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隊再續“前緣”,陳志朋獻唱,蘇有朋的舉動令人感動

有人說,“人生最好的三個詞:失而復得,虛驚一場,久別重逢。”的確,尤其是最後一個字,對於許多歷經風霜雪雨的人來說,想必是最刻骨銘心的吧!

而曾經的“乖乖虎”蘇有朋和“小帥虎”陳志朋就久別重逢了!

近日,蘇有朋在擔當《天賜的聲音》評委時,遇到了前來參加節目的嘉賓陳志朋。二人久別重逢,擁抱過後蘇有朋熱淚盈眶。“二哥來了,二哥來了”,蘇有朋激動地說。


小虎隊再續“前緣”,陳志朋獻唱,蘇有朋的舉動令人感動

的確,對於如今已是“座上賓”的蘇有朋來說,不管陳志朋名氣如何,熱度有多大,他終究是自己曾經的“二哥”,小虎隊的情誼忘不了;但對於後者來說,恐怕蘇有朋和吳奇隆已是再也不敢企及的存在……


小虎隊再續“前緣”,陳志朋獻唱,蘇有朋的舉動令人感動

各懷“鬼胎”的三人

在未出道前,三人活在三種時空。吳奇隆從富二代化身為“債二代”,為父還債的他很累;蘇有朋是臺灣學霸,雙商均在線;而陳志朋則是“好好青年”,一心想做明星。三人心懷鬼胎,之後的路卻又陰差陽錯。


小虎隊再續“前緣”,陳志朋獻唱,蘇有朋的舉動令人感動

經過層層選拔,最終三人合體組成小虎隊亮相熒屏,而後又通過接商演、發專輯不斷走紅,終成傳奇。那時的小虎隊太火了,也正是因為他們,才有了追星這個概念,也才有了後來的浩浩蕩蕩。


小虎隊再續“前緣”,陳志朋獻唱,蘇有朋的舉動令人感動

“我曾經去菩薩廟求菩薩,求它保佑我能當上明星。”陳志朋對主持人說。在他的心中,能當上明星就是天大的福分,可即便後來當上了,卻也只是曇花一現罷了。


小虎隊再續“前緣”,陳志朋獻唱,蘇有朋的舉動令人感動

小虎隊雖然火了一段時間,但後來因為吳奇隆要去當兵,組合分崩離析,而後又因多種原因最終走向瓦解。“小虎隊”三個字就只能存在於記憶中了。


小虎隊再續“前緣”,陳志朋獻唱,蘇有朋的舉動令人感動

組合解體後,蘇有朋參演了諸多電視劇,後來憑藉俊俏長相再度翻紅,與趙薇組成熒屏CP;吳奇隆服完兵役後,雖然也曾“遇冷”,但後期卻憑藉《步步驚心》扳回一局,還贏取了嬌妻劉詩詩,可謂人生大贏家!


小虎隊再續“前緣”,陳志朋獻唱,蘇有朋的舉動令人感動

而陳志朋呢?

雖說長相酷似張國榮,但運氣卻沒有前者好。組合解體後,他也曾轉戰熒屏,但只是演些配角,例如爾泰之類的,沒掀起什麼水花,反倒是碰了一頭壁。


小虎隊再續“前緣”,陳志朋獻唱,蘇有朋的舉動令人感動

陳志朋在參加訪談時坦言,自己以前確實恨過這件事(組合解體),但後來就釋然了,也與二者和解了。


小虎隊再續“前緣”,陳志朋獻唱,蘇有朋的舉動令人感動

聰明的乖乖虎,有福的霹靂虎,仗義的小帥虎

如今幾年過去,大局似乎已定。再回頭看,三個人的表現可謂不盡相同,同“虎”不同命。


小虎隊再續“前緣”,陳志朋獻唱,蘇有朋的舉動令人感動


蘇有朋在演完偶像劇後便努力轉型,如今成了國內知名導演,斬獲票房無數,更不斷通過參加綜藝造勢,路人緣不錯。


小虎隊再續“前緣”,陳志朋獻唱,蘇有朋的舉動令人感動

吳奇隆雖然緋聞較多,情史不斷,但好在正面形象較好,又接演過不少優質古裝劇,在演技方面也算節節開花了,如今更與清純女神劉詩詩結為連理,還成功當上奶爸,這樣的形象也很是不錯。


小虎隊再續“前緣”,陳志朋獻唱,蘇有朋的舉動令人感動

再看陳志朋,接連“遇冷”後,他便在時尚上動起了歪腦筋。先後以雷人造型亮相“熱搜”,引得吃瓜群眾驚叫連連,但其實這並不是他的“主打歌”。


小虎隊再續“前緣”,陳志朋獻唱,蘇有朋的舉動令人感動

陳志朋人很仗義,不管是平時接觸的小演員,還是曾經的好哥們,只要他能幫得上的,他都會悉數現身。


小虎隊再續“前緣”,陳志朋獻唱,蘇有朋的舉動令人感動

前幾年,他曾隻身前往河南為結拜兄弟裝修房子,那打扮可叫一接地氣!在參演《還珠格格》時,他也幫好兄弟蘇有朋打抱不平,疑似與周杰“互嗆”,雖然劇情又反轉連連,但這些都能說明陳志朋講義氣、不忘本!

成功=99%努力+1%運氣

怎樣才能獲得成功x?牛頓說,“成功就是99%的努力加1%的運氣,然而若是沒了那1%的運氣,所有的努力就都白費。”但大多數人都只記住了前半句,卻忘了後半句。


小虎隊再續“前緣”,陳志朋獻唱,蘇有朋的舉動令人感動

為什麼時至今日陳志朋、蘇有朋的反差會這麼大呢?曾經的好兄弟、好哥們,如今一個成了評委,一個成了嘉賓,是什麼把他們推向了兩條路呢?

選擇,努力,運氣!

①從外形條件看,似乎蘇有朋的相貌更吃香,也更易受內地小夥伴的喜愛;陳志朋雖酷似張國榮,但卻少了幾分神韻,多了幾分“黝黑”樸實。

②從機遇選擇看,蘇有朋的每個人生節點都抓住了重要機遇,並且順勢往上爬;而陳志朋卻因很多事都一一錯過了,令人無不唏噓慨嘆。

③從人生運氣看,蘇有朋在觸足熒屏後,結識不少明星大腕,也因此獲得了無數發光的機會;而陳志朋卻因為接觸面少,少有貴人扶持,便漸漸冷卻了。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雖說如今的“二朋”再續前緣,但此緣已非彼緣,眼前人已非當時人,終究是物是人非,光陰荏苒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