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把辦公場所“搬進”企業 讓企業復工少跑路

2月19日,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江北區獲悉,隨著轄區內企業陸續復工,江北區科學防控、精準施策,通過“雲辦公”、組建服務站、開闢“綠色通道”等舉措做好企業復工復產工作和農產品銷售。

江北把办公场所“搬进”企业 让企业复工少跑路

實行“一站式”和“隨到隨核”服務模式

隨著轄區內企業陸續復工,江北城街道組建疫情聯防聯控“紅色聯盟”服務站,深入轄區樓宇,開展“三送兩辦一核查”,通過“嚴管+幫扶”,確保全力防疫和有序復產復工同步進行。

2月17日,金融城T3大門旁,疫情聯防聯控“紅色聯盟”服務站,來自財信集團黨委的黨員志願者鄧維佳正在核對企業填報的表格。每天上午9點上班,下午5點下班,送服務上門,實行“一站式”和“隨到隨核”服務模式,“紅色聯盟”服務站認真、細緻做好企業手續報備、檢查防控措施等工作,耐心對未納入復工計劃的企業做好政策解釋。

疫情期間,疫情聯防聯控“紅色聯盟”服務站實行“三個先”——先送政策給企業;先審核企業返崗員工名單;先實地查看企業,現場核實復工防疫準備情況,更準、更優、更實的指導服務企業復工前的準備。

據悉,這樣的“紅色聯盟”服務站在江北嘴中央商務區一共有19個,通過整合轄區資源,組建“1(街道領導幹部)+1(物業公司)+1(樓宇黨組織)+N( 轄區職能部門)”的疫情聯防聯控組織,把辦公場所“搬進”企業,切實做好企業服務工作,讓企業少跑路。

江北把办公场所“搬进”企业 让企业复工少跑路

“一企一組”模式 為企業提供安全保障服務

2月11日,江北區的英達實業柏樹灣油庫、聖馬氣體、中石油朝陽河油庫等四家危化企業,收到了由區應急局緊急協調調配的消毒劑,為疫情期間保生產安全解了燃眉之急。

這是江北區應急局實施“雲辦公”的具體案例之一。隨著企業陸續復產復工,區應急局實施“雲辦公”,各業務科室分兵把守,採取電話“問診”、線下幫扶等方式,督促直管行業企業做好復產前的安全檢查和疫情防控準備,指導企業開展復產復工報備工作,確保有序推進企業復產復工。

從2月9日起,每天17點前,區應急局工作人員都會通過電話、視頻連線等方式對轄區內未復產企業的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工作進行抽查和“問診”,引導企業嚴格執行復工復產相關規定和防疫工作,不能給防疫工作添亂添堵。

針對已復產復工企業,區應急局採取“一企一組”模式,主動對接、深入一線,為企業“防疫情、保安全、促生產”提供安全保障服務。已幫助復產企業,特別是疫情防控物資生產企業開展了安全風險和隱患排查,共檢查復產復工企業4家、疫情防控物資生產1家,發現隱患7條,均已責令限期整改確保安全。同時還積極回應企業需求,指導復產復工企業在酒精、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等消毒物資的安全使用、儲存。

區公安分局開啟“護航復工”模式

據瞭解,江北區多個派出所全面開啟“護航復工”模式,幫助轄區企業做好復工人員檢查登記,盡力幫助企業解決復工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2月12日上午,港城園派出所社區民警來到海爾工業園,這裡是港城園區大型企業之一,員工超過7000人。2月10日以後,該企業將有部分員工回廠復工,人數相多,是關注的重點之一。

“我們要保證每一家復工的企業都要走到、監督到、服務到。”港城園派出所所長劉宏欽介紹說,春節假期,派出所民警聯合港城園區發展中心,對春節期間未停工的企業開展疫情防控指導工作,確保企業員工安全生產;還聯合港城園區發展中心對四家違規開工企業進行了勸停。

記者從區公安分局瞭解到,為應對企業復工存在的的傳染風險,全區各派出所均啟動了幫助企業排查防控疫情風險的行動。

開闢“綠色通道” 農產品不愁銷路

“商家上門來拉貨,銷路不愁了!”

“今天一共運走2000多斤,明天預訂的還有2000多斤。”2月13日,江北區五寶鎮新三村3社種植大戶藏錫友樂呵呵的說,以前自己擔心蔬菜滯銷都是多餘的。疫情期間,很多地方實施封閉式管理,花菜、菠菜等時令蔬菜眼看就要爛在地裡了,心裡很著急。正在為難之時,鎮上主動多方聯繫超市上門收購,既減少了外出,又解決了蔬菜銷售的難題。目前,全鎮蔬菜種植大戶與萬好萬家等超市建立了長期供貨機制,最近兩天僅藏錫友一家就已完成蔬菜交易5000多斤。

針對鎮上的家禽養殖戶,鎮上經過多方協調,與有宰殺、運輸和銷售資質的白市驛板鴨廠、永輝超市等企業聯繫,將轄區家禽情況通過微信進行線上選購。很快,多家公司連續多次到養殖戶家裡收購家禽。

“現在每天銷售100多隻,昨天100多隻雞、今天130只鴨,商家正源源不斷地上門來拉貨,再也不愁銷路了!”大樹村養殖大戶魏德全說。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五寶鎮狠抓防疫防控,同時高度關注轄區農產品銷售問題,採取系列措施打開產銷“綠色通道”,轄區的蔬菜、家禽、水果銷售火爆,幫助種養殖大戶解了燃眉之急。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劉波 黎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