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全国的高中都像衡水中学一样,会怎样?这个社会会怎样?

问心问得几回真


衡水中学培养的是人才还是考试机器?如果都是衡水中学这样的中学毕业生,高考招生人数没有变化,每年进入大学的依旧是那么多人。


车夫6600


首先我认为这种情况是不可能的,衡水中学的成功是不可以被无限复制的。衡水中学之所以成为衡水中学不只是因为衡水严格的制度更是因为一流的教育教学资源还有一流的生源资质,所以衡水的成功绝不可能被复制。

在我还在上高中的时候,因为年少的叛逆心理对于严格的压迫有着先天的逆反心理,所以对衡水的制度有着骨子里的不屑,可是后来随着年龄的慢慢增长,我开始因为两件事情对衡水发生改观,我开始羡慕衡水中学因为有着这样严格的制度而使得那些不够自律的学生有了一个足够努力的青春,但是我没有经历一个足够严酷的高三。

老师举的一个隔壁学校去衡水寄读一个月的学生的例子。

这是我们市里最好的学校的一个例子,只是因为恰好我们物理老师是那个学生曾经的老师,他才会恰好把这个事情说给我们听。那个同学那个学期拿到了他们学校第一名获得了去衡水“借读”一个月的资格,我原来以为衡水就是一个“炼狱”,没有人愿意自己跳入这个“火坑”,但是我错了,那个同学十分珍惜这次机会,毅然前往衡水中学学习。

那时我才明白,不是所有人都抗拒衡水,至少还是有很多优秀的人想去衡水变得更优秀,而不是避之如蛇蝎。我还记得那时我们物理老师跟我们说:衡水之所以成为衡水,他的优质生源占到了很多一部分,那个学校占据了整个省份甚至是全国的优秀资源,这些本就优秀的个人就算因为没有去衡水而考不上清北,他也会因为他本身的优异考上武大厦大这样顶尖的学府。

是啊,衡水可能只是给了他们压力,但是青春有压力未必是坏事啊,不能因为衡水的严格就严重抨击衡水的制度,也是因为他的制度才托起了很多孩子的梦想啊。

衡水中学的一段演讲比赛视频。

这段视频是我上了大学之后的一个自习间隙在微博热搜上面看到的,因为衡水的名字我选择点击进入观看,当我看到演讲的主题还是关于青春和梦想的时候我是有一点失望的,作为一个鸡汤喝多的人实在是见惯了这样通俗的主题,但是当那个阳光带笑的男生走出来演讲的时候,我选择了继续观看。

答案很明显,那个看似老套的主题还是因为那个男孩的讲述让我热血沸腾,让我这个老学姐依然留下了关于青春梦想的泪水,但是之后我回想起来的还是那句让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以前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但是后来来了衡中我才知道,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因为这是衡中人独有的青春魅力。

这也是我对于我记忆中印象里的衡中最大的一次改观,衡中人都并没有因为严格的制度而埋怨衡中,他们都热爱着自己的母校,那么我们这些“外人”就没有资格来贬低衡水,因为他本身就很优秀。

我只想说衡水的成功不可能会被复制,我们不可能举国上下都是衡水中学,我们能做到的还只能是让那些孩子能在自己有的条件下,努力成长为更加优秀的自己。

以上是我的观点,欢迎大家在下面评论我,更欢迎大家关注我,我们一起讨论。


嘤嘤皮卡丘


说这话就可笑了,衡水是掐尖上学,所以学习氛围很好,对于还没学习兴趣的孩子或者还没醒世的孩子,哪有那么多的优质生源。河北也就一个衡水,就是这个原因。

这个模式不可能复制出来的,就像湖北只有一个华师一附中一样。

只能采取适合本地区的教育方式去优化教学,优化教育资源。





伍老师数学课堂


现在的衡水中学比较出名,都对他的师资力量,每年的考取率焦耳称赞,在一些地方也开始分校。我的看法是:就算全国高中都像衡水中学一样,对这个社会没什么影响的。

我的分析如下:

