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节气应该吃什么?

塔罗右手


雨水节气降雨增多,寒湿气缠绕不散,正是要护养肝脾脏的时候。要多吃甘味食物,少食酸冷油腻

所谓“不时,不食”。这时的应季食材,已比冬日里多上许多了。


春芽

春时吃春芽,这是天然的美味。绿豆芽、香椿头、嫩豆苗、豌豆尖儿、莴苣、韭菜……都是极佳的选择。

还记得在立春时,我炒了一盘“合菜”,卷在春饼里(这是北方的吃法)。这菜放到雨水时分食用,也是刚刚好的。

取新鲜的豆芽(通常选绿豆芽,口感比黄豆芽细腻些)、韭菜、香菇、胡萝卜、木耳,分别切丝、下锅烹炒,出锅前仅用微量的糖与盐提鲜调味即可,更显出食材的本味,既鲜而美。<strong>

<strong>

夹一筷子,像是咬了一口春天,满嘴盎然。


春笋

在南方,要吃春笋。

春笋味甘、微寒,益气、益胃。清晨采掘,朝露未褪,最是可爱。从雨水节气开始,便是食春笋的大好时光。

上海人吃笋极为讲究。嫩头用来炒、老根放块肉一起煲汤。腌笃鲜、油焖笋、润烧肉、枸杞春笋……样样都有门道。

鲜肉、咸肉、春笋,这三样以慢火煨煮“笃”出来的平民料理,便是腌笃鲜“笃”,是咕嘟嘟微微沸腾的样子。

肉么,通常选五花肉就可。要么买只猪前蹄,入汤更有风味。而腌肉要带点皮。鲜肉用滚水焯一遍,煨至半熟放入笋块,起锅时再撒点葱花就成了。腌笃笋里的笋,是精华的所在。通常的吃法也是只吃笋喝汤,里面的肉早已没什么味道。

春日里来一锅,真真是鲜得掉眉毛。


<strong>

唐代孙思邈说,“春时宜食粥”

南瓜百合粥清心安神、山药红枣粥益气补血、茯苓粥利水养心……水米交融,清甜可口,通通都可治愈你的“节日病”

一碗淡淡的粥下肚,温柔而舒畅。要轻装而行,才能迎接春天。


<strong>

薏米姜茶

在岭南地区,有强大祛湿功能的薏米,是一年四季都需要的存在。空气中弥漫着米香,喝起来味道微甜而不腻。

取等量薏米、麦子,与小米、蜜枣、生姜一起入锅加水熬煮,半小时到四十分钟后便可出锅。适当多加些水,以免水成粥

若是没有蜜枣,后盛出加些蜂蜜也是可以的。蜂蜜味甘,可补中益气、清肺解毒,此时最是滋补。

这样暖暖的一杯,才是春天应有的治愈感呐。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


雨水

关键词: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声音:春雨无声

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的这段古文,描述的恰好是雨水节气,意味着万物萌动,温度回升,冰雪消融,降水增多。

古人常用雨水当天的气温,来推测惊蛰节气的气温。即:

  • “冷雨水,暖惊蛰”:若是雨水这天气温较低,到了惊蛰那天温度就会比较高。

  • “暖雨水,冷惊蛰”:雨水这天气温高,到了惊蛰那天就会比较冷。

虽说“春雨贵如油”,但降水增多,环境中湿气大,也容易让人们提不起精神,或出现肠胃不适等现象。因此在健康上,仍然有一些注意事项。

雨水健康宜和忌

雨水又可分为三候,其中五天为一候,三候为一节气。古文《孟春之月》中描述的“獭祭鱼,鸿雁来。”正好对应的是雨水的前两候:

  • 一候獭祭鱼:水獭将捕到的鱼陈放在岸边,像祭祀一般。

  • 二候鸿雁来: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

  • 三候草木萌动: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开始抽出嫩芽。

宜:春捂、心平气和、性温或性热食物

雨水季节,天气变化多端,冷热交替易生病。此外,这种天气容易引起人们情绪波动,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对高血压、心脏病、哮喘患者更是不利。

建议:多穿衣服,抵御风寒,保持平和心态。

  • 当早晚温差大于8℃,或温度低于15℃时,不要脱掉厚外套,以抵御风寒。

  • 静心则气血平稳,保持心态的平和,懂得清心寡欲,不过分劳作,静养元气。

  • 多吃:韭菜、洋葱、豌豆苗、糯米、南瓜、鸡蛋、鱼等。

忌:倒春寒、心神不安、燥热或贪凉食物

雨水后,春风送暖,易滋生细菌和病毒,故流感频发。因此,春季依然需要注意保暖,不要过早减少衣物。

建议:注意锻炼,增强体质,饮食保持中庸。

  • 温度多变,不宜在户外做过于激烈的运动。散步、太极拳、冥想、瑜伽等轻松的运动更为适宜。

  • 饮食保持中庸,吃热饭热菜,少吃:油炸、烧烤、 薯片、饼干、炒货、油腻、寒凉、酸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