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易用錯的十大成語,你用對了幾個?

成語是漢語的固定用語,形成有當時的語境和社會環境。時過境遷,現代人喜歡望文生義,把成語錯用。今天,我們來盤點被人們用壞的十大成語。來測試一下,你能用對幾個?

TOP 1:美輪美奐

【用錯率】99%

【釋義】輪,高大;奐,眾多。形容房屋高大華麗,注意是形容房屋建築的。可惜現在,來報紙電視上動輒美輪美奐的泛用,其實是錯誤的。

【出處】《禮記·檀弓下》:晉獻文子成室,晉大夫發焉。張老曰:“美哉焉,美哉奐焉。歌於斯,哭於斯,聚國族於斯!”

最易用錯的十大成語,你用對了幾個?


TOP 2:七月流火

【用錯率】95%

【釋義】指天氣逐漸涼爽起來。“七月流火”是說在農曆七月,天氣漸漸轉涼,每當黃昏的時候,可以看見大火星從西方落下去。現在常被誤用來形容七月的天氣十分炎熱,鬧出望文生義的笑話。

【出處】:七月流火語出《詩經·國風·豳風》:“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TOP 3:首當其衝

【用錯率】90%

【釋義】比喻最先受到攻擊或遭遇災害。經常被誤用為衝鋒在前。

【出處】:《漢書·五行志下》:“鄭當其衝,不能修德。”

TOP 4:始作俑者

【用錯率】90%

【釋義】比喻第一個做某項壞事的人或某種惡劣風氣的創始人。現在常被誤用為第一個做某一件事或某一項任務的人。

【出處】:《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TOP 5:明日黃花

【用錯率】90%

【釋義】黃花即菊花,舊時重陽節當天要相約賞菊,孟浩然有詩云“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就是寫重陽賞菊。重陽節第二天的菊花,自然是毫無價值了。因此,明日黃花,用來比喻過時的事物或消息。現代人望文生義,理解不了,經常誤用為“昨日黃花”。

最易用錯的十大成語,你用對了幾個?

【出處】:宋·蘇軾《九日次韻王鞏》詩:“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

TOP 6:空穴來風

【用錯率】80%

【釋義】空穴是來風的條件,既能來風,必有空穴,指傳聞有一定根據。經常被誤用來表示毫無根據的事情。【出處】:戰國·楚?宋玉《風賦》:臣聞於師:'枳句來巢,空穴來風。

最易用錯的十大成語,你用對了幾個?

TOP 7:炙手可熱

【用錯率】80%

【釋義】比喻權勢大,氣焰盛,使人不敢接近。經常被誤用來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離其本義。

【出處】:唐·杜甫《麗人行》:“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TOP 8:差強人意

【用錯率】80%

【釋義】意思是大體上使人滿意。經常被誤用為不能使人滿意。

【出處】:《後漢書·吳漢傳》:帝時遣人觀大司馬何為,還言方修戰攻之具,乃嘆曰:“吳公差強人意,隱若一敵國矣。”

TOP 9:萬人空巷

【用錯率】80%

【釋義】並不是指街上空無一人,而是說人們都從巷子裡出來來到大街上,街上人山人海,兄容歡迎、慶祝等盛況。現在常被誤用來表示街上空無一人。

【出處】:宋·蘇軾《八月十七復登望海樓》詩:”賴有明朝看潮在,萬人空巷鬥新妝。”

TOP 10:不孚眾望

【用錯率】80%

【釋義】孚:信服。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貶義。現在常被誤用來形容不辜負大家的期望。

【出處】:《詩經·大雅·下武》中有"永言配命,成王之孚"句,後又引申為"為人所信服。深孚眾望,令大家深深信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