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黄瓜,易发生菌核病,要如何防治呢?

生活八戒


保护地栽培黄瓜,易发生黄瓜菌核病,该病是一种土传病毒,主要经土壤进行传播,黄瓜幼苗、成秧均可发病,黄瓜被感染后,会发生烂果,严重会使秧苗枯死,该病危害黄瓜外,还会危害苦瓜,丝瓜,西瓜、茄子、芹菜,白菜等多种蔬菜。

一、症状识别;

黄瓜菌核病主要危害植株的茎蔓和果实;植株茎蔓染病后,会出现水渍状斑,扩散后变成褐色呈软腐状,皮层纵裂,病故以上的叶、蔓调谢、枯死;果实染病后,从果实顶端残花部开始发病,据儿像瓜果不扩展,发病后期果实开始腐烂;发病的部位,均会发生白色棉毛状菌丝或黑色鼠粪状菌核。

二、发病规律;

黄瓜菌核病是由真菌核盘菌侵染所致;菌核病病菌主要在土壤中越冬、越夏,也可通过种子带菌传染发病;适宜环境下会萌发长出子囊盘,只能盘会放散出子囊孢子,孢子随气流进行传播,侵染衰老的花瓣和叶片,长出菌丝后危害果实;Robin的花朵落在植株的茎叶上与认识接触发病,重复侵染使病害流行;植株根茎基部发病,多是由菌丝体直接接触致使病害发生;温度范围在15至20℃、空气湿度在85%以上适宜该病发生;另外,重茬种植、浇水过量、通风不良,黄瓜发生冻伤都易引发该病发生。

三、防治方法;

1、土壤处理;黄花收货后要彻底清扫田间的病株、杂草以及杂物,深翻土壤将军和埋入深土层中,你也可以在下地利用阳光进行土壤高温消毒,发生病害的农田夏季用水彻底浇透,可促使菌核腐烂;黄瓜定植前每亩用50%腐霉或异菌脲可视性粉剂1.5kg,拌入20kg的过筛细土,搅拌均匀后耙于土壤中;

2、种子处理;挑选优质抗病性强的种子,播种前用10%食盐水浸种两至三个小时,然后放入50℃的温水中浸泡15分钟,可以有效杀死混杂在种子中的病菌,经过催芽后再进行播种。

3、药剂防治;病害发生时可用45%菌清烟剂每亩250克。等用量熏烟防治;或用5%莱菌克可湿性粉剂兑水配制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兑水配制600倍液喷雾防治,每十天喷雾一次,连续喷施三次,视病情防治效果,可适当增加施药次数。

欢迎大家留言,一起探讨!


小毛驴3434


黄瓜菌核病寄主范围广,除危害黄瓜外,还可危害番茄、甜(辣)椒、茄子、豌豆、马铃薯、胡萝卜、芹菜及多种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发生在中管棚和连栋大棚保护地栽培的黄瓜上。

菌核发病部位和症状:

1、危害症状黄瓜菌核病主要危害茎基部和果实,也能危害茎蔓和叶,在黄瓜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茎染病,发病部位主要在茎基部和茎分杈处,发病初始产生水浸状斑,扩大后呈淡褐色,病茎软腐纵裂,病部以上茎蔓和叶凋萎枯死。

2、湿度高时病部长出一层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受害后茎秆内髓部受破坏,发病末期腐烂而中空,剥开可见白色菌丝体和黑色菌核。菌核鼠粪状,呈圆形或不规则形,早期白色,以后外部变为黑色,内部白色。果实染病,发病初始在幼果脐部呈水浸状腐烂,果表长白色棉絮状菌丝并形成黑色粒状菌核。叶片染病,初呈水浸状斑,扩大后呈灰褐色近圆形大斑,边缘不明显,病部软腐,并产生白色棉絮状菌丝,发病严重时产生黑色鼠粪状菌核。

菌核病防治措施

一、种子处理播种前在50℃温水中浸种10分钟,立即移入冷水中冷却,晾干后催芽播种,即可杀死混杂在种子中的菌核。

二、清理田园及时打掉老叶和摘除留在果实上的残花,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或剪去病枝病果,带出棚外集中烧毁或深埋。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深翻土壤,防止菌核萌发出土。

三、茬口轮作与水生蔬菜、禾本科及葱蒜类蔬菜隔年轮作。

四、加强管理合理密植,控制中管棚和连栋大棚保护地栽培棚内温湿度,及时放风排湿,尤其要防止夜间棚内湿度迅速升高,这是防治本病的关键措施。注意合理控制浇水量和施肥量,浇水时间放在上午,并及时开棚,以降低棚内湿度。特别在春季寒流侵袭前,要及时加盖小拱棚塑料薄膜,并在棚室四周盖草帘,防止植株受冻。

五、苗床定期适时用药防治秧苗移栽前一定要做到带药移栽,不移栽病、弱苗,从严控制秧苗带病移栽。

六、土壤消毒每平方米用50%多菌灵粉剂8~10克,与干细土10~15公斤拌匀后撒施,消灭菌源。

七、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3~4次,重病田视病情发展,必要时应增加喷药次数。药剂可选用43%好力克悬浮剂2000~3000倍液(每亩用药量40~50克)、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亩用药量100克)、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亩用药量100克)、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亩用药量125克)、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每亩用药量100克)等。

变温管理是培育壮苗和丰产的关键

1、从播种至出齐苗以28~32℃较好,出齐苗后适当通风,降低温度,白天温度保持在25~30℃,夜间保持在20℃左右,防止温度过高,温差过小,造成下胚轴生长过长形成高脚苗。

2、定植前3~5天,加大通风量炼苗,白天23~28℃,夜间15~20℃,以增强幼苗的抗逆能力。春保护地定植初期,密闭温室或大棚,尽量保持较高的地温和气温,促进发根缓苗。定植5~7天后,根据天气情况适当放风,白天保持25~33℃,不能超38℃。3、夜间不应低于13℃。进入开花结果期后,应保持尽量大的昼夜温差,既可提高产量,又可提高瓜条的商品性状和品质。在后期遇到极高温时,可以采取覆盖遮阳网降低温度。夏秋栽培则应注意播种后的高温天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