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速則不達,安駛萬年船


欲速則不達,安駛萬年船

本文共計6253字,“欲速則不達,安駛萬年船。

這是智遠的第062篇成長筆記的分享。

“欲速則不達並不經典,

經典的是下一句:安駛萬年船。

現在的人都講究效率,都講究抓住風口,看到一個風口,不管自己有沒有條件,就趕緊上,實踐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實踐之前沒有觀察好局勢”就直接AII-IN,最後浪費了金錢不說,時間也沒有了,落的“一地雞毛”。

W先生是我的一個朋友,86年的,演員出身,自己也算小資,前幾年做在“望京小腰”擼串的時候認識的,依稀記得他當時是一個快餐連鎖加盟餐飲公司的“聯合創始人”。

前幾年記得他混的風風火火,在做連鎖加盟的時候賺了小几百萬,換了車,換了房,最後不做餐飲了。

曾經記得有一次擼串,我們聊天,我問他,為什麼自己捨身投入的行業突然不做了,他說,前幾年看到了“社交電商的風口”,然後就把自己掙得錢投入到了線上社交電商行業了,做單品牌,學習別人,走傳統代理的模式。

最後誰知道出了意外,壓了一堆貨,賠了點錢,就不幹了。

昨天我翻了他的朋友圈,我問他,你做MCN公司啦,他說,嗯,這不是現在短視頻是風口麼,然後就自己開公司運作半年了,現在自己做孵化IP,都是“專業攝影師拍攝”。

我說那不是挺好麼?還可以帶貨,接廣告,看著很專業,他說,自己走錯了一步,原來沒有捨身過這個行業,現在直接進來,走自營孵化的路線,投入了不少,外加上新公司,不好籤約KOL,加上過年行情不好,虧了,現在現金流都是問題,關了。

我們兩個關係比較好,我經常和他直言不諱的說,在我的印象當中,我個人比較欣賞你優勢“折騰勁”,但我有一點不太欣賞,“換行業創業”。

然而他卻經常和我說:“你不懂”,在投資創業這件事情上,我確實不太懂,可能當自己有一定的資本就膽子更大一點吧。

智遠算是比較保守,我認為古人說的:換工作窮3年,換行業窮10年,欲速則不達,安使萬年船,應該會有一定的道理吧。


欲速則不達,安駛萬年船

01.子夏為莒(Ju)父宰

《論語》子路篇當中有一段經典的橋段,原文為:子夏為莒父宰,問政,子曰“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子夏是孔子的學生

“莒父(JU,三聲),魯國的一個城邑,現今在山東省莒縣,“宰”:宰相,不是宰殺的意思

該段中文的意思為:有一年,子夏被派到魯國的一個城邑去做地方官,臨走之前他專門去拜訪自己的老師,向孔子請教:怎麼才能治理好一個地方呢?

孔子說:

“做事情不要單純追求速度,不要談貪圖小利。

這句話是孔子告誡他的學生子夏,從政者一定要有長遠的眼光,百年大計,千萬不能急功近利,不要為了表現而很快拿出結果,要以大局為重,不然就會欲速則不達。

單純追求速度,不講效果,反而達不到目的,只顧眼前小利,不講長遠利益,那就什麼大事情也做不成。

欲速則不達,安駛萬年船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節奏都在加快,當然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便利,但是也給我們帶來的巨大的壓力。

不管是工作,還是創業當中,我

們總能看到那些失敗者都有共同的特徵就是:在很多事情面前不喜歡按部就班,而是視圖的尋找捷徑,想以最快的方法走向成功。

比如做商品失敗的人,

總想著通過營銷把一款商品賣出去,

而不去考慮用戶的剛需點在哪裡


比如做平臺失敗的人,

總想著流量,拉新,而沒有去深度思考下

自己的用戶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產品是否做的更好。

這樣急功近利的結果最後卻是“收效甚微”,在這方面,就像上面文中孔子說的一句話:“欲速則不達”,安駛萬年船“。

很多人都是這樣,在看到別人的成功以後,自己的內心就很著急了,不管是處於嫉妒還是眼紅,就想更快成為他們那樣的人,

於是就加快腳步。

於是他們往往只看到了別人成功的那一刻的光環,殊不知道背後也是經歷過很長時間的摔打才走到今天這一步的,這樣急功近利的人,往往沒有打好堅實的基礎,成功也就成為他們眼中的海市蜃樓。

