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75折銷售”或許只是一場在債務和現金流壓力下的無奈表演

開年以來,根據人民法院公告網顯示,2020年元旦至今,40天時間內,全國已有96家房地產相關企業破產清算,平均每天都有2-3家被清算。這些企業大多為小型房企,有的公司融資渠道狹窄導致資金鍊斷裂,項目停工,無法如期交房;有的企業法人涉案在押,讓不少買房人蒙受損失。


在這樣的背景下,恆大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全國“75折”銷售,並配合無理由退款、保價等手段,聲勢震驚全國,真實情況是什麼樣呢?恆大是真心實意降價銷售嗎?本文和大家聊聊我的看法。


一、“75折銷售”只是一個營銷事件


中國恆大的此次促銷勁爆全國,起因是許家印簽發的一份秘密內部文件。

恆大“75折銷售”或許只是一場在債務和現金流壓力下的無奈表演

《通知》傳達的主要精神是:2月29日之前,恆大全國在售樓盤可享75折優惠,尾盤可再享受額外優惠,97折或94折。總體算下來,最高優惠可能到7折。如果分期付全款,不走銀行按揭,還有額外優惠。


事實是這樣嗎?一直關注恆大的朋友可能心裡有數,打折,從來就是恆大的套路,可以說一年365,天天在打折,2016年就有8折,2018年底住房9折+商鋪8折,2019年8月推出過500多個樓盤7.8折,春節打折、國慶打折、集團週年打折,甚至於你隨便一天去,恆大也有個94折或者96折等著你。

恆大“75折銷售”或許只是一場在債務和現金流壓力下的無奈表演

效果怎麼樣呢?可能就是刷猴了,作為一名熱心人士,大富翁是親力親為,實測了幾個樓盤便失望滿滿,再結合朋友的幾個測試,對繼續測試就失去了信心。

恆大“75折銷售”或許只是一場在債務和現金流壓力下的無奈表演

這裡隨便舉幾個案例,北京東五環的恆大華府項目,上海青浦的御瀾庭,汕尾、清遠的項目等等,其實想想就明白了,硬的方面有政府備案價在限制,你75折是等著被約談嗎?軟的方面也沒看見前期業主鬧事啊。所以,大家洗洗睡吧。


個別樓盤確實有優惠,但是幅度很小,把恆大的實際售價和周邊的房子比一比就知道了,恆大一貫的風格是(很多樓盤)位置偏、配套差、價格貴,質量"土豪風"。我應該不會成為恆大的客戶,可能港股的股東會喜歡,畢竟,會玩啊。


那麼,話說回來,除了定位於一次營銷事件外,恆大真的願意降低出售嗎?我認為是的,恆大面臨巨大的現金流壓力,作為一家高槓杆公司,它就是從"玩刺激"中過來的。


第一個,業績對賭壓力


根據恆大地產和深圳控股披露的公告,中國恆大經與第一批及第二批戰略投資者簽訂補充協議,一致同意將700億人民幣股權投資增資協議中約定的實現重組上市期限延期,與第三批戰略投資者600億股權投資約定的期限保持一致,即由"2020年1月31日前"延期至"2021年1月31日前"。另外,"2017年、2018年及2019年的每一個財政年度根據彼等各自持股百分比將其淨利潤的最少68%以現金股息分派予其股東"亦將適用於2020年財政年度。


恆大通過承諾業績引入戰略投資者,這些投資人是來吃肉的,就三個要求:大比例分紅、業績承諾和迴歸A股,為什麼要回歸A股呢?因為港股股民覺得恆大太激進了,風險高,給的估值低,A股韭菜多,到時候吹一吹,無數扛把子接盤,戰略投資人可以順利退出,把"價值投資"的帽子留給想發財的A股小散戶。


回A不說,分紅和業績承諾對於恆大都是要命的事情,如果達不到就會面臨超大金額的"退股還錢"的命運,資本市場因為業績對賭企業所有權易主甚至關門的事情還少嗎?所以,恆大面臨的不是一個賺多少的問題,是一個生存的問題。賣房子是唯一的出路,自然越多越好,越快越好,少賺點就少賺點吧。


二、債務和現金流壓力下的恆大現狀


在業績對賭中,"2017年、2018年及2019年的每一個財政年度根據彼等各自持股百分比將其淨利潤的最少68%以現金股息分派予其股東"亦將適用於2020年財政年度。這是非常要命的,我們知道中國的房地產是一個高週轉、高槓杆的企業,拿地、賣房、再拿地、再賣房,這是一個無窮循環的鏈條,企業要擴張、低價在上漲,企業每次拿地都會需要更多的錢,可以說企業一直在缺錢中。這種高比例分紅把現金拿走了,去哪裡拿錢維持運轉呢?


