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方法有效防治蝗蟲?

一場遇見愛情的旅行


蝗蟲對莊家的危害是相當大的,一旦蝗蟲大規模的泛濫。那麼將會對莊家造成毀滅性的打擊,所以我們在種植莊家的過程中要及時的防範蝗蟲和消滅蝗蟲。不然我們的莊家就會毀於一旦!那麼下面我就來講講如何防治蝗蟲。



首先我來講一講如何防範蝗蟲,在還沒有出現蝗蟲的時候就應該及時的進行預防。預防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藥物預防。藥物預防是最簡單最直接的防範方法,也就是說我們可以預防蝗蟲在莊家產卵。如果對已經產卵的蝗蟲卵也有消滅的作用。所以我們的蝗蟲預防是多麼的重要。


還有另一種方法就是用石灰來進行預防。由於蝗蟲的卵只要遇到石灰,那麼就會將蟲卵全部殺死。石灰還不會造成什麼汙染的,不像農藥一樣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所以用石灰既省錢又環保,因此我建議大家用石灰來進行預防蝗蟲。石灰使用的過程也是非常的便捷的,我們只要將石灰粉末均勻的灑在莊家上,莊家地和莊家上就可以完成任務了。因為石灰粉細小的粉末可以直接的吸在莊家葉子上,這樣就可以做到殺死蝗蟲卵和預防蟲卵的生長。

如果已經出現了蝗蟲災害,那麼我們就必須及時的進行殺蟲處理。這個時候就只有選擇那些特效殺蟲的藥品了,因為如果不及時的控制。那麼一旦蝗蟲大規模的泛濫,將會給農民老姓帶來毀滅性的打擊。後果將不堪設想,因此我們的莊家如果出現蝗蟲就必須徹底的把清除。如果沒有得到及時乾淨的清理,那麼蝗蟲將會以驚人的繁殖速度進行繁殖。很快的就能夠氾濫,所以這種情況下只有選擇用藥品來進行消滅蝗蟲,才能充分的遏制住蝗蟲的發展。

以上是我對如何防範和控制蝗蟲的一些方法,所以我們在防範蝗蟲的時候儘量把預防工作做好。把蝗蟲災害扼殺於萌芽,才能保障莊家長的更好。所以我得出的總結是,把預防工作放在第一位。希望我提的方法能夠幫助到大家預防蝗蟲,如果希望瞭解更多農村知識的朋友請點擊關注!


愛奮鬥的大個子


蝗災來時,鋪天蓋地,黑壓壓如烏雲一般,在我國古代,每當出現蝗災時,就預示著那一地區的糧食就要減產了,會出現大量的饑民。古代人民治理蝗災的辦法很簡單,主要是人工的撲打,或是火燒法,到了宋代以後,人民的認知有了大幅度提高,防患於未然,會提前將蝗蟲的蟲卵消滅掉。蝗災困擾了人類文明幾千年,一直伴隨著人類文明。

近日來,蝗災肆虐非洲以及亞洲部分地區,從西亞到南亞,從西非到東非,這次沙漠蝗蟲引起的蝗災實為近幾十年來最為嚴重的一次。在烏干達甚至還出現了長60公里、寬40公里的蝗蟲群,啃食了大量的農作物。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奧卡拉縣附近農田,當地的民眾紛紛到田地中去,用敲打、撲打等原始的辦法來驅趕蝗蟲。

蝗災困擾了人類幾千年,古代沒有什麼好的辦法,那科技發達的現代有什麼好的辦法來治理蝗災呢?

蝗蟲又叫做螞蚱,可以食用,有網友說既然可以食用,那可以用吃來解決問題,不過吃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蝗蟲群在遷徙過程中速度非常快,如風一般,靠人力是逮不了多少斤的。所以治理蝗災還得靠科學的方法:

生物防治的辦法,所謂一物降一物自然是有它的道理的,喜歡吃蝗蟲的生物有很多,靠蝗蟲的天敵來治理蝗蟲實在是絕妙的辦法,你只需在旁邊圍觀這一場大戰即可。

粉紅椋鳥喜歡吃蝗蟲,一隻粉紅椋鳥一天下來可以吃掉180只蝗蟲,在粉紅椋鳥的繁殖週期內,為了養育雛鳥,捕食量還會大大增加。在以往,我國新疆哈密地區屢遭蝗災的困擾,自2005年起,開始大量構築鳥巢,每年引來椋鳥數萬只,成為了當地滅蝗“主力軍”。

