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鋒在防控一線的“政務人” — 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抗疫工作點滴

駐點村裡,他們是守護村民健康的護理員;隔離點裡,他們是衝鋒在前的戰鬥員;12345熱線平臺裡,他們是幫群眾解難題的接待員;通行證辦理大廳裡,他們是安全秩序的維護員;全市網絡輿情處置中,他們是保證信息上傳下達的情報員……


在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有一個特殊“兵種”的叫“政務人”,他們的身影出現在各個不同領域、多種工作崗位上,全力以赴,決戰決勝,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作出自己的貢獻。


衝鋒在防控一線的“政務人” — 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抗疫工作點滴


衝鋒在防控一線的“政務人” — 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抗疫工作點滴


駐點村裡的“護理員”

為做好還地橋鎮黃崗村、東風農場東風村兩個駐點村疫情防控工作,切實保障廣大村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第一時間成立工作組趕赴駐村點,以“五個全覆蓋”為目標開展各項疫情防控工作。


衝鋒在防控一線的“政務人” — 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抗疫工作點滴


宣傳引導覆蓋全。村村響廣播每天不間斷播放疫情相關報道,製作防疫宣傳標語60餘條、橫幅50條,宣傳單(冊)2350份,分別張貼於各灣各路口,並與各網格員上門對全村各戶進行宣傳告知,切實做到不漏一人。


藥物消毒全覆蓋。兩個駐點村應消毒區域50餘處,前期消毒液等物資嚴重不足,該局克服困難,送去一噸消毒液,協同網格員、志願者等對廣場、路面等活動場所進行全面消毒。


入戶測溫全覆蓋。製作人員體溫記錄表,工作組與鎮、村幹部採取分組分片區形式開展測溫登記工作,並對有發燒、咳嗽等症狀的人全面摸排。截至目前,共計摸排人次26772人,累計發放體溫計330個、口罩15400個。


路口卡點全覆蓋。兩個駐點村封堵路口36個、設置活卡點5個,採取24小時不脫崗的工作方式,對各路口、卡點值班管制,嚴禁車輛、人員進出,確有特殊情況進行測溫登記,嚴格控制相關隱患。


採購物資全覆蓋。為解決兩個駐點村村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組與村幹部每天早上赴還地橋鎮為村民集中採購生活物資10餘噸,下午上門分發,村民日常生活有保障。駐點村轄區內沒有出現一例確診或疑似病例,得到了村民們的一致好評。


隔離點裡的“戰鬥員”

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是全市第二片區陳貴集中隔離點的牽頭責任單位,為了讓該隔離點運行順利,該局13名專班人員做了大量細緻工作。


人員到崗到位。所有參與人員按文件要求第一時間到位,同時,成立市第二片區陳貴集中隔離點臨時黨支部,在關鍵時期,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帶動各單位青年志願者參與到這次疫情防控中來。


衝鋒在防控一線的“政務人” — 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抗疫工作點滴


制定工作方案。該局成立四個工作組,各工作組又根據實際情況成立工作小組,做到人員分工明確、責任安排到位,實行點到點、人到人,確保每個時間段做到無縫對接,做到一切行動聽指揮。


做好後勤保障。每天針對隔離人員和醫療人員提出的物資需求,制訂購買清單,通過各種渠道,最大程度做好隔離人員和醫療工作人員的後勤保障工作,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


截至目前,該隔離點接納了來自陳貴、靈鄉、茗山三鄉鎮密切接觸者百餘人,做到了信息數據庫全面、無一例交叉感染的情況發生。


12345熱線平臺裡的“接待員”

在疫情防控期間,12345熱線每天的電話量是平時的幾倍,12345平臺嚴格按照方案要求實行領導坐班制,每天由一名主要領導坐鎮指揮,緊急增派人手24小時全天候服務,確保群眾的每一個來電都能得到及時處置;對群眾的訴求能在線回覆的,話務員直接做好溝通與解釋進行回覆;對不能現場回覆的,第一時間轉交給相關承辦單位及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確保事事有迴音、件件有落實。


