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不是人类专属,而是万物通则,“爱”是“德”的灵魂

有几则关于“爱”的故事:

  • 故事一:泰国普吉岛,海啸突临。巨浪来袭时,人群四处逃散,此时一头供游客拍照的大象将沙滩上的许多小朋友托在背上,背着他们离开危险地带。
  • 故事二:在南太平洋的所罗门群岛上,这里的土著居民有一种特殊的砍树方式,他们聚集一批人,围绕一颗树又喊又骂,过一段时间之后,这颗树渐渐倒地死亡。
  • 故事三:在日本,有一位江本胜博士做了一个著名的“水试验”,将水分别装进不同的小瓶,并让人们对其说出正面或负面的语汇,诸如“我爱你”、“你好漂亮”或“讨厌”、“丑陋”等,之后使其结晶,结果得到正面信息的水结出了形状美丽的结晶,而收到负面信息的水结晶则是支离破碎。


“爱”不是人类专属,而是万物通则,“爱”是“德”的灵魂


这种近乎不科学的事却是过去发生过、仍然在发生,甚至连实验室都在屡屡证明的事情。这样的事实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爱”这种情感真的是只有人类才会拥有吗?

你可能不曾听说以上故事,那么曾见诸报端的“母狼抚养被父母遗弃的小孩”,以及“人类救助的受伤猛兽放归野外数年后见到救助人仍是分外亲近”这样的事情早已不是新闻了。爱原来并非人类专属,它可能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动物之间,乃至于植物之间。原来,世间万物,形态、种族都可以不同,而爱却可能穿透任何一个生命体。

在我们的文化中早就透露出类似的信息。《道德经》说: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以上说明,“道”是为天地万物之母。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候王无以正,将恐蹶。

在这里,“一”是指“道”。万物得“道”而生,失“道”而亡。

在《庄子·知北游》中,又解释了道在何处。

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

“道”遍行世间,无处不在。

那么,道与前面所说之“爱”有何关联呢?

“道”,落于生活便为“德”。《管子·心术上》中说:“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 便知“道”的作用便是“生”。而最大的德,便是“至善”,至善便是使万物得以生的大爱。

万物之爱皆来源于道。至于贫富、美丑或各种不同阶级等等,这些均为人类通过后天分别而贴上的标签。事实上,每一个人应当打破这种分别,返回“道”所赋予我们的纯净本心。

站在道的层面,万物没有分别,外表看起来,似乎人之间、物种之间都是差异巨大,实则都是同一来源。万物之形态是道所仰仗的资具,道需要通过它来显现。于人类而言,便是需要借助身体来行走于世,践行至善,以此复归于道。

因此,与其说道与世间是矛盾的两个极端,不如说二者互相依赖而生。行于世间,道为根本,德乃所行之道,而仁爱则是德之灵魂,以仁爱为灵魂衍生出的世间万物相处之道,是伦理。道德伦理贯穿人生的整个过程,也是人得以生的关键。

“爱”不是人类专属,而是万物通则,“爱”是“德”的灵魂

道无处不在


道德、仁爱与生命

道德并非只与人的意识形态有关,当它需要通过身体来践行,它便与人体的健康产生了密切的关系。《黄帝内经》中记载“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嗜欲、淫邪都将影响健康,因此,道德对于养出健全的身体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当我们说追求自由,最想得到的自由即是不再失去,不再失去财产、心爱的人、以至于我们的生命。因此,人类发展医学正是希望能解除死亡的威胁而达至生命的自由。而当我们逐步向内追寻平和与仁爱,也将会将身体中各项有益的激素唤醒,以实现身体的自调节。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身与心,言与行,真心与私欲。当真正体会到应“道”而行,便得到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也是道家所说的“无为”。以无为之心行事便是至善之事。

“爱”不是人类专属,而是万物通则,“爱”是“德”的灵魂


《道德经》中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天地之道以成全众生为先,而得以生生不息,这是天地之德。因此,古之大德行于世间效法天地,以仁爱之心处事,因为能够成全他人而与“道”同行。

生命得“一”以生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