一、先来看看衡水中学的生源,基本上把全省的优质生源都招进去了,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的教育水平有一定的高度。你说它的考高分的人数多,录取率高,也就不足为奇了。你让它招收的都是不好的生源,就不会出现这样的轰动和进入大家的视野了。所以,也不可能所有的中学都像衡水中学一样,也谈不上对社会有什么影响了。

二、我们不考虑生源的前提下,全国高中都像衡水中学这样。比如考650多分以上的,600分以上的和常年比例一样。结果不同的就是,比如一本录取线以前是500分,现在录取线可能就是600多分了。因为高校招的人数是不变的,录取原则就是从高往低往下刷。也谈不上对社会有什么影响。

总结:我们看待什么事件,很多情况下,我们只是看到了事情的表面,静下心仔细分析一下的话,就清楚是怎么回事了。不说全国高中和衡水中学一样,这情况不可能发生。就算和衡水中学一样,对社会起不到什么影响的。



学而乐哉


不会的,他的成功你无法复制,也没必要复制,个人对衡水中学持中立态度!

衡水模式的看似可复制性衡水模式的看似可复制性,使衡水模式在大量县级中学和市级二等以下中学广泛传播。这些学校的领导层,或通过实地考察,或通过间接了解,大都采用了衡水中学的作息、纪律、班级分等、刷题等简单易行的措施。细究这些措施,所需耗费的不过是老师更多的精力、少数加班补贴、部分试题印刷费等或隐性或廉价的代价,都在该层次中学的经济承受能力范围之内,因而便于推广。而学生在经过增加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效率之后成绩必然有所上升,进而提升衡水模式引进校在当地的声誉,从而产生神话衡水中学、衡水模式的现象。而北上广等经济发达区名校的培养模式显性投入高昂,不在类衡水模式学校的经济承受范围内,这些学校自然不会也不可能学习这种培养方式,没有充足类似发展方式学校的支撑,这些经济发达区名校往往虚幻到不可高攀只能仰视,影响力自然有所折扣。个人认为,在以上诸多优势条件的复合下,衡水中学最终发展成为了超级中学。再来看第二个问题,“普通中学有可能复制么”。先说观点,很难,甚至是不可能。学习衡水中学的大部分普通中学最终会成为类似毛坦厂中学的学校。(所以还是直接去学毛坦厂吧= =)接第一个问题的第九点分析。类衡水模式校固然成绩会较之前有所提升,但提升结果往往是做到高考数量碾压(本科率、一本率有所甚至大幅上升),却难以达到质量碾压(211率、985率、高分率不足,大量一本率由刚刚过线的学生构成)。原因可参照第一个问题分析。1.生源:类衡水模式校大部分为县级中学和市级二等以下中学,在本市中考录取时大都不属于第一序列,生源质量自然不如本市前列学校。当然,类衡水模式校可以设置初中部(我市即有类似中学),但一则新开发的初中教学水平难以迅速上升,二则又存疑优秀生源会否放弃本市前列学校而进入母校高中部。另外,随着类衡水模式校高考成绩上升,自然会吸引部分优秀生源,但相对于长期处于前列的学校(前列学校不会坐以待毙,肯定会提升教学质量),又是谁的吸引力大呢?2.师资:类衡水模式校的主体层次限制了高级师资的引进进修、校际交流的开展,原因可参照上一点。作为学校,最重要的生源和师资难以大幅提升,又如何做到质量碾压?3.高考形势:并非每一个省都面临像河北省这样严峻的高考形势,一所学校长期稳坐该省头把交椅的情况也鲜见。以山东为例,山东省各地市之间教育水平相近,山东省实验中学在济南尚能保持第一,但和青岛、烟威以及鲁西南地区名校在高考成绩方面却不分高下甚至略占下风,每年山东省高考状元都在省内地区间或产生。如果衡水中学在山东,其震撼程度似乎会大打折扣。4.前列学校:前列学校之所以位于前列,自然已经形成了各自的优势点,每年高考成绩有保证,在没有出现强势竞争者的情况下,让这类学校改变其教学模式显然不现实。而在类衡水模式校渐成气候后,前列学校不会坐以待毙,必然提升自己教学水平,类衡水模式校逆袭之路漫漫。以上四点,相对于显而易见的作息、纪律等,大都属于隐性因素,但类衡水模式校会往往会受到这些隐性因素的限制,难以做到高考质量碾压。在我看来,做到如此规模的衡水中学,才是诸多中国高中里的异数吧。


