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四川環境執法“有方,有道”

為全力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全省生態環境執法系統充分發揮環保鐵軍“先鋒隊”作用,衝鋒在前,不僅做到“令行禁止、有呼必應”,還開動腦筋,使出“巧招妙法”,築起疫情防控的最後一道嚴密防線。

瀘州市

繪製疫情防控環境監管“四張圖”

瀘州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支隊針對醫療機構、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城鎮汙水處理廠和社會廢棄口罩收集處置等環境監管重點,牽頭制定了《醫療廢物管理流程圖》《醫療廢水環境監管流程圖》《城鎮生活汙水監管流程圖》和《廢棄口罩特殊有害垃圾收運處理流程圖》。

戰“疫”,四川環境執法“有方,有道”

“四張圖”在全面梳理國家、省相關法律法規、標準規範和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基礎上,對醫療廢物、廢水,城鎮生活汙水,廢棄口罩的產生、收集、轉運(輸送)、處置(處理)、排放的全過程提出了監管要求,細化了各個環節檢查重點和標準,釐清了相關部門的環境監管職責分工,為實現精準、高效、規範環境監管,切實防止環境汙染,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奠定了堅實基礎。

內江市

“七步工作法”高效開展現場檢查

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內江市環境監察執法支隊結合疫情防控工作特點以及日常環境監察執法經驗,總結出“七步工作法”,精準施策高效開展醫療廢物的管控和安全處置工作。

戰“疫”,四川環境執法“有方,有道”

“一看”重點單位。支隊成員分組每天輪流對轄區內承擔疫情防控的主要醫院、城鎮汙水處理廠、醫療廢物處置機構及垃圾焚燒發電廠等重點單位進行現場查看和業務指導。

“二問”管理情況。詢問了解醫療機構產生的醫療廢物有無專人負責、是否實施分類收集、是否設立特殊醫廢貯存點、是否做好臺賬記錄等基本工作情況,並向管理人員宣傳防控要求、技術規範和工作提示。

“三查”設備運行。重點查看醫療廢物收集是否及時規範、聯單制度是否執行到位、處置臺賬是否完善;醫療廢物處置機構垃圾焚燒發電廠爐溫是否達到要求;配套的汙染物治理設施是否正常運行;汙染物在線自動監控設施數據是否穩定達標。

“四核”數據臺賬。安排專人每天通過視頻監控查看重點單位醫療廢物管理處置情況,並現場核查汙染物在線自動監控數據準確度、核查各汙水處理廠投藥記錄及消毒情況等。

“五記”檢查內容。每次現場檢查規範做好執法檢查記錄並佩戴執法記錄儀對執法全過程進行記錄。

“六判”問題類別。對發現在環境管理方面存在的不完善方面,及時指出,要求立整立改;一旦發現違法處理處置醫療廢棄物的,堅決立案查處。

“七報”工作動態。檢查人員每日完成現場檢查後及時向上級報送檢查情況、發現問題及整改情況,做到“今日事,今日清”。

成都市

“七化”推進疫情防控環境執法

戰“疫”,四川環境執法“有方,有道”

一是規範化。市支隊印發了《關於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間生態環境執法工作的通知》,明確重點檢查指導單位,明確檢查要求和判斷標準。

二是及時化。依託移動互聯網平臺和環境監察移動執法系統,及時傳達上級相關文件及會議精神,根據工作進展及時對疫情防控工作進行部署安排,全市聯動,形成合力。

三是有序化。將支隊黨總支40名黨員幹部分為包括4個檢查分隊的“一線執法先鋒隊”和包括後勤保障分隊、綜合協調分隊、法制服務分隊、技術服務分隊等4個分隊的“服務保障隊”。執法先鋒隊與服務保障隊各司其職、相互配合、協調有序,為指導現場執法、信息化系統配合、執法防護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是智能化。疫情防控期間,技術服務分隊加強對汙染源監控平臺的值守,並督促屬地大隊及時對自動監控數據異常報警進行了處置。

五是常態化。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唐冉熊率支隊執法先鋒隊檢查了成都僅有的1家醫療廢棄物處置重點成都瀚洋環保實業有限公司醫療廢物處理處置情況及在線監測數據,支隊對該公司實施常態化監管巡查,堅持每天2次對該公司工況情況、汙染設施運行情況等進行檢查。

六是服務化。一方面,針對有的定點發熱門診醫院存在的醫療廢物不能及時得到轉移問題,第一時間協調成都瀚洋環保實業有限公司,確保貯存的醫療廢棄物得到及時處置。另一方面,針對區縣個別醫院存在的新冠醫廢和普通醫廢混裝問題,及時督促並指導醫療機構進行整改。

七是全面化。除承擔日常執法檢查外,部分區(市)縣環境監察執法大隊還每日派出黨員幹部配合街道開展入戶排查,抽查排查麻將館、網吧等人員聚集場所,開展疫情防控宣傳,參與部分區域消毒殺菌,檢查廢棄口罩點位管理等工作,防止疫情擴散。


稿件綜合:瀘州市生態環境局、內江市生態環境局、成都市生態環境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