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將會百業待興嗎?為什麼?

我是揭陽人


從1月23日到現在,疫情在短期內對經濟造成的影響是破壞性的,單是對春節黃金週旅遊業、電影票房、餐飲業等零售行業的影響估計要超過萬億。而且這個影響是持續的,恢復需要經過幾個階段:

一、經濟停滯階段:在疫情拐點沒有出現之前,大部分經營活動停滯,工廠復工困難,居民不能出門,人們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慾都降低。

二、經濟恢復階段:估計這個階段在3-6個月,春暖花開,疫情明顯向好,工人逐漸復工,社會經濟恢復,但可能出現 一些反覆,個體戶批量倒閉和轉讓,中大型企業招工難,過剩產業出現洗牌。

四、經濟重回正軌:從恢復期開始到重回正軌,這個階段除了產業洗牌,國家政策利好百廢待興,還可能出現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報復性消費。比如電影、餐飲等高頻消費,你和朋友那麼久沒見,是不是要出來聚一聚透透氣,需求爆發性的增漲後會迴歸理性。

五、疫情對中國社會的深遠影響

1、對企業及個人財務管理的影響:疫情發生以後,你有沒有去看看自己的銀行賬戶能支持多久,餐飲巨頭西貝只能撐三個月,過去十幾二十年我們的超前消費及個資金槓桿的運用創造了無數需求和財富,疫情讓我們深度反思,讓很多人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2、對個人及社會衛健觀念的改變:國家將加大對衛健系統建設的投入,個人將更加關注衛生健康方面的信息,受疫情教育後,整個國民素質會提高,衛健相關行業的發展也進入快車道。

3、對工作方式及理念的改變:線上辦公、教育、自媒體、娛樂產業將進一步發展,自由職業者增多,企業和員工都更加具有危機意識,個人再教育,企業轉型和成本控制將成為趨勢。

不要高估現在的困難,所有挫折都意味著機遇和挑戰,逆境中必成就偉岸!


吃不完的菜


這次疫情給經濟和社會帶來的衝擊不可小覷,但不會改變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短時間壓制了企業復工復產的生產效率,隨著戰疫的成果進一步擴大,暫時受到抑制的各種需求會有一個爆發性增長。除了個別負債率比較高的企業可能會出現一定危機外,基本不會出現大面積危機,不會存在百廢待興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