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教學情景下,家長最該教會孩子的是什麼?

疫情期間,無數的家長與孩子宅居在家,而網絡教學也在一夜之間不得不成為孩子們接受知識、成長自我的主打渠道。可是,孩子和家長到底要怎麼樣做才能夠更好的適應網絡教學並提升學習成效呢?

與傳統的學校教育相比,網絡教學當然有很多優勢,比如教育資源更優質、教學內容更豐富、教學模式更加個性化等等。但與此同時,網絡教學也有許多顯而易見的缺點,尤其是對低齡(小學生)受教育者而言,缺乏情況交流、心理健康隱憂還不是最主要的隱患,更重要的是網絡教育對低齡受教育者的上網安全管控、主動學習能力等要求較高,孩子們怎麼樣才能夠更好的適應網絡教學並提升學習成效呢?這就需要家長最起碼做到以下五點:

網絡教學情景下,家長最該教會孩子的是什麼?

1、同桌式的陪伴與互動

傳統學校教育最大的優勢就是現實的教學情境和親密的師生互動。網絡教學說起來也是有互動的,但通過單一途徑的語音或文字進行的互動交流,與教室裡面對面的教學與交流相比,畢竟是缺少溫度的,是看得見摸不著的。教室裡的學習,不是單方面進行的,老師會“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隨時跟蹤孩子們的聽課狀態並及時調整教學方式,並通過豐富多彩、情感飽滿的面部表情、身體表情及動作行為等承載更多樣化、更人性化的信息溝通與情感互聯。

如此一來,顯而易見的,網絡教學所缺失的這一環,就得由家長或其他家庭成員給補足了——同時客串孩子的老師和同學。

孩子的“老師”,在素質教學大背景下當然得是教學的“促進者”和“引導者”。

孩子的“同學”,則是現實教學情境裡共同學習的“交互者”與“同行者”。

家長需要做的,就是利用疫情期間必須“宅”在家裡或不能夠頻繁出門這一絕對大優勢,將足夠多的居家時間傾斜到“陪伴孩子一起學習”中來——千萬別在孩子面前“癱掉”哦,整天追劇或網遊、沒完沒了玩手機或睡到天昏地暗,把這樣一個抽了骨架便癱成一堆廢物的自己赤裸裸暴露在孩子面前,哪還有臉天天督促孩子好好學習追求進步?

所以說,“與孩子一起學習”的陪伴是必須的。陪伴的方式可以根據自家孩子的特點量身定製,可以是與孩子同步學習孩子的功課,也可以是孩子學他的、你學你自己的——但是,當孩子需要交流的時候,你自己的大腦必須在線:要能夠跟得上孩子的思路並像一個真正的小同桌那樣滿足孩子學習交流、情感交流的種種需求。如果你家孩子相對內向,家長就更要肩負起老師的積極引導作用。

網絡教學情景下,家長最該教會孩子的是什麼?

2、幫助孩子“學會學習”比“學會”本身更重要

網絡教育教學的最大優勢與最大弊端是同一的,都是受教育者的“學習主動性”。主動自覺的學習,這對絕大多數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學生而言不是問題,但對自律能力相對較差的小學生而言,實在是大挑戰哦。但不論挑戰有多大、困難有多大,家長們一定要堅定一個信念不放鬆——幫助孩子“學會學習”比“學會”本身更重要!

如果你家孩子過了小學一年級的適應期,到小學二年級了做家庭作業還是那種“家長不盯著陪著就完成不了”的狀態,家庭親子關係還是“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的模式,確實就到了家長“不得不反思、絕對要改變”的要緊關口了——疫情讓萬萬千千個家庭災難深重,但同時,疫情期間千千萬萬個家庭的父母與孩子同時逼迫“隔離在家”也成為了改善親子關係、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生命拐點”!正如人世間萬事萬物都有它的好與不好,疫情讓整個國家與人民損失慘重,但疫情也讓無數家庭成員能夠按下生活的“暫停鍵”,重新叩問生命、反思生活,找回被自己主動或被動放棄的“一家人快快樂樂在一起”的幸福時光!

