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款冬怎麼種植?

惠風和暢8769


中藥款冬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稱款冬花、虎鬚、艾冬等。其味辛、性溫,具有潤肺、止咳、化痰下氣等作用。近代醫學的臨床研究中,款冬具有潤肺、消炎、化痰、抗病毒的作用。用於治療肺陰虛咳嗽、肺結核、肺膿腫,是醫藥行業的主要原料,國內外需求量很大。目前,甘肅、四川、陝西、山西、河南、湖北等六個省都有一定得栽培面積。那麼,中藥材款冬該怎樣種植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栽培技術

  1. 選地及整地。宜選擇土壤肥沃、溼潤、表面疏鬆、底部堅實的砂壤土。海拔1100-1900米之間的半陰半陽處,坡度為10-25度。因此,前茬收穫後翻土25釐米以上,結合整地,每畝施用腐熟農家肥2.5-3.5噸,並在土中加入過磷酸鈣50公斤作為底肥。栽種前,再翻耕,使其畦寬1.2米,高0.2米,四周開好排水溝。

  2. 栽培方法。款冬可在春、秋兩季種植,春季在四月中旬,秋季在十一月下旬。早栽比晚栽要好。種植時,在畦面開溝,行距40cm,寬8cm,株距32cm。將根莖放入溝中,覆土壓實,每畝需種莖30-40公斤。

二、田間管理

  1. 中耕除草。5月上旬苗出齊後,進行一次除草。最好先鬆土,然後追施稀人畜糞水,每畝1噸,3公斤尿素,30公斤過磷酸鈣。做到勤施少施,不旱不澇,不燒苗。第二次施肥是在7月下旬,每畝施用1.5噸人畜糞水和100公斤餅肥。第三次是在9月下旬。每畝施用1.5噸人畜糞水和50公斤鉀肥。

  2. 疏葉。從6月到7月是款冬葉盛期,葉片過密,造成通風透光差,影響花芽分化,易發生病蟲害。每株疏葉保留3-4個葉心,從而提高植株的抗病性、多生花蕾,從而提高產量。

  3. 排灌水。款冬忌積水。雨季及時清溝排水,遇乾旱天氣,及時灌溉,多餘積水應及時清除,避免積水。

三、害蟲防治

  1. 褐斑病。褐斑病是一種真菌性病害,危害葉片。夏季發病率高,葉片生暗褐色不規則斑點。病情嚴重時,病斑會擴大並匯合,導致葉片枯死。它一般發生在5月下旬,6月-7月份最嚴重,一直持續到秋末。防治方法:(1)加強田間管理,實行輪作制;(2)增加鉀肥;(3)收穫後清園,消滅病殘株;(4)發病初期以1:1:100波爾多或65%可溼性代森鋅500倍液噴霧,每7-10天噴施1次,連續噴施3-4次。

  2. 根腐病。根腐病通常發生在6-8月的高溫潮溼季節。根系糜爛,致使成片植株枯萎,嚴重影響產量。防治方法:①注意輪作,及時抗旱排水;②用50%甲基託布津500倍液灌根,發現病株必須清除,對土壤消毒。

  3. 蚜蟲,蠐螬。40%樂果乳液3000倍液或50%滅蚜松乳1500倍液,間隔期7天,防治蠐螬,可用辛硫磷乳油和敵百蟲可溼性粉劑噴灑,間隔期10天。

以上就是款冬的種植技術。感謝閱讀,我是三農參謀。

三農參謀


概述:款冬花為常用中藥材。應用歷史悠久。為潤肺下氣,止咳化痰的常用藥。本品為菊科植物款冬Tussilago .forfora L.的花蕾。主產甘肅、山西、寧夏、新疆、四川、陝西、湖北、河南等省區。家種、野生均有。

  【生長環境】多生於海拔1000米左右的山區,2000米左右高山陽坡及800米左右陰坡亦有生長。野生環境多為山谷河溪及渠溝畔沙地或林緣。土壤多為土質疏鬆、腐殖質較豐富的微酸性沙壤土或紅壤。具有耐寒、怕熱,忌旱的特性。

  【種植技術】

  1、選地整地:款冬花適宜生長於東南坡的水渠兩側和下溼的紅膠泥地帶。下溼的沙土亦可,但冬花的色澤不太好。土地選好後,在春分前每667平方米地施廄肥1000~1500千克,勻撒地內,深耕一遍,待後下種。

  2、種根的採集與保管:款冬花是以其根部的萌芽(與山藥萌芽相似)來進行繁殖。採種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在採收冬花時,同時將具萌芽收集起來,保管好到第2年再種;二是在播種時隨採隨種。保管方法也有兩種(指與冬花同時採集而到第2年播種的):一種是存放地窖內;另一種是地下挖100釐米左右的深坑,將根莖和土拌勻後放入坑內,上面用土拌好,土厚達50cm左右,以防凍壞,注意在炕內發芽時不宜壓實(如向外地發運時,可裝於木箱內嚴封,以防乾燥)。發現受干時,可埋於溼土內,下種時再挖出來。切勿見幹就澆水,否則,遇水就爛。其根易活,一般幹至五成,種於地內還可生長。

  3、種植:在春分至清明間下種。種植前,先將根莖(萌芽)取出來切17~20釐米長的小節。每667平方米需種根20~25千克。種植一般採用條播,用犁耕深度達10釐米左右,接著將切好的萌芽放入溝內,株距27~34釐米,行距23~27釐米,然後耙平即成。

  【栽培管理】

  1、鋤草培土:款冬在出土後,在生長過程中需鋤草2~3次。最後1次鋤草時,可在款冬花根部壘起小土堆,以防花蕾長出土外,色澤變綠。

  2、追肥:結合中耕除草進行追肥,要求先追肥後中耕,每次每667平方米施入畜糞尿、廄肥、堆肥或草木灰1000~1200千克,為防止徒長和不抗病,一般生育前期不追施化肥,多在秋季孕育前追施1~2次化肥,每667平方米追施氮肥10~15千克,磷肥7~8千克。

  3、剪老葉:於高溫季節,將過密的葉片剪去,用剪刀從葉柄基部將枯萎的葉片和病爛葉片剪掉,切勿用手掰扯,以免傷害基部。並要清理舒展重疊的葉片,以利通風透光,促進花蕾生長,提高產量。

