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送炭,溫暖科技企業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龍錕)疫情防控阻擊戰是病毒與科技的較量,但是抗擊疫情如救水火,必須與時間賽跑,分秒必爭!這意味著科技需要快速派上用場,發揮威力。科技企業是市場主體,也是技術轉換最靈活的單位。廣州的科創中小企業組成了“抗疫軍團”,在疫情中展現了能辦大事的能力。

面對市場口罩需求大增,廣州普理司科技有限公司僅用3天就將3C產品質量檢測機改造為柔性AI視覺全自動口罩機,利用AI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進行鑑別和操控,大大提高口罩的生產效率。

疫情期間,極飛科技將農田裡面使用的無人機,應用於防疫消毒,它們在天河智慧城開展無人機定點消毒噴灑測試,已經達到了預期要求。

高新興集團自主研發的“千巡警用巡邏機器人”,是目前國內第一款用於測體溫的巡邏機器人,不僅能一次性測量10個人的體溫,還能提醒人們戴口罩。這款機器人2016年上半年即已投入市場,而體溫監測、人臉和口罩識別功能則是在這次疫情中迅速升級的。

廣州的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企業數已經常年排在全國第一,而疫情則是對廣州科創企業實力的深度檢測。事實已經說明,廣州的科創企業不僅有數量,也有質量。

科技企業需要特殊的營商環境,那就是鼓勵創新創業的生態環境。科技企業生於科技,長於金融,強於市場,從搖籃到成人禮,廣州正為科技企業塑造全鏈條的支持環境,從對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進行補助,到設立了科技型中小企業信貸風險損失補償資金池,再到加大對重大創新產品的採購力度,優惠政策無處不在。

疫情中,廣州很多科創企業正在經受考驗。同樣,廣州的創新創業環境也在經歷一場磨鍊。但是廣州正在努力面對。廣州市科技局及時發佈了“關於全力支持科技企業抗疫情渡難關穩發展的若干措施”,其中鼓勵和支持本市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的業主單位和運營單位為承租的中小微企業減免租金,安排財政資金為科技型中小企業購買科技保險給予補貼,優先辦理撥付財政科技專項資金中的涉企經費等,都是實實在在暖企政策,抓住了科技企業的特定需求。

雪中送炭則更顯真情,廣州這片“雙創”沃土值得更多科技創業者來尋找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