為了讓群眾的訴求能得到更快的落實,平臺對每天的工單加強督辦,對投訴、求職類的工單要求承辦單位在1天內必須回覆,對諮詢、建議類工單要求在2天內必須辦結;實現日通報制度,對一些緊急類的投訴採取電話督辦,由各單位的一把手親自督辦落實。


元月24日至2月15日,市12345熱線平臺共接聽群眾來電5533個,其中關於新冠肺炎疫情求助、諮詢、建議類來電3963個,交辦相關責任鄉鎮、部門2544個,在線回覆2270個。


網絡輿情處置的“情報員”

當前是我市疫情防控的關鍵期、決勝期。疫情面前,群眾的訴求刻不容緩,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自接手疫情網絡輿情處理工作以來,全面部署,紮實推進。


建立健全工作機制。迅速組織召開會議成立網絡輿情防疫指揮小組並開展工作。局機關抽調二十人實行三班倒,每班都有帶班領導和值守人員。進行業務知識培訓。為了在業務上快速上手,該局通過“傳、幫、帶”的方式,對20餘名“情報員”進行業務知識培訓,現場教授網絡輿情如何正確處理,短時間內,這些“情報員”也成為了信息處置的行家裡手。


信息處置“快、準、嚴”。對於群眾在網絡上有關疫情的諮詢、訴求、求助,積極進行解答、回覆,需轉辦或交接處理的,迅速聯繫相關部門以及訴求人所在的鄉鎮、村社區說明情況,實時跟蹤瞭解處理情況,並對當事人進行回覆,做到有求必應,有問必答。


自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求助平臺上線以來,接收市民求助、訴求共計300餘件,日均接收網絡工單30餘件。


辦證大廳秩序的“維護員”

2月12日,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交通組辦證業務轉移到該局一樓辦事大廳。為配合做好復工人員、離冶返冶人員通行證的辦理工作,該局特成立工作專班,每天安排12名工作人員維護大廳秩序,發揮廣大黨員幹部的作用,帶動該局青年志願參與到大廳安全維護中來,對前來中心辦事的群眾嚴格實行體溫檢測及登記制度;同時做好辦證大廳的後勤保障工作,確保窗口辦證工作人員通電、通水、通網等方面正常,讓他們為群眾辦證的過程中不受到外界的干擾和阻礙,為他們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


在做好通行證辦理業務的同時,為滿足廣大群眾和企業在疫情期間辦證需求,市政務服務中心向各媒體刊發公告,公佈了各窗口辦證人員的電話號碼,只要群眾和企業有辦證需要,隨時可以聯繫進行預約辦證服務。


春節假期,中心共接到群眾辦事諮詢電話299人次;為群眾(企業)預約辦理各項政務服務事項12件;網上受理群眾(企業)辦件4件次。


社區疫情防控的“通信員”

根據市委組織部在職黨員和幹部進社區“雙報到”的要求,該局未安排疫情工作的32名黨員幹部深入居住地社區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在疫情決戰決勝階段,擴充社區一線力量。


衝鋒在防控一線的“政務人” — 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抗疫工作點滴


做好夜班值守工作。在寒冷的天氣裡,他們積極配合社區做好夜班值守工作,在各個小區的卡點、人員出入點,做好小區居民的體溫監測以及登記出入情況,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把好關。


做好信息收集工作。為了準確瞭解和掌握小區居民的身體健康狀況,他們每人一天要打100多個電話,實時跟蹤居民的身體健康狀況。


做好疫情信息的宣傳工作。為了讓小區居民足不出戶瞭解全市疫情信息和有關疫情的方針、政策,他們進樓入戶給小區居民分發報紙和宣傳海報,讓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傳達到全市的每個角落。


平時在全市各項工作以“爭一流”、當“排頭兵”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每年年底各項工作量化考核中在全市都名列前茅;在疫情防控關鍵時刻,全市“政務人”也不甘落後,繼續以“爭一流”、當“排頭兵”的要求衝鋒在這場戰鬥的最前沿,展現出“政務人”的責任擔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