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一线医务人员子女参加2020年中考加10分录取 ,你怎么看?

回不了头98


湖北一线医务人员子女参加2020年中考加十分录取,你怎么看?

看待这个问题大家一定要仔细一点:湖北地区出台政策:一线医务人员子女参加2020年中考加10分,这是非常合理的。 中考相对于高考来讲范围不一样,一个是片区性考试,一个是全国性考试。如果说高考也加分的话,这个我是不认同的,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

看到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清楚为什么会出中、高考加分这一举措呢?

2015年1月,国务院教育部门深化教育改革,对于中高考加分制度有了质的变化。 此次教育改革最大的亮点在于取消了全部鼓励性加分政策,促进了教育的公平。但是有一点得清楚,地方性的加分政策,它是作为全国加分政策的补充,仍然是存在的。(参考资料: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与考试》)

那么我们不难得出:湖北出台中考加分政策,他是作为地方性的一种股利政策,是否和国家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是合法的。

2020年中、高考加分类型解读(部分)

其中第一点符合加分标准的就是烈士子女;国家综合性救援队伍人员及其子女参加统考时均会享受加分政策。早在2020年2月14日,宣布进入“战时管制”状态,我们的战士就是一线的医务人员。

直到2月17日《新京报》公布的医护人员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数据可知:超3000名医护感染病毒确诊的有1716例,其中5例死亡。这就是我们烈士!他们的子女应该享受到国家的照顾。

图为李文亮: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医院医生,在此次疫情中不幸牺牲,年仅34岁!

湖北做此次疫情的重灾区,如果不是这么多的医务人员,不顾个人生命安全问题参与了“战斗”。疫情怎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控制呢?

我相信每个湖北人的心里都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为抗击病毒做出贡献的医护人员,提出合理照顾的同时,也会给他们些许的安慰!会让他们知道国家永远记得他们,他们的努力不是白费的!我相信这个做法也是非常的合乎情理的。

很多的朋友们持反对的态度,可能是他们没有看清楚,到底是中考加分还是高考加分。

作为老师我对这一点很清楚,如果把它当做高考加分依据的话,这肯定是跟高考秉持的“公平、公正”相违背的!因为高考相对来讲需要巨大的公平公正:每年都有数以千万的考生参加高考,这是一场全国性的考试。在这种考试中,我们不能出现“富二代、官二代”这样的情况!这张考试关乎着数以万计寒门学子的命运,生活条件非常的艰辛,受教育的环境也比较恶劣,如果还不能让他们同城市的学生在同一起跑线上,那么他们的奋斗有什么意义呢?

图为:2015年国家教育部门关于高考改革必要性通知!

早在2012年, 就有专家针对于高考加分与家庭背景关系进行过合理的数据统计研究。发现 重点中学、城市考生、父母社会阶层、文化程度较高,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更容易加分。(结论来源于南京晓庄学院陶行知研究院,《谁是高考加分政策的受益者——基于2012年全国高校抽样调查数据》一文)

这能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不禁的引起我们深刻的思考。

其实这也就是我们目前一步一步通过现象发现问题,推动高考改革的目的。

图为截止2020年高考加分类型(部分)

所以总的来讲,对于此次湖北有关教育部门做出的决策是合情合理的!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必定要同心协力,一定要让此刻奋战在“前线”的“战士”感到温暖,不让他们寒心。

加油,2020! 我们一定会把家园建设的比以前更加美好!

我是二中数学王大川老师, 专注于教育解读、数据分析、志愿填报。以上纯属个人愚见,仅供参考,如果你有不同的意见,欢迎提出。我都会虚心接受,有鞭策才会有动力。谢谢大家!


二中数学王大川老师


太应该了!完全支持!

当前疫情下,一线工作人员是最美逆行者!

我表姐在卫生系统工作。1月27号我们市派出6人医疗小分队援鄂,我表姐送她们出发。朋友圈下面的留言都是“保重!”整个气氛很沉重。其中一位医疗人员的年幼的孩子问妈妈要去哪里,妈妈告诉他,妈妈要去打怪兽!

那是离我最近的医疗人员!

我有个家长是居委工作人员。从疫情爆发开始,我们要跟家长联系,她电话中的嗓音一直都是哑的。都是累出来的。看她朋友圈,好多时候都是不回家,只是在单位安排的宿舍中小憩一会儿。

从居委工作人员嘶哑的嗓音中,我都不能想象一线的医疗人员得有多辛苦!他们是最美逆行者!


一线医疗人员配得上最高的荣誉和奖励!

刚开始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我就想,难道只是奖励今年2020年有孩子中考的医疗人员吗?这样的话,奖励未免考虑的太不周全了!

