛的女子,就像松柏绿竹一样经寒不衰。


杜甫写美女入选《唐诗三百首》,两句写尽男人无情,男同胞要读读


有人觉得“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是这首诗的经典,但我更喜欢这最后一句“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不等待、不自怜,即使哀愁,也要坚强;看尽污浊,也要高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