最近,我們在網上還看到了“全軍出雞”、“全軍出鴨”口號,是的,如果要說粉紅椋鳥是主力軍,那牧雞、牧鴨就是王牌軍,一隻牧雞在70天之內可以捕食7畝地的蝗蟲,一隻牧鴨在被牧放期間之內可以吃掉15畝地的蝗蟲,可想而知,如果是幾十萬只牧雞牧鴨同時出動呢,那可真就是全軍出雞、全軍出鴨了。據瞭解,每年有50萬隻以上的牧雞牧鴨活躍在治蝗一線,可謂是治蝗王牌軍。

除了生物防治,還要結合科技防治,比如飛機噴灑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對口農藥,可以有效應對蝗災,像這次出現的沙漠蝗蟲蝗災,其數量之多,規模之大已經超出了生物防治的能力範疇,但如果將力量集中在一塊,也是可以消滅一部分的。

如今我國在應對蝗災方面已經有了完善的防治措施,生物防治、化學防治、病原微生物防治等等,可以有效地消滅蝗蟲。對蝗蟲有針對作用的病原微生物可以大大的限制蝗蟲的數量以及集群能力。

治標的同時還要治本,蝗災究竟為什麼會發生,究其根本還是環境與氣候的變化,水資源變少、生態多樣性失調、乾旱、氣候變暖、缺少天敵等等這些都是誘發蝗災的根本因素,所以防治蝗災,還得多方面結合才可以。


科學船塢


我國農業部曾於2015年發佈行業標準NY/T 2736-2015《蝗災防治技術規範》,對我國飛蝗和土蝗防治的基本原則、防治指標、防治技術及防治效果調查與評價方法等進行了規範,比較地系統。

標準規範的防治技術主要包括生態控制技術、生物防治技術和化學防治技術三種。其中:

生態控制技術對於沿海蝗區、濱湖和內澇蝗區、何泛蝗區、農牧交錯蝗區、高原草甸蝗區等進行了分類說明。比如農牧交錯的蝗蟲發生區,要調整種植業結構,種植大豆、苜蓿等蝗蟲不喜食的作物、減少蝗蟲食物源和產卵地。加大農田周邊植樹種草的力度,增加植物的覆蓋度,建立不適合蝗蟲產卵的環境,減輕蝗蟲危害。

生物防治技術是在中低密度發生區、湖庫水源區和自然保護區等,使用綠僵菌、微孢子蟲微生物製劑以及植物源農藥、牧雞牧鴨等手段防治蝗蟲。所謂牧雞牧鴨,就是將培訓好的牧雞、牧鴨運到蝗蟲發生區,讓雞群或鴨群捕食蝗蟲。這是利用自然法則,通過安排天敵消滅蝗蟲,此外蝗蟲天敵還包括蜘蛛、螞蟻、捕食性的甲蟲、芫菁、寄生性的蜂類、寄生蠅類等。

化學防治技術是將馬拉硫磷、高效氯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等常用的能夠滅殺蝗蟲,但對農作物和農產品安全的農藥,通過地面或飛機等方式施藥。


標準科普


防治蝗蟲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生態防治、生物防治、化學防治和物理防治等,這些防治要達到的目標都是消滅蝗蟲,避免蝗蟲對莊稼的為害。首先你要了解滅蝗的最佳時期是為幼蟲階段。因為此時的蝗蟲既沒有對農作物構成嚴重危害,而且易被發現並易被消滅。現在最直接的就是生物農藥防治。目前用於防治蝗蟲的生物農藥有蝗蟲微孢子蟲、綠僵菌和印楝素。 蝗蟲微孢子蟲是蝗蟲專性的、只有單個細胞的原生動物。蝗蟲取食了有微孢子蟲的食物後,就可以引起蝗蟲得微孢子蟲病。經過一段時間後,蝗蟲因得病而行動遲緩、不能飛行,產卵量下降,直至死亡。蝗蟲一旦得了微孢子蟲病,它就成為了傳染源,到處傳播微孢子蟲,而且得了病的蝗蟲它產下的卵也帶有微孢子蟲。這種病可以通過食物汙染、蝗蟲相互咬食,在蝗蟲群中傳播,形成長期的流行病,就像是流感一樣。因此一次防治後,該病可以在蝗群中流行多年。





