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有錢人更擅長投資,窮人只會消費”,你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這話沒有錯。投資要資金,錢少了談不上投資,只有有錢人才能辦。窮人只有吃飯的錢,還會有錢投資嗎?


老人61461546


有錢人更擅長投資,窮人只會消費。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雖然不是絕對的。

先說一個我身邊兩個朋友各自買房的故事。

很久以前了,就是非典那一年,這兩個朋友都要買房。其中一個來自農村,十年寒窗苦讀,然後進公司裡努力工作,業績也很突出,到非典那年攢夠了40萬元,就傾其所有在城邊全款買了一套三居室,一家幾口人全住了進去,既無內債,也無外債,算是幸福美滿了。

而另一個朋友,工作業績一般,但家裡做一點小生意。他看上了城區一個小區的兩居室,一套60萬元,他父親做一點小生意,把全款給他了。那時候首付是20%,沒有限購,他買了4套,震驚四座。我很不理解,就問他萬一還不上貸款怎麼辦。他說,買4套房我花了80%,還剩下20%也就是十幾萬塊錢,我收房時交了一部分契稅,然後把房子簡單裝修了一下,廚房,衛生間,門,然後就租出去了,一套房子租金1300元,我月供是1500,每個月往裡面貼補200元,我的存款和工資是可以覆蓋的,最重要的是,將來房租肯定會漲的。我要是萬一出現變故支撐不下去,就賣掉一套房,又能換出一二十萬現金出來。後來,房價漲成什麼樣咱們就不用說了,現在那個地段的每套房的房租是1.5萬元。

上面的故事,真是讓人慨嘆。買了1套房這位朋友,出身農民世家,是傳統的勤勞致富的典型,就是上面所述的窮人只會消費。而買了4套房這位,因為家裡做了一點生意,從而有了投資的思維。這就是差距。

窮人欠缺投資理財的本錢。

其實就消費總量來說,有錢人比窮人花錢要花的多。但就其收入和資產來說,有錢人的消費只是少部分,而大部分做了投資。低收入人群,則由於選擇餘地較少,只能將大部分甚至全部收入用於消費。這樣就導致差距越來越大。

窮人更缺乏的,是投資理財的意識。

即便自己收入少,如果有投資理財意識,照樣可以從小起步,滾雪球越來越大。有一個很著名的的例子,李嘉誠有一個司機,跟了他30年了,月工資也就是五六千的樣子,但卻拒絕了李嘉誠給他的200萬退休費。他說,李嘉誠打電話時,他就留心聽,學了不少投資理財知識。雖然他收入不高,但到退休時,已經靠投資理財攢下幾千萬的資產。這個司機贏在意識。

其實,最值得投資的,是人的學識和認知。

這一段傳的沸沸揚揚的,是但潘石屹沒有在國內捐款,卻捐了6億給哈佛大學,目的是為了他兒子上學。

假如你突然得了一大筆財產,卻沒有相應的能力和認知水平來承託,那麼這筆錢遲早也會離你而去。過去的帝王傳承,繼承人懦弱無能,把國家性命都弄丟了的不勝枚舉啊。所以,潘石屹投資這麼多錢在他兒子的學業上,應該說是很正確很智慧的。

現在的學生家長,都很注意讓孩子好好學習,將來上好大學,這是對的。但同時還要培養的,是孩子的能力和情商,而不僅僅是知識。作為成人,我們也要不斷進步,活到老學到老,不能止步。


講理說法


我認為這樣說過於籠統,也沒有說服力。

80年代下海,90年代炒股,00年代炒房,10年代比特幣。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無論是窮人還是富人時刻都有著不同的變數,所以說擅長投資的人群不是窮富決定,而是人的超前思維以及膽魄和運氣成就的。

2007年時,我和發小偶然接觸到比特幣,那時一枚比特幣才十幾塊錢,兩個人都決定用手裡的閒錢買了一些。


就在第二年比特幣增值到三十幾塊錢一枚,發小和我商議想再購買一些,我覺得沒有必要就沒有理髮小的話茬,發小這次又投進去小一萬塊錢。因為自己對比特幣也沒有抱著發大財想法慢慢淡忘了這回事。

到了2009年比特幣被炒到一千多塊錢一枚,由於自己要結婚急需用錢就把手裡的比特幣轉手給發小。就在我轉手後不到三個月比特幣被炒到四千多一枚,而且還有很大升值空間,當時自己心裡很是懊悔。