欲速則不達,安駛萬年船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在當今的社會上,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們目光短淺,或者只看重眼前的一點點蒼蠅小利,而沒有長遠的計劃和打算,根本不顧自己人生的大局,怎麼可能成大事。

很多風口就是這樣,我們一味的去追,一味的在看風口,就會忽略了“事物的本質”,幹一行愛一行,一行不行,換來換去其他行業也未必行的通。

孔聖人只有寥寥的幾個字,就總結出了人世間的真理,一直在警告世人,要想成大事,牢記孔子的忠告。

所以,我們在做事的時候,千萬不要一味的主觀的去追求急,追求快,這樣是違背了事物的發展規律的,這樣的結果只能是“欲速則不達”。

我們只要做好了基礎設施,把基礎打牢固,一步一個腳印的走下去,擺脫掉我們內心急於求成的心理,通過我們自己的積極努力,最終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不然的話只能適得其反,很可能會誤入歧途,走上邪路。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成功,有自己的事業,於是總是想在成功的路上尋找一些捷徑,可是到頭來卻發現,在成功的路上其實根本沒有什麼捷徑,唯一的捷徑就是“腳踏實地”“拼搏努力”。

做任何事情,都不要有急功近利的心理,堅持才是真理,“無慾速,見小利”則告訴我們,小恩小惠不可要,不然最後受傷害的還是自己。


欲速則不達,安駛萬年船

02.日拱一卒無有盡

  • 只有留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最美的樂章

我身邊有一個朋友,他看到我每天堅持日更,通過寫文章,自己也想躍躍欲試,並“叫吼”,我要寫,一定比你寫的好,你看你的排版,字體大小,以及語言的邏輯,都不通暢,並且有的時候居然還能發現錯別字,一頓吐槽。

我聽到他給予我的反饋“虛心的接受”,並沒有直接去“懟他”,從以前自己寫文章從來不檢查,慢慢的到寫了之後要反覆檢查“好幾遍”。

從自己“原來從來不重視排版”,到寫了之後“反覆的站在讀者的角度去思考”,是否需要添加圖片,添加什麼樣的照片更合適等修改。

從他說我寫作組織語言邏輯不暢的時候,我“一段話”在寫完後都會思考和前面觀點是否形成共識,並且思考觀點有無做到首尾呼應等問題。

我每次修改完成,都會給他看,慢慢的他發現我”進步不少“。他看到我享受的紅利,覺得“寫作”也沒有那麼難,自己也打算做一個“自媒體”來運營運營,我說好呀,我們來比一比。

他經常和我私下說,我要文章怎麼樣,我要寫什麼觀點,我要每篇多少字,我總是說一句,你有空先把“自媒體”註冊後在和我說吧。

居然第一天問我:“自媒體怎麼註冊的”,我也是醉啦,我在教他之後,他終於開始了自己的寫作之路,待寫了一篇文章發給我看後,我瞬間覺得用兩個字形容就是:“呵呵”。

欲速則不達,安駛萬年船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沒堅持3天,他就因為各種理由而放棄了“寫作”這件事情,我問他為什麼不寫了,他說:“沒有耐心”,“寫作能力不強”“提筆忘字”“寫出來沒有閱讀量”等,多數人縱有千萬种放棄的理由,都沒有一個讓自己堅持下去的動力。

有的時候成功的路上並不擁擠,差的是沒有人願意一路去尋找合適的方向堅持下去,我們每個人總是在點評別人的時候津津有味,擲地有聲,卻發現,當自己去做的時候“非常的困難”。

從那天起,他再也沒有“看不起”我日拱一卒,堅持寫作的愛好了,只是偶爾會說,特別佩服你這種能夠“沉下心,每天碼字6000字以上的年輕人”。

很多事情就是這樣,不要去嫉妒動手去做的人,有的的時候,說不定堅持了還沒有答案,別說“不堅持了”,能夠得到結果的人都是值得我們佩服的,自己不去嘗試,永遠不知道“動手有多難”“背後的打擊有多大”。

要知道,我在開始寫作的時候,也面臨過他說的這種問題,寫不好,排版不好,沒人看等,但是我並沒有放棄,也把”急於求成“為了瀏覽量的思維放到了“專注於內容創作上”,才在頭條號上給我帶來了“巨大的閱讀量”。

《法華經》當中有一句話叫做:“日拱一卒無有盡,功不唐捐鍾如海”。形容的時候鍥而不捨,天道酬勤的故事,勉勵我們勤奮進取。

當中還要一句名言,寧可十年不做將軍,不可一日不拱卒,只要勤奮學習,堅持不懈,每天像個卒子一樣前進一點點,進步一點點,終會有所成就。


欲速則不達,安駛萬年船

03.成長的必備品“耐心”