錢就三個來源,銀行的、股東的、客戶的,客戶的錢就是房奴的,不說,銀行的錢呢?不幸的是2019年來國家收緊了房企的融資,一方面額度小了,一方面成本高了。

恆大“75折銷售”或許只是一場在債務和現金流壓力下的無奈表演

這張房企融資圖可以一窺行業的融資壓力,2020年一月份中國恆大發債461.2億元,主要為恆大發行了60億美元的境外票據,以及發行一筆45億元人民幣的公司債。

恆大“75折銷售”或許只是一場在債務和現金流壓力下的無奈表演

具體債務成本來說1月21日中國恆大發布公告發行20億美元於2022年到期的11.5%優先票據,發行20億美元於2023年到期的12.0%優先票據,在國際降息的大環境下,這麼高的優先票據利率就知道恆大資金有多飢渴了,就這樣,許家印自己還認購了其中的6億,是一魚兩吃還是實在融不到資,老闆自己上呢?這就不得而知了。


截至2020年2月16日,中國恆大發行的尚未到期的海外債券規模超過200億美元,利率大多都在8%以上,每年都有不小的付息壓力。海外發行債務的成本較高,計算成本後負債的利率更高,這種高成本的負債反應了兩個事情:第一,公司很缺錢,不是資產是現金,第二,資本市場不看好恆大的償債能力,所以需要採取優先票據的方式,需要高收益率來抵消其風險。


根據中國恆大2019年中報,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的資產負債率高達83.55%,負債總額1.75萬億,位列房地產行業之首(碧桂園1.56萬億元,萬科1.34萬億元),其中流動負債達到了1.26萬億元,同樣居行業之首。


負債大、成本高,流動負債佔大頭,可以說恆大已經陷入一個惡性循環了,這樣的企業現金流極度緊張,必須時刻應對不斷到期的債務。


如果一直這麼轉下去好像也不錯,最多企業為債主打工而已。但是,但是,別忘了王首富。我現在要收緊房地產融資,你跑境外融資是幾個意思?你在國內收割韭菜,去國外發行高成本美元負債?


於是,2019年7月9日,國家發改委發佈778號文,要求房企海外債,只能用於置換未來一年內到期的中長期境外債,這意味著發行人的新增項目,將無法通過境外債券市場進行融資,同時募集資金也不能調回境內用於開發或借新還舊。


最後,許家印是一個有著情懷的企業家,國家需要扶貧,他立馬扶貧。國家需要慈善,他立馬捐款。國家需要收緊海外投資,他趕緊從海外撤兵。國家需要搞足球,立馬投入鉅額資金,每年拿出1550萬歐元請一個教練。國家需要排球,他直接將遠在美國的排球教練郎平請回國,然後現在恆大有恆大文旅,恆大新能源汽車計劃,甚至不惜和賈總一起"為夢想窒息"(最後沒成),這些都需要錢,只有錢,大量的錢才能讓恆大這輛巨大的馬車繼續奔跑


在今年的疫情下,包括房地產行業在內的眾多經濟體被按下了"暫停"鍵,按鍾南山院士的估計,疫情有望在4月份前結束,這也意味著2020年一季度幾乎整體落空,曾經的春節返鄉熱銷也沒了蹤影,房地產開發也停工了。恆大集團發文稱,將集團春節假期延長至2月16日,2月17日正式復工!至此,恆大2020年春節假期,從最初的18天延長至25天,比政府要求多整整一週,也再次刷新房企春節假期記錄。同時,恆大全國1246個項目在2月20日前不得開工,全國1040個售樓部在2月20日前不得開業,具體開工、開業時間將根據疫情情況另行通知。


我相信任何一家高速運轉,現金流緊張,負債高企的企業都會心裡發毛,更何況一家房地產公司?恆大心裡肯定是願意低價賣的。可惜了,這房價不是你想漲就能漲,也不是你想降就能降的,避免房價"大起大落",有備案價和業主的雙重壓力,註定了恆大的"75折"促銷只是一次營銷事件而已,多少韭菜被收割就不知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