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让许多线上项目枯木逢春,如果抓住这波风口,现在出手做什么?

臣木水


这段时间,关于疫情对经济影响的话题,吵的火热。我总结了一下,大概从3大类的行业,共计10个行业或领域分析,疫情过后会有所发展,甚至是有爆发增长的。当然,不一定完全准确,可资大家参考。

一、被肺炎疫情压抑的服务行业

01、餐饮业相信大家都已经被这个春节枯燥的家常便饭折磨得不死不活了。我们回顾当年SARS影响的餐饮业:在2003年非典开始之后一直到6月份,餐饮门店关门歇业率达到了70%,经营业绩普遍比 2002年同期下滑50~80%。那个时候,甚至连餐饮巨头海底捞,也被爆出几乎破产的消息。原本人头涌涌的门店,当时也是变得异常冷清。其股票也在1月下旬跌停。还有西贝、呷哺呷哺等等,都如同进入地狱般地难熬。但是,在2003年的Q3、Q4,餐饮业的增长非常迅猛,到了当年10月,餐饮营业额已经同比增长16%,恢复到年初的水平了。而这个增长还在继续,到了年底,全年的营业额还比2002年增长了14%左右。这就是报复性增长。

02、旅游业不必多说,疫情对旅游业在今年春节的影响,可谓如山大。各种机票、酒店、团队旅游产品的退订,都对旅游公司造成巨大的影响。本来春节是一个疯狂提高毛利赚钱的好时机,现在不仅没赚到钱,还因为原来的各种买断资源,人力成本虚耗导致大面积的亏损。不难想象,携程、飞猪、美团酒旅的Q1财报一定很难看。但是,跟餐饮一样,旅游业也会有非常明显的报复性消费。还记得我当年在携程负责泰国旅游的时候,遇到2011年的泰国洪水水灾,我全年的泰国业绩基本完蛋。但是到了2012年,业绩简直是不坐上火箭的速度往上涨。那个时候,我能体会,啥叫什么都不用干,躺着收钱。我们回顾旅游业在非典后的业绩,也是能发现这样的规律。我相信,旅游业在疫情过后,一定会迎来巨大的爆发期。毕竟消费者手中的钱,留给旅游的,始终会花在旅游上面。

03、文娱业春节电影全体撤档,只有一部《囧妈》秀了一下操作,改为全网播放。大家这个春节,不得不在家看老电影过日子了。为此,前不久我还特意写了一篇《#在家抗击肺炎# 推荐几部电影过春节》,希望让大家有更多选择。2019年春节档票房59.05亿元,2018年为57.71亿元票房,由于今年春节基本没有票房收入,由此估计大概就是损失了60亿元左右。而电影行业,会受到影院、档期和电影质量的影响,因此哪怕消费者很想去看电影,疯狂看电影,也会受到时间空间的影响,而导致复苏相对较慢。我预计,如果只看疫情过后剩下的今年时间,一定会同比有所增长。但如果要全年增长,估计要等明年了。电影之外的其他线下文娱类,也是一样:舞厅、K房、游乐场、球馆等。疫情过后,会由于春节期间的压抑,而导致消费者会有更大的冲动去消费。

04、零售业对我最大的打击,是我每天必喝的星巴克竟然都大面积停业,这让我这个咖啡控也受到了极大的折磨。毫无疑问,疫情过后,当星巴克重启的那天开始,我会疯狂地喝!除此以外,购物广场、商业街,在经过春节的萧条冷清之后,也很大可能会在后面迎来人山人海的画面。以上这些行业,大概率会迎来爆发的原因,也就是我上文多次提到的5个字:报复性消费在计划满足需求的时候,得不到满足。于是,以后再次遇到机会的时候,会考虑多满足以下,弥补过去的损失。这是来源于我们对时间和满足的等量感觉。简单举例,就是当我们认为,我们损失了1个月的满足时间,我们会在下一个月消费时,把上一个月的消费补进来,以此来弥补我们潜在认为的“损失”。因此,在消费被压抑的日字过去后,人们的消费会考虑压抑期的本来预期支出,补充到当下的消费当中,从而消费得更多。