考编制


如果全国高中向衡水中学学习。

首先需要解决几个问题:

衡水中学的立校思想,能否掌握?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发展现状,经济能力,是否能够依照这种模型建立起来?

管理能力能不能跟得上?

取得是否是真经?

是否能贯彻下去?

这是面临的5个问题。

同时,如果都是全国这样的高中都是这样的培养模式。

不现实。

中国现有的教育模式是模仿的德国从1870年统一后,机械化的,工厂化的,集中式的培养模式。

后来苏联的教育模式也在这样进行的。这个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专业化的大规模的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所以,1950年前后中国大规模的拆分院校,也是这样的思路。

但是如果要待发展,人才必须有创新意识。集中化的培养模式,统一化的标准化的培养模式就不一定能行。

你没有听说过现在德国还在走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大附中的培养模式也不会是这样的。

只有在需要逆袭的,教育资源不对等,比较落后的地方,可以借鉴这种军事化的,高强度的培养模式。

我是关山五十州,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关山五十州


中国将会早日变为名符其实世界中心之国。

看看这些孩子的特点:

一、出色的学习能力。衡中好像不招收成绩差的孩子,成绩好意味着要么是头脑聪明,要么是努力勤奋,共同的表现是学习能力强。从国家经济发展史看,国民的学习能力往往决定着国际竞争力。

二、强大的韧性。看看衡中的作息时间表,这些二十不到的孩子每天在进行着时间两倍于成年人脑力劳动。这些孩子吃得了苦,受的住累,这是以后工作事业成功的基础。

三、强烈的竞争意识。衡中是全国高考大军中的佼佼者,衡中作为一个整体,在统一规则内,把竞争力发挥到极致。取得这个成果的内在动力就是同学相互间的竞争无时无刻不存在。抛开所谓的理想,人的一切都是从竞争中获得,意识越强烈,掌握的社会资源就有可能更多,就容易成为所谓的成功人士。可能很残酷,但是很有效。

衡中是所有地方优质学校的代表,它是个代表符号,所有高考成绩好的地方基本都是一个套路,包括北上苏浙。


驭水客


我来说一说,衡水人,北漂八年,现在在衡水。

如果全国高中都像衡水中学一样,那就用梁启超先生的一句话总结:“少年强,则国强。”

衡水中学并非像多数媒体上报道的“惨无人道”的教育军营,有机会可以进去看一看,看看学生的活力,看看衡水中学在文化知识教育之外的水平,听听衡水中学毕业学生的声音,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大本营,当然,时间是比较紧张,但是处于这个年龄,这个阶段拼搏一下又何苦?这无关素质或者应试教育之争,我觉得想要了解一个东西要多从几个方面看看。

祝健康!



华夏九歌


现在社会已经要逐步改变教育系统,以前的那种应试教育已经很难适应未来人工智能等各种学科了,必须要逐步从小改变模式,比如那种特长生,数学天才专业培养,中医从小培养,而不在是简简单单的应试教育普通工程师就能满足社会需要的了。未来需要的是多样化专业化,高精专。


逝水无痕7966998


首先这个提问本身不成立的,全国所有的学校不可能都像衡中一样!教育受地方政策、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综合影响。一般经济越发达的地方教育越加多样化,比如一线城市国际学校、国际化学校、美术、艺术特色类学校等等各类学校就越多为的就是满足不同层次以及不同需求的家长。如果全国所有的高中都像衡中一样了,那么我认为会有以下几个现象:1.考大学的竞争越来越大。2.出国读高中的学生越来越多。3.初中毕业就选择不读书的越来越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