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还记得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如何理解?

一生繁花相伴


朱白清散文《荷塘月色》的最后一句话“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己到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表面上看,这句话平淡无奇,不过是对眼前景象的现实描写,实际上,这句话却是全篇最耐人寻味之处,是隐藏作者思想和情绪最深的句子,是全篇思想的点睛之笔,是作者一路情绪发展变化的高潮。要理解这一点,得从作品的开头说起,并紧紧抓住“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一线索。

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因为听到了许多消息,引发了许多感受。但他听到的消息,却无法跟人评论。他心里的感受,也没法向人诉说,只能一个人静静地去消受。所以他出门散步,是没有告诉妻子的,更没有叫上她。他只有在对荷塘月色的欣赏和描绘里,将自己内心最隐秘的思想和情绪,隐隐约约、曲曲折折地表现出来。

作者先是描写荷塘旁的小路,“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这里,作者并没有明说小路象征什么,但读者读到这儿,却容易由小路的形状、颜色和村质,联想起一九二七年的中国。那时的中国,不正是走在一条曲折的,处处容易着火的黑色小路上吗?作者说自己“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怕就是听到了许多不好的消息,引发了许多感受。这些感受,又不能向人诉说,所以作者才一个人,趁夜色出来散步,独自默默消受。这里的“寂寞”二字,给全篇定下了孤独、忧愁、烦闷的情绪基调,后来的所有情绪变化,都是在这一基调上展开的。

接下来,作者又说了一番独处的妙处,但这妙处的立足点,也还是孤独。所以说,与其说作者是在一个人受用那无边的荷塘月色,不如说是在承受无边的孤独和愁闷。

紧接着,作者又描写了荷塘的一系列景色,如鬼影一般的树影,无精打彩的路灯,令人心烦的蝉声蛙声等,但这些描写,无一不散发着孤独和忧伤的气息。只有那如美人出浴般的白花,才给荷塘和作者的情绪增添了一丝亮色。但由此引发的对江南采莲美景的美好回忆,却又很快回到了美景不再来的哀叹中了。

值得深思的是作者对蝉和青蛙们的态度。蝉是白天和里夜都会出来烦人的,叫声单调难听。青蛙的叫声则黑夜才有才响才热闹。作者在这里提蝉和青蛙,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似乎是有所指吧?所以作者用一句“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不动声色地划清了与蝉和青蛙们的界限。

最后那句“轻轻的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则是用妻子的无思无虑,与自己的一路忧思作对比,是在无声地告诉读者,自己到头来还是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满腹的寂寞和忧伤,还是只能一个人默默忍受。所谓大音稀声,其实就是这种境界。这种含而不露,暗中对比的手法,更能凸显作者的狐独和忧思。

荷塘月色,淡淡的忧愁。月色荷塘,幽幽的哀伤。


甲辛


《荷塘月色》最后一句话:


“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了,妻已睡熟好久了。”


作者在万籁俱静的夜里,独自溜出来,沿着荷塘踱步,心里却“颇不宁静”,透过月色下满塘的荷,他到底“惦着江南”。


这篇文章写于一九二七年七月,此时白色恐怖笼罩,作者在清华教书,他既想投笔从戎、拿起武器抗争,却又碍于现实的压力,不能做出这样的选择。所以,只好将内心的热血、不满、憎恨等情绪压抑,苟且地安于一隅,可是内心终究是不能宁静的,所以他惶惑、矛盾、纠结、抑郁。可是这些情绪是不能对人言的,就连写这篇文章也只能隐隐约约地倾诉: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



作者一路沿着荷塘溜圈,走的是一条曲折幽僻的小煤屑路,连白天都鲜有人来,朦胧的月色下就更显得凄清孤冷,这便是作者心中的“孤独”。


此刻,他“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感觉自己是一个“自由的人”,所以他让自己的心境和思绪都短暂放飞,细细地品味“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


但是,“树缝里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最热闹的蝉声与蛙声却与我无关,“我什么也没有”。短暂的欢愉和洒脱,便被这没精打采的路灯和热闹的蝉鸣蛙叫惊醒,“路上只有我一个人”在孤独地挣扎。


回到现实,他记起了梁元帝热闹的《采莲赋》,也记起了《西洲曲》里采莲的悠闲,而这一切都是发生在作者所惦着的江南,“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因为现实的桎梏,他想争斗不得,他想放下一切超脱也不能得,所以他纠结了一路,却蓦然发现自己又回到了“门前”,是出发时的原点,心思千回百转,可是终究不能解脱。