  • 活在未來,是生活的根基

如果你能幻想出未來5年,10年自己想要的模樣,那麼就非常清晰的知道自己當下想要做什麼樣的努力了。

什麼問題帶來的成長焦慮,就去解決什麼問題,什麼問題是在未來5年要面對的,自己當下就抓緊去補充。

李笑來的《財富自由》一書當中說過一段話,智遠想在這裡分享給你:活在當下是成果,活在未來是根基。

活在未來的大概意思是:

對外來有一個預測,當然這個預測必須是經過深度思考,個人規劃的,然後按照這個預測為標準來規範要求自己當下的行為和活動。

比如:自己知道VLOG短視頻是當下風口,自己想抓住風口,在3年後做一個大V,然後就能給自己帶來更多的財富,

所以自己當下就不斷學習VLOG的一些東西,投資自己,用短視頻掙錢。

比如:你預測到未來做生意的本質是,“基於興趣的社群”組成,未來社群時代再次能夠來臨,那麼你就清晰的認知到當下應該去做“內容”,做好定位,積累自己的用戶粉絲,然後在成熟的時候,做付費圈子。

所謂活在未來,就是對未來趨勢的預測,然後根據自己的預測,用自己當下的行動提前為未來做好準備,那些在當下堅持不下去的人,是因為未來對自己的目標感不夠清晰。

欲速則不達,安駛萬年船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 耐心,是一切成長的剛需

怎麼去理解這句話呢?智遠認為,一個人能夠有多大的成長,就看他有多大的耐心,換句話說,自己的耐心有多大,就要看他活在多久之後的未來。

如何理解這句話的具體含義?

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是在農村長大,在小的時候特別喜歡吃“花生”,然後經常跟老人去地裡面幹活,播種,打農藥,累的夠嗆,我經常和父母抱怨,這個東西怎麼長這麼慢,要幾個月才能吃。

我的父母便說,你還記得去年嗎?你天天要吃花生,現在給花生苗做打農藥,就是為了讓你吃到更大的花生仁,現在如果不做,來年怎麼能吃到呢?

當時那個當下的我,想的是滿腦子幹活累的夠嗆的事,哪裡想過未來呢?而相比我而言,

父母則是一個活在“未來”的人,因為他們非常的清晰,自己當下不做出這樣的投入,明年是沒有“花生可以收”“花生看吃的”。

他們不會埋怨,不會抱怨,不會半途而廢的真正原因是因為,知道自己未來想要的結果。

耐心是一切成長的剛需品,要知道,有的時候當下的行動,並不是為了改變現狀,而是為了改變未來的活法,如果現在沒有耐心,那麼以後就沒有成功。

就好比健身一樣,很多人都知道,一天的健身,一星期的健身,是看出來來任何的效果的,但是為什麼還有人願意堅持,那是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未來想要一個很好的身材。

當我們當下遇到“苦難”的時候,就想象未來的碩果,活在未來是生活的根基,這樣才有當下奮鬥的動力,讓我們積累更多的耐心,欲速則不達,慢則快。


欲速則不達,安駛萬年船

04.沒有“過程”,哪來結果

  • 結果導向的前提是“過程”

在工作當中,領導經常教育我們說,“結果導向”,只要完成任務,這句話顯然是沒有任何的問題,但是對於個人該完成這個事情的結果的前提必要條件是什麼?是過程,如果沒有過程,哪來的結果一說呢?

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領導讓你做一個品牌介紹的PPT,自己在預期內完整的交到了領導的手中,試想一下,自己當中做了多少的付出,文字方面的策劃,PPT當中的選圖,甚至有的圖片沒有自己還需要親自拍攝。

待半成品出來之後,自己又一遍一遍的檢查,最後甚至於還需要設計進行美化各主題,你說中間的過程重要嗎?智遠認為非常的重要。

欲速則不達,安駛萬年船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但是多數的情況下,我們總是為了拿到一個好的結果,縮短了過程,最後卻擁抱了一個“失敗”。

比如自己去幾次健身房,一頓俯臥撐,仰臥起坐的操作,就覺得有了一個完美的身材,結果把自己練的腰痠背痛,也沒有出來形狀,失敗了。

比如認為自己看了好幾本書,思維認知就會變的深刻了,出去就可以到處賣弄了,結果有嗎?沒有,為什麼,沒有量的積累,是無法達到質的飛躍。

在“結果”的驅動下,我們總是希望很快的去完成某件事情,而忽略了中間的過程,於是,我們就會陷入一種狀態裡面,“趕緊的”“趕快”,這月增長達到“10萬用戶”,這月“GMV提升50%”。