  4、病蟲害防治:

  (1)病害:

  ①褐斑病:危害葉片,病斑圓形或近圓形,中央褐色,邊紫紅色,上生褐色小點,發病期多在高溫季節。防治方法:注意排水防澇。發病前或發病初期,用1:1:200波爾多液或代森銨800倍液噴霧,7~10天1次,連續4~5次。

  ②萎縮性葉枯病:病斑由葉緣向內延伸,黑褐色不規則,致使局部或全葉枯乾,嚴重時可蔓延至葉柄。防治方法:剪除病枯葉,其他方法同褐斑病。

  (2)蟲害:蚜蟲。5~6月易發生,密集於嫩梢、葉背吸取汁液,使葉片萎縮,造成危害。防治方法:清除田間周圍菊科植物等越冬寄主,消滅越冬卵;冬季清園,將殘株深埋或燒掉。發生期用40%樂果乳油1500~2000倍液,每隔7~10天噴1次,連續2~3次。

  【收穫與加工】款冬在栽培1年,地下根狀莖即可長出花蕾。於冬初花蕾未出土苞片顯紫色採收。採收時用鍬將款冬花全苗刨出,隨手將花蕾摘下放入筐內,將根仍埋地下,來年再收。花蕾上有泥土.切勿用水沖洗,遇水色則變黑,可裝入筐內,一併帶回(注意切勿裝入布袋內揹回,因裝在布袋內,花蕾容易出水,若出水,色則變黑)。款冬花運回後,選擇陰涼通風地皮乾燥之處(最好是磚地上),將款冬花薄薄撒於地下,待3~4天后,花的外皮已幹一層時,用木板輕輕地搓一下,泥土自掉,再用篩子將土篩淨,即可在太陽下暴曬。在曬的過程,切勿用手抓,可用木耙翻動,晚間放入室內攤薄,以防受潮、霜打和雨淋,否則容易變色黴爛;第2天再曬,直至曬乾為止。每667平方米產幹款冬花20~30千克。

  【藥材形狀】本品呈長圓棒狀,單生或2~3個連生,長1~2.5釐米,直徑0.5~1釐米。上端較粗,下端漸細或帶有短梗,外表被有多數魚鱗狀苞片,苞片外表面紫紅色或淡紅色,內表面密被白色絮狀茸毛。體輕,撕開後可見白色茸毛。氣香,味微苦而辛。








山裡人的生態家園


款冬菊科款冬屬植物。多年生草本。根狀莖橫生地下,褐色。早春花葉抽出數個花葶,高5-10釐米,密被白色茸毛,有鱗片狀,互生的苞葉,苞葉淡紫色。頭狀花序單生頂端,直徑2.5-3釐米,初時直立,花後下垂。瘦果圓柱形,長3-4毫米;冠毛白色,長10-15毫米。後生出基生葉闊心形,具長葉柄,葉片長3-12釐米,寬4-14-釐米。款冬花蕾及葉入藥,性辛,甘,溫,有止咳、潤肺、化痰之功效;也為蜜源植物; 枝葉翡翠碧綠,頭狀花序,單一頂生,花形線條明快,花色豐富,宜作露地地被植物栽培,也可盆栽。

在過去款冬市場的供應主要是依靠採收野生的款冬供應,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款冬的需要量增大,野生採集的無法供應市場需求,慢慢的出現款冬的種植。那款冬的怎麼種植?下文將為你一一解答。

一、款冬的生長習性

款冬是耐嚴寒,較耐廕庇,怕高溫,喜清爽溼潤的環境,不耐乾旱,忌連作和怕積水的植物,對生長環境有較為嚴格。款冬不耐高溫,溫度超過35°C,款冬的莖葉就會出現萎蔫,超過太高會出現植株死亡。最適宜生長溫度在15°C~26°C。最適宜生長在海拔高度在800以上,而且是降雨量大,生態環境良好的高山半陰半陽的山坡上。

二、款冬的繁殖方法

※扦插繁殖

款冬的扦插繁殖,主要使用的是款冬的根狀莖進行扦插繁殖,是不需要扦插育苗的,直接扦插在選好的地塊上就可以。款冬的根狀莖選擇,要選擇粗壯、顏色色白、沒有病蟲害和每節帶有2-3節間的根狀莖,長度要在8-10釐米。在選好的地塊進行扦插就可以成活。

※播種繁殖

種子的收集:款冬的種子在6月份的時候成熟,成熟的花朵像蒲公英一樣,我們直接使用布袋收集就可以了。款冬款冬的種子含水量大、壽命短、不耐貯藏,應隨採隨播。

苗床準備:在種子採收前就要做好苗床。做款1.2米或者1.5米的高畦,長度不限,按播種了選擇。畦面的泥土要細碎耙平。

配製苗床土:在種子採收前配好。使用園林腐葉土3份、腐殖土3份、沙質菜園土3份、幹雜肥1份配製苗床土。

播種:在播種前使用乾淨的細河沙拌種,在苗床上均勻的撒一層苗床土,在均勻的撒上拌好的種子,在覆蓋一層1釐米厚的細泥土就可以了。

播後管理:在播種後澆一次水,水量以表土溼潤即可。一般20天后種子就開始發育出苗了,出苗後根據土壤乾溼情況進行澆水,要保持苗床土壤的溼潤,待幼苗長出2片葉子時適當的使用一些磷肥配合澆水施用,經過45天的生長,幼苗長出5片真葉的時候就可以移栽了。移栽一般是在春季進行。寒冷的地方幼苗越冬要做小拱棚過冬。溫度在5°C以上的可以不用做保溫措施。

三、款冬的栽培技術

(1)種植的田地選擇

根據款冬的生長習性,選擇適宜款冬生長的地塊進行款冬的種植。

(2)整地

選擇好地塊後,對地塊進行土壤深翻改善土壤的理化狀態,改善土壤的疏鬆程度和透氣程度。深翻深度最好在20-30釐米。在深翻是結合底肥的施入,底肥以每畝畝施1000千克腐熟農家肥或人糞土(可用100千克生物有機肥代替),50千克金正大緩控釋肥,然後再次將地翻耕耙平,儘量做到地平土碎,平地須按1.5米寬開溝起廂。較低窪、宜漬水的地方,宜加深廂溝,順山勢開好排水溝,或採取壟作栽培,避免雨季漬水,降低土壤溼度。