二、处于变革阶段的部分行业

05、在线教育之前我在跟朋友聊天的时候,聊到关于2020年之后的风口。我跟我朋友说,要判断风口,一个核心点是判断当代主力消费者的特点。上面这个图,大致能帮我们判断,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之下,他大概需要什么基本的东西。作为主力消费者的人群,大概是25~45岁,这部分人,就是80后和90后。也就是当年经历了大学扩招以及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富裕子女。这部分,文化程度较高,对新鲜事物抱有开放的态度。这也决定了2020年之后,主力消费者对各行各业的态度。在线教育,要放在10年前,不是没人想到,而是时机不对。因为网络技术、因为人们的思想态度和文化程度,都决定不可能做成。但是,放到今天,这却是大概率能成的事情。而这场疫情的到来,一定程度能加速这个变革的推进,因为在线教育能解决当下人们在不见面的情况下依然能学习的问题。新东方早在前几年,已经在推行在线课程。而到了今天,他们更是加大了宣传力度。在我身边,我儿子的英语早教机构,也跟我说,春节后改为在线课程,价格还贼优惠。

06、AI应用本来就在风口,被吹了多年的东西,估计在今年之后,会得到更进一步的爆发。原因很简单,AI能更大程度降低密集劳动的依赖程度,大幅提高生产效率。这无伦从健康风险的角度,还是生产竞争角度,都是更好的选择。当然,AI需要更多的算法和应用层支持(数据层现在已经不再是问题了)。但我相信,这次疫情,会对大家加速推进AI的决心大大增强。

07、远程协助应用我相信大部分人,在这个春节都首次尝试了在家办公的感觉了。这是一次迫不得已的尝试,同时也有可能是一次误打误撞的新开始。一直以来,工作,大家都是想到把一堆人集中到一个地方,一起讨论,一起敲键盘。但实际上,随着互联网各种应用的发展,是不是真的必须把人凑到一起才能实现企业目标?钉钉在这次疫情期间,紧急上线了健康打卡、实时统计收集信息等功能。这也是给了大家一个信号,或许没有什么东西,是非得见面才能解决的。在家办公有好有坏,好的是可以节省成本,尤其对于中小企业,昂贵的办公室租赁和水电费用,如果能减少,确实为轻松很多。坏的是效率和管控问题。没法见面,意味着没法隐形监督,也没法互相吵架讨论激发热情。我相信,只要尝到一些甜头,衡量得失仍然觉得划算,那么后面讲究会有一些中小企业,或者大企业里面的一些项目和部门,会逐步尝试再加远程办公的。这个事情,一定会带动更多的新应用来帮助大家解决。

08、产业互联网推进继移动消费、020、新零售之后,就是大佬日吹夜吹的:产业互联网。从去年下半年开始,TO B成为投资的新风向,而如何用互联网技术,打通各个行业的供应链,实现数字化同步和效率提升,更是成为了重中之重。传统行业的变革,阻力是很大的,大环境和老板顽固的脑袋,都是大石头,难以撬动。但是这场疫情,给传统行业带来一些迫不得已的做法,以及困境之下的重新思考。如何在不用见面,人更少的情况下,完成过去要做的事情?生产、发布、推广、接单?以往的每个环节,都需要人,需要手工。但今天,这种环境下,这些传统企业不得不重新思考更安全,跟高效的方式了。这就是产业互联网的机会,因为大石松动了。以上的这些行业,或许在疫情过后,不能算是迎来爆发,但一定会是迎来春天。迫不得已的环境,会让很多尝试提早开始。当尝试的人,尝到甜头,他们会改变想法,向新的方向进发。

三、健康相关产业

09、医疗制药这个我觉得我也不用解释什么了,只要智商正常、有看新闻的人,都能有同样的想法。这春节,年货是什么?送礼比如送口罩!本以为非典之后,我们有了足够的经验和储备,但经历这次肺炎,国家意识到还缺得太多。尤其在基础医疗设备、药物研发上,都还不足以让事情变得稳妥。当然,这次反应速度,已经比非典快很多了,重视程度、隔离、分析诊断、建医院、补供应、控物价、宣传教育,都做得挺好了。

10、泛健康领域行业比如健身、体检、健康咨询、私人医生、营养食品、保健用品等等,都一定是未来的风口。哪怕不经过这次疫情,健康,也是未来越来会得到人们重视的环节。如我上面所说,这代人,文化程度更好,对于科学的东西会更接受。于是,少吸烟、不劝酒、多健身等等,你都能越来越在身边发现。疫情,只是一个加速剂。

以上只是个人的一些看法,可能有些分析不够深刻,也不够全面,欢迎大家讨论


华科大宝宝


不如我们来看看那些行业在疫情过后会更受青睐吧!

