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人在武漢】北京友誼醫院援鄂醫療隊完成病區首例“有創機械通氣治療”

【友誼人在武漢】北京友誼醫院援鄂醫療隊完成病區首例“有創機械通氣治療”

在抗“疫”前線,北京友誼醫院援鄂醫療隊負責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8層病房,這裡的48位患者全部都是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友誼醫院醫護人員憑藉著高超的醫技與敬業的態度,為患者帶去生的希望。2月13日,醫療隊員與當地醫生一起,順利完成該病區首例“有創機械通氣治療”,成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2月13日下午1:00,北京友誼醫院援鄂醫療隊的五名隊員吳正芳、張微微、範凡、王彤和趙美佳來到隔離病區,開始執行當天的護理任務。此時,一位70歲的患者呼吸困難,在大口大口地喘氣,十分痛苦。該患者患有呼吸窘迫,當日病情突然加重,在使用高流量吸氧的情況下,血氧飽和度才到達79%。隊員們一邊安撫患者,一邊緊急呼叫醫生進行搶救。但患者的情況越來越差,情況危急,亟需進行有創搶救,行氣管插管治療。

【友誼人在武漢】北京友誼醫院援鄂醫療隊完成病區首例“有創機械通氣治療”

事不宜遲,隊員們抓緊分工合作,進行搶救準備:張微微連接檢測呼吸機,準備插管用具;範凡準備插管所需的鎮靜、搶救用藥;吳正芳協調患者床位,準備轉運病人至監護室;王彤和美佳兩位護士守護床旁照顧患者。

患者被快速轉運到監護病房進行氣管插管。該操作對於護理的要求十分嚴格。在此過程中,患者氣道開放會使醫護人員被感染的風險大大提高,這對在場的每一名隊員來說都是一個嚴峻的考驗。手術中,隊員們全神貫注,緊密配合,嚴格執行每個操作。至下午5點,整個過程順利完成,這也是該病區完成的首例“有創機械通氣治療”。參與搶救的當地醫院麻醉科醫生對醫療隊員的高效專業、默契配合表示高度的肯定和稱讚。

完成手術後,隊員們已經因為缺氧而沒有力氣說話了。而當看到患者在呼吸機的支持下,脈氧逐漸升到了91%,急促的呼吸開始變得平緩後,他們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當天晚上,張微微在筆記本上寫到:“我們不懼風險,但武漢需要的是能和他一起並肩作戰的戰士,所以我們不能倒下!還是那句話,疫情不結束,我們不言退!”

【友誼人在武漢】北京友誼醫院援鄂醫療隊完成病區首例“有創機械通氣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