(3)種植

定植一般是在春天的時候進行款冬的種植,只要春季的時候溫度在10以上的就可以進行款冬的種植了。種植的行距為25釐米,株距10釐米~15釐米,覆土深度8釐米;穴栽行距25釐米~30釐米,株距15釐米~20釐米,每穴分散排放2~3段種根,隨後覆土壓實,土面與廂面保持齊平。每畝需種根65斤左右。在種植前要進行澆一次水,種植後就不需要澆水了。等出苗後在澆。播種移栽的,種植後要進行一次澆水。猴哥提醒:據瞭解播種種植的病害比較多,多數使用扦插種植。

四、款冬的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

在種植後要對款冬種植的田地進行3次中耕,這三次中耕可以為款冬提供更好的生長環境。第一次中耕在4月上旬展葉後進行,這時候的中耕宜淺,苗附近的雜草最好用手拔除,防止使用農具傷及幼苗和根部;第二次在6~7月苗葉出齊後進行,這時候款冬植株根系已發育良好粗壯,中耕宜深;第三次在9月上旬,此時地上莖葉已停止生長,花芽已經開始分化,要保持田間無雜草。

(2)間苗和補苗

在第一次中耕中適當的進行間苗,把弱的、密集的、病害的拔除,過密的款冬拔除小苗留大苗。有缺苗的及時補上,補苗可以使用密集拔除的小苗或者分株苗出來補苗。

(3)追肥培土

款冬花生長前期,如果土壤肥力較高、底肥較足,可不追肥,以防植株生長過旺,導致抗病能力下降。但在其生長後期就是在秋季的時候,須加強追肥管理,一般根據款冬的生長情況追肥,追肥以每畝尿素5~10千克,複合肥10~15千克。追肥後隨即向根旁培土,以土蓋肥,一方面可防止肥料揮發流失,提高肥效;另一方面還可防止花蕾提前露出地面,生長細弱,影響產量與品質。

(4)水分管理

在雨季要注意防撈,在雨季來領之前做好土地的排水處理,避免出現積水,影響款冬的生長。款冬是非常忌積水的。在乾旱季節的時候要及時澆水,款冬生長髮育是在溼潤的環境下才能更好的生長髮育。在生長季節要注意水分的供給。生長季節一般是20天澆一次水。其它的視土壤的乾溼程度來定。

(5)修剪

修剪除多餘葉片。在6~8月的時候,對長勢偏旺、葉片過密的田塊,使用剪刀將重疊葉、枯黃葉、發病腐爛葉從葉柄基部修剪掉,每株保留3~4片新葉,保持通風透光良好,不僅可以減輕後期病害,還可促進花芽分化,提高花蕾品質與產量。修剪出來的葉片要馬上移出天快,避免病蟲害的發生。

五、款冬的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的防治還是預防為主,藥物為輔。款冬的主要病害有褐斑病和萎縮性枯葉病,蟲害主要是蚜蟲。

預防手段:①選擇無病田健壯植株的新生根狀莖做種;②選擇適宜地塊,避免重茬;③控制栽植密度,改善通風透光條件;④減少氮肥施用,防止植株生長過旺;⑤抗旱防漬,營造良好生長環境;⑥生長期剪除病葉,收穫後清園消毒,減少病菌傳播;⑦搶在發病初期進行化學防治,一般用多菌靈、百菌清、代森鋅等廣譜性殺菌劑噴施,每7~10天1次,連噴2~3次。對蚜蟲可用高效氯氟氰菊酯、抗蚜威、吡蟲啉等殺蟲劑噴霧防治。

六、款冬的採收

款冬花在栽種當年的初冬(10月中旬~11月上旬)土壤封凍前,花蕾苞葉呈紫紅色、尚未出土時採收。採收過早花蕾尚在土內,不易尋找;過遲花蕾已開,品質下降,不宜再做藥用。採收時先將植株地下根狀莖刨出,將花蕾從莖基部連同花梗一起採下,輕輕放入竹筐內,注意不可重壓。採後將刨出的根狀莖仍埋在地下,以待來年早春繼續採收。採下的花蕾應儘量避免被雨露霜雪淋溼,花蕾上帶有的少量泥土,也不可用水沖洗揉擦,否則會使花蕾顏色變黑,質量下降。花蕾運回後,先於乾燥通風處攤晾3~4天,待水汽幹後再篩除泥土雜質,除盡花梗,晾曬至全乾。晾曬期間若遇連續陰雨,可將其置於炕房內烘乾,但烘乾時須注意:一是花蕾不可攤放過厚,5~7釐米即可;二是炕房內溫度宜保持在40~50℃,烘乾所用時間不能過長;三是烘乾過程中不要翻動,防止外層苞葉破損,影響產品外觀質量。乾燥的花蕾,氣清香,味微苦辛,嚼之如絮,質量以身幹、朵大、肥壯、完整、花梗短、色紫紅鮮豔,香氣濃郁者為佳,一般每畝可收乾燥花蕾50千克左右,高產地塊可達70~80千克。款冬花完全乾透後,須及時裝入木箱,存放於乾燥通風處,防止潮溼、發黴和蟲蛀。為防產品受潮,還需在箱內放置少許木炭,以吸收水分。

結語:款冬是不錯的經濟作物,現在的市場需求量大,收購價格也非常的好,是不錯的發家致富之路。要種好款冬要充分了解款冬的生長習性和田間管理。才能種植出更好的款冬。


猴哥的小菜園


款冬在我國多地都有栽培,它又叫冬花、九九花、金實草等,款冬的嫩葉柄和花苔可以用來吃,不過需要經過一些烹飪手段把苦味去除,涼拌和炒食都可以。款冬的栽培技術並不複雜,比較容易掌握,想要進行款冬栽培的話比較簡單。

(1)選地整地。以選擇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為宜。整地時深翻約25釐米,同時施入腐熟堆肥或有機肥作基肥,與土充分混勻,然後把土耙細、整平作畦,較低窪的地方可作高畦,並開好排水溝。