3、參照傳統學校教育,制定學習計劃並嚴格執行

在網絡教育的環境中,家長怎麼做才能夠幫助孩子將優質網絡教育資源的絕對優勢發揮到最佳狀態並收穫最好的學習效果呢?

最簡單也最有效的方法,當然是參照傳統學校教育的課程、課時安排制定學習計劃,並嚴格執行——簡單說:就是讓生活變得有條理。

怎麼個有條理法呢?就是完全複製孩子以前正常在學校上學的作息時間表,幾點起床、幾點上課、上課之後的第一件事是打掃衛生那就直接照搬,鼓勵孩子獨立整理、清潔自己的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等。還有下課之後的課間活動怎麼安排、課後作業幾點到幾點完成等等,都嚴格按照作息時間表執行。

網絡教學情景下,家長最該教會孩子的是什麼?

4、學會合理管理時間,併科學用腦

小學生合理管理時間、科學用腦的核心要素不過就是八個字:一張一馳,文武之道——簡單說:就是讓網絡教學情境下的學習生活節奏能夠不那麼單調、能夠豐富多彩些。這就需要家長擔負起“情感交流主導者”的角色,幫助孩子適應並積極彌補電子媒體教學所最缺失的情感交流環節。

網絡教育教學所缺失的情感交流環節如何彌補呢?

一方面需要通過課件時間的精彩安排來彌補。比如說,家長與孩子的親密互動,或者鼓勵孩子開動大腦創意出各種各樣的小遊戲,通過“單純的陪玩”來彌補。

另一方面也需要課餘時間的精彩安排來彌補。比如說,家長和孩子共同參與的“體驗式學習”或“沉浸式學習”,讀幾頁美妙文字或繪本、聽一段雙方都熱愛的音樂、開開心心寫點毛筆字或畫幾筆國畫或油畫,還可以與孩子一起選擇幾樣適合在家居環境裡進行的體育鍛煉,掰手勁、跳街舞、原地跑步或起蹲以及其他簡單機械運動等等。

5、對孩子的學習成效及時給予反饋

“恩威並施”當然是小學生家庭教育中最妥帖、最有效的策略。這個策略的執行要點,第一是不過度鼓勵,第二是不過度嚴格。如何把握這二者之間最合理的尺度呢?簡單說:就是該學的時候鼓勵孩子專心學,該玩的時候允許孩子痛快玩——說起來確實簡單,但太多的家長卻做不到(如今的家長們不知怎麼想的,一見孩子痛快玩他就不痛快,非得要橫插一竿子各種言語指責咋不上進啦、成績那麼差啦之類的弄得孩子各種不痛快他自個就痛快了)——要如何做到呢?

對有心的家長而言一點也不難,就是在孩子取得哪怕再微小的進步的時候,及時給予反饋——家長對孩子具體某一件事做的好、具體某一個知識點有進步、具體某個學習方法有心得等方面的“具體表揚”,能夠幫助孩子體驗到通過努力得來的“成功感受”,從而願意更積極、更主動地將家長鼓勵這種“外來動力”進一步“內化”成為自己的行為習慣,從此更努力地獲取更多的“學習成效”和更好的“成功感受”。

小結:網絡教學情景下,家長最該教會孩子的是什麼?

總而言之,網絡教育教學適應的好,不只會對孩子當下的學習有較大幫助,更重要的是能夠幫助孩子學到“自主學習的能力”,能夠更好的適應互聯網時代信息化教學的大勢。

是的,身為家長,儘管我們所能夠做的,只能是用我們已經擁有的屬於過去的知識去教導我們的孩子。但是,這些教導“內裡的道”只要是指向“學會學習”的,就能夠幫助我們的孩子獲得“創造性的思考能力”,並憑藉這種能力去解決“未來的問題”,從而將來長大之後、能力更強的時候,選擇並承擔更多更高的責任,當然也獲得更多更高的收穫。



祁雲:擅散文,善評論。專注於家庭教育、寫作輔導、大語文教學探索及傳統經典閱讀推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