妻儿同作者出门前一样地岁月静好,与作者心中的不宁静和烦闷形成鲜明对比,更突出了作者内心的纠结、郁闷。


四周“什么声息也没有了”,作者却还在独自挣扎,心中的安宁终究不可得,孤独烦闷终究不能解。


这样的结尾正是作者心中无可奈何的写照,也折射出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对黑暗的憎恶。



青蛙依诺


荷塘月色》是一篇以景致的描写,来表达朱自清内心深处的思乡情怀。夹杂着淡淡的忧愁与喜悦之情

这篇散文朱自清写于1927年的7月,那也是一个动荡的年代,从这篇散文中我们也看到了作者内心渴望远离纷纷扰扰的尘世,希望找到心灵的自由。在文中他从白天烦恼与痛苦中投入美丽宁静的荷塘月色中,享受荷塘采莲的过程。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与花土。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轻的梦”

好美的画面,令人不自觉的有些神往。在皎洁的月光中,沉醉于扑面而来淡淡的荷花香味里,让疲惫不堪的心灵得到有效的缓解与释放。

朱自清独步荷塘,思绪自由驰骋,不受任何外在环境所影响。与天空畅谈,回忆着当初家乡采莲的盛况,所有的烦恼都抛在了脑后。

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在这里,笔锋一转,立马由理想回到了现实中,心中难免有一丝遗憾,我们也感觉到作者内心弥漫着淡淡的忧愁,但朱自清的这种忧愁并不是来自于个人,而是那颗忧国忧民的心,我们在读到他的作品时无不从中感受到那满满对生活的热爱,对生灵的悲悯,对生命的珍爱!与当时的社会现象做着斗争,是来自内心的呐喊!


燕子的涛宝


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与文章的第一句话“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正好起着前后呼应的作用,同时也暗示了作者经过对荷塘月色的一番赏玩,心情重新归于平静。

从文章中间部分的描述来看,作者或许有工作上的不自由或者思乡思人的情感,这在很多成年人身上都有体现。经过一番独处幽思,触景感怀,郁闷的心情得以稍解,直至回到家里,看到熟睡的妻儿,才算彻底放下心来,要接受这现实中所有的安排了。成年人的无奈可见一斑。

作者将心情寄托于对景物的描写中,用蝉鸣和蛙声寓意着恬噪的社会,恬噪的人;通过对江南采莲旧俗的怀想表达心中的向往和羡慕之情。但现实就是现实,始终都要面对的,如果能做到身处凡尘,而志趣高雅,确也算得上自在的人生。


月舞云后


你心中已经惊涛骇浪,走过万水千山。却没有人能略知一二,甚至没有人愿意去了解一二。一个人的心永远是无人到达,他人只看到你的身体,你承担的角色。

这就类似于现代男人需要在车里呆一会儿才能回家一样。人性的孤独,永恒存在。

但是好在,还有睡熟了的“妻”,身体至少是不孤独的。


不吃菠菜


我承认我的文化层次较低,仅仅初中毕业,但是我读过朱自清先生的这篇文章。我认为当时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他的思想一定很深刻,但不一定会像后人解读得这么复杂,而且他老人家也未必寓意更多的政治色彩。我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完全是从文学的角度去欣赏的,只感觉到了文章的层次丰富,描写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读后有绕梁三日回味无穷的感觉,除此之外并没有感受到其它的什么。也许是我笨;也许是我文化的确低,感悟不了那么多。


尊前谈笑


整篇前面优美的文章中,作者的思绪由实到虚,忘记了现实,甚至超越了时间和空间,到了古时,到了江南。

然而,就在这时,“猛一抬头”,瞬间回到了“什么声息也没有”的现实。

那是一种怎样的失落无奈而且百味杂陈的苦涩。

就是这种感觉吧!


天泽1967


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荷塘月色无疑是美的,但在这份美景的字里行间,时断时续的忧愁和感伤也如影随形般可以感受到。从起头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平静”,到中间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不齐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还有“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些语句都体现了先生尽管身处良辰美景,但到底还是无法排遣内心的愁绪。


木耳说


理解新冠肺炎病毒先


鹰击长空4119


荷塘月色 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

这句话表示作者从一开始的想象联想回归到现实。且最后一句话与第一段相照应。首尾呼应体现结构缜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