(2)繁殖。在生產中一般不用種子繁殖,而以根狀莖分株繁殖。栽植期常與收穫結合,在秋末冬初季節,選擇粗壯多花、顏色較白、沒有病蟲害的根狀莖做種秧,隨挖隨栽。種秧剪成10釐米左右的小段,每段上具有2~3個芽苞。栽時按26~33釐米的行距開6釐米深的溝,把根狀莖按6~10釐米株距擺在溝內,然後覆土壓實,乾旱地區栽後需澆水,過幾天,待水分滲下,用耙子輕輕耬松表土,出苗前不必再澆水。溫度適宜時,10~15天左右出苗。在較暖和地區栽種,也可與糧食間作。單栽款冬每畝用鮮根狀莖30千克左右,間作時需20千克。

(3)田間管理。4月底到5月初,待幼苗出齊後,適當間苗,留壯去弱,留大去小,按16釐米左右定苗。5月中、下旬以後,每隔半個月除草鬆土一次,仔細淺鋤,避免傷根。第一次中耕時,見有缺苗要補齊,使單位面積有足夠的植株;第2~3次中耕時,要培土於植株基部,以免日後花蕾長出地面。款冬前期不追肥,以免生長過旺,不抗病;後期加強追肥管理。

一般在9月上旬,每畝追施土糞1 000千克左右,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每畝追施氮肥15千克,磷肥7.5千克。追施糞肥時應和除草鬆土配合進行,一面掩蓋肥料,一面向根旁培土,以保持肥效,提高產量。同時要注意排灌,春季乾旱連續澆水2~3次,保證全苗。雨季到來之前做好排水準備,防止雨水過多,淹澇苗子。6~7月份,氣溫升高,款冬的葉片伸展很快,尤其是和高粱、玉米間作時,葉片過密不易通風透光,可用剪刀從葉柄基部把枯黃的葉片或剛剛發病的爛葉剪掉,清理疏展重疊的葉子,以利通風透光。剪葉時切勿用手掰扯,避免傷害基部。

(4)病蟲害防治。褐斑病。夏季雨後驟晴,過分積水潮溼常易發生此病,危害葉片。病斑近圓形,中央褐色,邊緣紫紅色。防治方法:注意排水,發病初期及時噴灑1∶1∶100波爾多液,或5%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1 000倍。菌核病。6~8月份高溫多溼時發生。病株基部有白色菌絲向上蔓延,可見黑色鼠糞狀菌核,根系漸漸腐爛,致使植株枯萎。防治方法:與禾本科植物輪作,特別注意排水;出苗後噴5%氯硝胺粉劑預防;發現病株立即拔除,鏟去病株處表土,並噴50%託布津500倍液消毒。主要害蟲是蚜蟲,可用40%樂果乳油1 000倍液防治。






鄉村唐娃


概述:款冬花是菊科款冬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九九花(其意為花開一九至九九的冬季寒冷時期),其花蕾具有潤肺下氣,化痰止咳功能,為常用中藥,野生多於海拔800-1600米山谷岩石縫隙或林下夏季涼爽沙質土壤中,在我國東北,華北及華東湖南,江西和西南貴州,雲南高山中都有生長。

款冬花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株高10-25釐米。根狀莖細長,橫走,白色,葉基生,具長柄,圓狀心形,先端鈍或近圓形,邊緣具尖角齒,齒間疏小鋸齒,葉面暗綠色,平滑,葉背密出白色茸毛,葉脈紫色,主脈5一9條,頭狀花序單一頂生,花先葉開放,花莖數枝,花蕾紫色,狀如花芽,通常貼近地面生長,舌狀花黃色,瘦果,線形,罕見結果,花期1-2月,果期2一4月。


款冬花生理習性

1,溫度,款冬花植株在15-25度時生長良好,超過35度時,莖葉萎蔫,甚至死亡,冬春季在9-12度時,花蕾即出土盛開。

2,溼度,怕幹早,喜溼潤,但怕積水。

3,光照,在半陰半陽下環境中能健康生長,陽光直射下生長不良,葉莖分枯黃。

4,土壤酸鹼度,土壤pH5.8-6.5左右生長良好。

5,土壤,適應表土疏鬆,肥沃,溼潤沙質壤土或含腐殖質豐富土壤。

款冬花植物忌連作,整個生育期約360。

繁殖

款冬花因罕見結果,繁殖採用地下根狀莖繁殖。

在冬季採收花蕾後,挖起地下根莖,選擇生長粗壯,色白,無病蟲害的新生根狀莖作種根,剪成10-12釐米長的短節,隨挖隨栽。如果用於春季栽種,必須將種根用沙貯藏。方法:先在底層鋪1層溼潤清潔河沙,在上鋪1層種根,再鋪層沙,堆高30釐米左右,上面覆蓋草簾,冬季經常檢查,發現堆內發熱或過早發芽,要及時翻堆處理。



種植技術

1,選地整地

選擇半陰半陽,溼潤,含腐殖質豐富微酸性的山澗,河堤,小溪旁均可種植。地選後,結合翻耕,施入土雜肥,整細耙平,作畦,開好排水溝。

2,栽種

冬栽或春栽(早春解凍後栽種),在整好的畦面上進行穴栽,按行株30x20釐米,每穴栽入2一3節,散開排列,栽後覆土蓋平。也可進行條栽,按行株25x15釐米,每處平放種根1節,覆土壓緊,天氣好乾旱,應澆水定植,每畝用種根60斤左右。

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

在4月出苗展葉後,結合補苗,進行第1次中耕除草,此時苗根生長緩慢,應淺鬆土,免傷根。第2次在6一7月,苗葉出齊,根發育良好,鋤草可適當深些。9月上旬,款冬花莖葉停止生長,花序始分化,此時用手撥除田間雜草,可免傷花序,也免雜草消耗花序養分。

2,追肥

款冬花生長前期一般不用追肥,生長過旺易發生病蟲害,生長後期9月可加強肥水管理,9月可先施草木灰,10月可追施每畝2千公斤碎堆肥,加入過磷酸鈣15公斤,在行間挖溝施下,蓋土,並於株蔸培土,以保持肥效,並避免花蕾長出地面,生長細弱,影響款冬花質。

