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刻与书法

先秦时期的石刻文字局限于面积极小的岩石;到了秦汉时期,锋利的铁制工具使石刻技术发生了质的飞跃。

石刻与书法

这个时期涌现出大量的不拘形式、格式的刻石文字,还出现了依崖而刻的摩崖书法。这种摩崖书法以山峰、江河为背景,具有大气磅礴的特点,是石刻书法在秦汉时代的新生事物。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秦汉书法刻石中还有特别为歌功颂德的碑刻文字,主要包括宗教祭祀中的碑刻书法及墓葬前的碑刻书法。在汉代还出现了以儒家经典为主要书写内容的"石经"书法,如东汉大书法家蔡邕领导书写的《熹平石经》。东汉年间,盛行立碑之风尚,石刻书法达到了石刻书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东汉碑刻书法可以生动地再现书写的痕迹,充分地展示该时期刻石技术的高度成熟。刻石的程序一般都是先写后刻,也偶有直接"以刀代笔"刻字的。刻石内容十分广泛,有纪事、颂德、颁令及墓葬、祭祀等。

石刻与书法


石刻与书法

石刻技术与汉字书写原为两件事,但如果石刻技术与书法相结合,毫无疑问定会对书法产生一些影响。在石上刻字的主要目的是使所刻文字留之久远,但经过刀凿的刻石文字不可避免要走样,即与原来手写的字样有区别。

石刻与书法


石刻与书法

正因为如此,石刻文字反而呈现出一些毛笔写法所无法涵盖的意趣,这种刀与笔的结合所创作的刻石书法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一些善书者为追求这种意趣便探索出了新的毛笔运笔方法。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所以说石刻技术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书法艺术的提高。

石刻与书法


石刻与书法

石刻书法具有体积大,易于观赏等特点,且可以长久保存,与其他载体的书法作品相比具有独特的文化传播功能。秦汉时代的石刻书法数量众多,400多年为我们留下了不胜枚举、内容丰富、各具风格的石刻书法作品。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应该说,在数量可观的石刻书法作品中,虽然有刻得精致的,也有做工粗糙的,但都是石刻书法技术经验的积累。秦汉时代作为我国石刻书法的第一座高峰,它所积累的经验一直为后代所敬仰。

石刻与书法


石刻与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