我翻了一下湖北官方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关爱和激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的若干措施》,原来这些奖励囊括了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甚至高考报考本省高校的所有一线医疗人员的子女!

这样很好!这样的奖励就比较全面。很多时候,我们不患寡而患不均!这样就照顾到了所有一线医务人员。


结束语:新闻评论说,疫情拐点马上就要来临,曙光就在前面,感觉心情也轻快了点。

想想一周前,看看疫情遥遥无期,心情真的很郁闷!

对可爱的医疗人员,一切美好的词语在他们面前都是苍白无力的!祝他们安好!

我是绿衣黄裳99,一线老师,讲述教育,讲述成长。如果你喜欢我的故事,请【关注】我!!

绿衣黄裳99


近日,湖北等多省市宣布了参加一线“抗疫情”的医务人员子女参加2020年中考加分的政策,没想到这么一个政策竟然引发很大争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我们从两位网友的对话中,可以得出一些原因。

甲:每年中考招生人数是固定的,假如招1000人,我的孩子考了第1000名,本来可以上高中,结果因为你的子女加了十分,我的孩子上不了了,这就属于不公平,你侵占了别人的名额。

乙:那一线的医护治疗病人,控制病情蔓延,保护了你们的孩子,但他们回不了家,辅导不了孩子作业,加上在最危险的地方工作,孩子心理没有影响吗?孩子的成绩不会不受影响吗?他们的孩子有获得到公平教育了吗?

甲:保护孩子的人多了去了。应该也加分?那你说在一线盖医院的农民工孩子该不该加?一线的清洁工、一线的司机、一线食堂阿姨孩子加分不?

乙:参加打仗的时候,种田的也有功劳不错,但为什么只有战士有奖励,因为风险系数,贡献不一样。人不分三六九等,但是奉献不一样,没见所有工作都拿一样的工资。

从这两位网友的辩论中,我们还是可以找到原因的!其中,反对给医护人员子女加分的人,他们的主要理由就是不公平!

第一、中考加分,对其他孩子不公平

教育公平,涉及每一个家庭,所以更受关注,也是最基本的公平,这个底线不容破坏,这也是这个问题引发争议的最重要的原因。疫情的发生,不是这些参加中考的孩子们造成的,他们也是受害者,没有必要为这个买单。现在上高中,尤其是重点高中,是非常困难的,甚至可以说比高考还困难,而且上不了高中,基本上就无法参加高考了;上不了重点高中,基本上就和好大学无缘了。这些医护人员子女加10分,就意味着有学生会因此失去上重点高中、上高中的机会,这对于这些学生是不公平的。所以,有人建议给医护人员物质奖励可以,但是拿公共资源来奖励他们的子女,有失公平。

第二、医护人员子女加分,对其他参加“抗疫情”一线人员不公平

参加“抗疫情”斗争的,不只有一线的医护人员,还有很多为之奉献甚至因此失去生命的人,他们可能是公务员、警察、司机、工人、志愿者、食堂工作人员等,有些人每天也面临很大的风险,如果只奖励医务人员,对这些人是不是也不公平?

况且,即便是医务人员,也有孩子参加中考的,也有孩子不参加中考或者没有结婚、没有孩子的,这项奖励只适合部分医护人员,对于其他医护人员也是不公平的。

这两个理由,是非常有道理的,也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但是,“赢在高三”老师依然认为:给医护人员子女中考加分,这个导向很好,非常有必要!这是因为:

首先,医护人员到一线,已经置生死于度外了,获得奖励是应该的!

哪个医护人员报名去前线时,也没想得到多少回报,并不是这些政策出台后他们去的,而是他们为了战胜疫情,为了救活更多病入,为了心中那份理想而去的,他们高尚的品质,值得我们每个人敬佩,给他们必要的回报,是应该的,对社会价值观的引导,也很有帮助。

给医护人员什么奖励?有人说可以给钱,其实给钱争议不大,因为这不会触犯别人的利益,但是给孩子加分,有人就感觉直接触犯了自己的利益了,当然如果让大家捐钱给医护人员,那可能又是另外一种争议了。

其实,医护人员报名去一线时,连生命都不顾及了,难道会为了钱吗?当然,基本上的补贴必须要有,我觉着这些能积极去一线的,他们更看重的是精神的奖励,是地位的提高,给孩子中考加分,对他们来说也许更有意义,因为他们去了一线,对孩子是有愧疚的。

其次,医护人员的孩子,也做出了牺牲

其他的孩子,都有家长在家陪着学习,做法,洗衣服,这些一线斗争的医护人员的子女,可能是爸爸不在身边,可能是妈妈不在身边,也可能都不在身边,不仅不能督促和帮助他们学习,还会让这些孩子担惊受怕,学习也会受很大影响,这个影响,又岂是10分能弥补的?