3,疏葉

款冬花在6一8月為盛葉期,葉片過於密,造成通風透光不良,影響花芽分化,招致病蟲危害。疏葉是增產措施之一,疏去重疊,枯萎葉片,每株只留3一4片心葉,可提高抗病能力。

4,排灌水

款冬花既怕旱又怕澇,遇乾旱天氣,及時灌水保苗,雨季及時排水,防澇淹苗。

病蟲害及其防治

1,褐斑病

症狀,危害葉片,7一8月高溫高溼時危害嚴重,病葉上出現近圓形,中間褐色,邊緣紫紅色的病斑,嚴重時葉片枯死。

2,菌核病

症狀,6一8月高溫高溼時發生,發病初期不出現症狀,後期有菌絲向主莖蔓延,葉面出現褐色斑點,根部逐漸變褐,潮溼,發黃,併發出一股酸臭味,最後根部變黑色腐爛,植株枯萎死亡。

褐斑病,菌核病防治方法

1,採收後清潔田間,集中燒燬殘病葉。

2,雨季及時排水,降低土壤溼度。

3,發病初期噴65%代森鋅500倍液,或1:1:100波爾多液,每星期一次,連噴2一3次。

3,枯葉病

症狀,雨季發病嚴重,病葉由葉緣向內延伸,形成黑褐色,不規則的病斑,致使葉片發脆乾枯,最後萎蔫而死。

防治方法

1,發現病葉,及時剪去病葉,集中燒燬深埋。

2,發病初期或發病前,噴灑50%退菌特1000倍液或65%代森鋅500倍液,每7一10天1次,連噴2一3次。

4,蚜蟲

以刺吸式口器刺入葉片吸取汁液,受害苗株,葉片發黃,葉緣向背面捲曲萎縮,嚴重時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

1,收穫後清除雜葉和殘株病葉,消滅越冬蟲口。

2,發生時噴灑50%滅蚜松乳劑1500倍液,連噴數次,或用40%樂果3000倍液噴灑。

5,蠐螬,咬食地下根狀莖,用90%敵百蟲毒殺。


採收加工

栽種的當年立冬前後,當花蕾尚未出土,苞片呈紫紅色時採收,過早,花蕾還在土內或貼近地面生長,不易尋找。過遲,花蕾己出土開放,質量降低。採時,從莖基上連花梗剪下花蕾放入寬敞竹器內,不能重壓,不可水洗。

花蕾採回,立即薄攤通風乾燥處晾乾,待3天水氣幹後,取出篩去泥土,除淨花梗,晾至全乾成商品。

如果遇連續陰雨天氣,用電風文火烘乾,溫度控制40-50度之間,花蕾攤開,不能翻動,烘乾即可,時間不能過長,以免弄殘外層苞片,影響質量。

一般畝產乾花60斤左右。


種養倩


大家好,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

你這個問題我分四點回答:

1.選地整地

宜選擇土質疏鬆肥沃溼潤、排水良好,有排灌條件的砂質壤土種植。山東選擇俗稱“夜潮土”最好。忌連作,以免病害嚴重。整地時,畝施圈肥或土雜肥4000kg左右,搗細翻入地內。翻地深20cm左右,耙細、整平、作畦,以備栽種。

2.繁殖方法

用地下根莖繁殖。冬季採收花時,將根莖埋藏於砂土中,留出根莖做種栽。翌年3月中、下旬或冬栽宜在10~11月上旬,春栽從貯藏的根莖中選無病蟲傷害的、粗壯的、黃白色的根莖做種栽。過於自嫩細長的根莖和根莖梢,不宜作種栽。冬栽均採用隨收刨隨栽種。無論春栽還是冬栽,將根莖截成7~8cm的小段,每段保留2~3個節,用溼砂土蓋好,以免風乾,可隨栽隨取。

栽種常採用條栽或穴栽。穴栽行距30~35cm開溝,溝深7~1Ocm,穴距23~27cm。每穴呈三角形,放根莖3段,平放於溝內,覆土4cm,壓實。條栽按行距27cm,溝深7~1Ocm,每隔10~13cm放根莖一段,覆土壓實。溫溼度適宜時,一般15~20天出苗。每畝用根莖種栽35kg左右。栽種後適當點種玉米進行遮蔭,以利冬花生長。

3.田間管理

(1)澆水鬆土:幼苗出土前,如土壤乾旱,要適當澆水。乾溼合適時,可疏鬆表土,以利保墒和出苗。

幼苗出土後,鬆土要淺,避免傷根。苗出全後一般少澆水,做到蹲苗。過於乾旱,葉片造成塌葉,要適當澆水。雨後或澆水後鬆土,保持土壤疏鬆、無雜草。雨季注意及時排水防澇,以防地內積水。特別是炎熱夏季的雨後應及時澆井水降溫,以防植株燙死。

(2)疏葉通風:6~7月份氣溫升高。款冬葉片伸展很快,這時可用剪刀從葉柄基部把枯黃和過密重疊的葉子剪掉,以利通風透光。剪葉時切勿用手撕扯。以後長出過密的葉子,仍要疏葉。9月上、中旬可割去老葉,只留心葉3~4片即可。

(3)追肥:款冬喜肥,但春、夏季前期不追肥,以免莖葉徒長,待到“立秋”後8月上旬可進行追肥。畝施圈肥在1500kg左右,磷鉀肥50kg左右,以促花蕾形成。將肥撒於株旁,然後培土蓋肥。

(4)培土:為防止花蕾露出地面,要經常培土。第一次培土,在“白露”前後花蕾未形成時,8月上、中旬,結合追肥進行培土蓋肥,以不蓋葉片為宜。第二次培土在10月上旬,從行間取土,培在主莖上,勿蓋葉片。第三次培土在11月上旬,培土將全株全部蓋嚴。

(5)間作遮蔭:冬花喜陰涼,可在東西向冬花地裡每兩行種一行玉米,為冬花遮蔭,可達到糧、藥雙豐收。

4.病蟲害防治

(1)萎縮性葉枯病:病原是一種半知菌,危害葉片,病葉呈現黑褐色不規則病斑,致使葉片萎縮乾枯。防治方法:將病葉摘除燒掉;可用1:1:120的波爾多液或65%可溼性代森鋅500倍液噴霧,10天噴1次,連續噴3次。

(2)褐斑病:病原也是一種半知菌。夏季雨後驟晴,過分積水易發此病。危害葉片,病葉上病斑圓形,直徑5~20mm。中央褐色,邊緣紫紅色。防治方法:注意及時排水;發病初期噴等量式波爾多液或5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

(3)銀紋夜蛾:幼蟲為害植株,發生時可噴灑2.5%敵百蟲粉劑。

(4)蚜蟲:發生時,可噴灑40%樂果乳劑2000倍液。

(5)象鼻蟲、網目擬地甲:為害幼苗時,可灑施敵百蟲毒餌藥殺。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謝謝!





