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安新区:打出多重“组合拳”防疫生产两不误

贵安新区:打出多重“组合拳”防疫生产两不误

立春一过,就又到了春耕播种的季节了。

2020年,因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这个春天与往年的春天有些不同。

多举措加强农资供应、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序引导农业企业复工复产、抓好“菜篮子”保障供给、制定对策防止人口返贫……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农业生产。为做好农业生产工作,贵安新区按照科学、合理、适度、管用的原则制定针对性措施,把落实工作抓实抓细,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安全有序推进农业企业复工复产,切实做到两手抓、两不误,努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及时复工复产 彰显企业责任

2月17日,在位于贵安新区马场镇洋塘村的贵州知黔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食用菌基地里,几名工人正戴着口罩仔细检查设备。

“我们这两天正在检查设备,做生产前的准备,打算多培育一批菌种,好为下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做准备。”贵州知黔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富庆说。

张富庆最近特别忙,在基地安排完工人的工作后,便急忙赶往贵安新区农水局商谈今年食用菌的种植计划。在那里,他得到了一个令他既激动又有些“不安”的消息。

原来,去年张富庆的食用菌基地的产量是1030万棒,作为新区食用菌产业的领头企业,今年他的预期目标总产量任务不能低于这个数,这让他小有压力,但令他激动的是,针对基地扩产将要解决的问题,新区将给予支持。

带着复杂的心情,张富庆立即赶往贵阳的公司总部召开内部会议,确定今年的扩产计划。

“要趁着开春早开工,做好复工复产工作,开个好头。”张富庆说。

除了张富庆,贵安新区栗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成旭最近也很忙。为做好春茶采摘工作,最近他也在安排工人对制茶设备进行检查调试,为不久后的春茶采摘做准备。

在新区的一些村子里,不少村民也趁着好天气开始翻土,准备春耕春种。

据了解,目前新区12家农业企业,已复工复产4家;304家农民合作社,已复工复产41家。同时新区也及时抓好肥料、种子、农药等重要农资供应,目前新区共储备各类种子共计5.7吨,储备肥料1614吨,储备农药6.19吨。

精准制定措施 提稳百姓“菜篮子”

疫情当前,如何保障老百姓“菜篮子”正常供应是一件大事。

为了扎实抓好疫情防控期间新区百姓的“菜篮子”保供,新区农水局还相继制定下发了“菜篮子”保障供给、农产品调度工作方案,成立“菜篮子”保障供给工作专班、农产品调度办公室,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热线电话,及时协调解决农产品保供方面存在的问题。

同时迅速组织复工复产,利用春耕备耕有利契机,以高峰镇大乐歌村、湾子头村、湖坝坎村、贵澳农旅产业示范园为重点区域,种植西兰花、莲花白、西红柿、四季豆、茄子、折耳根等品种,打造4000亩蔬菜种植基地;以湖潮乡车田村、广兴村、磊庄村、中八村为重点区域,种植白菜、花菜、莲花白、西红柿、萝卜、折耳根等品种,打造1000亩蔬菜种植基地;以马场镇林卡村、普贡村、场边村为重点区域,种植林卡辣椒、西红柿、小白菜、莲花白等品种,打造1000亩蔬菜种植基地;以党武镇果落村、葵林村、龙山村为重点区域,种植辣椒、西红柿、小白菜、莲花白等品种,打造4000亩蔬菜种植基地(含3000亩辣椒基地)等,加快恢复蔬菜种植。

通过以高峰镇桥头村、马场镇洋塘村、湖潮乡芦猫塘村食用菌基地为核心,发挥龙头企业贵州知黔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广“参股分红”等模式,引导当地农户积极发展平菇、香菇、金针菇、杏鲍菇、黑木耳、猴头菇、灵芝、双孢蘑菇等食用菌,做大产业规模,保障市场供应。

新区农业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后,食用菌计划入棚500万棒,以加快恢复食用菌产能;育肥猪计划补栏共计4237头,各乡镇充分结合辖区内农产品供需现状,切实做好农产品调配工作,充分保障农产品正常有序供应,加快恢复生猪生产。

据了解,截至目前,新区在田蔬菜种植面积7604亩,产量1.1万吨;生猪存栏量7627头,育肥猪可出栏量721头,可全力保障百姓的“菜篮子”。

建立长效机制 防止人口返贫

“我打算去镇上申请部分资金,然后村里再想办法凑些,将这些蔬菜大棚修好,马上就要开始播种育苗了。”这几天,同样忙碌的还有马场镇枫林村村支书高兴国。

“今年我们打算种些精品蔬菜,拓宽村民的致富道路。”高兴国说,他们将全力做到疫情防控和产业发展两手抓。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新区脱贫攻坚工作一刻也不能松懈。

今年,新区将进一步加快实施农村安全饮水提升工程、解决好危房改造后未按规定拆除老房问题等,切实加快义务教育改薄项目建设进度,尽快协调解决新区参保群众在区外非定点医院就医仍需手工报销等问题。同时加快推进扶贫项目实施和报账进度,多项举措确保高标准、严要求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

下一步,新区还将全面建立长效机制防止返贫和新致贫,对已脱贫人口常态化开展全面筛查,查补漏洞和缺项,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不漏一项;加强对不稳定脱贫户、边缘户动态监测识别,及时将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纳入帮扶;全力补齐扶贫短板,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深入实施产业扶贫,确保按时高标准打赢脱贫攻坚战。(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曾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