再次,不是所有的医护人员子女,都能加分

这次加分,只是针对2020年参加中考的抗疫情一线医护人员的子女,其实涉及的面是很窄的,所以医护人员本来也没当回事,反而网友不干了。看那些医护人员,年轻的医生护士很多,他们可能都没有结婚、没有孩子,有的则孩子已经上大学去了,有多少孩子会今年参加中考呢?其实,这个政策,更属于精神层面的奖励。

最后,每个参加抗疫情斗争的人都值得尊重,但是风险系数是不一样的

必要攀比一线抗疫情斗争的医护人员,没有人比他们风险更大了,各行各业的参与度没有医护那么直接面对危险。比如有说三万月薪请清洁工,都招不到人。好多卫生清洁,搬运的工作都是护士在做了。真正直面病人,而且是大量病人的工作还真不多。自己想想,一个病人的传染性和几十个病人在一起的传染性能一样吗?普通接触和去采咽拭子的暴露风险是一样的吗?气管插管,吸痰的风险和说两句话的风险一样吗?

如果说为抗疫情有贡献,我们每一个在家里隔离,辅导孩子的家庭都做出贡献了,难道都要照顾吗?

综上所述,我非常政策给抗疫情一线医护人员子女加分这个政策,你觉着呢?

我是“赢在高三”,专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问题,欢迎关注!


赢在高三


湖北出台了政策来奖励一线医护人员,没有问题,我们举双手赞成,有问题的是,不能破坏一些规则,比如教育公平。

奖励政策就有一项,参加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的子女,参加2020中考加10分录取,这个不符合规则:

1,破坏了教育公平

让孩子们心里不服,会瞧不起这些医护的子女,让这些孩子没有感觉自豪,倒是有点受伤的感觉。

2,奖励受众面太小,体现不公平

参加医护人员的子女能参加中考的并不多,也只局限于2020年,大多数医护子女享受不到这个待遇,让人怀疑在照顾个别人。

3,其他省份来驰援的医护怎么办

你头脑发热提出这个想法,其他省份怎么办?感觉这不是在奖励医护人员,是在给他们拉仇恨,其他的省份都跟着实行,是在抹杀医护人员的功劳,降低他们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有的地方的奖励让人感动:

不少景区明确表示,一年内医护人员持证免门票旅游;

有的省份规定一线医护人员每天补助300元;

有的规定,同等条件下转正,评职称优先等等。

来点实际的奖励,别弄花架子,看着像是很重视,实际上无关痛痒,还让大多数人觉得不舒服。

他们不是为了奖励而去的,但我们必须表达我们的心意,别好心办了坏事。


元气女神


请一定要重奖他们,但请不要给他们的子女加分。

我们有很多很多很多可以重奖的手段。我们可以提高奖金,奖10万,奖50万,哪怕奖100万,奖一套房。我相信,大家都会心服口服。我们还可以精神奖励,三八红旗手,劳动模范,抗疫英雄。我认为,他们都是名至实归。我们还可以对有贡献的人提拔。我肯定,他们能担当,必定有作为。

但还是留教育一方公平的净土吧。

所有的孩子都是可爱的,让他们享受同样的公平,他们唯一要拼的,是他们的成绩,是他们自己的努力,而不是家庭的条件,也不是父母的贡献。

我知道,现在说这个话,有点刺耳。这么重大贡献的人,再怎么重奖都不为过。

对,其他重奖都不为过!但在普通中国人的心中,教育太神圣了,给孩子们公平太重要了。教育承载的是每个家庭改变命运的机遇,一定要慎重再慎重。

非常时期,非常手段,但一定要把好事办好。父母是父母,子女是子女。我们可以有1000种其他选择,但请不要这样加分。这些英雄父母的孩子,肯定也会为他们父母的伟大而骄傲,孩子从他们身上学到的临危不惧、勇赴国难的责任感才是最大的财富!





文职老将


感觉这样欠缺公平。医护人员为人们做了贡献,我们很感激,你可以给他们奖钱,可以升他们职,可以给各项奖金和提升,但如果给他们子女加分,对其他学子会很不公平,奖本人那就是最好的。如果子女可以加分,那父母呢,老公呢,姐妹呢,是不是也有可能得到照顾?


