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经常会”拍脑袋“决策?如何控制自己呢?


人为什么经常会”拍脑袋“决策?如何控制自己呢?

人为什么经常会”拍脑袋“决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头脑一热就作出决定。例如我突然觉得狗狗很可爱,养个狗既能陪伴自己,下班了还能带它出去溜达采风多惬意,然而买回来之后,天天拆家咬东西,还要兼职铲屎官,我的天啊;又如我想学画画,想象自己会画画是这么令人羡慕的事情,然后买个画板回来,画不到两天就放弃了,因为怎么画怎么不像啊。这些都是因为没认清自己的思考方式还有思维陷阱所导致的。




思考方式:诺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一书说到,人类的思考模式可以拆分成“快思考”和“慢思考”两个系统。


人为什么经常会”拍脑袋“决策?如何控制自己呢?

  • “快思考系统”是依赖直觉的、无意识的思考系统。

该系统运作迅速,且自动运行,它包括本能、情感、人与动物共有的先天技能,也包括后天习得的联想和技能,是我们下意识作出的判断。

  • “慢思考系统”是需要主动控制的、有意识进行的思考系统。

该系统虽然缓慢,却很慎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深思熟虑,能避免像”快思考“容易产生的一些错误。

在人类的决策行为中,由于慢思考系统的懒惰,也就是人懒惰的天性,很多时候会由快思考系统占据主导,很为快思考毫不费力,它是依靠直觉的。但快思考的直觉存在很多缺陷,容易导致种种偏见和失误。因此我们应该有意识的地用慢思考系统去弥补,提高决策质量。




思维陷阱:同样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一书中,归纳了容易导致思考出错的陷阱,他把这些陷阱称为思考的”七宗罪“,分别如下:


人为什么经常会”拍脑袋“决策?如何控制自己呢?


  • 典型性偏好
    :就是人们会过度关注典型事件,而忽视了典型背后的概率。
  • 可得性偏好:一件事更容易出现在大脑里,人们就认为这事情更容易发生。
  • 因果性偏好:大脑有个特点,喜欢对事物进行因果关系解释。
  • 光环效应:先接受了事物的一些信息后,这些信息会影响你对事物整体判断。
  • 锚定效应:评估某未知事物之前,先估计一个参考值,叫锚定值,再来调整。
  • 框架效应:指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描述,会导致你做出完全不同的决策判断。
  • 禀赋效应:是指当你拥有某个物品之后,你就会觉得它价值更大。

总得来说就是人们会根据曾经发生或者经常发生的事实来对目前的问题作出判断,往往只是小部分有些相似,但就算完全相似,也不一定会出现一样的结果。因此思维陷阱都会让你的思考进入误区,从而作出错误的判断。




人为什么经常会”拍脑袋“决策?如何控制自己呢?


综上所述,我们要避免”拍脑袋“决策,必须:

  • 要有意识的区分出自己所作出的思考是”快思考“还是”慢思考“,视乎事情的重要性选择一种思考方式,并且尽量使用”慢思考“。
  • 思考时候认清是否存在思维陷阱,尽量做到个别问题个别分析。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到大家,有用的话记得关注、点赞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