鄉村任四哥


防治蝗蟲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農業防治(生態防治)、生物防治、化學防治和物理防治等,這些防治要達到的目標都是消滅蝗蟲,避免蝗蟲對莊稼的為害。 在防治蝗蟲時我們強調要預防為主,因地因時制宜,採取簡便、經濟有效的方法。所謂的預防為主,就是要儘量在蝗蟲大發生之前,或在蝗蟲發生程度較低,蝗蟲還沒有給莊稼造成損失時,及時採取行動,將蝗蟲殺死。否則,在蝗蟲發生程度嚴重時採取行動,不但要使用更多的人力和金錢,而且也會給莊稼造成嚴重的損失。有時農民朋友在田間一發現蝗蟲就著急了,為了儘快殺死蝗蟲,往往首先選用化學農藥防治蝗蟲。這樣做雖然可以很快殺死蝗蟲,避免莊稼損失,但是同時也殺傷了大量的蝗蟲天敵,並且給環境和莊稼造成了嚴重的農藥汙染,有時由於農藥使用不當或施用技術掌握的不好,還會在打藥時引起農藥中毒。因此過分強調使用化學農藥防治蝗蟲,會給農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很多不利的影響。因此在防治蝗蟲時不應首先使用化學農藥防治,而要採用那些對環境和莊稼無汙染、對人和家畜、家禽安全的方法,如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等。在蝗蟲發生極為嚴重時,科學地使用化學農藥防治也是必要的。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最好的防治效果,符合農民的長遠利益。 農業防治 主要方法可以歸結為三種: 1、減少蝗蟲的食物源。很多種蝗蟲都吃玉米、小麥、高粱、水稻、穀子等,而不吃大豆、苜蓿、果樹等。因此在蝗蟲發生地儘量多種植大豆、苜蓿、果樹和其它林木,則可以防治蝗蟲; 2、減少蝗蟲的生存地。有些蝗蟲發生地地勢較低,我們可以把這樣的地塊改造成池塘,養魚、養蝦,這樣可以使蝗蟲的生存地大大減少,也會較好地防治蝗蟲; 3、減少蝗蟲的產卵地。有些種類的蝗蟲,如東亞飛蝗,它喜歡在乾燥裸露的地塊產卵,我們要加大植樹造林的力度,增加植物的數量,使植物覆蓋度達到70%以上,這樣的地塊就不適於蝗蟲產卵了,也就可以減輕蝗蟲的危害。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方法目前採用的主要有三種:(1)保護和利用當地蝗蟲的天敵控制蝗蟲;(2)採用生物農藥防治蝗蟲;(3)牧雞和牧鴨防治蝗蟲。 保護和利用當地蝗蟲的天敵。 蝗蟲的天敵很多,包括青蛙、蜥蜴、鳥、真菌、病毒、線蟲、捕食性的甲蟲、寄生性的蜂類、寄生蠅類等。很多種青蛙或蛤蟆都可以吃蝗蟲,如澤蛙、金線蛙、林蛙、黑斑蛙還有黑眶蛤蟆、中華大蛤蟆等;黑斑蛙每天可以捕食蝗蝻135只以上。澤蛙每天可以捕食122多頭蝗蝻。蛤蟆每天可以捕食167頭蝗蝻。在自然界鳥吃蟲是普遍的常識。中國古代很早就有鳥吃蝗蟲記載,如在唐代就記載有數千萬白鳥取食蝗蟲,一晚上就將蝗蟲吃盡,莊稼免於受害。我國記載吃蝗蟲的鳥有18種,包括海鷗、伯勞、灰喜鵲、喜鵲、草鷺、椋鳥等。我曾經在天津大港水庫東亞飛蝗發生基地,觀察到有大批海鷗飛到發生程度高的地塊捕食蝗蟲的情形。螞蟻、步甲、芫青、雛蜂虻、食蟲虻等都是蝗蟲的重要捕食性天敵昆蟲,在蝗蟲的發生地可以常見到它們捕食蝗蟲的情況。而蝗蟲的寄生蜂等又是蝗蟲的寄生性天敵昆蟲。 在自然界中他們可以消滅很大一部分蝗蟲,一般可以有效的控制蝗災的爆發,除非由於某些原因,蝗蟲的天敵沒有能力控制下蝗蟲則大爆發。因此保護和利用好當地的蝗蟲天敵,對於控制蝗蟲有重要作用。 種植可以招引天敵的植物,如中華雛蜂虻和芫青的幼蟲捕食蝗蟲的卵,成蟲取食花蜜或花,因此可以在蝗蟲發生地種植開花植物,為天敵成蟲提供補充食物,提高天敵的數量,控制蝗蟲; 1、 在蝗蟲的發生地為鳥搭巢,招引鳥類來落戶,防治蝗蟲; 2、 防止亂捕殺青蛙,保持自然界中青蛙的數量; 4、在打化學農藥時要避開天敵發生期,或發生地點,並且儘量選擇性高的農藥,也就是說這些農藥只對蝗蟲有殺傷作用,而對天敵無殺傷作用。 生物農藥防治老師:目前用於防治蝗蟲的生物農藥有蝗蟲微孢子蟲、綠僵菌和印楝素。 蝗蟲微孢子蟲是蝗蟲專性的、只有單個細胞的原生動物。蝗蟲取食了有微孢子蟲的食物後,就可以引起蝗蟲得微孢子蟲病。經過一段時間後,蝗蟲因得病而行動遲緩、不能飛行,產卵量下降,直至死亡。蝗蟲一旦得了微孢子蟲病,它就成為了傳染源,到處傳播微孢子蟲,而且得了病的蝗蟲它產下的卵也帶有微孢子蟲。這種病可以通過食物汙染、蝗蟲相互咬食,在蝗蟲群中傳播,形成長期的流行病,就像是流感一樣。因此一次防治後,該病可以在蝗群中流行多年。





