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復工讓10萬斤鵪鶉蛋不愁銷路

企業復工讓10萬斤鵪鶉蛋不愁銷路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姬姣姣 通訊員 李洪峰 申大偉

2月18日一早,武陟縣即可達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的院內,前來銷售鵪鶉蛋的養殖戶排起長隊。

“過去我家的鵪鶉蛋根本就不愁銷,但今年受疫情影響,本地的企業不讓開張,外地批發商進不來,再賣不出去,一天要損失一兩千。還好公司復工了,我這鵪鶉蛋算是有著落了。”謝旗營鎮馮李村養殖戶馮社成說。

謝旗營鎮是豫北地區最大的鵪鶉飼養基地,最高峰養殖戶達1000多家,鵪鶉存欄量1400萬隻,日產鮮鵪鶉蛋25萬斤左右。往常年一過正月初五,外地的客商就要過來,加上本地企業消化,銷售不是問題。

“今年受疫情影響,養殖規模雖有所減少,但每天產鮮鵪鶉蛋仍有近10萬斤。鮮鵪鶉蛋只能存放20多天,有些養殖戶已經存了近10天了,如再賣不出去就只有銷燬。”謝旗營鎮副鎮長苗迎軍說。

為了把養殖戶的損失降到最低,接到可以復工的通知後,苗迎軍第一時間趕到武陟縣即可達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為其辦理相關手續、組織衛生防疫部門對廠區進行消毒,對所有工人進行排查核實,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全面開工。

苗迎軍說,武陟縣即可達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以生產禽蛋製品為主的加工企業,主要加工鄉巴佬、瓶裝鵪鶉蛋罐頭等系列產品,因為剛復工加上工人少,現在每天的加工能力3、4萬斤,但基本上能解決馮李村養殖戶的銷路問題。

在嚴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下,該鎮還組織轄區的經銷商,聯繫外地客戶,最大限度地收購養殖戶積壓的鵪鶉蛋。“俺村的養殖戶,基本上把鵪鶉蛋都賣給我了,這一天下來我能收8000餘斤。”北大段村的經銷商王政通說。

目前,隨著企業逐步復工復產,該鎮10萬斤鵪鶉蛋已找到“婆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