鄉村印記阿俊


款冬系菊科多年生草本藥用植物,以其未開放的頭狀花序為藥,性溫,昧甘、辛、微苦,有潤肺、化痰、止咳等功效。今天給大家整理了款冬種植的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款冬種植的方法

一、選地、整地、施肥

選擇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陽山坡地,結合深翻基施優質農家肥2215噸/公頃,並起寬1.0~1.2米的壟,粗細整平。

二、栽種

採收藥材時宜選擇粗壯、多花、色白、元病蟲害的根莖,切成長5釐米左右的小段,每段應有2~3個節,在3~4月份土壤解凍後按行距26~33釐米、株距6~10釐米挖6釐米深的穴,栽種後覆土3~5釐米,壓實後澆水。

如款冬在氣溫較高的地區栽培,可與玉米、大豆等高秤作物間作套種,套種方式為2行大豆套1壟款冬,或1行玉米套1壟款冬。

三、回間管理

在5月中旬後每隔15天中耕鋤草1次,中耕時切勿傷根。生長前期不需追肥,進入6月份以後,應及時疏葉。後期要追肥,宜在9月上旬追施磷酸二鍍150千克/公頃、過磷酸鈣300千克/公頃,同時中耕鋤草、培土。

四、常見病蟲害

常見的病害有褐斑病和萎縮性枯葉病。

五、採收與加工

款冬栽培1年後根莖即可抽出花蕾,宜於初冬地凍前花蕾未出土、苞片呈紫色時採收。一般在“立冬”前後採收,高海拔地區可推遲到翌年2月。採收宜早不宜遲。採收時挖出根莖,摘下花蕾,勿用水洗,也不要受潮。採摘的鮮花蕾須平攤於晾席上,置於通風乾燥處晾乾,忌暴曬。待水分晾乾後再烘乾,乾燥時攤放不直過厚,以7釐米為宜,注意乾透即可。

款冬的簡介

款冬為菊科款冬的花蕾,性味辛溫,具有潤肺下氣,化痰止嗽的作用。在《本經》中記載:對“寒束肺經之飲邪喘、嗽最宜”。氣味雖溫,潤而不燥,則溫熱之邪,鬱於肺經而不得疏洩者,亦能治之。故外感內傷、寒熱虛實的咳嗽,皆可應用。特別是肺虛久咳不止,最為適用。款冬花系菊科款冬屬植物款冬的花蕾,通常在10月下旬至12月下旬花尚未出土時採挖。

款冬繁殖方法

款冬用根狀莖繁殖。可春、秋兩季栽種,春栽於4月中旬,秋栽於11月下旬進行。秋栽宜早不宜遲,早栽種早生根,翌年早返青。栽種時選擇粗壯多花、顏色較白,且沒有病蟲害的根狀莖做種秧。一般栽植期常與收穫結合,隨挖隨種,將挖出的根狀莖剪成6~9cm長的小段,每段上以具有2.3節為好。每畝需種莖30—40kgo按行距25~30cm開挖深約6cm的小溝,把根狀莖按6—9cm株距擺在溝內,然後覆土壓實。乾旱地區栽後需澆水,過幾天,待水分滲透下去以後,用耙子輕輕耬松表土,出苗前不必再澆水。在溫度適宜時,10~15d出苗。

款冬花種植要加強田間管理

促進健壯生長

①適時中耕除草。第一次中耕在4月上旬展葉後進行,此次中耕宜淺,苗附近的雜草最好用手拔除,防止傷及幼苗和根部;第二次在6~7月苗葉出齊後進行,此時植株根系已發育良好,中耕宜深;第三次在9月上旬,此時地上莖葉已停止生長,花芽已經開始分化,保持田間無雜草即可。②及時間苗、定苗。結合中耕除草,去弱留強,使株距最終保持在15釐米左右,防止因密度過大、田間通風透光不良誘發病害。③加強後期追肥培土。在款冬花生長前期,如果土壤肥力較高、底肥較足,可不追肥,以防植株生長過旺,導致抗病能力下降。但在其生長後期(9~10月),須加強追肥管理,一般視苗情長勢畝追尿素5~10千克,複合肥10~15千克。追肥後隨即向根旁培土,以土蓋肥,一方面可防止肥料揮發流失,提高肥效;另一方面還可防止花蕾提前露出地面,生長細弱,影響產量與品質。④注意防旱防漬。遇持續乾旱時適時澆水,雨季來臨前結合中耕除草疏通排水溝,儘量保持田間溼度適中。⑤割除多餘葉片。在6~8月,對長勢偏旺、葉片過密的田塊,用快刀將重疊葉、枯黃葉、發病腐爛葉從葉柄基部割除並帶出田間,每株保留3~4片新葉,保持通風透光良好,不僅可以減輕後期病害,還可促進花芽分化,提高花蕾品質與產量。

堅持以防為主,綜合防治病蟲害

目前款冬花發生面積較大、危害較重的病害有褐斑病、菌核病、萎縮性枯葉病,主要蟲害是蚜蟲。其綜合防治措施是:①選擇無病田健壯植株的新生根狀莖做種;②選擇適宜地塊,避免重茬;③控制栽植密度,改善通風透光條件;④減少氮肥施用,防止植株生長過旺;⑤抗旱防漬,營造良好生長環境;⑥生長期剪除病葉,收穫後清園消毒,減少病菌傳播;⑦搶在發病初期進行化學防治,一般用多菌靈、百菌清、代森鋅等廣譜性殺菌劑噴施,每7~10天1次,連噴2~3次。對蚜蟲可用高效氯氟氰菊酯、抗蚜威、吡蟲啉等殺蟲劑噴霧防治。