不非草堂


做到大面積荒灘墾荒種植,改變蝗蟲的棲息環境,減少發生基地的面積。

⑶植樹造林,改變蝗區小氣候,減少飛蝗產卵繁殖的適生場所。

⑷提高耕作和栽培技術,達到控制蝗卵的作用,因地制宜,改變作物的佈局,減少蝗害。

⒉生物防治

⑴在蝗災區,使用高效低毒的農業和生物農藥,保護蝗區的捕食性天敵。

⑵大面積施用微孢子蟲。




嘯天007


最好的辦法是生物防治,即:引入蝗蟲的天敵來捕食蝗蟲。這樣可避免環境汙染。

其次是施用性引誘劑,造成蝗蟲性別比例失衡,這樣可以降低蝗蟲數量。

最後,可以使用農藥來殺死蝗蟲。但是這樣會造成生態環境汙染


堅果林twmr168


蝗蟲和螞蚱的外形很相似,有的顏色也是一樣的,但其實形狀和作用都是天差地別的,蝗蟲是一種害蟲,容易破壞人類的莊稼,同時也善於跳躍,後腿的肌腱非常發達,可以飛行,螞蚱體型會比蝗蟲小,破壞力也很小,這兩種蟲類需要合理的區分。

蝗蟲有很多種類,螞蚱只是蝗蟲的一種。

蝗蟲是蝗科,直翅目昆蟲。俗稱"蚱蜢",種類很多,全世界有超過10,000種。分佈於全世界的熱帶、溫帶的草地和沙漠地區。口器堅硬,前翅狹窄而堅韌,蓋在後翅上,後翅很薄,適於飛行,後肢很發達,善於跳躍。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是農業害蟲。

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

⑴、興修水利,做到旱澇無災。蝗蟲

⑵、做到大面積荒灘墾荒種植,改變蝗蟲的棲息環境,減少發生基地的面積。

⑶、植樹造林,改變蝗區小氣候,減少飛蝗產卵繁殖的適生場所。

⑷、提高耕作和栽培技術,達到控制蝗卵的作用,因地制宜,改變作物的佈局,減少蝗害。

2、生物防治

⑴、在蝗災區,使用高效低毒的農業和生物農藥,保護蝗區的捕食性天敵。

⑵、其實還有一個方法可以防治蝗蟲,把捕到的蝗蟲裹上面炸制兩面金黃隔壁小孩都饞哭了,如果開發出來新的食譜會和小龍蝦一樣吃到養殖[靈光一閃]




名居印象


蝗蟲以咬食植物的葉和莖為主,主要取食禾本科植物,如小麥、玉米、高梁、水稻、粟、蘆葦、稗草和荻等植物,飢餓時也取食大豆等雙子葉植物。主要棲息地是粗放耕種、低產(雜草叢生)的莊稼地以及葦地、荒地、庫區、鹽鹼灘塗等蝗蟲適生地。   

遷飛性蝗蟲(簡稱飛蝗)選擇在蘆葦地、茅草地、河堤等處產卵,非遷移蝗(簡稱土蝗)在山坡、荒地、高崗地、墳頭等乾燥處產卵,卵均在5月到6月之間孵化,孵化後先為害雜草,隨著齡期的增長逐漸向附近農田擴散轉移,尤以乾旱季節轉移明顯。大發生年份,雜草被吃光後,可成群遷飛轉入農田,造成危害。現將其防治方法介紹如下:   