發小一直堅信比特幣會有持續升值空間,所以每年都會追加買進,就這樣一直到2015年發小一次性全部轉手,一夜之間成為暴發戶。


後來和發小談論此事,發小說出了自己的感觸,其實他也怕血本無歸,特別是後期的持續追加投入,而且在後期比最先買入時價格翻了幾百倍時。

自古都是富貴險中求,無論是窮人還是富人的投資都要具備一定的膽識和魄力,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所以並不是富人擅長投資,而是富人有投資的本錢這一優越條件,而窮人也會選擇投資,只不過是不會為了投資去貿然欠債。


懂你手機特效


我是一個寶媽,感覺現在如果沒有一個副業就好像過不下去是的,

自從懷了孩子到生下孩子一直到現在,做過的副業實在太多了,當然被騙過的時候也很多,但是就是不長記性,還是一直嘗試,我感覺作為一個女人,尤其是結過婚的更要有經濟獨立的能力,這樣才有安全感,

雖然被騙過很多次,但是總算是找到了一份對我來說還算不錯的,聊天員,聊天嗎只能女孩做,就是去跟別人聊天,別人只要回覆你 跟你聊,你就可以賺到錢,一句一算,當時我也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去做,因為畢竟這個工作非常簡單,非常自由 ,自己在家有手機就可以,所以就去嘗試一下,然後就去入職,學習,想象都是美好的,做兩天就不想做了,感覺賺不到錢,因為我不太會聊天,本來想退出,但是看別的小姐姐每天收入都是幾百 上千的,心裡受不了,為什麼別人可以,我不可以?這樣我就每天堅持,每天都到凌晨才睡,事實證明,努力的人都不會白費,現在每個月輕鬆也有六千的收入,雖然還是跟很多小姐姐不能比,但是最起碼我自己滿足了。所以不管你無論做什麼只要堅持努力,就一定會有收穫


適合旋風


有錢人的錢用出去會想著這些錢能給自己帶來多少收益。一個朋友,很有錢。孩子上小學,我跟她推薦補習班。我想著有錢人肯定都選貴的。然而不是,認真對比選了一個性價比最高的。買套學區房,她說等我兒子讀完書,我就把這套房子賣了,兒子的學費就賺起來了。讓我這個還在按揭貸款的真麼想啊


取名字很難


這要分不同維度來看這個問題。


1. 反駁後半句:窮人只會消費


從資產來看,富人的資產比窮人多得多,舉個差距較大的例子,如果說窮人一家一個月收入5000,而富人一家一個月收入50萬。窮人這個月想吃點豬肉,買條魚吃,想購置一臺新的空調,那5000塊差不多就完了,而這在我們眼裡看來這窮人很愛花錢,花了月收入的100%。但是我們看富人,富人這個月想吃燕窩魚翅鮑魚龍蝦,想買新空調冰箱洗衣機,再請個保姆,花了10萬。但是就比例來說,那富人就只花了月收入的20%。這樣就會讓我們有種錯覺:富人省錢而窮人愛花錢,然而事實上富人的消費慾望明顯更高。



2. 支持前半句:富人更擅長投資


富人比窮人更擅長投資,這是事實,而有些投資的方法是窮人學不來的。


2.1 富人懂投資套路


這投資的套路是即使窮人懂,也毫無作用,無法模仿。

舉例蘋果公司,蘋果一直是以一種特殊的方式避稅,具體操作如下:

蘋果在1980年代首創的避稅架構被稱為“雙層愛爾蘭夾荷蘭三明治”

第一片吐司:一家愛爾蘭銷售公司,總部設立在海外;愛爾蘭政府為吸引國際企業,只要實際營運位於海外原則上可以不用繳稅,這家公司享有零稅率優惠。

第二片吐司:實際在愛爾蘭營運的公司,適用愛爾蘭12.5%企業稅率;蘋果運作的方式是將海外營收匯到第二片吐司。但如果直接由第二片吐司轉給第一片吐司,會被課稅。所以要在荷蘭設立另一家公司成為中轉站。由於歐盟間交易享有免稅或低稅的優惠,最後由荷蘭子公司將營收轉給享有零稅率的第一片吐司——蘋果愛爾蘭子公司,節稅三明治就完成了。只要這筆海外款項不匯回美國就不必課稅。