中小学英语精修


为了表彰鼓励奋战防控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各地纷纷出台优待政策,其中就包括对一线医务人员子女中考加分。

今天看到了我们市教体局出台《抚州市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一线医务人员子女教育优待工作实施办法》,指出对直接参与防控工作的医务人员子女教育方面的政策倾斜,其中包括子女参加中考加20分优待录取。不仅仅是我们市,山东,湖北的很多地方也纷纷出台类似的政策,以褒奖和鼓励防疫一线一线工作人员。

高考地方政府无权加分,所以只能中考,加分幅度不一,有的加十分,有的加二十分。大家都知道,中考的竞争甚至超过高考,高考录取率高达百分之八十五,而中考很多地方录取率不到百分之五十,可见竞争之激烈。竞争如此之大,一分都能压倒不少人,加十分,二十分确实是优惠力度相当大了。

抗疫一线医务人员用自己的生命筑起一道防护墙,保护大众的安全,勇气可嘉,精神可贵,褒奖和鼓励理所应当!

在抗疫一线,医务工作者随时面对着感染的风险,随时面临着生命危险,但是为了尽快扑灭疫情,为了救死扶伤,为了大众的安危,他们义无反顾,挺身而出,勇气可嘉,精神可贵,值得褒奖。

如何褒奖?当然可以是经济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对医务工作者来说,当然希望能够对自己子女带来帮助。所以教育优待政策便出台了,我们市除了中考加分,还允许学前班择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择校等等。

政策是好的,执行起来应当谨慎,杜绝有人钻政策的空子,最大限度保证教育公平!

褒奖英勇奋战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大多数人都觉得理所应当,但是好的政策也需要好的执行。如何判定一线?是所有工作在定点医院的医务工作者,还是某些科室的医生,还是直接参与防控工作的人员,药房算不算一线,清理护理人员算不算一线?为一线医务工作者提供后勤保障的算不算?要精准识别,切不可让人滥竽充数,鱼目混珠。


其实对抗疫一线医务工作者的褒奖,大多数人还是倾向于经济和精神层面的奖励。对子女教育进行奖励,难免有人会觉得不公,做出贡献的是医务工作者,奖励自然也应该针对一线医务工作者,比如奖金,比如晋升职称,火线入党等等。这样奖励孩子升学分数,择校自由,难免会让人有点想法,觉得是不是对其他孩子不公平?毕竟考高中差一分都不行,那些因为这些加分而错失录取机会的学生,对他们会不会不公平?


周老师的工作室


听说湖北参加新冠肺炎防控的一线人员子女中考加10分录取后,许多网友纷纷抱怨这不公平,说这既是对其他普通学生的不公平,也是对没有子女参加中考的一线医护人员不公平。

他们认为这个奖励的必要条件太多,既要是一线人员,又要有子女,子女还要参加当年的中考。如果换个说法,要对一线医护人员中,年龄达到40岁的人额外奖励100万,那么这对其他医护人员是不公平的。

2月18日,湖北《关于进一步关爱和激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的若干措施》中提出,凡是2020年参加中考的一线医护人员的子女,可以在总分增加10分后参加中考招生录取。

对于这个政策,我跟大部分网友的看法不同。我认为奖励10分是应该的。

首先,奖励10分多吗?我们都知道高考少数民族,烈士子女都有加分,而且都加10分。为什么没有人提出这个不公平?没有人来改变这个不公平?比起少数民族子女加分,我觉得给医护人员子女加分很公平。

比起烈士子女,上前线的医护人员也可以说是冒了生命危险的。他们不是烈士,我们也希望他们千万不要成为烈士,但按照烈士子女的待遇给他们的孩子加分,有问题吗?

没有!

更何况这还不是高考,是中考,中考加10分,我认为完全OK。

其次,针对网友提出的,对其他医护人员不公平。我也不这么认为。

如果说给一部分医护人员奖励现金,那也许确实不公平。但现在是奖励加分,这有什么问题?我不认为医护人员的心胸会那么狭隘。

同为一线医护人员,他们即是同事,也是战友、同袍,看到朋友的孩子考得好,也许会对自己的孩子有点担忧,但绝不会嫉妒的。至少以己推人,大家同流血汗,共克时艰,我绝不会嫉妒同袍的孩子能上好学校。

第三,对于那些恰好孩子今年参加中考的医护人员来说,这个政策很有必要。

现在,不管是一胎还是二胎,谁家不是以孩子为重。

我妹妹当年中考,我舅舅舅妈连麻将都戒了,就怕吵到她。舅妈平时多爱往外跑的一个人,那一年生生哪都没去,就在家待着,天天琢磨哪些菜有营养。一听哪有靠谱的补习班,立马替我妹妹报名。然后周六周日无休,风雨无阻送她去补习。

这没啥可说的,家家都是这样。孩子中高考,父母的工作就靠边站,全力以赴给孩子加油。而医护人员,为了救死扶伤,一纸调令,就告别了家里的考生,奔赴前线,只为了别人的父母、子女、夫妻能活下来。有的人甚至是主动请缨。

谁来照顾他家里的考生?为什么不可以给他们的孩子加分?他们的父母在救人的闲暇,一定会惦记家里的考生,这个政策不正能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吗?