栽培防治。栽培植物前,深翻土壤25至30釐米,通過暴曬、機械損傷、用天敵捕殺等方法破壞蟲卵,降低蟲口密度。及時清除農田四周雜草,破壞蝗蟲的生存環境。

  

人工捕殺。蟲口密度不大時,可組織人工撒網捕殺。   

生物防治。利用天敵控制蟲口密度。蝗蟲的天敵如鳥類、蛙類、益蟲、蟎類、病原微生物等。應多創造有利於天敵生存的環境,增加天敵數量。

⒈農業防治  ⑴興修水利,做到旱澇無災。  ⑵做到大面積荒灘墾荒種植,改變蝗蟲的棲息環境,減少發生基地的面積。  ⑶植樹造林,改變蝗區小氣候,減少飛蝗產卵繁殖的適生場所。  ⑷提高耕作和栽培技術,達到控制蝗卵的作用,因地制宜,改變作物的佈局,減少蝗害。  ⒉生物防治  ⑴在蝗災區,使用高效低毒的農業和生物農藥,保護蝗區的捕食性天敵。  ⑵大面積施用微孢子蟲。栽培防治。栽培植物前,深翻土壤25至30釐米,通過暴曬、機械損傷、用天敵捕殺等方法破壞蟲卵,降低蟲口密度。及時清除農田四周雜草,破壞蝗蟲的生存環境。 人工捕殺。蟲口密度不大時,可組織人工撒網捕殺。 生物防治。利用天敵控制蟲口密度。蝗蟲的天敵如鳥類、蛙類、益蟲、蟎類、病原微生物等。應多創造有利於天敵生存的環境,增加天敵數量。 化學防治。一是設毒餌防治:在晴天無風時,用麥糖或新鮮碎草、水、40%的氧化樂果乳油以100:100:0.6的比例混合拌勻,每畝用量1.5至2公斤,隨配隨撒。注意用藥後在農田醒目的地方一定要立標牌或派專人看管,不能汙染農作物。二是噴施化學藥劑:在低齡若蟲期噴施1萬倍20%滅幼脲1號懸浮乳劑。在高齡若蟲和成蟲期,常噴施1000倍50%的辛硫磷乳油或50%的殺螟松乳油進行防治。


陝西蘋果網


我是廣鑫,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蝗蟲以咬食植物的葉和莖為主,主要取食禾本科植物,如小麥、玉米、高梁、水稻、粟、蘆葦、稗草和荻等植物,飢餓時也取食大豆等雙子葉植物。主要棲息地是粗放耕種、低產(雜草叢生)的莊稼地以及葦地、荒地、庫區、鹽鹼灘塗等蝗蟲適生地。   

遷飛性蝗蟲(簡稱飛蝗)選擇在蘆葦地、茅草地、河堤等處產卵,非遷移蝗(簡稱土蝗)在山坡、荒地、高崗地、墳頭等乾燥處產卵,卵均在5月到6月之間孵化,孵化後先為害雜草,隨著齡期的增長逐漸向附近農田擴散轉移,尤以乾旱季節轉移明顯。大發生年份,雜草被吃光後,可成群遷飛轉入農田,造成危害。現將其防治方法介紹如下:   

栽培防治。栽培植物前,深翻土壤25至30釐米,通過暴曬、機械損傷、用天敵捕殺等方法破壞蟲卵,降低蟲口密度。及時清除農田四周雜草,破壞蝗蟲的生存環境。

  

人工捕殺。蟲口密度不大時,可組織人工撒網捕殺。   

生物防治。利用天敵控制蟲口密度。蝗蟲的天敵如鳥類、蛙類、益蟲、蟎類、病原微生物等。應多創造有利於天敵生存的環境,增加天敵數量。


  

化學防治。一是設毒餌防治:在晴天無風時,用麥糖或新鮮碎草、水、40%的氧化樂果乳油以100:100:0.6的比例混合拌勻,每畝用量1.5至2公斤,隨配隨撒。注意用藥後在農田醒目的地方一定要立標牌或派專人看管,不能汙染農作物。二是噴施化學藥劑:在低齡若蟲期噴施1萬倍20%滅幼脲1號懸浮乳劑。在高齡若蟲和成蟲期,常噴施1000倍50%的辛硫磷乳油或50%的殺螟松乳油進行防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