此架構讓蘋果公司的海外稅率僅為約2~3%。


很複雜但是很有趣,沒明白的朋友可以看多幾遍細品裡面的精妙之處。


還比如大家都覺得富人能一下子建一個五星級酒店好有錢,然而很多時候不是這樣的,富人也未必能一下子拿出這麼多,他們會先出一小部分,然後以往後幾年的營業額作為抵押貸款等等的投資技巧。



2.2 富人有更廣更優質的人脈


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富人大多跟富人玩,窮人大多跟窮人玩,因此富人能有很多門路可以走,消息靈通且可靠。



2.3 富人思考的角度與窮人不同


那為什麼會出現個玩個的情況呢,是富人不愛跟窮人玩嗎?也不是,馬雲、雷軍等人不都曾經是窮人,雖然不清楚他們私下的情況,但不是太絕情的話還是有幾個以前的朋友的吧。


然而你覺得馬雲跟他們吃飯怎麼聊天,除了開玩笑喝喝酒吃吃東西,馬雲滿腦子都是怎麼增加營收、怎麼降低成本、雙十一怎麼設計廣告策略讓大家多買買買,而他的窮人朋友腦子裡都是混蛋老闆,天天剝削我,明天又加班,雙十一怎麼蓋樓怎麼合理用優惠券。


說白了馬雲跟他們的混蛋老闆沒什麼不一樣,都想用更低的成本換取更高的效益,只是阿里巴巴剝削的沒那麼厲害。



想到再補充~


教你玩金融


我來說說我的看法:有人說:“有錢人更擅長投資,窮人只會消費”我並不認同這種說法。

窮人之所以被稱之為窮人,只是因為他沒錢,有錢人之所以被稱之為有錢人,也只不過是他錢多一些罷了。那為什麼有人會認為有錢人擅長投資,窮人只會消費呢?因為他們覺的有錢人之所以有錢是因他們會投資,有經商之道,而窮人之所以窮是因為他們掙得少花的多。可真的是這樣嗎?

有的人生下來就是富二代,他們從小衣食無憂,讀最好的學校,穿牌子衣服,父母提供給他們足夠高的平臺,他們並不會投資可他們每天耳濡目染的都是父母的經商之道,他們可能並不愛學這個,可是他們別無選擇,父母的產業遲早會交到他們手上。窮人呢?他們從小就要為解決溫飽而努力,他們並不是不想學而是沒時間,沒精力,儘管他們不停歇的做,不要命的幹,到頭來也僅僅能夠維持生計,有人可能會說:“為什麼他們就愛憑力氣掙錢呢?學學投資掙大錢”,你以為他們不想嗎?他們每天累死累活也僅僅是能生存,投資需要什麼?需要時間,需要錢,需要技術,可他們必須在能夠生存下來的基礎上才能去想這些,他們太累了,沒這個時間,精力,他們更不敢拿自己僅有的積蓄孤注一擲,你可能會說:“做大事就要敢闖敢拼,這點勇氣都沒有,註定窮”可你不知道的是,有錢人失敗一兩次,他們還能爬起來繼續,可窮人不一樣,他們只有一次機會,一旦跌到就是粉身碎骨再也爬不起來了,他們不能試,也不敢試,這種有心無力的感覺也只有窮人知道,他們想要翻身,太難了!我認為,本就是兩種人,沒有誰比誰強,他們只是起點不同,只要他們盡力了,我們無權評判,他們都是最棒的。


亮點自選


大家好,我是小陽~接下來我說一下我的看法吧!

“有錢人更擅長投資,窮人只會消費”這個邏輯明顯是錯誤的!

我認為真相是倒過來!擅長投資的人更容易成為有錢人,只會消費的人更容易成為窮人!

第一、“有錢人”與”窮人”的思維不一樣

參考《窮爸爸與富爸爸》一書給我們的結論,“有錢人”的思維是賺到的錢更多的去買入資產、或者投資自己(學習、培訓重要技能),“窮人”的思維更多的支出、與不匹配自己的高消費。賺5000就花6000,賺到2萬就花2萬5。錢都花在吃喝玩樂上了,自己的資產缺仍然是負數。長期以往,你仍是大家所認為的“窮人”。

所以,往往你一個月賺多少可能不是最重要的,你能留下多少是關鍵的!