白衣天使正在前方挥汗如雨地从死神手中抢人,我们应该对他们的孩子多一点照顾。

这过分吗?

不,这不过分!


亦君说书


日前,湖北发布《关于进一步关爱和激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的若干措施》,该措施提出,加强对一线医务人员的政策倾斜。

(一)享受一次性子女基础教育阶段入学入园照顾

  一线医务人员子女2020年秋季入学幼儿园的,优先安排到辖区内公益普惠性幼儿园就读;

  2020年秋季学期升入小学或升入初中就读的,由户籍地所在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在学位允许的前提下,按就近就便的原则,优先安排到相对优质的学校入学;2020年参加中考的,有关市州可在其录取总分基础上增加10分后参加中考招生录取。

从第一条可以看出,对于一线医务人员的子女涵盖的学段范围是从幼儿园、小学、初中这三个层面,确实如此,除了那些90后中没有结婚的那些医务人员,80后、70后的医务人员也都有,他们的子女确实哪个年龄层面都涉及。

做为湖北省,在此次新冠状病毒肺炎的狙击战中,疫情最为严重,确诊的病例和疑似的病例也最多,全国各地支援湖北省的医务人员也最多,说明了湖北省这次疫情的防控任务是非凡的艰巨。

作为本地的医务人员来说,也许将是全国疫情防控时间最长的省份,那么,这些医务工作人员所付出的精力也将是最为持久的。所以,为了关爱和激励这些一线医务人员,这样的政策对于那些平时根本就没时间和精力去照管自己家孩子的医务人员将是莫大的安慰。

  (二)一线医务人员子女进入高等院校学习予以照顾

  2020年,一线医务人员子女参加普通高考报考我省省属本专科高校被录取的,由高校根据考生意愿在同批次优先调整专业;安排省内部分优质高职院校专项招收一线医务人员子女,实行计划单列。

高三的学生,什么时候复课、什么时候参加高考?都是全国高三家长所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要想让一线的医务人员安下心来,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抗击疫情的工作中来,湖北省人民政府的这一举措还是很人性化的。我想此时任何物质奖励或精神奖励都不能同政府此时的关怀相比拟,因为孩子才是医务人员的一切。

不管怎么说,在这次全国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防控狙击战中,这些医务人员是主力军,1月25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财政部、卫生健康委联合发布《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经费有关保障政策的通知》中有一条明确地指出:对参加防治工作的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发放临时性工作补助,中央财政按照规定的标准安排经费。

我想这次疫情防控艰巨,还需广大的医护人员发扬顽强拼搏的精神,争取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后的胜利,武汉赢了,湖北就赢了,中国就赢了,向所有工作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致敬!(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月亮姐姐Nancy


对于这一政策,发心是好的,但效果如何,有待商榷。

首先,湖北一线医务人员在本次战疫期间,做出了重大贡献,应该给予奖励。

相信这一点,大家都会支持,一线医务人员冒着生命危险,没日没夜的工作,挽救了无数生命,对他们有政策的鼓励是符合民心的。

然而,如何奖励要慎重思考?否则好心办了坏事,寒了一线英雄的心就得不偿失了。

拿现在这个政策来说,一线医务人员子女2020中考加十分,这里有几点很疑惑?

  • 1.如果一线医务人员的子女今年不中考,对于他们来说,是不是就不公平?
  • 2.如果一线医务人员的子女,明年或者后年中考,这个政策能否持续?持续多久?
  • 3.既然中考可以加分,那2020年参加高考的子女呢?

有这些疑虑点存在,说明这个政策还有漏洞,政府可以考虑以别的方式奖励,以更好地体现公平性。

政府奖励的目的,是慰籍一线医务人员,而更大的作用是主流价值观的导向,即让普通民众看到真正为人民服务的一线医护工作者是榜样,是社会的中流砥柱。

如果没有这场疫情,我们可能更多关注的是明星生活,这场疫情让我们看到医生,科学家,志愿者…这些踏实的一线英雄,也让我们内心升起了崇敬之情。

所以,奖励什么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是奖励背后让我们看到了民族精神。多站在一线医护人员的角度,想想他们的需要,从他们真正的需要出发,给予奖励,才会暖了英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