留香仙居


款冬別名冬花、蜂鬥菜,是常用的中藥材,它的藥用歷史悠久,是治療潤肺下氣,止咳化痰的常用藥物。款冬花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佈,由於野生資源枯竭,產量日漸下降,所以人工種植興起,下面一起來看看它的種植技術吧。

1、選地整地

種植款冬一般選擇在山區的陰坡地或陽坡低地,種植土壤以土質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為宜,而且要求排灌方便的地塊。忌忌重茬連作,在冬季封凍前或春季解凍時,對地塊進行深翻、耙細、整平,,並結合翻耕時施足基肥嗎,每畝施入腐熟的堆肥1000-1500公斤,在根據地勢情況做平畦或高畦,做好排水溝。

2、播種

在款冬種子成熟時,將果實一起摘下,用紙巾或毛巾包裹,放置在陽光下曬乾,搓去冠毛或作種用。將種子均勻的撒施在畦面上,在覆一層薄土,覆土後用地膜或稻草覆蓋,保溫保溼,約一週後開始出苗,待來年開春土壤解凍後即可定植。

3、田間管理

在幼苗出土後,要將地膜和稻草揭除,要經常檢查,及時補苗間苗,增加幼苗間的通風透光性,間苗時間一般在4-5月,在間苗時要將將病弱苗清除,留大去小,培育壯苗。在幼苗生長整齊後要結合間苗鬆土除草,這樣可避免雜草影響幼苗生長,也能加快根系,在最後一次鬆土除草時要進行培土,以免植株花蕾露出地面,影響到質量。

4、肥水管理

追肥可結合中耕除草進行,但是要求先追肥在中耕,每次追肥可每畝施入堆肥搭配草木灰1000公斤,為使植株造成生長,一般在前期不追肥,都在秋季時花蕾時追肥1-2次,每次追施氮肥15公斤,磷肥8公斤。在春季植株需要一定的水分生長,所以春季如果過旱,要及時澆水,但是也要避免雨季導致的積水,要做好排水防澇措施。




能量邦


種植方法:

1.選地整地宜選擇土質疏鬆肥沃溼潤、排水良好,有排灌條件的砂質壤土種植。山東選擇俗稱“夜潮土”最好。忌連作,以免病害嚴重。整地時,畝施圈肥或土雜肥4000kg左右,搗細翻入地內。翻地深20cm左右,耙細、整平、作畦,以備栽種。

2.繁殖方法用地下根莖繁殖。冬季採收花時,將根莖埋藏於砂土中,留出根莖做種栽。翌年3月中、下旬或冬栽宜在10~11月上旬,春栽從貯藏的根莖中選無病蟲傷害的、粗壯的、黃白色的根莖做種栽。過於自嫩細長的根莖和根莖梢,不宜作種栽。冬栽均採用隨收刨隨栽種。無論春栽還是冬栽,將根莖截成7~8cm的小段,每段保留2~3個節,用溼砂土蓋好,以免風乾,可隨栽隨取。栽種常採用條栽或穴栽。穴栽行距30~35cm開溝,溝深7~1Ocm,穴距23~27cm。每穴呈三角形,放根莖3段,平放於溝內,覆土4cm,壓實。條栽按行距27cm,溝深7~1Ocm,每隔10~13cm放根莖一段,覆土壓實。溫溼度適宜時,一般15~20天出苗。每畝用根莖種栽35kg左右。栽種後適當點種玉米進行遮

蔭,以利冬花生長。

3.田間管理:

(1)澆水鬆土:幼苗出土前,如土壤乾旱,要適當澆水。乾溼合適時,可疏鬆表土,以利保墒和出苗。幼苗出土後,鬆土要淺,避免傷根。苗出全後一般少澆水,做到蹲苗。過於乾旱,葉片造成塌葉,要適當澆水。雨後或澆水後鬆土,保持土壤疏鬆、無雜草。雨季注意及時排水防澇,以防地內積水。特別是炎熱夏季的雨後應及時澆井水降溫,以防植株燙死。

(2)疏葉通風:6~7月份氣溫升高。款冬葉片伸展很快,這時可用剪刀從葉柄基部把枯黃和過密重疊的葉子剪掉,以利通風透光。剪葉時切勿用手撕扯。以後長出過密的葉子,仍要疏葉。9月上、中旬可割去老葉,只留心葉3~4片即可。

中草藥專題:款冬花栽種技術

(3)追肥:款冬喜肥,但春、夏季前期不追肥,以免莖葉徒長,待到“立秋”後8月上旬可進行追肥。畝施圈肥在1500kg左右,磷鉀肥50kg左右,以促花蕾形成。將肥撒於株旁,然後培土蓋肥。

(4)培土:為防止花蕾露出地面,要經常培土。第一次培土,在“白露”前後花蕾未形成時,8月上、中旬,結合追肥進行培土蓋肥,以不蓋葉片為宜。第二次培土在10月上旬,從行間取土,培在主莖上,勿蓋葉片。第三次培土在11月上旬,培土將全株全部蓋嚴。

(5)間作遮蔭:冬花喜陰涼,可在東西向冬花地裡每兩行種一行玉米,為冬花遮蔭,可達到糧、藥雙豐收。

(6)防治病蟲害

1)萎縮性葉枯病:病原是一種半知菌,危害葉片,病葉呈現黑褐色不規則病斑,致使葉片萎縮乾枯。防治方法:將病葉摘除燒掉;可用1:1:120的波爾多液或65%可溼性代森鋅500倍液噴霧,10天噴1次,連續噴3次。

2)褐斑病:病原也是一種半知菌。夏季雨後驟晴,過分積水易發此病。危害葉片,病葉上病斑圓形,直徑5~20mm。中央褐色,邊緣紫紅色。防治方法:注意及時排水;發病初期噴等量式波爾多液或5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