最後呢,“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看戰績原地杵”,我們陷入這種趕緊的狀態下,是根本沒有耐心去做長期的投入的,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事情總是輕而易舉的失敗。

我在剛開始寫作的時候,

就是這種狀態,

一心只想著“閱讀量”“流量”怎麼吸引用戶,

怎麼做好標題黨,只想看點變現,

於是就多寫,多抄,搬運等。

每天只要數量,不注重質量,

結果“我的計劃失敗了”,一個月下來,在頭條的數據非常的差。

後來我就積極的靜了下來,認真的反思自己的技能問題,“寫作的功底是一切的基石”。我就用心打磨自己的內容,當文章質量提起來的時候,我就拿到了今日頭條給予我的連續“青雲計劃推薦”,頭部媒體轉載我的“行業觀點稿”。

過程很重要,成為一個有耐心的人,是看到結果必經之路,要清晰的知道成功是一種持續的累計狀態,欲速則不達,沒有人一口就能吃個胖子。


欲速則不達,安駛萬年船

05.沉得住氣,彎得下腰

  • 左思用了10年時間撰寫《三都賦》

厚積薄發是一個不斷吸收,儲備的過程,左思的“辭賦”,他在寫曠世名篇《三都賦》用了10年的時間。

他為了把《三都賦》寫好,無論是吃飯也好,睡覺也罷,時時刻刻的都在構思這篇賦的語言文字,核心思想以及包含的藝術境界。

他為了能夠把自己突發的靈感記錄下來,無論何時何地都不忘帶著紙和筆,一想到有什麼好的句子,就會立馬記錄下來,左思用了整整10年才寫了一篇足以讓他流芳百世的文章。

而我們此刻的一些年輕人據說一個星期就能寫一篇小說,真的是非常了不得,所謂的“臺上一秒鐘,臺下10年功”,任何成功者,都是付出了常人無法想象的艱辛,才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和社會價值。

欲速則不達,安駛萬年船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我朋友開公司的故事:

L先生是我的好朋友,前些天,自己的公司搬家,讓我去幫忙,他做內容創業的,在我的印象中,他就一直是一個“閒不下來”的人,他開始做兼職內容創業,所有的讀者,都是自己大學積累下來的。

那個時候和他聊天,他經常說,我不僅僅做了未來10年的規劃,而還一步一步付出行動,穩紮穩打,

那時候覺得他在吹牛,現在覺得“他真厲害”。

依稀記得,2015年的時候,我們一起工作,在一家上市公司,臨近過年了,廣告部的同事請年假提前回家過年了,可是還有一個客戶臨時提出要修改一下方案,當時自己還有大量的工作擠壓著。

但是他什麼都沒有說,溝通好具體的要求以及方案中的細節,連夜3天趕了出來,方案過了,但是知道他因為熬夜,風寒,感冒發燒了。

3年後,他有了自己有了公司,而且從原來2個人的團隊到現在的10幾個人,因為原來都是兼職,像打游擊戰一樣,現在走向正規化。

前些天打電話讓我幫忙搬家,我還一頓吐槽,那麼大的老闆了,還不找一個搬家公司,居然還像以前一樣坑老同事,他說:“創業不易,沒錢呀”。

搬完公司,我們一起吃飯喝酒,他說,現在每每回憶起曾經一起玩命工作的時光,下班還要努力自己做內容,他都不由得感慨萬分

,那真的是一種向死而生的瘋狂。

他說,那種感覺就像是爬山一樣,累到精疲力盡仍然死死堅持,於是漸漸地發現,堅持和向上變成了一種習慣。你看,每一個努力的人,都活的又勵志,又讓人心疼,而這些人,他們都有共同的特徵,堅持,長期投入,不著急的等待結果。



寫在最後:

真正厲害的人,都懂得厚積薄發的道理,可是卻沒有人能夠長期的堅持下去。每個人成功的人都是在別人看不見的角落裡面默默的努力著,在漫長的看不到希望的等待中醞釀著。

比起欲速則不達,我更喜歡下語句,“安駛萬年船”,生活就是一種永恆沉重的努力,努力使自己在自我之中,努力不至迷失的方向,努力在原位中堅定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