疫情当前,很多不同行业受到了痛程度的影响,不止是大人,就连小孩也不例外,这天开始,应该是很多小孩抖开始上网课了,当然,冲击最大的是服务行业,人都不能出门,都服务谁呢?对吧。

  • 餐饮行业

虽说短期内会有很多餐饮行业支撑不住,但如果撑的过去,疫情过后,会有一波反弹。虽然在家的日子里,不少人厨艺大增,但却依旧抵达不住火锅,撸串,炸鸡,奶茶,咖啡等等的诱惑。宅在家发慌了,出门后必定会大吃大喝。

  • 旅游行业

春节和国庆本是两个长假黄金周,很多人会选择回老家,长线游。这个春节阻挡了很多人出门的脚步。再加上,一般出现大的不可抵抗力之后,例如地震,流行病等,人们会更珍惜当下,珍惜身边人,走出去看看美好的世界。

那么如果疫情在3月底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五一不敢确定,可是十一必定会迎来一波爆发期,甚至利用年假来一个长假游。

  • 线上零售(含外卖/电商)

本来已经很多年轻人依靠外卖过日子。在疫情不能出门的日子里,就连很多父母等上年纪的人,也会点外卖了。而且以前只是点外卖,现在随着响应国家号召不出门,小区封闭式管理后,更是柴米油盐生活用品都可以线上下单,送货上门。人是有一定惰性的,疫情过后,在习惯了有人送货上门的日子,线下超市药房等会受冲击,线上生活不止是年轻人的日子,年龄层次会更加细分,会迎来中老年人群新用户的增长。

  • 洗护行业(含电商

疫情期间,口罩、酒精、消毒液、免洗洗手液等,都成为短缺产品。疫情过后,估计在618的大促期间,这些产品会迎来增长。平时的电视促销(特别是双11)大家可能只会囤日用品,零食等,但疫情过后,洗护产品,甚至大米、速冻食品都会促销期间囤货产品。比如平时买米10斤10斤的买,现在一下买30、50斤,囤货成为人们的日常。

  • 汽车行业

疫情期间,很多地方的公共交通工具都都延长了间隔时间。而这两天政府出台了最新的措施,咳嗽、发热等一律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虽然这个做法过于一刀切,但是也是无奈之举,很多人之过后可能会考虑购车,毕竟自己有车,出行也会方便一些。万一真要去医院,也不会传染给别人。

  • 心理学行业

人类在面临大自然的时候,是多么的渺小。这次疫情不只是病毒影响了人多人,更是病毒之下的未知所产生的焦虑,恐慌等情绪影响了大家。随着互联网的发达,网上的信息满天飞,真假掺杂,不是每个人对每个信息都能快速判断真假,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产生许多负面情绪。而对于所有一线人员,无论是医护、科研人员、政府人员、警察、街道、物业、清洁工等等,在众多压力之下坚守岗位,不是容易的事情。这个时候应该加强对他们心理辅导,排解负面情绪,让负面情绪得到宣泄。对于重症危症病人,创伤后遗症不容忽视。身心都健康。才是最大的幸福。

最后祝福大家都健康平安 !


莫小莫解说


这要看你本身能力有多大!

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生命健康、在线直播、无人机械、在线买卖等……

生命健康!

一般人无法参与,马云的大健康也即将转正爆发……

在线直播!

同样在战疫期间火的一塌糊涂,如果再打入社区那就是无敌的存在了!

无人机械!

京东的无人送货车也火了,武汉医院外的无人售餐车也火了!

在线买卖!

盒马鲜生,卖菜软件都供不应求!现在买房都要看附近有没有盒马,

想了一下,普通人能参与的莫过于在家好好学习,在老婆孩子热炕头,

不过也可以发发无聊至极的视频,说不定一炮而火,过生人上人的好生活!


时间谈访


病毒的防,目前的状况已几乎到了极致了,封城,全民带口罩,学校停课,企业停工。市场上的资金尤其聪明,反应迅速。前几天的口罩,在线办公相关的股票,一字涨停直到现在。根据疫情的现状,买股票还要“一”字几天才会消停。


小黄鸭生活vlot


1、促成了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2、线上问诊就医服务3、线上云办公系统4、在线教育大显身手


期货股票净反七成


做直播当网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