第二、不是有錢人才擅長投資,而是要學會投資、理財,才可能成為“有錢人”

我們的教育告訴我們:勤勞致富。但是筆者認為。現在勤快的人太多了,但是他們都成為富人了嗎?並沒有。自己的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學會合理分配自己的資產,請把資金放到有收益的地方:或學習或者購置優質資產(房產、股票、基金)。你的人生並不會因為你多早購買奢侈品就有多成功。虛榮往往是我們最大的敵人。

第三、過度消費容易讓你成為別人眼裡的“窮人”

如果一個人月入5000元,在生活花費僅2000元,還有3000元用於投資或者投資自己(技能學習/培訓)。一個人月入20000元,生活支出25000元,透支信用卡額度消費,購買奢侈品,常出入高消費的場所。

現在大部分人來看後者是屬於“有錢人”行列,但是5年以後呢?

後者如果不改變自己的策略,只會永遠的循環付“賬單”,生活會更痛苦!

前者則會因為不斷的學習成長,自己的穩健投資而慢慢步入“有錢人”的行列!

最後總結:“擅長投資的人更容易成為有錢人,只會消費的人更容易成為窮人!”

請不要把步驟搞反了,有錢人並非天生會投資!


我是90後作者小陽,關注我!想和你看盡天下美好,尋求自己的答案!


趣彩虹


任何事情都有一個學習和實踐的過程。題目的觀點帶有偏見?大有一百步笑五十步之嫌。大多數的有錢人都是藉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從貧窮從向富裕。所謂有錢人更擅長投資,這是個人在不同發展階段的必然行為而已?不必過高評價有錢人。

事實上現在是全民都在經商、談生意。只不過是規模分大小而已。經商成功與否要看素質、條件、眼光和機遇?窮人也未必只會消費,人不可貌相,更不要譏笑別人!你所嘲諷的對象,轉眼間可能會令你刮目相看或高攀不起。我們都要認真虛心地去學習,踏踏實實地幹好自己的事情。有朝一日你就是有錢人。你信嗎?





順其自然63232081271


我並不認同這個觀點:

首先,有錢人並不更擅長投資!

有錢人就更擅長投資嗎?如果舉例巴菲特,那確實是世界第一的投資大師,作為日本首富孫正義,他儘管是首富,但是算是成功的投資者嗎?我們來看數據。

孫正義投資了800多家企業,成功獲利的企業僅有40多家,成功率5%。5%的成功率是不是有點讓人震驚!但是孫正義的軟銀集團過去20年,共賺了1700多億美元,其中阿里巴巴的貢獻超過1500億美元。

巴菲特的黃金搭檔芒格說,如果把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投資回報最好的那20%的股票拿走,他們公司的業績會慘不忍睹。

所以,投資一方面看的是眼光,另一方面看的是資本是否雄厚。如果你看好新能源汽車,5G或者其他高科技,你有錢可以在這個行業內每個公司都投資,終究會有個公司會做大做強,如果你錢少,你只有孤注一擲的命運!

其次,窮人沒有錢投資!

窮人沒有積蓄,拿什麼去投資呢?當一個人都在為溫飽為生活而奔波,房貸,水電,孩子奶粉錢,父母身體等各種問題焦頭爛額的時候,投資對他們來說確實是很重要,但是他們一、沒有投資的原始資本,二、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琢磨投資是怎麼回事,應該怎樣去投資!

最後,投資的能力是鍛鍊和培養起來的,每個人都應該培養投資思路!

不管有錢沒錢,如果你不去鍛鍊學習培養,基本上沒有誰是天生的投資大師,每一個大師都是經過長時間的學習觀察總結厚積薄發而來的!

假設你看好街邊的便利店,你也得花時間和精力去觀察瞭解,客流量怎麼樣,房租怎麼樣,利潤率多高,能不能賺到錢,其他的投資需要更多的觀察經驗總結以及判斷分析。

即便你現在手裡沒有原始的投資資本,只要生活沒有到那麼困難,你都可以慢慢的每個月攢下一小部分錢,每天擠出一點時間去學習瞭解投資相關的知識。

(提醒一下,近期股市表現不錯,但是我並不建議新手盲目去跟風投資)

相信多年以後,你就會發現,學習本身就是一種投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