3)銀紋夜蛾:幼蟲為害植株,發生時可噴灑2.5%敵百蟲粉劑。

4)蚜蟲:發生時,可噴灑40%樂果乳劑2000倍液。

5)象鼻蟲、網目擬地甲:為害幼苗時,可灑施敵百蟲毒餌藥殺。

4.選育良種在冬季採收花時,選結花多的、地下根莖粗壯、無病蟲害、黃白色的根莖花堆,摘下花蒂後,將其根莖留作種栽,將根莖埋藏砂土中,留作翌年種栽用。





小熊愛播播


款冬花耐嚴寒,怕熱,怕乾旱,又怕澇。適宜在氣候涼爽,通風,半陰半陽的環境。不喜強烈直射陽光。氣溫超過36℃時,則易塌葉或枯死。在土壤疏鬆、溼潤、肥沃的腐殖質豐富的砂質壤土中生長良好。重黏土、澇窪積水地及重茬地不宜種植。輕鹽鹼地也可種植。

【款冬花種植技術】

1.選地整地宜選擇土質疏鬆肥沃溼潤、排水良好,有排灌條件的砂質壤土種植。山東選擇俗稱“夜潮土”最好。忌連作,以免病害嚴重。整地時,畝施圈肥或土雜肥4000kg左右,搗細翻入地內。翻地深20cm左右,耙細、整平、作畦,以備栽種。

2.繁殖方法用地下根莖繁殖。冬季採收花時,將根莖埋藏於砂土中,留出根莖做種栽。翌年3月中、下旬或冬栽宜在10~11月上旬,春栽從貯藏的根莖中選無病蟲傷害的、粗壯的、黃白色的根莖做種栽。過於自嫩細長的根莖和根莖梢,不宜作種栽。冬栽均採用隨收刨隨栽種。無論春栽還是冬栽,將根莖截成7~8cm的小段,每段保留2~3個節,用溼砂土蓋好,以免風乾,可隨栽隨取。

栽種常採用條栽或穴栽。穴栽行距30~35cm開溝,溝深7~1Ocm,穴距23~27cm。每穴呈三角形,放根莖3段,平放於溝內,覆土4cm,壓實。條栽按行距27cm,溝深7~1Ocm,每隔10~13cm放根莖一段,覆土壓實。溫溼度適宜時,一般15~20天出苗。每畝用根莖種栽35kg左右。栽種後適當點種玉米進行遮蔭,以利冬花生長。

3.田間管理,

(1)澆水鬆土:幼苗出土前,如土壤乾旱,要適當澆水。乾溼合適時,可疏鬆表土,以利保墒和出苗。

幼苗出土後,鬆土要淺,避免傷根。苗出全後一般少澆水,做到蹲苗。過於乾旱,葉片造成塌葉,要適當澆水。雨後或澆水後鬆土,保持土壤疏鬆、無雜草。雨季注意及時排水防澇,以防地內積水。特別是炎熱夏季的雨後應及時澆井水降溫,以防植株燙死。

(2)疏葉通風:6~7月份氣溫升高。款冬葉片伸展很快,這時可用剪刀從葉柄基部把枯黃和過密重疊的葉子剪掉,以利通風透光。剪葉時切勿用手撕扯。以後長出過密的葉子,仍要疏葉。9月上、中旬可割去老葉,只留心葉3~4片即可。

(3)追肥:款冬喜肥,但春、夏季前期不追肥,以免莖葉徒長,待到“立秋”後8月上旬可進行追肥。畝施圈肥在1500kg左右,磷鉀肥50kg左右,以促花蕾形成。將肥撒於株旁,然後培土蓋肥。

(4)培土:為防止花蕾露出地面,要經常培土。第一次培土,在“白露”前後花蕾未形成時,8月上、中旬,結合追肥進行培土蓋肥,以不蓋葉片為宜。第二次培土在10月上旬,從行間取土,培在主莖上,勿蓋葉片。第三次培土在11月上旬,培土將全株全部蓋嚴。

(5)間作遮蔭:冬花喜陰涼,可在東西向冬花地裡每兩行種一行玉米,為冬花遮蔭,可達到糧、藥雙豐收。

(6)防治病蟲害

1)萎縮性葉枯病:病原是一種半知菌,危害葉片,病葉呈現黑褐色不規則病斑,致使葉片萎縮乾枯。防治方法:將病葉摘除燒掉;可用1:1:120的波爾多液或65%可溼性代森鋅500倍液噴霧,10天噴1次,連續噴3次。

2)褐斑病:病原也是一種半知菌。夏季雨後驟晴,過分積水易發此病。危害葉片,病葉上病斑圓形,直徑5~20mm。中央褐色,邊緣紫紅色。防治方法:注意及時排水;發病初期噴等量式波爾多液或5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

3)銀紋夜蛾:幼蟲為害植株,發生時可噴灑2.5%敵百蟲粉劑。

4)蚜蟲:發生時,可噴灑40%樂果乳劑2000倍液。

5)象鼻蟲、網目擬地甲:為害幼苗時,可灑施敵百蟲毒餌藥殺。

4.選育良種在冬季採收花時,選結花多的、地下根莖粗壯、無病蟲害、黃白色的根莖花堆,摘下花蒂後,將其根莖留作種栽,將根莖埋藏砂土中,留作翌年種栽用。

【收穫加工】

由於各地氣候不同,採收時間有差異。一般在“寒露”至“立冬”之間,即10月~11月下旬至12月期間,地封凍前花蕾未出土時採收。刨出全株,去掉泥土,摘下花蕾,去淨泥土及花梗。摘下的花蕾,放在筐中,切忌放在布袋中,防止擠壓和揉搓。若花蕾上有泥土,切勿用水洗或手摸揉搓,以免變黑影響質量。將摘完花蕾的老墩根莖再埋入地內,培土蓋好,翌年春天可再收第二茬花蕾。把摘下的花蕾,薄薄攤在席上,置於通風處晾乾,切勿日曬和用手翻動,造成花蕾變色發黑或黴爛,以影響質量。待半乾時,輕輕過篩,去淨泥土及花梗。再晾至全乾即可藥用。也可用40~50度溫度烘乾。烘乾者顏色鮮豔,質量好,出幹率也高。畝產乾花蕾60~70kg。一般4kg鮮花,可烘乾成1kg乾貨。

以花朵大、顏色紫紅、花梗短小者為佳;花朵小、色棕黃或變黑、帶有長花梗者質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